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大联考 化学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27028/0-17306429490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大联考 化学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27028/0-17306429490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大联考 化学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327028/0-17306429491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大联考 化学试卷
展开本试卷共8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搞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 19 P 31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用活性炭脱除糖浆的颜色
B.谷氨酸钠用作食品增味剂
C.用于葡萄酒中,起保质作用
D.在馒头、面包加工时起膨松剂的作用
2.酸催化作用下,与的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可在石油开采中用于油路解堵。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的结构示意图为
B.中的配位键可表示为
C.的结构模型为
D.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为
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4.195K时在中与反应生成(结构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B.中显-2价的氧原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中的氯原子数为
D.48g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
5.下列实验中选用仪器不合理的是( )
A.测量的沸点:③⑤
B.配制溶液:①②⑥
C.从溴水中萃取:①②
D.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④⑦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醋酸处理水垢中的碳酸钙:
B.常温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制备漂白液:
C.海水提溴的过程中用的水溶液吸收溴蒸气: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7.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8.某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电势:电极a>电极b
B.离子移动方向:K+→电极a
C.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D.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不断减小
9.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l和2mlNO发生反应,在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
B.化学反应速率:
C.容器的容积:
D.活化分子数:
10.某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X、Y、Z、W、T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与X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Z、T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
B.X、Y、Z、W、T中部分元素能组成离子化合物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Y
D.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11.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12.微生物在电子供体的作用下可将(存在形式为还原为更易被去除的(最终转化为去除),根据电子供体的不同可分为自养还原和异养还原,为去除水中的锑酸盐,某课题组建立升流式硫自养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器可以实现S的循环利用
B.发生歧化反应时生成,理论上需要3mlS参与反应
C.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D.的去除过程中每一步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3.BHMF()在聚氨酯泡沫塑料、树脂、人造纤维的合成方面应用广泛,利用电催化反应可将生物质产品HMF()和GLY(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电催化装置如图所示。在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移动方向:
B.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
D.当生成lmlHCOOH时,理论上外电路转移3ml电子
14.空气中浓度过大会导致海水酸化,从而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为)减少。实验室模拟珊瑚礁附近水体环境探究(X为、、或)与pH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③表示与pH的关系
B.的数量级为
C.c点的pH等于8.3
D.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5分)
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气中普遍含有,对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氢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也可以用溶液吸收。
①向溶液中缓慢通入气体至完全反应,当溶液中与相等时,通入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L。
②常温下,向酸性溶液中通入至时,溶液中刚好有ZnS沉淀生成,计算溶液的________[已知:]。
(2)活性炭氧化吸附脱除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核心反应为。
①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水膜的厚度,的去除率________(填“增大”或“降低”)。
②研究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适当增大水膜的pH,的去除率增大,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
(3)最近我国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处理硫化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a极区依次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4)富玛克斯法治理硫化氢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反应I中无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均只生成两种酸式盐,反应II生成RNHOH,反应III生成RNO(R表示芳香烃基)。
①结合反应I判断,四个电离常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II中生成硫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6.(14分)
草酰氯()常用于有机氯化物的制备。某科研小组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草酰氯并通过测定锥形瓶中HCl的含量间接计算草酸的转化率。
制备原理与相关物质的性质如表所示:
实验过程:在三颈烧瓶中放入5.40g无水草酸和过量的五氯化磷,并通过仪器b加入10mL甲苯,控制三颈烧瓶内反应温度在50℃左右,反应一段时间,充分反应后通入一段时间,冷却实验装置,将三颈烧瓶内物质倒出,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粗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仪器c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
(3)反应后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
(4)测定草酸的转化率。
①待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中的溶液稀释至250.00mL,取出25.00mL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滴定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为转化率为________mL,草酸的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调整液面后,没有排气泡直接滴定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的草酸转化率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②下列关于滴定操作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
B.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17.(15分)
工业上含硫矿物产生的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流程脱除或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图示中涉及的五种共价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为________。
(2)石灰石是常用的固硫剂,过程Ⅰ涉及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
i.;
ii.;
iii.。
写出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在某催化剂的作用下,过程II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反应历程中某一步基元反应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直线M所示。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其中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
①该基元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
②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由图中直线变为直线N,则实验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__。
(4)①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与,发生反应。反应经过2s后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的物质的量为0.2ml,则0~2s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反应物投料比与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________[反应的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其中、、、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5)某学习小组运用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入的气体略),从而实现了的脱除、发电,同时还能制备硫酸,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18.(14分)
锰酸锂是新能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之一,主要用于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需要移动的储能工具。工业上以水锰矿(主要成分为MnO、,还含有少量的、、FeO、)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二次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常温下,相关物质的如表所示:
③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时的pH为8.1,开始溶解时的pH为7.8。
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中“二次酸浸”工序所得浸取液要及时返回“一次酸浸”工序,这么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举2条)。
(2)经检验“滤液1”中无,其原因为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3)加入MnO的目的是调节pH,应控制pH的范围是________(当离子浓度时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
(4)“电解”中利用惰性电极电解体系获得,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写出第iii步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5)“焙烧”阶段在实际生产中,将与按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后,均匀加热、逐渐升温制取,反应过程如下:
①升温到515℃时,开始分解产生,同时生成固体A,此温度比预计的分解温度(723℃)低得多,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②升温到566℃时,开始分解产生另一种气体X,同时得到固体B,完全反应后,X恰好与①中产生的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升温到720℃时,第三阶段反应开始,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当质量不再增加时,得到高纯度的。写出该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一些食品中的色素,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增加食物的鲜味,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用于葡萄酒中,能起到杀菌防腐以及抗氧化的作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项符合题意;
热分解或与酸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可以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2.D【解析】的结构示意图为,A项错误;中的配位键表示为,B项错误;
为V形分子,不是直线形,C项错误;
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为,D项正确。
3.A【解析】与CuO反应生成、Cu和,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说明具有还原性,A项正确;
溶液也能与反应,B项错误;
NaOH在高温下易与瓷坩埚中的反应,因此加热熔融NaOH固体常用铁坩埚,C项错误;
保护铁件应该连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使得铁被保护,而不是连接惰性电极石墨,D项错误。
4.C【解析】的结构为,一个分子中有6个共用电子对,故31g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A项正确;
由图可知,中显价的氧原子数为,B项正确;
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为气体),C项错误;
48g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l,D项正确。
5.B【解析】测量沸点时需要使用温度计、蒸馏烧瓶,A项正确;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需要使用分液漏斗,B项错误;
从溴水中萃取溴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烧杯,C项正确;
用标准溶液滴定,需要使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D项正确。
6.B【解析】醋酸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成离子,A项错误;
常温下,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项正确;
海水提溴的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在水溶液中将还原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项错误;
由于酸性:,故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7.B【解析】是挥发性酸的弱碱盐,蒸发溶液时会完全水解,无法得到晶体,A项错误;
分子的热稳定性是由共价键强弱决定的,键长:键键,故键能:键键,B项正确;
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C项错误;
使酸性溶液褪色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与的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
8.C【解析】由图可知,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负极电势低于正极,A项错误;
阳离子移向正极,则移向电极b,B项错误;
在碱性条件下,在负极失去电子转化为,C项正确;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结合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基本保持不变,D项错误。
9.C【解析】温度越高,N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A项错误;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容器的体积越小,反应速率越大,N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容器的容积:,B项错误、C项正确;
z点的温度高于y点,故活化分子数:,D项错误。
10.C【解析】由题意可知X是氢、Y是氮、Z是氧、W是氟、T是硫。稳定性:,A项正确;
、属于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
沸点:,C项错误;
属于酸性氧化物,D项正确。
11.B【解析】氯化铵先分解成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A项错误;
由实验现象可知滴加过程中发生了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因此氧化性:,B项正确;
烧瓶中加入木炭颗粒与浓硝酸,加热,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红棕色气体为,浓硝酸受热分解也会产生二氧化氮,故的来源不明确,C项错误;
是二元酸,是一元酸,通过该实验无法说明酸性:,D项错误。
12.C【解析】在去除过程中,最终生成,没有生成S的反应,故S不可以循环利用,A项错误;
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S单质歧化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生成时,理论上需要4mlS参与歧化反应,B项错误;
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
的沉淀去除过程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13.C【解析】由图可知电解过程中,加氢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故a是负极、X是阴极、Y是阳极、b是正极。“电子不下水”,电子移动方向:a→X、Y→b,A项错误;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项错误;
电解过程中,阳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即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C项正确;
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生成lmlHCOOH时,理论上外电路转移电子,D项错误。
14.C【解析】随着pH的增大,的浓度增大,当pH继续增大时,的浓度会大于的浓度,随着的浓度增大,的浓度减小,故线段①代表浓度变化,线段②代表浓度变化,线段③代表浓度变化,A项错误;
d点且,
,的数量级为,B项错误;
a点,故,c点,,c点的pH等于8.3,C项正确;
b点,,结合,b点,所以,故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5.(15分)
(1)①0.448(2分)
②1.2(2分)
(2)①降低(2分)
②增大pH,促进的电离,浓度增大,促使反应的进行(2分,答案合理即可)
(3)(1分)(2分)
(4)①(1分)(1分)
②(2分,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①向溶液中缓慢通入气体完全反应,当溶液中与相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的物质的量为0.03ml,故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02ml,其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
②当溶液中刚好有ZnS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2)①氧气分子在活性炭表面变为活性氧原子,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水膜的厚度,氧气分子变为活性氧原子的数量降低,的去除率降低。
②研究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适当增大水膜的pH,的去除率增大,其原因可能为增大pH,促进的电离,浓度增大,促使反应的进行。
(3)在a极上失去电子变为,和反应生成、S和,故a极区发生的反应为、。
(4)①由题意可知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判断。
②由题意可知反应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14分)
(1)(球形)冷凝管(2分)
(2)无水(2分,答案合理即可)
(3)将滞留在装置中的HCl气体全部驱赶到装置B中,使其被完全吸收(2分)
(4)①23.60(2分)78.7%(2分)偏大(2分)
②BC(2分)
【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2)仪器c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防止反应物和生成物遇水分解影响实验,其中的干燥剂不能吸收HCl,因为最后还要测定HCl的生成量,故盛放的试剂可以是无水,或其他不与HCl反应的试剂,如或硅胶等。
(3)反应后通入的目的是将滞留在装置中的HCl气体全部驱赶到装置B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4)①由图可知,滴定前的读数为2.50mL,滴定后的读数为26.10mL,因此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为;标准NaOH溶液滴定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等于25.00mL待测液中HCl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已知关系式:草酸~2HCl可知,消耗草酸的总物质的量为,而5.40g草酸的物质的量为,故草酸的转化率;若调整液面后,没有排气泡直接滴定,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测定的草酸转化率也偏大。②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即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A项错误;
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B项正确;
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C项正确。
17.(15分)
(1)(1分)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2分,答案合理即可)
(2)(2分)
(3)①20.0(2分)
②选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或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2分,答案合理即可)
(4)①0.225(2分)
②81(2分)
(5)(2分)
【解析】(1)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无孤对电子,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故为非极性分子。
(2)根据盖斯定律,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①由图可得公式,
,解得。
②N与M相比,活化能降低,因此实验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选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或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4)①恒容时,反应经过2s后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剩余的物质的量为0.2ml,则消耗的和分别为1.8ml和0.9ml,故0~2s内,。
②设起始时容器中存在2ml和1ml,列三段式:
。
(5)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质量守恒可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18.(14分)
(1)使“一次酸浸”温度升高,增大酸浸速率(1分,答案合理即可)提高硫酸的利用率(1分,答案合理即可)
(2)(2分)
(3)(2分)
(4)(2分,答案合理即可)
(5)①对的分解有催化作用(2分)
②(2分)
③(2分)
【解析】(1)“二次酸浸”工序所得浸取液要及时返回“一次酸浸”工序,优点为“二次酸浸”液为热溶液,及时返回“一次酸浸”工序,使“一次酸浸”温度升高,提高“一次酸浸”的反应速率;溶于浓硫酸不溶于稀硫酸,故“二次酸浸”液含有一定量未反应的硫酸,及时返回“一次酸浸”工序,可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氧化为。
(3)由题可知加入MnO的目的是调节pH除去、,且不能转化为,不能溶解,因为,当完全沉淀时,此时溶液的pH为4.9,应控制pH的范围是之间。
(4)依据图示,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出第iii步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5)①升温到515℃时,开始分解产生,比预计的分解温度(723℃)低得多,说明对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②实际生产中,与按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后,升温到566℃时,开始分解产生的气体X只能为氧气,氧气的物质的量恰好与①中产生的物质的量相等,假设的物质的量为1ml,的物质的量为4ml,则生成1ml也生成1ml,由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物B中含4mlMn和,故得到固体B的化学式为。
③升温到720℃时,与反应,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当质量不再增加时,得到高纯度的锰酸锂,和反应生成,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A.验证的还原性
B.除去中的HCl
C.加热熔融NaOH固体
D.保护铁件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蒸发溶液可得到氯化铝晶体
易溶于水
B
热稳定性:
键能:键键
C
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氯水有酸性
D
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有漂白性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可以升华
B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
C
向烧瓶中加入木炭颗粒与浓硝酸,加热,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木炭作还原剂,将还原
D
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多
酸性:
制备原理
物质
熔点/℃
190℃左右升华
162℃左右升华
1.2
沸点/℃
105
63
111
溶解性
溶于水、不溶于甲苯
遇水剧烈分解
遇水剧烈分解
溶于甲苯,遇水剧烈分解
难溶于水
物质
山西省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大联考 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大联考 化学试卷,共18页。
化学丨衡水金卷晋豫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大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丨衡水金卷晋豫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大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共18页。
河南晋豫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晋豫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