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解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雕塑与文学。
教学难点:祖冲之与圆周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贡献?他生活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这一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二、探究新知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展示民间谚语: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②清明前后,种瓜种豆;③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丰收;④小满青粒硬,收成方可定。
教师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这些民间谚语吗?知道这些谚语与什么有关吗?
提示:农业。
展示图片:贾思勰纪念邮票和《齐民要术》书影:
教师讲述: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2.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概括《齐民要术》一书的主要内容。
提示:《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3.展示材料:
材料一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正文内容,指出《齐民要术》拥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提示:《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过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数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就是杰出的代表。
(二)科学家祖冲之
1.展示祖冲之图片:
教师讲述: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
2.展示材料:三国时期魏国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作“割圆术”,祖冲之利用刘徽创造的割圆术,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得出同一数值。为纪念祖冲之,现在国际上把圆周率又叫“祖率”。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的几十篇论文,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可惜这部高水平的算学专著早已失传了。
教师提问:除材料所述成就外,祖冲之还有哪些成就呢?
提示: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3.教师提问: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提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坚毅顽强、刻苦钻研、严谨求真、探索创新、博学多才……
教师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和数学的成就,除此之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文学等方面也大放异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吧!
(三)灿烂的文化
1.展示图片: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教师讲述: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2.阅读教材正文内容,结合下表,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
3.多媒体出示王羲之图片和《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教师讲述: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右军将军,人们称他为“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他的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草书。
教师提问: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何美誉?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提示:《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圣”。
4.多媒体出示《女史箴图》(摹本·局部)和《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教师讲述:《女史箴图》此图原为清内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为英军所掠。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全卷长348.2厘米,高24.8厘米,绢本设色。
《洛神赋图》是一幅人物故事画,它转述的内容是魏国诗人曹植的感伤诗篇——《洛神赋》。全画用笔细劲古朴,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还是从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教师提问:说说这两幅图的原作者是谁,他的绘画有何特点。
提示:原作者:东晋画家顾恺之。特点:他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5.多媒体出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图片:
教师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人们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一时期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6.教师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哪些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具有典型性?这些文学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提示: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7.教师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成就众多。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提示:原因:①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②这一时期不同民族大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③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经济的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④外来佛教传入,吸收了异域文化的优秀成果。启示: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在交流与交融中进步。
三、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分立、国家分裂,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得益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可见,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当堂演练
见课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图片的直观效果,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对贾思勰、祖冲之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文学艺术具体内容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教师主讲的时间太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此类问题。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和地位;了解祖冲之的相关史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对书法、绘画与雕塑、文学方面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及这一阶段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体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科学和人文价值,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朝代
具体表现
东汉以后
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曹魏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东晋
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南北朝
北魏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人教版(2024)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a href="/ls/tb_c1446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程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