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教课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遂成枯落,字词积累,听范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图。了解散文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散文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激发感恩情怀,体会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Part 1 新课导入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如何保持自己的品德和志向,都有着深刻的思考。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深知品德和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于是,他在临终前给自己的儿子写了这封《诫子书》,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优良品德,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志向的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诸葛亮在这封家书中都写了些什么。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人称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早年隐居隆中,后辅助刘备联孙抗曹,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尽心辅佐,被封为武乡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之间相互竞争、征伐,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追求功名利禄、争权夺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葛亮一生为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深知在这样的乱世中,保持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当时的文化思想领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诫子书》中也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肩负着兴复汉室的重任。他为了国家的发展,事必躬亲,日夜操劳,几乎没有时间亲自教育儿子。因此,他写下这封《诫子书》,希望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传授给儿子,引导他成长为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诸葛亮一生忠诚勤勉,品德高尚,才智超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Part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无以致远。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连词,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Part 3 文言知识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古义: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
今义: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今义:危险,惊险
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
今义: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意与日去( )相委而去( )
夫学须静也( ) 非志无以成学( )
歌以咏志( )可以为师矣( )静以修身( )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广:形容词动用,增长。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远: 形容词名用,远大的目标。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也”表示判断。)
Part 4 合作探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强调了“明志”。
“致远”是“淡泊”“宁静”的目的,即作者认为明确志向和达到目标是目的,其途径是“淡泊”“宁静”,并用双重否定句的句式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阐述了“静”“学”“志”“才”之间的关系。
即人的才学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的,而学习时要静,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先立志。作者强调了这四者的关系,其核心是学习,途径是静,前提是立志,目的是成才。(正面论证)
从反面阐述“静”。这句话强调了“淫慢”“险躁”所造成的危害,强调了“静”的价值。(反面论证)
惜时。时光飞逝,如果不珍惜时间就一事无成,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年老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Part 5 写作手法
特点:作者通过对比“静”与“躁”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及其产生的结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举例:作者强调“静以修身”,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修养身心;而“险躁则不能治性”,浮躁会使人无法修养性情。通过“静”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躁”所导致的消极后果的对比,告诫儿子要保持内心的宁静,避免浮躁。这种对比手法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静”的重要性和“躁”的危害性。
特点:使用双重否定的句式,语气强烈而委婉,既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又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举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句子,通过“非……无以……”的句式,强调了淡泊、宁静、学习、立志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品质和行为的必要性,也体现了作者对儿子的严格要求和深切期望。
特点:文中虽然没有详细叙述具体的事件,但通过对一些普遍的道理和现象的阐述,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能够从日常的行为和心态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举例:“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作者用时光飞逝、意志消磨、人老志衰的现象,比喻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修养品德,最终将一事无成,只能悲哀地守着穷困的居舍,后悔莫及。这种以事喻理的手法,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珍惜时间和努力进取的重要性。
特点:作者先从正面阐述了“静”对于修身、学习以及实现志向的重要性,然后从反面指出“淫慢”和“险躁”的危害,正反结合,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举例:开篇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正面强调了静和俭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接着论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进一步从学习和立志的角度强调了静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放纵懈怠和浮躁对人的不良影响。这种正反两面的论述方式,使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观点更加鲜明。
Part 6 文章主旨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核心,劝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强调学习需静且要立志,通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阐述学习与志向、才能的关系,又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指出放纵懈怠和浮躁的危害,最后以时光飞逝为例,告诫儿子要珍惜时光,莫等岁月流逝才追悔莫及,表达了对儿子成为品德高尚、学有所成之人的殷切期望。
Part 7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短小却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诫子书》中的智慧铭记于心,付诸于行。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像诸葛亮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华、有志向的人。
同学们,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就像诸葛亮对诸葛瞻的爱一样,我们的父母或许也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用他们的方式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可能不会常常把爱挂在嘴边,但他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饱含着对我们的期望和关爱。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珍惜他们给予我们的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课文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诫子书,诸葛亮,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初步感知,疏通文意,1一词多义,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诸葛亮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诫子书,学后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