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默写古诗文。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闻天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7)与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相同(写出大雪纷飞,一片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8)_________,归去,________。(苏轼《定风波》)
【答案】(1)逝者如斯夫 (2)殷勤问我归何处 (3)断肠人在天涯 (4)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5)烟笼寒水月笼沙 (6)商女不知亡国恨
(6)无案牍之劳形 (7)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8)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写到“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请你根据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思考:自然界中花鸟众多,古人为什么偏爱“鱼”这个意象进行创作?
知识卡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常常出现在婚礼和春节等场合。孔鲤,字伯鱼,孔子独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
【答案】鱼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寄托了愉快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意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意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作者笔下的鱼好像在空中游动,侧面描写小石潭水的清澈,表达作者内心的愉悦。“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意为:夕阳将要落下的时候,在水里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一句描写出黄昏时一派生机的景象。“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意为: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这一句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洞庭画卷。结合知识卡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常常出现在婚礼和春节等场合”等内容可知,鱼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寄托了愉快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据此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我们有关战争的思考:战争,到底给我们带来了 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战争离我们十分遥远。但你可曾想过,战争让 无数曾经生活)ān shì( )的人diān pè liú lí( ),让无数曾经蓬勃发展的城市成为不毛之地,让无数曾经欣欣向荣的国家哀鸿遍野。
曾几何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耀武扬威,不少国人遭受迫害。无数革命前辈捐躯赴国难,才击退了敌寇,建立了新中国。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乐于吃苦的长征精神……
如一座座丰碑chù lì(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现今,我们应勿忘战争之痛,珍惜和平生活。
3.根据拼音,在语段中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1)ān shì( ) (2)diān pèi liú lí( ) (3)chù lì( )
4.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为然B.蓬勃C.不毛之地D.哀鸿遍野
【答案】3.(1)安适 (2)颠沛流离 (3)矗立 4.A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安适:ān shì,安静而舒适。
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矗立:chù lì,高耸地立着。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句中形容不少人对战争这一问题不在乎,使用有误,可改为“不以为意”;
B.蓬勃:繁荣而旺盛的样子。使用正确;
C.不毛之地:原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使用正确;
D.哀鸿遍野:比喻到处是背井离乡、呻吟呼叫的灾民。使用正确。
5.下面划线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是读书还是听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B)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改变了阅读方式,却改变不了求知次序与学习规律。(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的关键词从来都是“持之以恒”。哪怕“登高而招”,哪怕“顺风而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规律不会改变。(D)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声作品帮助人们走出了“因声而听”的第一步,但“因听而思”“因听而悟”还得靠读者自己。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尽管”改为“无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识的获得不仅源于书本,更源自生活的体验。小语、小文、小海一行来到图书馆,开展他们的“文化之旅”,既获取文化知识,也进行实地探究!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进来吧!
(一)走进图书馆
6.小语看见了圆書館,对三个字来了兴致。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这三个字属于 ________(字体)。
7.小文因站在进馆口左边,他看见了门口对联的上联“诸子百家罗万卷”,那么,下联可能是( )
A.万卷书中寻妙语B.百科四库集三秦C.千张笑脸觅知音D.文到穷时自有神
(二)名著阅读
小语坐定后读起了《简·爱》,不久她在班级QQ群留言,和同学一起探讨书中人物,请你回复小语。
8.假如简·爱建一个女性“爱情联盟”的微信群,她会有怎样的爱情宣言呢?简·爱的爱情宣言 :_________。(20字以内)
9.下列人物中,你认为简·爱会拉谁进群或者不加谁为好友呢?(选其一作答)请结合人物的具体事例和品质,说说你的理由。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 B.《水浒传》中的扈三娘
C.《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 D.《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
答:我选择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
【答案】6.隶书 7.B
8.示例:爱情是建立在平等与自由的基础上,不应被身份、地位等外在因素左右
9.C 拉沈琼枝进群,不加扈三娘、冬妮娅或小福子好友。
简·爱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有着对人间平等、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简·爱勇于追求爱情,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她追求的是两心的结合,她有着坚毅、勇敢、善良、宽容的品质。
《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敢于反抗命运,不屈不挠,人格独立,不卑不亢,不恋财富,不媚不俗,与简·爱有相似之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原本美丽动人,善良纯真,但后来变得自私自利、爱慕虚荣、受阶级束缚的资产阶级大小姐,与简·爱不同,简爱虽然受过很多磨难,但不改善良、坚毅本色,追求自由和平等。
《水浒传》中的扈三娘漂亮善战、毫无思想与个性。宋江让父亲认了扈三娘做义女,接着 便以义兄的身份让扈三娘和王英成婚。“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两口儿只得拜 谢了。”只一个“推却不得”,扈三娘便嫁给了贪财好色、无才无德、无品无貌的王英。和简·爱相比,她缺乏独立的人格,不能采取斗争的方式争取自由平等地位:可见,一个女性的自由和尊严,不是由其善战和漂亮外表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她的内心。
《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胆小、懦弱、内心不够强大、逆来顺受。虎妞造谣诬蔑她不守妇道,道德败坏。小福子名声受损,不但没有还击虎妞、澄清谣言,反而带着弟弟跪在虎妞面前,祈求放一条生路,显得自己非常的弱小可怜。被父亲逼迫去当妓女之后,受不了流言蜚语和客人的欺负,也不懂得寻求帮助,自己受气,最后实在忍不下去了就自杀。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五种常见的书法字体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篆书特点:“体正势圆”,笔法瘦劲挺拔,笔画均匀,粗细一致;
隶书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体扁平,横长竖短;
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行书特点:收放结合,大小相兼,疏密得体;
草书特点:“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不拘章法,笔势流畅。
该字体“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体扁平,横长竖短,为隶书。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
上联“诸子百家”与“百科四库”相对,均为并列短语;“罗万卷”对“集三秦”,均为三字动宾短语。内容均与图书馆相关,且符合“仄起平收”。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概括。
简·爱是小说《简·爱》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的女性。在小说中,她坚决反对社会等级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坚守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爱情观。对于简·爱来说,爱情不是建立在金钱、地位或外貌上的,而是基于双方的平等、自由和尊严。她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爱情才能真正地实现和持久。结合简·爱的话“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可以概括出简·爱的爱情宣言为:“平等、自由、尊严,是女性爱情的基石”。也可以概括为:每个人精神和人格都是平等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在决定谁会拉谁进群或不加谁为好友的问题上,我们需要考虑每个选项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价值观以及他们在原著中的行为表现。
A.冬妮娅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女主角,她出身富裕家庭,美丽动人,但她对保尔·柯察金的革命理想并不理解,最终两人因观念不合而分手,后来变得自私自利,与简·爱不同,简·爱虽然遭受磨难,但还是保持善良、坚毅的本色;
B.扈三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她智勇双全、性格倔强、敢爱敢恨却又毫无个性,性格刚烈,嫉恶如仇,也为梁山立下大功,是一个典型的女英雄;
C.沈琼枝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敢于反抗命运,聪明伶俐,有主见,不畏强权。这样的性格使她可能会选择性地添加好友,与简·爱有相似之处;
D.小福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一个角色,她命运多舛,胆小懦弱,逆来顺受,内心不够强大,面对造谣反而跪下来求虎妞放她一条生路,被父亲逼迫后,不去反抗,却选择自杀。与简·爱毫无相似之处;
结合上述情况,沈琼枝最有可能进群,不加扈三娘、冬妮娅或小福子好友。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0.解释文中加点字词语的意思。
(1)把酒临风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是进亦忧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罗同伦好竹,作楼而环植竹数千挺,名其楼日翠筠。属春景融霁,秋气澄彻,八窗洞
开①,天气徐来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至若凉月之夕,扬凤羽之踹迁;冰雪之晨,挺琅
玕②而独秀。闲暇而登焉,使人襟抱清旷,万虑不侵,超然如出人境。
夫高台广榭,嘉木森布,日相聚而欢宴,此世俗之所趋也,不能少待于斯须之顷③。其视斯楼,虽四时凉燠④之不齐,而皆有以乐焉者,岂独清浊⑤之相远哉?同伦殆有异乎众人之所尚者欤!抑君子之尚于物也,有不在耳目之娱、意趣之适,而在于其德者。
(节选自杨士奇《翠筠楼记》,有删改)
【注】①洞开:形容门户大开。②琅玕(gān):竹的美称。③斯须之顷:片刻,一会儿。
④凉燠(yú):凉热,冷暖。⑤清浊:此处指志趣高洁和志趣庸俗。
1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作楼而环植竹数千挺 盗窃乱贼而不作 一鼓作气
B.名其楼曰翠筠 名之者谁 名副其实
C.日相聚而欢宴 吾日三省吾身 日新月异
D.同伦殆有异乎众人之所尚者欤 思而不学则殆 百战不殆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天 气 徐 来 郁 乎 如 青 云 泛 乎 若 苍 雪
14.同为“楼记”,两文各有千秋。从主旨细究,两文作者都思索了人与外物的关系,但立意完全不同。【甲】文强调________。【乙】文强调君子崇尚外物,不在于其能给自己带来娱乐、闲适,而在于其品德。从境界来看,【甲】文由览物之情扩大到政治理想境界宏大;【乙】文__________。
【答案】10.拿着、端着;探求;在朝廷上做官
11.①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呢? 12.C
13.天气徐来/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
14.①甲文强调不要因外物的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乙文借观景之感生发对君子品德的感悟,意境深远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1)句意:端着酒杯,吹着微风。把:拿着、端着;
(2)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3)句意:在朝廷做官也担忧。进:在朝廷上做官。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重点词语:以,因为。本句运用了互文修辞,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2)重点词语:微,如果没有。斯,这。归,归依,一道。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建造/兴起/起;
B.取名,命名/取名,命名/名声;
C.都是“每天”的意思;
D.大概,恐怕/疑惑/危险。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
句意为:风轻缓地吹过来,(竹林)郁郁葱葱如同青云,漫山遍野好像白雪。“天气徐来”句意完整,“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为句式相同的句子,中间应断开。
故断为:天气徐来/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一空,结合【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甲】文强调不要因外物的得失而或悲或喜;
二空,结合【乙】“其视斯楼,虽四时凉燠之不齐,而皆有以乐焉者,岂独清浊之相远哉?同伦殆有异乎众人之所尚者欤!抑君子之尚于物也,有不在耳目之娱、意趣之适,而在于其德者”可知,【乙】文借观景之感生发对君子品德的感悟,意境深远。
参考译文:
【甲】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歌,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干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罗同伦喜欢竹子,建造小楼并且环绕着楼种了很多竹子,给这楼命名为“翠筠”。适逢阳光明丽、天气暖和的春天,秋高气爽的秋天,四周的窗户都打开,风轻缓地吹过来,(竹林)郁郁葱葱如同青云,漫山遍野好像白雪。到了清凉的月夜,(竹枝)像凤羽般随风高扬,舞姿蹁跹;有冬雪的早晨,竹竿挺立独秀。闲暇之时登上此楼,(可以)使人的怀抱清净旷达,任何(世俗的)思虑都不能侵入人心,超然如走出人间。
亭台楼榭高大,佳树密布,每日相聚欢畅痛快地吃喝,这是世俗所追求的,(但这种乐趣)不能稍微地停留片刻。看这座楼,虽然四季冷暖不同,却都有令人快乐的事,难道仅仅是志趣高洁和志趣庸俗的差距吗?同伦大概有与众人不同的追求吧!或者说君子崇尚外物,不在于耳目的娱乐、意趣的闲适,而在于外物的品德。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按照国际铁路联盟规定:铁路提速达到时速200千米以上,新建铁路达到时速250千米以上,就能被称为高速铁路。仅仅几年前,说起“高铁”这个词,许多人还非常陌生,对“高铁”到底能有多快还抱有好奇。而今,高铁已经真实地驶入了我们的生活:2008年8月1日,时速高达350千米的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中国 铁路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此后的几年,武广、郑州至西安、沪宁、沪杭等城际高铁相继开通 运营,而且时速都在350千米以上。在京沪高铁利用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 车组进行综合实验时,还曾刷新世界铁路运营实验最高时速,达486.1千米。
②时速486.1千米,这是喷气式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那么,我们是如何使高铁列车 “飞”起来的呢?
③高铁列车能飞驰起来,要给那条看似普通的水泥板铁道记“一等功”。
④水泥板铁道,专业名词叫无砟(zhǎ)轨道,砟就是小块石头的意思。普通铁路用的 是有砟轨道,即铁轨下面铺着30厘米厚的小石块和枕木。无砟轨道下面没有小石头和枕木,在水泥板上面直接铺钢轨。无砟轨道由五部分组成,从上往下依次是无缝钢轨、轨道板、填 充层、底座板、滑动层。这5个部分看起来很普通,然而,仅仅是那一块块看起来像大地砖 一样的轨道板,技术人员就用了整整4年才研制出来。
⑤无砟轨道板长6.45米左右,宽2.55米,相当于10个轨枕块。它的特点是:每一块的 加工尺寸都不完全相同,必须对号入座,它在工厂打磨加工时,为了保证精确度,用的水泥 沥青砂都要经过多次淘洗。
⑥无砟轨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根钢轨铺到底”,这叫无缝钢轨。每根钢轨长500米,在整个沪杭线上,由404根钢轨首尾焊接起来,形成一条全长202千米的完整无缝的“高铁”。因为钢轨平整无缝,列车行驶时不会发出丁当丁当的响声。
⑦每根钢轨都要打磨得十分精确,其顶面平直度误差规定:在1米长度内不能超过0.2毫米,约2根头发丝粗细。这种精密技术给乘客带来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看窗外景物能感到列车在飞驰,而坐在车内却非常平稳。
⑧高铁列车的速度能够飙上去,除了无砟轨道的功劳外,还有一大原因是高铁在建设中以桥代路。以全长202千米的沪杭高铁为例,除了车站和部分线路无法架桥外,其余175千米都是在桥梁上修铁路,可谓是架在空中的一条直线铁路。用桥替代了路,对地面原有交通影响很小,使整条路变直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⑨目前,中国已授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达7500多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还有万余千米的高铁路线正在建设之中。
15.下列对“无砟轨道”说明不准确的( )
A.无砟轨道在水泥板上面直接铺钢轨。
B.无砟轨道由五部分组成,从下往上依次是无缝钢轨、轨道板、填充层、底座板、滑动层。
C.无砟轨道板打磨加工时,用的水泥沥青砂都要经过多次淘洗。
D.无砟轨道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无缝钢轨。
16.选文第⑧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7.第⑦段“每根钢轨都要打磨得十分精确,其顶面平直度误差规定:在1米长度内不能超过0.2毫米,约2根头发丝粗细”一句中,加点词语“约”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案】15.B 16.列数字、举例子。科学准确、具体有力地说明高铁列车的速度能够飙上去的一大原因是高铁在建设中以桥代路。
17.不能。“约”一词表估计,用上它说明每根钢轨都要打磨得十分精确,其顶面平直度误差在1米长度内不能超过估计2根头发丝粗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科学性。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B.有误,结合④段中“无砟轨道下面没有小石头和枕木,在水泥板上面直接铺钢轨。无砟轨道由五部分组成,从上往下依次是无缝钢轨、轨道板、填充层、底座板、滑动层”可知,本项中“从下往上”有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做假设、引资料等。说明方法的应用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准确,让读者更好的理解。
结合第⑧段中“高铁列车的速度能够飙上去,除了无砟轨道的功劳外,还有一大原因是高铁在建设中 以桥代路。以全长202千米的沪杭高铁为例,除了车站和部分线路无法架桥外,其余175千米都是在桥梁上修铁路,可谓是架在空中的一条直线铁路。用桥替代了路,对地面原有交通 影响很小,使整条路变直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的内容可知,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举全长202千米的沪杭高铁为例,具体说明了高铁以桥代路的情况,使得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同时,通过列数字的方式,如“202千米”、“175千米”,更准确地说明了高铁以桥代路的实际情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高铁建设中以桥代路的重要性和优势。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
第⑦段中提到的“约”不能去掉。因为“约”表估计,在文中是指两根头发丝粗细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并非精确测量。如果去掉“约”,就变成了一个精确的数字,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时,“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符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因此,加点词语“约”在句中起到了重要的限定和说明作用,不能随意去掉。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那丛翠绿
袁良才
①炳三奶奶静静地躺在陪伴她大半生的精雕细镂、漆皮斑驳的宁波床上,她的神情看上去极安详,全无一丝半毫对死亡的恐惧,似乎还有几许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兴奋。炳三奶奶执拗地拒绝了孙子爱国要送她去医院的恳求,炳三奶奶说,我该走了,早该走了,你爷爷在那边等我呢!
②奶奶,你别胡思乱想了。都说你是老寿星、老福星,熬过这阵儿就好了,还能活上十年。
③傻小子,又说浑话了。我早活够了,你爸爸妈妈都走在我前头了。要按迷信的说法,我占了你父母的寿呢。我是个老党员,当然不信这个,可心里就是不落忍。就让我在老宅里走吧,别再浪费国家的钱,这叫“寿终正寝”,是喜事哩。
④爱国不再坚持送奶奶去医院,与媳妇轮换着照料奶奶。他们心里知道,老人家的日子不多了。事实上,炳三奶奶近来行为就有些反常,这怕就是不祥之兆吧。爱国两口子一边悉心照顾奶奶,一边悄悄准备起后事。
⑤炳三奶奶虚弱得连稀粥都喝不了几口,一天,竟吵吵着想吃窝窝头。爱国不嫌烦,只当尽最后的孝心,让媳妇蒸了一锅久违了的窝窝头,奶奶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嚼下几口窝窝头,连连说,好吃,好吃,香,真香!
⑥隔了几天,炳三奶奶又嚷嚷着想吃野菜。爱国媳妇皱了皱眉,爱国连忙接腔,头点得像鸡啄米。好,好,我明天就亲自开车到郊外挖野菜,这个季节野菜挺多的,我平时大鱼大肉吃腻了,也正想换换口味哩!
⑦炳奶奶更不消停了,小屁孩儿似的缠着孙子,要他赶紧去集市买一盆菖蒲来,搁到窗台上,奶奶说她和爷爷都喜欢菖蒲,又绿又香,看不够,闻不够哩!爱国和媳妇有点儿措手不及,大眼瞪小眼时,只听奶奶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起了一首什么诗: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
⑧爱国听得一头雾水,奶奶轻轻地笑出声,神情是那样腼腆,这是你爷爷当年教我的,宋朝张九成的《菖蒲》诗。爱国遭电击似的浑身一震,他飞快地背过身去,抹了一下眼睛,咚咚咚地跑出去,随即传来汽车的引擎声。
⑨一盆叶丛翠绿的菖蒲搁在炳三奶奶卧房的窗台上,阳光的碎片在叶尖上调皮地追逐嬉戏。炳三奶奶静静地、久久地斜靠在床头,久久地、静静地盯视着那丛绿雾出神,眼里悄无声息地溢出泪来,一点一点,滴落到枕巾上,洇湿一片。你爷爷说:“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奶奶痴了傻了似的梦呓般的喃喃自语:“我俩在沦陷区开了一个南货店,上头每月给十块大洋经费,可你爷爷硬是逼着我省吃俭用,一块钱恨不能掰成八瓣花,很少能吃上一顿米饭,不是啃窝窝头,就是让我去挖野菜。爷爷说,我们是党的人,别以为给党做了事,就可以乱花党的钱。”
⑩周末,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当讲解员的重孙女继红回家看太奶奶,她接到爸爸的电话,特意给太奶奶捎回来一盆名贵的兰花,她一路激动地想象着太奶奶见到这盆兰花的高兴样子。不巧的是,太奶奶刚刚睡着了,连一丝儿鼾声都没有,太奶奶实在太老了,老得连打鼾的力气都没有了。继红不免一阵伤感,太奶奶可是最疼自己了。
⑪她小心翼翼地把窗台上的菖蒲移放到客厅里,对爸妈咕哝,这玩意儿也太老土了。换上名贵兰花盆景——“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太奶奶醒来一定会欢呼的!说不定病就好了。
⑫太奶奶醒了,但不是“欢呼”,而是“怒目而视”,脸色陡变,呼吸急促,要继红立刻撤下那盆兰花,把菖蒲重新摆上去。继红只得照办,委屈得眼泪直流。许久,太奶奶情绪终于平复下来,太奶奶气若游丝,继红是把耳朵紧贴在太奶奶嘴边才勉强听清的——
⑬太爷爷太奶奶是一对革命伴侣,在敌占区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情报工作,所经营的南货店就是秘密联络站。太爷爷确定的联络暗号是,窗台上摆一盆菖蒲表示平安无事,如果换成搁一盆兰花则代表危险,不可接头联络。爷爷说,“菖”谐音“昌”,寓意昌顺吉祥,“兰”谐音“难”,寓意有劫难、危险。在一个秘密联络日,上级特委的一个负责人突然匆匆来到南货店,说有一份重要军事情报要火速转交苏北“老家”的人。爷爷见这位负责人目光躲闪,神色异常,又发现店外有三三两两的形迹可疑的人来回逡巡,太爷爷叫过太奶奶,走后门,买点儿鱼肉好菜,晚上留首长吃饭。太爷爷没等太奶奶明白过来,就把她推出了后门。太爷爷眼见接头时间已到,猛地冲到窗台前推倒了那盆菖蒲……太爷爷在日寇的监狱里坚贞不屈,不久惨遭杀害。太奶奶被组织派往苏中抗日根据地。
⑭炳三奶奶把她和爱人的故事隐藏得太久太久,如今听来似乎不那么真实了。
⑮那天奶奶为啥会那么生气?爱国揣摩着告诉女儿继红,你太奶奶盼着你太爷爷来接她呢。你太爷爷看见了窗台上的菖蒲,就会放心大胆地进来,接你太奶奶走。要是兰花,你太爷爷凭职业的敏感,就会马上撤离的。继红听了,深深地点点头,说,一定是!
⑯后来,继红在单位,在那盆看似普通的菖蒲前,又多了一项讲解,她讲的是那样声情并茂。她仿佛看见太爷爷太奶奶在天上久别重逢,洒泪相拥。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0年12期,有删改)
18.选文围绕“莒蒲”组织材料,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19.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爱国遭电击似的浑身一震,他飞快地背过身去,抹了一下眼睛,咚咚咚地跑出去。(赏析加点词语)
(2)一盆叶丛翠绿的菖蒲搁在炳三奶奶卧房的窗台上,阳光的碎片在叶尖上调皮地追逐嬉戏。(从环境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0.选文多处运用了插叙,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21.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很多词语,如:赤诚、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忠诚……你想到了哪个词语?结合选文内容,围绕该词语谈谈感受。
【答案】18.(1)爷爷奶奶用菖蒲作为联络信号,成功地化解了危机。(或爷爷推倒窗前的菖蒲化解危机,自己被捕遭杀害) (2)奶奶执拗地要买一盆菖蒲,甚至因为继红换了兰花而发怒。
19.(1)运用一系列动词,形象而准确地写出爱国被奶奶的话所震撼的情形,也表现了他听奶奶说起去世的爷爷时,对奶奶又担心又着急的情态。
(2)示例一:这处环境描写把菖蒲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菖蒲在阳光下生长的情态,烘托出祥和的氛围,衬托出奶奶心情的满足,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奶奶的回忆。
示例二:本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阳光拟人化,写出了阳光在叶片上跳动的动态美,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与奶奶的生命逐渐消逝形成对比,也为后文写奶奶的回忆做铺垫
20.示例一:例如第⑨段运用了插叙,写了奶奶和爷爷在沦陷区开南货店时省吃俭用的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爷爷奶奶忠诚爱党、朴素节俭的品质,更好地表达了文章“全心为党”的主题。
示例二:例如第⑬段运用了插叙,写了战争年代爷爷用菖蒲作为联络暗号,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保护了革命同志的故事,突出了爷爷奶奶对党的忠诚和大无畏,歌颂了英雄的奉献精神。
21.示例一:内容:第⑨段插叙了爷爷对菖蒲的赞美以及太爷爷太奶奶在沦陷区开南货店省吃俭用、不乱花党的经费的内容,作用:交代了奶奶吵嚷着吃窝窝头和野菜的原因歌颂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生活上朴素节约(赤诚爱党、艰苦朴素、不求索取)的高贵品质。
示例二:内容:⑬段插叙了革命年代太爷爷用菖蒲作为平安的联络暗号,在危机时刻推倒窗台上的菖蒲后,自己被捕牺牲的内容,作用:交代了奶奶一定要在窗台摆上菖蒲的原因(因菖蒲被孙女换掉而生气的原因)。歌颂了太爷爷英勇无畏、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怕牺牲的精神。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已知信息“抗日战争时”对应第⑬段,由第⑬段“太爷爷确定的联络暗号是,窗台上摆一盆菖蒲表示平安无事,如果换成搁一盆兰花则代表危险,不可接头联络”“太爷爷没等太奶奶明白过来,就把她推出了后门。太爷爷眼见接头时间已到,猛地冲到窗台前推倒了那盆菖蒲……太爷爷在日寇的监狱里坚贞不屈,不久惨遭杀害。太奶奶被组织派往苏中抗日根据地”可知,爷爷奶奶用菖蒲作为联络信号,成功地化解了危机。(或爷爷推倒窗前的菖蒲化解危机,自己被捕遭杀害)。
已知信息“炳三奶奶临终前”对应第⑦至⑫段,由第⑦段“炳奶奶更不消停了,小屁孩儿似的缠着孙子,要他赶紧去集市买一盆菖蒲来,搁到窗台上,奶奶说她和爷爷都喜欢菖蒲”,第⑪段“她小心翼翼地把窗台上的菖蒲移放到客厅里,对爸妈咕哝,这玩意儿也太老土了。换上名贵兰花盆景——‘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第⑫段“太奶奶醒了,但不是‘欢呼’,而是‘怒目而视’,脸色陡变,呼吸急促,要继红立刻撤下那盆兰花,把菖蒲重新摆上去”可知,奶奶执拗地要买一盆菖蒲,甚至因为继红换了兰花而发怒。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震”“抹”“跑”都是动词,结合上文第⑧段“爱国听得一头雾水,奶奶轻轻地笑出声,神情是那样腼腆,这是你爷爷当年教我的,宋朝张九成的《菖蒲》诗”可知,正是因为听到奶奶说起去世的爷爷,也说到买一盆菖蒲和爷爷当年教奶奶背诗有关联,爱国才知道奶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他又担心奶奶的状况,所以表现出这些急促的情态。
(2)从环境描写的角度,“阳光的碎片在叶尖上调皮地追逐嬉戏”写出阳光照射下菖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态,同时,结合第⑨段“炳三奶奶静静地、久久地斜靠在床头,久久地、静静地盯视着那丛绿雾出神,眼里悄无声息地溢出泪来,一点一点,滴落到枕巾上,洇湿一片”可知,通过祥和环境的描写也衬托出奶奶的心满意足,为下文奶奶的回忆做铺垫。
从修辞的角度,“阳光的碎片在叶尖上调皮地追逐嬉戏”将阳光拟人化,写出阳光照射菖蒲时的动态美和菖蒲的生机活力,与年老的奶奶形成对比,结合第⑨段“炳三奶奶静静地、久久地斜靠在床头,久久地、静静地盯视着那丛绿雾出神,眼里悄无声息地溢出泪来,一点一点,滴落到枕巾上,洇湿一片”可知,也引出下文奶奶的回忆。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插叙及作用分析。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文中插叙的部分是第⑨段和第⑬段,可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插叙部分的作用。
示例:例如第⑬段运用了插叙,这部分是奶奶回忆她和爷爷用菖蒲作为联络信号,成功地化解了危机。其中第⑬段“太爷爷眼见接头时间已到,猛地冲到窗台前推倒了那盆菖蒲……太爷爷在日寇的监狱里坚贞不屈,不久惨遭杀害。太奶奶被组织派往苏中抗日根据地”更加突出了危急时刻爷爷推倒窗前的菖蒲化解危机,自己被捕遭杀害,表现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值得歌颂。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主题分析。
作答时,在“赤诚、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忠诚”等词语中任选其一来谈感受,如爷爷对党的忠诚,宁愿自己被捕牺牲也不暴露党的活动,还有奶奶生活朴素,对党的赤诚、坚贞不渝、矢志不移等品质。
示例:例如第⑬段插叙爷爷奶奶用菖蒲作为联络信号,在危急时刻,爷爷推倒窗前的菖蒲化解危机,自己被捕遭杀害,而太奶奶被组织派往苏中抗日根据地,由此可见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移的赤子之心。
三、作文(50分)
22.作文。
“转念一想”,有时是转变,打破禁锢,茅塞顿开;有时是转移,旱路不通走水路,巧妙回旋;有时是转折,抓住机遇,超越自我……
请以“转念一想”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答案】略。时间
关于“菖蒲”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
(1)______。
炳三奶奶临终前
(2)______。
炳三奶奶去世后
继红在那盆菖蒲前,讲解爷爷奶奶的故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1,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2024封开县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一模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