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书院先贤致力于恢复儒学的师道传统,强调师道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后世之人才所以不古如者,以夫师道之不立故也。”立师道,则要求老师自身学行高深,使学生能够就近取壁,以老师为楷模。所以,书院总是选聘经明行修的硕儒名师担任山长、掌教,让学生“慕而从,从而服,服而思”,产生仰慕与向往。在此基础之上,书院先贤努力构建密切的师生关系。书院师生以道相交、密切互动、教学相长,师生之间感情笃厚。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不仅深度了解学生的志趣个性,因材施教,还经常和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与人生感悟,以学生的点滴进步为乐。岳麓书院山长欧阳厚均“与诸生文行交勉,道艺兼资”,见到学生彬彬有礼,雅雅得体,雍容进退,欣慰不已。学生则视老师为良师益友,对老师其人与其所传之学都会产生深刻的认同,由此产生了“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效果,形成了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书院强调学生以自学为主,反复思考之后,可以与同学商讨,仍有疑难,则与教师一同讨论。教师则定期讲授,释疑解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日常教学活动之外,参加书院的会讲活动,聆听、参与不同观点的论辩交锋,也是书院生徒学习的重要方式。此外,书院还会在春秋二季、每月朔望祭祀先圣先贤,师生共同参加,在进退周旋之中学习礼仪,涵养性情。教学的地点,也不拘一格,可以是在讲堂之内,也可以是在室外乃至书院之外的各种空间、场所。在许多书院史料中,都可以看到书院师生共同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随处讲论,随机提点启发。1167年,朱熹曾经率弟子从武夷山前往岳麓书院论学,而后又与张栻率众弟子登临南岳。王阳明也经常带领弟子登山临水。其弟子甚至认为,王阳明“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间”。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晨起讲经义,暇则率生徒看山花,听田歌,徜徉亭台池坞之间”,“随所触为指示”。众生徒“或罗坐花间,或侍立月下,或随行涧沼、墩径间,谈经道古,内而心性,外而身世之故,凡所欲闻者无不闻,而皆有以治其意而餍其心”。这些极具画面感的叙述,生动呈现出书院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朱熹等书院先贤提倡学生读书应当有质疑的精神:“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他与张栻在岳麓书院讨论“中和”之义,“三日夜不能合”。在长期的学术交往中,二人相互切磋质疑,决不苟同:“有我之所是,而兄以为非;亦有兄之所然,而我之所议。”从《朱子语类》中我们可以看到,朱熹与弟子门人有长期而深入的切磋讨论。宋儒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规约》中称:“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各出所习及所疑,互相商榷,仍手书名于册后。”清康熙末年岳麓书院山长李文炤在所订的《学规》中,多处要求学生质疑辨难:每日读经书时,“端坐辨难,有不明处,反复推详”。碰上老师不明白的,就记录下来,“以待四方高明者共相质证,不可蓄疑于胸中也”。每月作文,若对老师批改有疑惑,“即携原卷相商,以求至是”。对于教师的著作,学生若有疑问,“即与之以相商焉”。到乾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所订的《学规》中更明确鼓励学生“疑误定要力争”。陈宏谋所订岳麓书院《条规》规定,上堂讲书时,诸生若有疑问,可以随时“登堂质问”。这种对独立思考精神的鼓励、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方式。
书院先贤意识到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人才成长的作用,不仅在创建书院时往往选择远离尘嚣、清幽宜人之地,而且总是在书院中营建各种园林景致,为师生提供优雅的读书环境。如乾隆年间罗典掌教岳麓书院期间,曾经辟隙地作园池,并取“其行根多而继增不息”“易生”“易实”之寓意,选种松竹、桃李、紫薇、荷花等卉木加以点饰,建设“书院八景”。希望书院学生能够“晨夕出入,会心不远,皆得蠲尘俗以亲雅意,略戋小而与大观”,在幽雅的环境中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对人文环境的营造,书院先贤尤为措意。从书院建筑的布局、形制、规格,到亭台楼阁、斋舍、景观的命名,到各类匾额、碑刻、楹联、画像的具体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儒家精神价值,其目的就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藏修游息,都能在无形中受到熏染和影响。如明代弘治年间岳麓书院绘朱子“紫阳遗迹”并勒石置于尊经阁,希望各位生徒能够“兴起其尊贤、尚德之心,而思读其书,以学其道”。在壁上大书《白鹿洞书院教条》,以便于生徒朝夕探讨服膺,不负先儒之教。
书院教育高度重视人格修养、品德养成,强调“立品为重”“立德为先”,把品德修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追求“求道”“求学”统一。这一价值导向对于纠正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而轻道德情操培养、人格养成,人才评价过程中重学业成绩、科研成果而轻思想品德表现的偏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肖永明《古代书院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院总是选聘学行高深的硕儒名师担任山长、掌教,并让学生对其产生仰慕与向往,这体现了书院注重儒学的师道传统。
B.书院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场所也不受限制,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而书院学子大都认为于山林泉石间学习更易有所获。
C.朱熹等书院先贤提倡学生在读书时要有敢于质疑老师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与“亲其师信其道”的观点相左。
D.李文炤认为学生不可留疑于心中,有无法解决的疑问可与高明人士共同论证,对老师批改的作文有疑问可带卷前去提醒老师改正。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院师生注重以道相交,密切互动、教学相长,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B.聆听、参与不同观点的论辩交锋是书院生徒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有时也会在祭祀先圣先贤的活动中学习礼仪。
C.陈宏谋规定学生可以当堂提出疑问,这与李文炤、王文清的规定一脉相承,是对独立思考精神的鼓励。
D.为了让学生能在无形中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和影响,书院从建筑到命名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儒家精神价值。
3.下列选项中,能支撑文章第三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孔子
B.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张栻
C.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王守仁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4.文章是如何论述书院培养人才的特点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关中书院培养人才的特点。(6分)
关中书院是明、清时期陕西的最高学府。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有六间讲堂曰“允执堂”,左右南屋四间,东西号房各六间,讲堂后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一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清代路德曾为仁在堂题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曾有人题名:“芝兰香满室,愿读书共勉,延陪莫作假书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去南方
原上秋
夏天的夜晚,村里人都会爬到屋顶去睡。堂哥也在屋顶,他不睡,他满怀心事。半夜,他站在屋顶边缘,极目往南远眺。远处影影绰绰是一片树林。他脑子一直在想,树林那边是什么呢?
门口一棵大槐树只剩几片残叶坚守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整个世界都拼接到一块儿了。堂哥踩着嘎吱嘎吱的雪爬到屋顶,再看的时候吓一跳。眼前的大坑在雪白的地球上像一块伤疤,隐显着一种疼,给满怀壮志的他带来一丝忧伤。
他心里说,不能再等了,开春之后,必须出发。
他换了一个新手机号码,电话里不悲不喜地说他到了南方。
我那时候正跟着一个工程队到处拆房子,成天灰头土脸。我好奇堂哥在南方干什么,我想追随他去南方看看。
我让堂哥发个定位,他在电话里问,什么定位?显然,他对玩手机还很不在行。
不久后的一天,我正和一伙工友端着大碗喝酒,手机“嘀”了一声。堂哥发来的定位让我大吃一惊。他没有出内黄县,定位显示他在内黄县林场,离羊各庄只有30多里。
我电话问他在哪里,他一口咬定在南方,并瞬间挂掉了。
我们如火如荼干得正起劲,上级一个通知叫停了下来,所有工程队都要进行整顿。
拆房子的活不叫干了,去“南方”看看堂哥是个机会,如果他发财了我就跟着他发财,不然我就当是旅游一回。
我坐上去内黄县林场的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堂哥定位的地方。下了车,我给堂哥打电话。堂哥很吃惊,我出发前没有告诉他,他大概觉得突然。他沉默了足足一分多钟,说,别动,我去接你。
半个小时之后,堂哥开着一辆破旧三轮停在我的身边。我掩饰不住对他的失望,说,你原来根本就没去南方。
堂哥说,这不是南方?
堂哥住在一片林子里,这是不是他在屋顶看到的林子,不得而知,但感觉这片林子很大,有森林的气魄。那天和堂哥一起喝了很多酒,堂哥的话多了起来,后来稀里哗啦哭了。
从堂哥的话里,我知道这里是陵水镇。林场离小镇不远,但他和小镇保持着距离,因为他没想过成为这个镇的永久居民,随时准备着走。
堂哥在等一个人,是一个漂亮女人。女人就住在小镇上,他们约好一起去南方。在等待过程中,堂哥养了一群猪。那些猪显然没有受到很好优待,个个瘦骨伶仃。
我猜想,堂哥指望把猪卖了,好攒和女人一起去南方的路费。
从堂哥那里回来,我又灰头土脸地拆房子了。
混沌的日子过了一年之后,堂哥在微信里主动跳出一个定位。这回,那个水滴一样的定位点确确实实在祖国的南端。他说他成家了,现在过得很好。
我祝福他,并说我也喜欢南方,有机会一定去看他。
他没说让去,也没说不让去,只回了一个龇着大牙的笑脸。
(有删改)
文本二
不老的月光
吴 苹
这次,素心决定无论如何也得听一场罗清扬的音乐会。
十年前,素心和男人结婚的时候,男人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干小工。十年后,当年和男人一起干活儿的人都走了出去,在省城或市里买了房,只有男人还留在乡村里提瓦刀。
唉,说什么人的日子是不停歇的河流,只是河流的走向却各不相同,有的一路高歌奔腾入海,有的流着流着却见了底。
素心打开床边的箱子,取出一个旧日记本,本子里贴满了一个男人弹钢琴的照片,素心摩挲着那些照片陷入了沉思。
那时素心十二岁,刚上初一。某天,素心在邻居家看电视时,偶尔看到一个人弹奏钢琴的画面,那人双目微闭,十指在琴键上蝴蝶般翻飞,美妙的音乐瞬间把她迷住了。
后来,素心知道那个人叫罗清扬,是一位年轻的钢琴家。她开始憧憬着将来有一天,一定听一场他的现场演奏。
中考前夕,父亲进城卖菜时遭遇了车祸,素心只得背起书包回了家。没几年,素心就和村里那些辍学的女孩子们一样,早早地嫁了人。
这些年,每每和丈夫怄气后,素心就拿出这个日记本看上一阵。她的手机里保存了很多罗清扬的演奏视频,其中有她最喜欢的《月光奏鸣曲》。
这辈子,说什么也得听一场他的现场演奏会呢。
素心正准备起身下地时,手机“嘀”响了一声,是一则新闻:钢琴家罗清扬10月18日到省城开演奏会,地点在水上明珠会堂,门票正在预订中。
素心“呼”一下站起来,原地转了两圈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一时间手心里竟出了汗。后来,她还是坐了下来,重新打开手机,点开了那个预订门票的网站。
去省城的前一天,素心特地买了一身新衣服换上,跟男人撒谎说她去一个外地的女同学家。素心到了省城后,先找了一家便宜旅店住下。演奏会晚上七点半开始,现在还不到四点,素心就到了水上明珠的门外。
她坐下来,看着身旁的一面墙,那堵石头墙不算太新也不算太旧,每一块石头都显得厚重而坚硬。为什么是石头墙呢?对于钢琴曲和月光来说,古色古香的红砖墙岂不是更配?脚边的墙根下,竟然有一小片铅笔的涂鸦,也许是哪个淘气孩子的“大作”。那墙离地如此之近,近得触手可及,她却望着它发起了呆。
两旁的街灯都亮了起来,她这才站了起来,向那院内走去。演奏大厅的门口铺着长长的红地毯,两排鲜花从大厅门口摆过来,一直延伸到她的脚下。
走出大厅,她望望头上的月光,想起了一句诗:人类登上了月球,却跌倒于诗意。她很庆幸那些人中没有自己,所以现在,还有未来,她的月亮都会一直饱含诗意。当然不只有月光,还有钢琴声。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小说都是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为主的现代小说,两篇作品的主人公——堂哥与素心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生活,
B.堂哥两次给“我”发定位,第一次是在“我”的要求之下发送的,第二次是堂哥主动告知“我”他所在的位置,以向“我”炫耀。
C.“我”对堂哥所在的“南方”充满了好奇,在看到堂哥发来的手机定位仍在本县后,便寻机去堂哥的定位之处以揭穿他的谎言。
D.张贴罗清扬演奏时的照片,珍藏他的演奏视频,又费力去听他的现场演奏会,表现了素心对罗清扬的仰慕及对梦想的追求。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雪景,渲染了寒冷、沉寂的氛围,为堂哥去南方作了铺垫。
B.文本一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不悲不喜”“稀里哗啦哭了,”“龇着大牙的笑脸”形象地展现了常哥的心理变化。
C.文本二第三段作者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素心生活现状的同情,也有表现人物性格、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D.两则小说与课本孙犁的《荷花淀》都是按顺序的方式叙事,使得故事条理清晰,读起来流畅自然,给人印象深刻。
8.文本一的“南方”具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9.有人认为文本二主要讲述素心去听向往已久的音乐会,却以“不老的月光”为题,似乎不大合适。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以此为题的合理性。(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柴再用,蔡州汝南人。性至孝,七岁遇庞勋乱,举族避地,祖誗鼓不能去,唯再用独留侍,贼见而去之,以是大为乡里所异。及长,沈毅有断,面黑州铁,人号为“柴黑子”。会秦宗权招募骁勇,再用以骑射应选。时军令,亡马者斩。一日战回籍缰而卧寝既寐而马逸再用追之,遇贼于林中,环树而射,一发人树俱贯,贼畏走,遂夺马而归。归行密①,授先锋马军指挥使。天祐二年,梁祖平赵匡凝于襄汉,乘胜略淮上,遣使谓再用曰:“苟以城降,迁尔蔡州本郡为赏。”再用乘闺闽而拜曰:“此州城小众寡,王若先下寿州回,当自送款。”梁祖信之,攻寿州不拔而返。再用袭之,斩首二十余级,以功加检校太保。渥袭位,迁楚州刺史。越人寇东洲,遣再用率兵御之,赐长矟五十。战败,舰破水满,再用为长矟所泛,得不溺。家人闻败,饭千僧为祷。再用战归,取其饭,召麾下以犒之曰:“此辈济我,佛何力之有!”十一年,袁州刘崇景叛,令再用攻之。近城有万胜冈,再用欲夺之。每旦出师冈下,不与战,袁人颇怠。一日,列大阵冈南,崇景望之气夺,因出战。再用跃马径入阵中,斩首数十,袁人大败,崇景弃城而遁。武义元年,破越军于无锡,迁镇西将军,领天平军节度使。未几,移镇武昌,改德胜军节度使,加中书令。卒年七十二。再用宽厚淹雅,有儒者之风。好读《左氏春秋》,未尝省视厨厩。寮属白事,有不如意,但对之假寝。史官王振请述战功以补方册,再用曰:“鹰犬之效,出自偶然,何足纪也!”累历藩镇,敦尚俭素,车马导从不过十人,亦一时之良将也。
(节选自《九国志·卷一》)
[注]①行密:即杨行密,五代十国时南吴建立者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一日A战回B藉缰C而卧寝D既寐E而马F逸G再用H追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夺马而归”与“崇景望之气夺”两句中的“夺”意思不同。
B.“王若先下寿州回”与“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两句中的“若”意思相同。
C.“迁楚州刺史”与“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迁”意思不同。
D.“遣再用率兵御之”与“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两句中的“御”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柴再用十分孝顺,庞勋作乱时,再用全族迁往外地避祸,只有年幼的他留下来照顾祖父,贼寇看到这种情景,没有伤害他们就离开了。
B.秦宗权招募勇士时,柴再用凭借骑射本领入选;在寻马的途中,遇到贼寇,柴再用一箭射穿了树和人,使得其余贼人吓得落荒而跑。
C.柴再用智勇兼具,为占领万胜冈,他先是据兵不出,不与其交战,之后布列大阵,迫使刘崇景出兵应战,又驰骋敌阵,最终大败刘崇景。
D.柴再用崇尚简省朴素,不居功自傲;他宽宏儒雅,喜好《左氏春秋》,有儒者风范;在属官禀陈公务时,他听到不称意处也只是假装睡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乘胜略淮上,遣使谓再用曰:“苟以城降,迁尔蔡州本郡为赏。”
(2)召麾下以犒之曰:“此辈济我,佛何力之有!”
14.天祐二年,梁祖“乘胜略淮上”,柴再用是如何巧妙保全辖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哭吕衡州①,时予方谪居
刘禹锡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②。
朔方③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注]①吕衡州,即吕温,元和五年改授衡州刺史,四十岁病逝于衡州刺史任上,故称吕衡州。②西汉梁鸿,字伯鸾。他死后,友人将其埋在吴要离墓冢旁,众人认为“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③朔方:汉代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这里暗用东汉蔡邕之典。据《太学明儒列传》载:“(邕)数上疏言政阙失,宦者疾之,下洛阳狱,徙朔方五原……会大赦,宥还本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承接诗题,以玉芝经霜风凋零来暗写友人离世,含蓄蕴藉。
B.颔联上句介绍了友人的抱负,一个“空”字流露出对友人的遗憾与同情。
C.颈联上句写友人的遗稿应该交给太史收藏,赞誉了友人才学的出众。
D.尾联上句写友人在贬谪途中离世,下句表达想为友人篆刻墓碑的愿望。
16.古人曾评价本诗“不可泛作哭友诗观也”,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 , ”,可却遭到谗邪小人的离间,以致步入困窘之境。
(2)《过秦论》中“ ,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惨哀怨意境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焦虑是一种最常见的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我们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以应考,积极地做一些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 A ,称为焦虑症状。
B ?有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①这些因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②却导致焦虑等症状的出现。③如果焦虑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诊断,④焦虑症患者就会反复就医,⑤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⑥同时也会造就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⑦曾经就有一位急性焦虑发作的患者,误以为自己是冠心病发作,⑧便多次拨打“120”急救,⑨其至进行心脏造影检查。⑩可以说,焦虑症给个人及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18.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凌晨四点,我便来到海边等待日出。
整个夜空和海面黑漆漆的,不一会儿东边渐渐出现光亮,天空呈现灰白色,天际里飘浮着团团墨云,酷似海水里隐现的个个山头儿,秋水共长天一色,极目远眺,简直是一幅 ① 的水墨画。
东边泛出红晕,起初,是微微的红,醉酒的红;尔后,变成玫红色;眨眼间,变成明红色;猝不及防地,天空红彤形一片,半个海水也被染成红彤彤的了!散步的,踏浪的……所有人都被钉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欣赏这震撼而又壮观的景象。朝霞如水似在流动,海水如霞红得醉人。朝霞并不是一味的红艳,也有一道金黄色,银白色,甚至还有宝蓝色,犹如画家手中的颜料,丰富而绚丽,海浪助兴似的,一浪一浪涌过来。瞬时,只觉得眼睛不够使,真是太精彩,太摄人魂魄了!我看得 ② 。太阳越过山顶,洒下一片光芒,我才醒过神来。辽远的天空变成淡蓝色,一朵一朵白云,花朵似的,点缀其间,亦真亦幻!
舟山上千岛屿,星罗东海中,我看到的朝阳不是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而是从山后顽皮跃出,自有一番韵味。而舟山的朝霞,当是我平生见过的最美的朝霞。舟山的海,充满灵性,斑斓多姿,犹如一颗丰盈的内心。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1.如果将文中的加点词语换成“先是”“然后”“再是”“最后”,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2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2023年暑期档爆火的电影《封神第一部》致力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义、善良、情感的力量,把一个古老传说讲得“原汁原味”,又让它在21世纪的今天也不显得“过时”。
材料二:
2023年9月23日晚举行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文化+艺术+科技”的浪潮中呈现一幅“采莲江南”神清韵雅的图景。
材料三:
某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官方公众号引用了一首并非收录于《诗经》中的伪诗,乍看意境深远,实则充满嘲讽和辱骂之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B项,“而书院学子大都认为于山林泉石间学习更易有所获”错,扩大范围。文中是说王阳明的弟子中甚至有人认为“点化同志,多得之脊游山水间”。C项,“要有敢于质疑老师的精神”不准确,文中没有明确说明质疑老师。“这与‘亲其师信其道’的观点相左”错,无中生有。且朱熹等书院先贤鼓励学生读书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出自有问题的基础,不是无理由的质疑。D项“对老师批改的作文有疑问可带卷前去提醒老师改正”错,曲解文意。文中是说“即携原卷相商,以求至是”,即带卷去找老师商讨,求得最佳答案,不是“提醒老师改正”。)
2.B(“聆听、参与不同观点的论辩交锋是书院生徒主要的学习方式”错,曲解文意。文中是说聆听、参与不同观点的论辩交锋是书院生徒学习的重要方式,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主要方式是自学。)
3.C(第三段核心观点是鼓励学生学习时要有大胆质疑的精神,C项,王守仁的意思是在心里寻求、揣摩并否定它,即使这些知识是出自孔子之口,也不敢把它当成对的,与第三段强调质疑的观点一致。A项,孔子的话意思是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边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强调慎言。B项,张栻的话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人才,传道济民。D项,张载的话意思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强调继承孔孟等圣人学问。)
4.(1)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选聘教师和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质疑精神、教育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书院的教育特点。(2分)(2)①运用举例论证,如列举朱熹带弟子前往岳麓书院论学、王阳明率弟子登山临水等例子,论证了书院师生可以随处进论的观点。②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吕祖谦的话,论证了书院教育鼓励学生学习要有质疑精神。(每点1分,任答两种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即可)(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5.①关中书院规模宏大,环境优美,为师生提供了优雅的读书环境,有利于陶冶性情,涵养气质。②路德的题名体现了关中书院注重教师的才能与德行,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能就近取譬,以老师为楷模。③“芝兰”的题名体现了关中书院既注重自然环境,也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君子德操的熏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6.D(A项,“堂哥与素心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生活”错,文本二没有交代素心的生活得到改变。B项,“以向‘我’炫耀”错,从整篇文章来说,堂哥没有向“我”炫耀的意思。C项,便寻机去堂哥的定位之处以揭穿他的谎言”错,“我”去找堂哥是寻求发财的机会,不是为了揭穿堂哥的谎言。)
7.B(A项,“文本一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雪景”错,没有运用对比手法。C项,“也有表现人物性格、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错,这儿无法表现人物性格与深化文章主旨,只是一句感叹的话。D项,“两则小说与课本孙犁的《荷花淀》都是按顺序的方式叙事”错,文本二在叙述过程中运用了补叙的手法。)
8.①南方是相对于北方而言的南面,指中国的南端;②“南方”也指堂哥的幸福生活及人生理想,也喻指有志青年的人生抱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9.①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素心心中有诗意,有追求的人物形象,能够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照应了月光跟随素心听完音乐会,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③深化了文章渴望美好生活、希望改变命运的主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10.BDG(原文标点为:一日战回,藉缰而卧寝,既寐而马逸,再用追之。)
11.B(A项,前者是“夺取”,后者是“丧失”。B项,前者是“如果”,后者是“你”。C项,前者是“升迁”,后者是“放逐”。D项,前者是“抵御”,后者是“驾驭、统治”。)
12.C(“他先是据兵不出”错,根据原文“每旦出师冈下”,每日早上出兵到冈下。)
13.(1)趁着胜利的形势夺取淮上,派使者对再用说:“如果你率领全城投降,就升迁你为蔡州郡守作为奖赏。(“乘胜”“略”“苟”各1分,句意1分)
(2)召集部下犒劳他们说:是这些人救了我,佛祖出过什么力!”(“麾下”“济”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
14.①先示弱麻痹强敌。柴再用面对敌人的诱降,表示自身力量弱小,如果梁祖攻下寿州,便亲自归降。②接着趁机偷袭敌人。梁祖没有攻下寿州而返,柴再用抓住战机,偷袭敌军,杀死二十余人,保全了辖地。(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柴再用,是蔡州汝南人。他性格极为孝顺,七岁时遇上庞勋作乱,全族迁往外地以避灾祸,祖父誗鼓(年老体弱)无法行走,只有再用独自留下服侍祖父,贼寇见后(感于他的至孝,没有伤害他们)就离开了,自此之后柴再用名闻乡间。(柴再用)长大后,沉稳果毅有决断,面色黑如州铁,人称他为“柴黑子”。适逢秦宗权招募勇士,再用凭借擅长骑马射箭入选。当时按照军令,丢失马匹的人要处斩。一天打完仗回来,(再用)枕着缰绳躺下休息,睡着后马跑了,再用追马,在林中遇到贼寇,他绕树射箭,一箭连树带人都射穿了,贼寇恐惧便逃了,于是(柴再用)夺回马匹回到了营中。(柴再用)归顺杨行密,被授予先锋马军指挥使。天祐二年,梁太祖在襄汉一带平定了赵匡凝,趁着胜利的形势夺取淮上,派使者对再用说:“如果你率领全城投降,就升迁你为蔡州郡守作为奖赏。”再用登上瓮城门上下拜说:“本州城小人少,大王如果先攻下寿州再班师回来,我必当亲自归降。”梁太祖相信他的话,攻打寿州没有攻下而返回。再用出兵袭击,杀敌二十余人,因此功加授检校太保。杨渥承袭吴王之位,再用升任楚州刺史。越人侵犯东洲,(吴王)派遣再用率兵抵御,赐予他五十柄长矟。交战失败,船破水满,再用被长矟托着,才得以没有沉溺。家人听说他战败,施舍饭给一千个僧人为他祈福。再用回到府中,取来饭食,召集部下犒劳他们说:“是这些人救了我,佛祖出过什么力!”十一年,袁州刘崇景叛乱,吴王派再用攻打叛军。袁州近城有个万胜冈,再用想占据它。每日早上出兵到冈下,不与敌人交战,袁州军士颇为倦息。一天,再用在冈南布列大阵,崇景一望勇气丧失,便出兵出战。再用策马驰骋直冲敌阵,杀死数十人,袁人大败,崇景弃城而逃。武义元年,在无锡击破越国军队,升迁镇西将军,兼任天平军节度使。不久,移任镇守武昌,改任德胜军节度使,加授中书令。去世时七十二岁。再用宽厚儒雅,有儒者风范。爱读《左氏》春秋,未曾察看厨房畜厩,属官禀告公务,有不称意处,再用只对他们和衣打盹。史官王振请他陈说战功以补典籍,再用说:“为国事而奔走效劳,只是碰巧才得如此,哪里值得记载!”多次担任藩镇长官,崇尚俭省朴素,车马前导、后卫不过十人,也可谓一代良将了。
15.D(“尾联上句写友人在贬谪途中离世”错,尾联意思是诗人此时处于贬谪境况,待自己贬谪结束,会为友人再刻一块墓碑。不是说友人在贬谪途中离世。
16.①为悲痛友人早逝而作。友人空有一身才华、心怀济世安民之志,却无处施展,甚至连儿女婚嫁都没见到就早早去世,令诗人惋惜与悲痛。②为悲叹自己而作。诗人借蔡邕的典故,表达自己被贬的无奈。③为天下而悲叹。友人怀济世安民之韬略,他的离世令苍生绝望,文士悲痛,是社会的一大损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17.(1)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2)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该空不得分)
18.A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B为什么会得焦虑症呢(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19.(1)句子②,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前后是递进关系,不是转折关系,将“却”改为“从而”:(2)句子③,语序不当。将“治疗和诊断”改为“诊断和治疗”;(3)句子⑥,搭配不当,“造就”是正向词语,此处用来形容浪费不合适。将“造就”改为“造成”(每处修改正确给2分,其他修改符合题意可以酌情给分)
20.①精美绝伦②目瞪口呆(每空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酌情给分)
21.①“先是”“然后”“再是”“最后”只能展现朝霞的前后变化过程,不能体现变化时间的长短;②而原文中的“起初”“尔后”“眨眼间”“猝不及防”突显了朝霞变化之快,将真实情境很好地展现出来,③这种快速变化的壮观景象使得后文“所有人都被钉在原地,一动不动”更加合理,也表现了作者的震撼及对朝霞的喜爱。(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22.①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朝霞比喻为颜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朝霞颜色之多且美丽。(2分)②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海浪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浪的涌动与朝霞的绚丽相得益彰,完美融合,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喜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23.[写作指导]材料一的电影《封神第一部》和材料二的“采莲江南”的呈现,都是现代科技传媒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以新的手段和方式让传统文化彰显出磅礴的生命力。材料三关于大学公众号引用的“伪诗”的现象,应引起更多人的反思,如果不能辨别内涵,仅关注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让污言秽语的假文化取代承载赤诚真情的真文化,不是一个值得欣喜的趋势。三则材料启示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参考立意]①穿新鞋走新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②站在新时代的角度,用“拿来主义”的方式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③用新的传媒方式为优秀传统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警惕文化糟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河南省2023-2024中州联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pdf、精品解析高二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高一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