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模拟试卷(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三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7mB.步行速度约为1.1m/s
C.体温约为36.8℃D.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6s
2.如图,在商场里,爷爷和小东正乘自动扶梯上楼,爷爷说:“小东,上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这里说的“不动”是相对于( )
A.扶梯旁的墙面B.一楼地面
C.商场里的货架D.扶梯上的脚踏板
3.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所用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2∶3B.3∶2C.6∶1D.1∶6
4.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与声带振动的频率有关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高声唱低声和,高、低都是指声音的响度D.合唱队不同声部的成员唱歌的音调相同
5.如图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甲: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
B.乙: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障碍位置
C.丙: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丁: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和海底的情况
6. 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7.夏天,在地板上洒水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水是凉的B.地板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
C.洒水后能使人体的温度降低D.洒水后使人体的汗液加快蒸发
8.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草叶上形成“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乙为固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是王叔叔借助秒表测量自己绕小区慢跑一圈的时间,秒表的示数为 s。
12.如图所示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场景。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西安城墙全长约为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1.2h。他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13.编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乐器,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 而产生的,通常声音在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14.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所示)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铁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6.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积雪化成水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 成冰挂。(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5分,第18题5分,第19题7分,第20题5分。共22分)。
17.如题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 (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其测量原理是 ;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
(3)实验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
(4)实验时,发现小车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 。
1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 。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并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不仅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还能说明声音能传递 ,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乒乓球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将听到声音越来越微弱,由此推理可知: 。
19.如图甲是小青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她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使用水浴法对试管内的物体加热以便更好地观察试管内物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实验中,用水浴法给固体加热可以使被加热物体 ;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 ℃;
(3)小青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8min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最后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
20.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原因可能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图乙中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4)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会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原因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共26分)。
21.小明面对悬崖大喊一声,经过4s听到第一次回声;
(1)求:小明与该悬崖相距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2)利用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为什么?
22.K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K5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问题:
(1)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2)K5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3)中途K5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这列火车的长度100m,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C
6.C
7.B
8.B
9.C,D
10.B,D
11.1.35;337.5
12.运动;11.45
13.振动;固体
14.信息;音调
15.熔化;吸热
16.凝华;凝固
17.(1)间接;v=st
(2)停表
(3)0.5
(4)使斜面变得平缓些
18.乒乓球被弹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在桌面上撒些小纸屑;能量;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19.受热均匀;25;晶体;固液共存;低于
20.自下而上;97;小于;a;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21.(1)解:声音到达悬崖的时间 t=12×4s=2s
小明与该悬崖相距 s=vt=340m/s×2s=680m
(2)不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亮与地球之间有真空
22.解:(1)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t=20:16﹣16:16=4h
(2)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即s=1458km,北京到上海的时间为
t'=24:00+8:20﹣14:20=18h
则火车的平均速度为
v=st'=1458km18h=81km/h
(3)列车通过隧道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列车长度的和,即
s1=L隧道+L车=1600m+100m=1700m
列车通过隧道的行驶速度为
v1=36km/h=363.6m/s=10m/s
那么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t1=s1v1=1700m10m/s=170s
答:(1)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为4h;
(2)K5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为81km/h;
(3)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70s。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3
95
99
99
99
99
99
99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K5
到站时间
——
16:11
20:16
次日8:20
发车时间
14:20
16:16
20:21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检测试卷(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三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检测试卷(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三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素养检测试卷(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三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素养检测试卷(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三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学情调研检测试卷(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三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学情调研检测试卷(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三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