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第一、二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Se-79 Te-128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河南洛阳是一座山水交融、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唐三彩更是享誉世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制作唐三彩的原料为高岭土,高岭土的主要成分为,可以表示为
B. 原料中的某些金属氧化物烧制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唐三彩呈现出多种颜色的原因之一
C. 唐三彩的主要成分为、和
D. 唐三彩具有耐酸碱腐蚀、不易变形的优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岭土的主要成分为,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可以表示为,A正确;
B.原料中的某些金属氧化物烧制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唐三彩呈现出多种颜色的原因之一, B正确;
C.唐三彩的主要成分为,C错误;
D.唐三彩的主要成分为,具有耐酸碱腐蚀、不易变形的优点,D正确;
故选C。
2. 钼(M)在合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河南栾川被誉为“中国钼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互为同位素
B. 的中子数为42
C. M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
D. 在元素周期表中,M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和的质子数均为42,质量数不同,中子数不同,所以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的中子数为,故B错误;
C.M是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故C错误;
D.M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VIB族,并不处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 下列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生石灰溶于水B. 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
C. 浓硫酸溶于水D. 稀硫酸除铁锈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图示为吸热反应。
【详解】A.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故不选A;
B.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吸热,故选B;
C.浓硫酸溶于水为放热过程,故不选C;
D.稀硫酸除铁锈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放热,故不选D;
选B。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会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A符合题意;
B.、、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下列物质的组合中能使电流计指针明显偏转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极相同,故不能构成原电池,不能形成电流,A错误;
B.酒精是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故无法形成电流,B错误;
C.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电流,C错误;
D.不同的电极,由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D正确;
故选D。
6. 我国硫矿资源丰富,居世界前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 在纯氧中焙烧生成和
C. 自然界中的硫酸钙常以生石膏的形式存在,生石膏的化学式为
D. 重晶石的主要成分为,常用作消化系统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游离态的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口附近,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A正确;
B.在纯氧中焙烧生成和,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硫酸钙常以生石膏的形式存在,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正确;
D.重晶石的主要成分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常用作消化系统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D正确;
答案选B。
7. 6.5g锌粉与的稀硫酸反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生成的的物质的量的是( )
A. 改用的浓硫酸参与反应
B. 反应过程中加入适量固体
C. 适当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D. 改用的盐酸参与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与锌反应不会生成氢气,故A错误;
B.加入适量固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B错误;
C.适当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没有改变参与反应的锌和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不改变生成的的物质的量,故C正确;
D.盐酸中比的稀硫酸中的小,所以改用的盐酸参与反应会减慢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下列生产活动所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不是不反应,A错误;
B.用小苏打蒸馒头,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B错误;
C.氮磷钾是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磷酸氢二铵为复合肥,C正确;
D.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不是氯化钙,D错误;
故选C。
9.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沉淀法去除100gNaCl质量分数为87.75%的粗盐中的、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20℃时,的溶解度为3.89g/100g水,的溶解度为35.7g/100g水。
A. 试剂a、试剂b分别为溶液、NaOH溶液
B. 滤渣c的主要成分为、、和
C. 从成本和除杂效果考虑,工业生产中常用溶液代替溶液
D. 不考虑实验损耗,最终获得的NaCl的物质的量为1.5ml
【答案】B
【解析】
【分析】加过量碳酸钠生成碳酸钙除,用过量氢氧化钠形成氢氧化镁沉淀除,用过量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除,为除去过量氯化钡,溶液需在添加溶液后添加,过滤出沉淀,滤液中加盐酸除去碳酸钠、氢氧化钠,蒸发、结晶得氯化钠。
【详解】A.溶液需在添加溶液后添加,和生成沉淀而除去多余的,所以a是NaOH溶液、b是溶液,故A错误;
B.加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加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加碳酸钠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所以滤渣c的主要成分为、、和,故B正确;
C.的溶解度低,添加的溶液的体积远远大于需要添加的溶液的体积,大大增加了蒸发的能耗,故C错误;
D.100gNaCl质量分数为87.75%的粗盐中含有的NaCl的物质的量为1.5ml,除杂过程中还生成了NaCl,最终获得的NaCl的物质的量大于1.5ml,故D错误;
选B。
10. 往1L的恒容绝热容器中充入1.5ml气体N,容器内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平均反应速率大于bc段平均反应速率
B. d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总反应方程式为
D. 反应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约为58%
【答案】D
【解析】
【分析】往1L的恒容绝热容器中充入1.5ml气体N,到t1时刻时,n(M)=n(N)=0.5ml,t2时刻达到了平衡状态,n(N)=0.4ml。
【详解】A.由图可知,ab段曲线斜率小于bc段曲线斜率,所以ab段平均反应速率小于bc段平均反应速率,故A错误;
B.d点后,各组分的含量还在变化,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1L的恒容绝热容器中充入1.5ml气体N,到t1时刻时,n(M)=n(N)=0.5ml,即M、N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1:2,所以总反应方程式为,故C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消耗1.1mlN,生成0.55mlM,M和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5ml和0.4ml,所以M的体积分数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 1986年,化学家用化学法制氟,其原理如下:
①(未配平);
②;
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 能与溶液发生反应
C. 因为其具有强酸性而被用于刻蚀玻璃
D. 用上述方法制备1,理论上需要消耗30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中反应物中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4价,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按照氧化还原配平的方法可得,反应为,据此作答。
【详解】A.①中氧化产物为O2、还原产物为K2MnF6,根据分析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A错误;
B.F2会与水反应,,故B错误;
C.HF因为其具有腐蚀性而被用于刻蚀玻璃,反应为:,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关系式为:、,制备1需要消耗2ml K2MnF6,4mlSbF5,而产生2ml K2MnF6需要消耗10mlHF,产生4mlSbF5需要消耗20mlHF,可知制备1,理论上需要消耗30,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2.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C被氧化成CO2,故不选A;
B.与0.1mlKI在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量,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故不选B;
C.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蔗糖的颜色先由浅黄到棕黄,再到棕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最终得到黑色蓬松固体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选C;
D.硫酸不挥发,浓氨水靠近浓硫酸不会有白烟产生,故不选D;
选C。
13. 磷酸铁锂电池是在动力领域最早使用、在储能领域最大规模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一种以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含导电石墨、铝箔)为原料制备微溶于水的Li3PO4,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OH溶液浸泡正极片的目的是除去正极片中的铝箔
B. 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每转移1ml电子,正极增重7xg
C. 正极粉料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时,固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加入后,可以通过过滤、冷水洗涤、干燥等操作获得较纯净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含、石墨、铝箔)中加NaOH溶液浸泡,其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往得到的正极粉料中加硫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过氧化氢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发生反应:;过滤得到的固体为石墨和磷酸铁,滤液为含锂溶液,往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和含锂溶液,往含锂溶液中加磷酸钠得到微溶于水的磷酸锂。
【详解】A.NaOH溶液浸泡正极片时发生反应:,即其目的是除去正极片中的铝箔,故A正确;
B.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每转移1ml电子,有1mlLi+参加反应,正极增重7g,故B错误;
C.正极粉料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时,双氧水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将氧化,所以固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加入后,得到微溶于水的磷酸锂,所以可以通过过滤、冷水洗涤、干燥等操作获得较纯净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4. 只含有和的合金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固体完全溶解且无硝酸剩余,常温常压下得到只含有、的混合气体甲(常温常压下,)。将生成的、与同时通入水中,气体恰好被全部吸收。将吸收气体后的溶液稀释为,得到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合金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生成的混合气体甲的总质量为
C. 溶液乙中,
D. 原硝酸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常温下,气体的物质的量约为,共得到电子。设原合金中有和,根据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式子①和式子②,解得,;设生成的气体甲中含有amNO、bmlNO2,根据电子守恒列式③,④a+b=0.2;a=0.05ml,b=0.15ml,混合气体甲中有和。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原合金中,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5ml、0.1ml,物质的量之比为,故A正确;
B.混合气体甲的总质量为,故B错误;
C.根据原子守恒,溶液乙中,可知溶液乙中,故C错误;
D.根据原子守恒,原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为,故D错误;
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合成氨对于合成化肥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和,反应达到平衡后,仅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时刻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
a.通入Ar气 b.通入N2 c.加入高效催化剂 d.降低温度
(2)温度为T℃时,将和通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15min末,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测得的转化率为20%。
①下列情况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C.消耗的同时消耗了
D.断裂个键的同时断裂个键
②0~1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根据大量的事实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温度、压强或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仅从产率角度考虑,合成氨应在__________(填“高”或“低”)温条件下进行。工业上通常选择在400~500℃下进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答案】(1)①. b ②. c ③. d
(2)①. BD ②. 0.06 ③. 20.4
(3)①. 低 ②. 温度过低,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小,温度过高,氮气的产率低
【解析】(1)①t2时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则条件为通入N2,选b;
②t4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相同,且平衡不移动,则条件为加入高效催化剂,选c;
③t5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条件为降低温度,选d;
(2)①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与气体质量均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消耗2agNH3,即消耗mlNH3,同时消耗了agN2,即消耗mlN2,不满足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断裂3b个H−H键,即消耗3b个H2分子,同时断裂6b个N−H键,即消耗2b个NH3分子,满足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BD。
②将2mlH2和3mlN2通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15min末,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则转化的N2为0.6ml,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消耗的H2为1.8ml,所以0~15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ml⋅L−1⋅min−1;
③达到平衡时,生成的NH3为1.2ml,则容器内NH3的质量为1.2ml×17g/ml=20.4g;
(3)①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生成NH3,所以合成氨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②工业上通常选择在400~500℃下进行,原因可能是温度过低,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小,温度过高,氮气的产率低。
16. 二氧化碲()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声光晶体材料,一种以铜碲渣(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为原料制备并获得海绵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碱浸液的主要成分为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浸渣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酸浸”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除将铜碲渣粉碎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写一种即可);配平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稀硝酸代替,不足之处可能是_________。
(3)“净化中和”时,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的海绵铜中含有杂质和,可以用__________(填标号)除去海绵铜中的杂质。
A. 稀硝酸B. 稀盐酸
C. 溶液D. 溶液
【答案】(1)①. 256 ②.
(2)①. 搅拌 ②. ③. 稀硝酸被还原生成的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
(3)①. ②. 漏斗、玻璃棒
(4)B
【解析】铜碲渣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氧化酸浸时产生、CuCl2、AgCl、NaCl、H2SO4、NaClO3等,浸液a中主要含有:CuCl2、、NaCl、H2SO4、NaClO3,加入铁粉后置换出Cu;碱浸时生成,浸渣b是不能与反应的,碱浸液的主要成分为和,加入稀硫酸后中和,将转化为,同时消耗过量的,过滤后经系列操作得到,据此作答。
(1)的摩尔质量为256;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浸渣b的主要成分为,故答案为:256;。
(2)“氧化酸浸”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除将铜碲渣粉碎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搅拌、适当提高硫酸浓度,适当升温等;
铜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2价,Te从-2价升高到+4价,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根据配平方法可知:;
的作用是氧化剂,若用稀硝酸代替,不足之处可能是稀硝酸被还原生成的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搅拌;;稀硝酸被还原生成的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
(3)“净化中和”时,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
(4)海绵铜中含有杂质和,可知:
A.稀硝酸不仅与和反应,还会与Cu反应,A错误;
B.稀盐酸可以与生成氯化铜与水,和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水,但不会与Cu反应,B正确;
C.溶液可以与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水解出的氢离子可以与氧化铜反应,而还会与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C错误;
D.溶液只能与反应产生铜单质,不能除掉氧化铜,D错误;
故答案为:B。
17.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丙为白色固体,其悬浊液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一步转化为B,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与B反应。
(1)根据分析可知丙为______(填化学式);甲可能是______(填标号,下同),乙可能是______。
A.稀硝酸 B.溶液 C. D.溶液
(2)实验室保存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可以往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填药品名称);可以用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是否被氧化。
(3)丙的悬浊液在空气中变色的原因为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工业上高炉炼铁可以实现③的转化,所得到的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原因是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4)绿矾常用于制备铁触媒催化剂。隔绝空气条件下,绿矾受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加热至时,绿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点对应的固体是一种金属氧化物,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①. ②. B ③. D
(2)①. 铁粉 ②.
(3)①
②.
(4)①. ②.
【解析】根据丙为白色固体,其悬浊液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可知丙为氢氧化亚铁,据此作答。
(1)根据颜色变化可知,丙是氢氧化亚铁;
由 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与B反应,
说明物质甲是既能与FeSO4反应又能与Fe2(SO4)3反应的物质,
物质乙是既能和Fe2O3又能和Fe2(SO4)3反应的物质;
A选项的稀硝酸不和硫酸铁反应,故既不是甲也不是乙;
B选项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FeSO4、Fe2(SO4)3反应,但是不和Fe2O3反应,故NaOH溶液是物质甲;
C选项的SO2只能与Fe2(SO4)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既不是甲也不是乙;
D选项的HI溶液可以和Fe2(SO4)3和Fe2O3反应,故HI溶液是物质乙;
故答案为:①Fe(OH)2②B③D。
(2)因为2Fe3++Fe=3Fe2+的存在,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氧气会将Fe2+氧化为Fe3+,为了防止其被氧化,,所以可以往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如果Fe2+被氧化会生成Fe3+,检验Fe3+使用硫氰化钾溶液
故答案为:①铁粉;②KSCN溶液
(3)丙的悬浊液在空气中变色的原因为:;
高炉炼铁会产生铁单质,温度很高,若模具未进行充分干燥处理,高温下会有水蒸气产生,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①;②
(4)FeSO4·7H2O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且13.9g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0.05ml,那么
第一阶段:质量减少2.7g,即失去0.15mlH2O,生成的就是FeSO4·4H2O;
第二阶段:质量减少2.7g,即再失去0.15 mlH2O,生成FeSO4·4H2O;
第三阶段:质量减少0.9g,即失去0.05摩尔水。生成FeSO4;
第四阶段:设生成铁的氧化物FexOy,已知FexOy的质量是4.0g,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铁元素的质量是56×0.05=2.8g,进而算出氧元素的质量是4.0-2.8=1.2g,那么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故FexOy是Fe2O3;
故答案为:①FeSO4•H2O;②Fe2O3。
18. 亚硫酸氢铵()可用作防腐剂、还原剂,也用于制造二氧化硫、保险粉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亚硫酸氢铵,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打开,戊装置的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中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关闭,打开,甲装置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先通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丁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则丁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3)亚硫酸氢铵有较强的还原性,设计实验检验制备的亚硫酸氢铵样品是否被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答案】(1)①. 分液漏斗 ②. ③. 防倒吸
(2)①. (浓) ②. 氨气极易溶于水,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提高的产率 ③. 吸收尾气中的,防止污染空气 ④. 碱石灰
(3)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样品未被氧化,反之,则被氧化
【解析】实验开始时,先关闭K1,打开K2,戊装置是用于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氨气进入乙装置中溶于水,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a装置为防倒吸装置,一段时间后,关闭K2,打开K1,甲装置是用于制备SO2的,反应是化学方程式为:(浓),SO2进入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由于NH3和SO2均有毒,会污染空气,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丙装置中的P2O5是一种酸性氧化物,用于吸收尾气中的,丁装置中试剂应为碱石灰,用于吸收SO2。
(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戊装置是用于制备氨气的,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a装置是用来防倒吸的;
(2)甲中Cu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先通氨气后通SO2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提高的产率;丙装置中的P2O5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吸收尾气中的,防止其污染空气;丁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SO2,由装置可知,丁中试剂为固体,即为碱石灰;
(3)亚硫酸氢铵有较强的还原性,亚硫酸氢根易被氧化为硫酸根,检验制备的亚硫酸氢铵样品是否被氧化的实质是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硫酸根,实验步骤为: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样品未被氧化,反之,则被氧化。
选项
M
N
P
A
Fe
Fe
稀盐酸
B
Fe
Cu
酒精
C
Pt
Ag
溶液
D
Al
石墨
NaOH溶液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铁罐车运输浓硝酸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B
制作馒头时加入苏打
苏打受热易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馒头疏松多孔
C
给农作物施用磷酸氢二铵
N、P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D
用漂白粉给游泳池杀菌
漂白粉中的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C被氧化成
B
与0.1mlKI在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与KI的反应存在限度
C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蔗糖的颜色先由浅黄到棕黄,再到棕黑,最终得到黑色蓬松固体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体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有白烟产生
溶液X可能是浓硫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扫描件_化学试卷1pdf、化学544A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