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精品练习题
展开•知识点1 元素的概念
•知识点2 元素的符号
•知识点3 元素的分类及在地壳中的分布
•知识点4 元素周期表
•作业 巩固训练
知识点1
元素的概念
1、元素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3、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如C-12、C-13、C-14原子同属于碳元素)
4、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元素种类不变。(如钠原子Na、钠离子Na+属于同种元素)
5、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辨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吗?
错误,如水分子H2O和氖原子Ne都具有10个质子,但不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要求质子数相同,且均是原子。
【典例1-1】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典例1-2】建构微观模型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观察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可知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
【答案】 甲和乙 丙 甲
【详解】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则甲和乙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因为图中原子核外只有一层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数为2就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甲、乙核外是1个电子,不是稳定结构,丙核外是2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质量最小的是甲。
【变式1-1】2024年4月20日,我国首次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碳-14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有关碳-14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碳元素B.质量比碳-12原子大
C.核外电子数是14D.中子数与碳-12原子的相同
【答案】B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碳-14的质子数为6,也属于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B、碳-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呈正比,故碳-14原子的质量比碳-12原子大,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碳-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不符合题意;
D、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故碳-12的中子数≈12-6=6,碳-14的中子数为8,故碳-14原子的中子数与碳-12原子的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B属于不同种元素,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A、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3)若图D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
【答案】(1)质子数/核电荷数
(2)最外层电子数
(3)20
【详解】(1)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A、B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则属于不同种元素;
(2)A、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若D为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其为对应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则X=2+8+8+2=20。
知识点2
元素的符号
1、元素的符号:指用来表示元素的特有符号;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一种用语,是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S表示硫元素,Si表示硅元素,N表示氮元素,Na表示钠元素,等等。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特殊: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物质。
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4)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几个原子。
【典例2-1】下列元素符号表示氟元素的是
A.HeB.FC.PD.N
【答案】B
【详解】A、He表示氦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F表示氟元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C、P表示磷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N表示氮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2-2】改正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
(1)氦(he) ;
(2)铜(CU) ;
(3)锌(zN) 。
【答案】(1)He
(2)Cu
(3)Zn
【分析】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详解】(1)氦的元素符号:He;
(2)铜的元素符号:Cu;
(3)锌的元素符号:Zn。
【变式2-1】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铜(Cu)B.银(Ag)C.铝(Al)D.锰(Mg)
【答案】D
【详解】A、铜的元素符号为Cu,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不符合题意;
B、银的元素符号为Ag,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不符合题意;
C、铝的元素符号为Al,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不符合题意;
D、锰的元素符号为Mn,不是Mg,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2】(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①2个氢原子 。
②氩元素 。
③2个钠离子 。
(2)请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填空:
①铁是由 构成;
②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
③氯化钠是由 构成;
④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 。
【答案】(1) 2H Ar 2Na+
(2) 原子 分子 离子 分子
【详解】(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②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氩元素符号表示为Ar;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2)①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③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知识点3
元素的分类及在地壳中的分布
1、元素的简单分类
(1)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钅”字旁,金属汞(Hg)除外],如铝元素(Al)、铁元素(Fe)、铜元素(Cu)等。
(2)非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石”字旁、“氵”字旁或“气”字头),如氮元素(N)、氧元素(O)、碳元素(C)等。
(3)稀有气体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气”字旁),如氦元素(He)、氖元素(Ne)、氩元素(Ar)等。
2、元素的含量分布
(1)地壳中前五位:氧O、硅Si、铝Al、铁Fe、钙Ca;口诀: 养(氧)闺(硅)女(铝),贴(铁)给(钙)那(钠)家(钾)美(镁)青(氢)(年)。
(2)生物体内前五位:氧O、碳C、氢H、氮N、钙Ca。
【典例3-1】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MgB.SiC.AlD.O
【答案】C
【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故选C。
【典例3-2】在空气中含量最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答案】 氮气/N2 铝元素/铝/Al 分子
【详解】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变式3-1】地壳中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如下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A.镁B.钾C.钠D.钙
【答案】D
【分析】根据图中表示的地壳里部分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钙元素。
【详解】根据分析,图中所示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钙元素;
故选D。
【变式3-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答案】 氮元素/氮/N 氧化铝/三氧化二铝/Al2O3
【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
知识点4
元素周期表
1、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表的特点是:
(1)横向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就是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或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起来;因此,每一周期的特点是:每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是相同的,而最外层电子数却依次增多一个;还有,元素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2)纵向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就是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起来;因此,每一主族(过渡元素之外的,即除了最外层电子层以外的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排满电子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主族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一层;还有,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的构成及其含义都是一样的,就拿第13个单元格来说吧,如图所示:,该单元格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的“13”是原子序数,“Al”是元素符号,“铝”是元素名称,“26.98”是相对原子质量。
(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居左边,非金属元素一般位居右边(只有氢位居左上角),稀有气体元素位居表的最后一列。
5、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有:
(1)可以根据其中的单元格的任意一部分信息(如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或相对原子质量等),查找出其余的各个信息或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反映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某些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位置去推测它的原子结构和某些性质。概言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
(3)科学家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对元素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为新元素的发现和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4)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在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通常用来制造农药的元素,如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里占有一定的区域。对这个区域里的元素进行充分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又如,可以在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找到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
【典例4-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硫元素和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C.氟元素和氯元素处于同一周期D.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答案】D
【详解】A、硫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族,即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单位为“1”,不是“g“,故说法错误;
C、由图示可知,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处于同一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则氟原子的核内有9个质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典例4-2】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4月,全球瞩目的6G技术大会于南京盛大召开。硅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
①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③画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①氧和硫为同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的 相同;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这一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钠 (填“大于”或“小于”)镁。
【答案】(1) 28.09 3/三
(2) 最外层电子数 大于
【详解】(1)①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②由图中的部分元素周期表可知,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③硅是14号元素,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14,故硅原子的第一层为2个电子,第二层为8个电子,第三层为4个电子,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①元素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氧和硫为同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这一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钠元素和镁元素同属于第三周期,钠的原子序数是11,镁的原子序数是12,因此,钠的原子半径大于镁的原子半径。
【变式4-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B.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C.氮元素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空气污染物D.氖原子与甲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D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规律可知,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是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B不符合题意;
C、乙元素是氧元素,氮元素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是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甲元素是氦元素,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氖原子与甲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变式4-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第9号元素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微粒符号);
(2)同周期元素的特点是 。据表推断:19号元素属于第 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 。
(3)图2是碘离子(Ⅰ)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
【答案】(1) 非金属 得到 F-
(2) 电子层数相同 四 1
(3)18
【详解】(1)表中9号元素是氟元素,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氟离子,符号为F-;
(2)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则通过上表推知19号元素应该属于第四周期,核外有4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层上有1个电子,即最外层电子数为1;
(3)碘离子是碘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所以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53=2+8+x+18+7,解得x=18。
一、选择题
1.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如图是有关给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铪元素符号为HfB.铪属于金属元素
C.铪的核电荷数为72D.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g
【答案】D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右上角的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铪元素符号为Hf,不符合题意;
B、铪元素名称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铪的核电荷数为72,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g”,符合题意。
故选D。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B.③④均为稳定结构
C.①②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D.这些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答案】D
【分析】
①是氯原子②是钠原子③是氯离子④是镁离子
【详解】A、①③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③④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是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
C、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化学式NaCl,不符合题意;
D、①②③④的元素电子层数都是三层,电子层数决定了元素所在的周期,所以都在第三周期,符合题意。
故选D。
3.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叶中的“硒”主要指硒单质
B.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Se2-中的“2”表示2个硒离子
【答案】B
【详解】A、茶叶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A错误;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故硒的核外电子数为是34,故B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单位不是“g”,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Se2-中的“2”表示1个硒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4.中国科学家潘锦功成功研发“发电玻璃”,“发电玻璃”又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被誉为“挂在墙上的油田”!碲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碲化镉具有导电性B.碲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该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D.在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
【答案】C
【详解】A、碲化镉是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说明碲化镉具有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碲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则碲原子的质子数为5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碲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8-52=76,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核外电子,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所以在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 a=2 、 b=8,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钙是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青少年缺钙会影响身高,成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软化症,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折。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B.离子C.原子D.元素
【答案】D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青少年缺钙会影响身高,成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软化症,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折。这里的“钙”是指元素。
故选D。
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变化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分类观: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认识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B认识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认识正确;
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认识错误;
故选:D。
7.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Y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四种元素中Z、W是非金属元素
C.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
D.W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C
【详解】依据图示可知,X的质子数为1,X为氢元素,Y的质子数为7,Y为氮元素,Z的质子数为4,Z为铍元素,W的质子数为13,W为铝元素。
A、X为氢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一个电子层,位于第一周期,Y的质子数为7,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错误;
B、Z是铍元素、W是铝,它们元素汉字名称中都有“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C、Z的质子数为4,原子的核外第一层排2个电子,最外层排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正确;
D、W的质子数为1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错误。
故选C。
8.下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汞B.氧C.铁D.镁
【答案】B
【详解】A、汞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常温下为液体,则汞属于金属,则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氧是“气”字头,则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C、铁是“金”子旁,则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镁是“金”子旁,则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4年2月22日央视报道,江西发现新矿物“铈钽易解石”命名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通过。“铈”、“钽”最本质的区别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B
【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详解】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A错误;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B正确;
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是中子数,故C错误;
D、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10.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A.5:00对应元素的质子数是5
B.2:00时针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10:00对应的元素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5:00对应元素为硼元素(B),其质子数是5,故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2:00时针对应的元素为氦元素,氦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9:00对应的元素为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离子符号为F-,故C说法错误;
D、由图可知,10:00对应的元素为氖元素,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易形成化合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和D能形成物质A2DB.BCD为稳定结构的原子
C.D形成的粒子符号为Mg+2D.AB为同种元素
【答案】D
【详解】A、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表示氟原子,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镁离子,A和D不能形成物质A2D,故A说法错误;
B、BCD最外层电子数均是8,均达到稳定结构,B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表示离子,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故B说法错误;
C、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粒子符号表示为Mg2+,故C说法错误;
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B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2.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硫、磷、铁是非金属固体
C.试管、烧杯、锥形瓶是反应容器
D.CO、NO2、SO2是有害气体
【答案】B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归纳正确;
B、硫、磷是非金属固体,铁是金属固体,归纳错误;
C、试管、烧杯、锥形瓶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归纳正确;
D、CO是有毒气体、SO2、NO2能造成酸雨,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归纳正确。
故选B。
二、填空
13.根据图示信息,仔细分析回答问题:
(1)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2)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3)图乙中,与铝不在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
【答案】(1)26.98
(2)AD/DA
(3)A
【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D属于原子,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3)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铝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位于第3周期;B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与铝不在同一周期的元素是A。
14.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1中的 (填序号)。
(2)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的E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与图2中 (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3)铝为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它与磷元素最本质的不同是 。
【答案】(1)A
(2) 四 氧
(3) 金属 26.98 质子数不同
【详解】(1)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1中的A,故填:A;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硒与氧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化学性质相似,故填:四;氧;
(3)铝为“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元素名称下边的数字代表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元素之间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金属;26.98;质子数不同。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
(1)图中①表示的是 。
(2)图中②表示的是 。
(3)水是由 构成的。
(4)氯化钠是由 构成。
【答案】(1)原子
(2)分子
(3)水分子
(4)钠离子和氯离子
【详解】(1)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填:原子;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且原子组合形成分子,分子裂解形成原子,故填:分子;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填:水分子;
(4)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钠离子和氯离子。
16.铯原子钟是一种利用铯原子的微波辐射频率来测量时间的仪器,其精度非常高。如图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铯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
【答案】 金属 132.9 1
【详解】铯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5=2+8+18+18+8+x,x=1。
17.某粒子R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最大值为 。
(2)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氮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x= ;该粒子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已知一种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当y=3时,则R原子的中子数是 。
(4)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则x= 。
(5)若x-y>10,则R的阳离子符号可能为 (写一种)。
【答案】(1)8
(2) 15 三/3
(3)14
(4)17
(5)Ca2+/K+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详解】(1)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y的最大值为8;
(2)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R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氮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最外层电子数是5,则是磷原子,磷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根据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
(3)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当y=3时,则R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2+8+3=13,故原子的质子数=13,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27-13=14。。
(4)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则x=17;
(5)若x-y>10,即x>10+y,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y=8,即x>18,则符合的阳离子是:K+或Ca2+。
18.学习了原子和元素的相关知识后,相信你能做出下列题目:
(1)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推测这种原子内的中子数为 。
②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③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
④A和B两种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 相同,在化学反应中都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从D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 (答一条)。
(2)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①若某反应前后的微粒状况分别用图B和图C来表示、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填“分解”或“化合”)。
②图D可表示5个 (填“分子”或“原子”)
③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1) 11 12 二/2 BC Cl- 最外层电子数 失去 钙元素符号为Ca(合理即可)
(2) 分解 分子 BC A
【详解】(1)①元素符号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钠原子的中子数为23-11=12。
②A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而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周期数,则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③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17号元素为氯元素,且C粒子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则符号为Cl-。
④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A、B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由D图可知,钙元素符号为Ca、原子序数为20、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等。
(2)①对比图B和图C,删去两边相同的分子,则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有多种分子,符合“一变多”的规律,属于分解反应。
②图D中的微粒为分子,表示5个分子。
③AD中均只含一种分子,E中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纯净物,而BC中含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A中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D、E均为单质。
三、综合应用题
19.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B.门捷列夫C.拉瓦锡
(3)12号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属于 周期,硫离子的符号是 。
(4)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同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
【答案】(1)A
(2)B
(3) 12 三/3 S2-
(4)非金属
(5)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按照原子序数逐渐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合理即可)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A。
(2)A、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B符合题意;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填:B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其核电荷数是12,镁原子中电子层数为3,所以属于第三周期,硫离子的符号是S2-,故填:12;三(或3);S2-。
(4)由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氯元素,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5)同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按照原子序数逐渐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故填: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按照原子序数逐渐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合理即可)
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我们吃的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
(2)甲醛达到一定浓度会使人不适。新房装修后可通过长时间通风换气来降低甲醛含量,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人们也会放置 来吸附甲醛。
(3)有些小区的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用材料是硅。硅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在地壳中含量居第 位。
【答案】(1)元素
(2) 分子在不断运动 活性炭
(3) 非金属 二/2
【详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我们吃的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元素。而非具体的存在形式。
(2)甲醛达到一定浓度会使人不适,甲醛分子在不断运动着,所以新房装修后可通过长时间通风换气来降低甲醛含量,这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人们也会放置活性炭来吸附甲醛。
(3)硅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所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因此硅在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
【点睛】掌握分子的性质、活性炭的特点、元素中文名称造字规律和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金属元素
镁
钾
钠
钙
含量(质量分数)
2.00%
2.47%
2.74%
3.45%
氧
16.00
氟
19.00
硫
32.06
氯
35.45
初中课题2 氧气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40495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优秀练习题</a>,文件包含22氧气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22氧气专项训练docx、22氧气知识点梳理含答案解析docx、22氧气知识点梳理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2024)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2024)<a href="/hx/tb_c404952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精品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21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21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项训练docx、21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含答案解析docx、21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4952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后测评</a>,文件包含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docx、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解析docx、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