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9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9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9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9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9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9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的是,车前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记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生物通过遗传不断进化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抗药性增强
    【答案】A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A正确。
    B.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生物通过遗传和变异不断进化,B错误。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小分子氨基酸,C错误。
    D.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而是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最终出现了“超级细菌”,因此,“超级细菌”的出现不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A。
    2.对云南昭通熊猫“桡侧籽骨”(伪拇指)化石研究后推测,该结构与竹子作为食物需要抓取的功能相适应。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 )
    A.地质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D.经常使用的结果
    【答案】B
    【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云南昭通熊猫“桡侧籽骨”的形成与竹子作为食物需要抓取的功能相适应,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B。
    3.如图可用来描述人体的某些生命活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传入神经纤维,b为传出神经纤维,则A表示神经中枢
    B.若a为食物中的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A表示小肠
    C.若a为入球小动脉,b为出球小动脉,则A表示肾小囊
    D.若a为有机物和氧气,b为二氧化碳和水,则A表示线粒体
    【答案】C
    【分析】肾小球的结构特点: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一端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另一端为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详解】A.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若a为传入神经元,b为传出神经元,则A表示神经中枢,A正确。
    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故若a为食物中的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A表示小肠,B正确。
    C.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故若a为入球小动脉,b为出球小动脉,则A表示肾小球,C错误。
    D.若a为有机物和氧气,b为二氧化碳和水,则A表示线粒体,这表示呼吸作用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4.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一章内容后制作了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装置,对此装置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此种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B.加清水主要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C.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D.食物腐败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
    【答案】A
    【分析】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详解】A.冰箱贮存食物是利用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图中所示的保存方法是利用高温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不同,A错误。
    B.由图我们可以看出清水将B盆进行了封闭,阻止空气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有利防腐,B正确。
    C.利用高温加热的方法能杀死细菌等微生物,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C正确。
    D.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D正确。
    故选A。
    5.动物通过运动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蜥蜴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
    A.飞行B.跳跃C.爬行D.奔跑
    【答案】C
    【分析】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
    【详解】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如蜥蜴是变温动物,一定要注意温差不要太大,温度在10至30摄氏度为佳,否则蜥蜴极易死亡或生病,蜥蜴尾易断,这是逃避敌害的一种方式,运动方式为爬行。
    6.能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的是( )
    A.子宫、阴道B.输卵管、输精管C.卵巢、睾丸D.精囊腺、前列腺
    【答案】C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外生殖器有:阴囊、阴茎。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主要是贮存和运送精子。输精管主要是输送精子。阴囊具有保护睾丸和附睾的作用。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卵巢和睾丸分别是女性和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
    故选C。
    7.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在草地上生活的蝗虫集群飞行B.雄狮领着狮群从不同方向追击猎物
    C.海葵和寄居蟹共生D.海洋中的鱼类在不同的水层中生活
    【答案】B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A.在草地上生活的蝗虫无组织和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雄狮领着狮群从不同方向追击猎物,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属于社会行为,B符合题意。
    C.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共生,是两种生物的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C不符合题意。
    D.海洋中的鱼类在不同的水层中生活无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有心跳有呼吸,血压基本正常,但不能自己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被称为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结构是( )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
    【答案】B
    【分析】(1)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3)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详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植物人”是指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病人,因此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结构是脑干。故选:B。
    9.车前草(如下图所示)同一层叶片之间的夹角都是相同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程度地接受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B.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C.光是影响车前草的生物因素 D.这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B.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因此,车前草同一层叶片之间的夹角都是相同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效率地接受光照,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B正确。
    C.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光是影响车前草的非生物因素,C错误。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可见,车前草同一层叶片之间的夹角都是相同的这种适应性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10.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活,各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
    B.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C.运动能改善脑的营养,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发展
    D.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答案】D
    【解析】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良好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肌肉体积增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骨骼肌的营养,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变粗,体积增大。而不是肌细胞数量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肌肉力量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而且体育锻炼增加肌肉力量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数周的力量练习就会引起肌肉力量的明显增加。肌肉弹性增加。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在运动时经常从事一些牵拉性练习,从而可使肌肉的弹性增加,这样可以避免人体在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肌肉的剧烈收缩而造成各种运动损伤。
    【详解】A.运动能使呼吸肌变粗,收缩舒张能力加强,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增加,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A正确。
    B.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增强心血管的机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循环质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B正确。
    C.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能改善脑的营养,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灵活性和耐久力都会得到提高,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发展,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都起着积极作用,C正确。
    D.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D错误。
    故选D。
    11.珍稀动植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必须加以安全的保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杉和珙桐是我国珍稀植物,属于裸子植物
    B.中华鲟和大鲵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
    C.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有“活化石”之称
    D.保护珍稀动植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分析】(1)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与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
    (2)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
    (3)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
    【详解】A.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与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属于被子植物,错误。
    B.大鲵是隐腮鲵科、大鲵属,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错误。
    C.扬子鳄体表覆盖角质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类,错误。
    D.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正确。
    故选D。
    12.溱湖簖蟹属于( )
    A.节肢动物,是水中的动物B.爬行动物,是水中的动物
    C.软体动物,是地面上的动物D.腔肠动物,是地面上的动物
    【答案】A
    【详解】溱湖簖蟹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是水中的动物,A正确。
    13.孟德尔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组成和表现出来的性状分别是
    A.DD 高茎B.Dd 高茎C.dd 矮茎D.Dd 中等高度
    【答案】B
    【分析】孟德尔,奥地利生物学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详解】孟德尔用纯种的高茎豌豆(DD)和纯种的矮茎(dd)豌豆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组成为Dd和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高茎。
    故选B。
    14.研究发现“辣”并非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辣椒含有的辣椒素能与人体内一种叫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人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如图)。该受体也能被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激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受体与辣椒素结合后引发神经元产生兴奋
    B.吃辣椒引起的痛觉是在舌头处产生的
    C.有人听到辣椒就流口水是一种条件反射
    D.吃火锅时,可多喝冷水来减轻吃辣带来的灼痛感
    【答案】B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详解】AB.据图可知:辣椒素能与TRPV1受体结合,引发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到大脑皮层使人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故A正确,B错误。
    C.听到辣椒就流口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故C正确。
    D.吃火锅时,可多喝冷水来减小辣椒素的浓度,从而减轻吃辣带来的灼痛感,D正确。
    故选B。
    15.每年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患病者多数为小孩。其实,只要大家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此病是可以预防的。以下关于手足口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注射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来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
    B.手足口病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是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A
    【详解】通过注射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来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手足口病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B错误;
    注射乙肝疫苗获得的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只能预防乙肝,不能预防手足口病,C错误;
    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16.白化病是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某女子的基因型为Aa,她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
    A.肌细胞B.神经细胞C.卵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C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与亲代体细胞相同。
    【详解】白化病是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某女子的基因型为Aa,她体内的肌细胞、神经细胞、口腔上皮属于体细胞,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成对的,即Aa。而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因此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含有的基因是A或a,因此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卵细胞,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7.小鼠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雌性小鼠的体细胞中有20对染色体,小鼠正常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19条+XB.20条+XC.19对+XXD.19条+Y
    【答案】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小鼠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因此雌性小鼠的性染色体是XX,小鼠体细胞中有20对染色体,其中有1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卵细胞中,雌性产生一种含19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
    故选A。
    18.小明把玉米、小麦分一类,把大豆、花生分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是否产生种子B.花、果实、种子的相似程度
    C.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D.生活环境是否相同
    【答案】B
    【分析】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详解】玉米、小麦的种子只含有一片子叶,大豆、花生的种子含两片子叶。故他分类的依据:花、果实、种子的相似程度。
    故选B。
    19.如图表示投篮动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①中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B.动作②的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C.由动作①到动作②,需要肩、肘、腕、髓、膝、踝等多个关节的运动配合
    D.投篮时,肘关节在骨骼肌的牵拉下围绕骨运动
    【答案】D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动作①是屈肘,动作②是伸肘。
    【详解】A.动作①是屈肘,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正确。
    B.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正确。
    C.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动作①到动作②的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肩、肘、腕、髓、膝、踝等多个关节的运动配合才能完成,正确。
    D.投篮时,骨在骨骼肌的牵拉下围绕关节运动,错误。
    故选D。
    20.青少年每天必须食入足量的蛋白质,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图A~C为小肠及其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最初在小肠中开始被消化
    B.小肠内的胰液、肠液含消化蛋白质的酶
    C.B和微绒毛,均能够增大吸收面积
    D.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氨基酸
    【答案】A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A环形皱襞,皱襞上有B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A环形皱襞,B小肠绒毛,C上皮细胞。
    【详解】A.D.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人体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B不符合题意。
    C.小肠细长,5~6米,内表面有许多A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B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Ⅰ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道大题,共30分。
    21.根据下面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图,回答问题:
    (1)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成熟的胎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不开,胎儿发育是在母亲体内的 中完成的。
    (2)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小华是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其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由此推测其父亲的基因组成为 ,其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条数是母亲体细胞中染色体的 (填“一半”或“二倍”)。
    (3)如果小华的母亲再次怀孕,则所生孩子为男孩的可能性是 。
    【答案】(1)分化 子宫 (2)Aa或AA 一半 (3)50%(或“1/2”)
    【分析】(1)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胎在发育的初期是由卵黄提供营养的,等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慢慢发育,形成脐带和胎盘,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胎儿产生的废物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排出。
    (2)母亲单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母亲遗传给小华的基因一定是a,父亲是双眼皮遗传给小华的基因一定是A,故基因组成是AA或Aa。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所以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条数是母亲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
    (3)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
    22.牧草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科研人员在牧草育种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叶片上出现了黄色和绿色相间排列的“斑马叶”植株,并对其开展了系列研究。
    (1)斑马叶的出现与叶绿素的减少有关。利用 (选填“清水”或“酒精”)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并检测其含量,证实了上述推测。由此可知,与相同生长环境中的正常牧草相比,斑马叶牧草的 作用强度相对较低。
    (2)牧草的正常叶和斑马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研究了叶片颜色的遗传规律,结果如下图。由此判断,正常叶为 性状,子一代正常叶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
    (3)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如果将子二代斑马叶牧草置于光照强度较小的环境中培养,植株会表现正常叶性状。
    欲验证以上现象,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写出实验思路。(注:Lux是光照强度单位)
    材料用具:斑马叶牧草若干,光照强度为3000Lux、6000Lux的灯泡(备注:1000-5000Lux是弱光植物适宜的光照强度)
    说明要求:实验条件适宜,每日照光12小时,若干天后观察现象
    实验思路: 。
    【答案】(1)酒精 光合作用
    (2)显性 Aa
    (3)实验思路:将斑马叶牧草平均分为三组,保证其余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在光照强度为3000Lux的灯泡,光照强度为6000Lux的灯泡,每日进行12h光照,若干天后,观察斑马叶牧草的性状表现。结果:光照强度为3000Lux的灯泡下的斑马叶牧草表现为正常叶性状,其余两种光照强度下斑马叶牧草仍为斑马叶性状。结论:光照强度较小的环境下斑马叶牧草会表现正常叶性状。
    【分析】(1)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详解】(1)当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片含有的叶绿素会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故利用酒精可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并检测其含量。由于“斑马叶”的叶片上出现黄色和绿色相间排列,与相同生长环境中的正常叶牧草相比,斑马叶牧草含有的叶绿素较少,故其光合作用强度相对较低。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牧草的正常叶与斑马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A 和 a)控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结合题干遗传规律判断,正常叶为显性性状,斑马叶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因此亲代正常叶基因型为AA,亲代斑马叶基因组成为aa,子一代正常叶牧草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3)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如果将子二代斑马叶牧草置于光照强度较小的环境中培养,植株会表现出正常叶的性状。欲验证以上现象,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实验思路如下:将斑马叶牧草平均分为三组,保证其余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在光照强度为3000Lux的灯泡,光照强度为6000Lux的灯泡,每日进行12h光照,若干天后,观察斑马叶牧草的性状表现。结果:光照强度为3000Lux的灯泡下的斑马叶牧草表现为正常叶性状,其余两种光照强度下斑马叶牧草仍为斑马叶性状。结论:光照强度较小的环境下斑马叶牧草会表现正常叶性状。
    2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右图实验,回答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
    实验现象: 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写结构)。
    【答案】(1)少 (2)舒张 (3)呼出的气体 乙 线粒体
    【分析】图示的装置是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详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呼出的气体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
    (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3)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呼出的气体。实验现象:乙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因此实验中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
    24.人类的双眼皮由显性基因R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为双眼皮,妻子为单眼皮,该家庭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丈夫产生的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 ;
    (2)妻子产生的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 。
    (3)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 。
    (4)子女④的性状为 (填“双眼皮”或“单眼皮”)。
    (5)若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为 。
    【答案】(1)r (2)r (3)Rr (4)单眼皮 (5)50%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一对夫妇,丈夫为双眼皮,基因组成是Rr,妻子为单眼皮,基因组成是rr;则该家庭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即
    (1)由遗传图解可知:丈夫产生的精子有两种,①的基因组成为r。
    (2)妻子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基因组成为r。
    (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Rr,表现为双眼皮 。
    (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是rr、性状为单眼皮。
    (4)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或单眼皮的可能性都是50%。
    25.下图是我国的一些珍稀动植物图片,据图回答问题:
    (1)桫椤有“蕨类植物之王”的赞誉,它的生殖方式为 生殖。
    (2)与李广杏相比,银杏最大的不同是种子外没有 包被。
    (3)中华虎斑蝶体表有坚硬的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以上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是 所属的类群。(填字母)
    【答案】(1)孢子 (2)果皮 (3)外骨骼 (4)C、D E
    【解析】图中A桫椤属于蕨类植物,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C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D朱鹮属于鸟类,E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F中华虎斑蝶属于节肢动物。
    【详解】(1)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没有花,不结种子,不能形成果实,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2)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但是与李广杏相比,银杏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3)F中华虎斑蝶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
    (4)C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D朱鹮属于鸟类,它们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E扬子鳄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
    26.图中A、B、C为人体相关系统,①—⑤为相关的生理活动或物质;表一为肾脏内三种液体的主要成分比较表。请结合图5和表一的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单位:g/100mL)
    (1)鸡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最终在A系统的 内被分解为氨基酸,通过①进入循环系统。
    (2)②是外界气体中的氧气,②进入B系统中的肺时,膈肌处于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进入肺泡的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变成 血。
    (3)C系统中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根据表一数据可推断E液体是 ;F液体中葡萄糖含量为0,原因是肾小管具有 作用。
    【答案】(1)小肠
    (2)收缩 动脉
    (3)原尿 重吸收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图可知: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①营养物质的吸收,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⑤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1)A是消化系统,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才能通过①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②是外界气体中的氧气,氧气进入B呼吸系统中的肺时,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进入肺泡的氧气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此时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C泌尿系统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根据表一数据可推断E液体是原尿,判断依据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F液体是尿液,判断依据是葡萄糖的含量为0,葡萄糖含量为0的原因是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把全部的葡萄糖都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D
    90
    7~8
    0.1
    0.03
    0.9
    E
    97
    微量
    0.1
    0.03
    0.9
    F
    95
    0
    0
    2
    1.1

    相关试卷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8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8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酸雨对生物危害极大,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生殖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7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7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

    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6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模拟满分卷06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