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孟德尔应用假说—演绎法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揭示了遗传定律。下列关于该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在杂交和自交实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说
    B. 待豌豆花成熟后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然后套袋培养
    C. 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
    D. 根据假说内容来预测测交结果的过程属于演绎推理
    【答案】B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进行了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
    B、豌豆属于自花闭花受粉植物,杂交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去掉雄蕊,然后套袋培养,B错误;
    C、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总与预期相符,也有可能相反,故可用于验证假说正确与否,C正确;
    D、根据假说内容来推理预测测交结果的过程属于演绎推理,D正确。
    故选B。
    2. 诸葛菜是十字花科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常在农历的二月开出蓝紫色花朵而被人们称为二月蓝,常用名为二月兰。已知二月兰花瓣的波浪状弯曲对圆润平整为显性,现要不断提高二月兰的花瓣波浪状弯曲品种中纯合子的比例,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让花瓣波浪状弯曲的二月兰不断自交
    B. 让花瓣波浪状弯曲的二月兰不断杂交
    C. 让花瓣波浪状弯曲的二月兰不断测交
    D. 让花瓣波浪状弯曲的二月兰随机传粉
    【答案】A
    【分析】杂交:同一植株杂交(广义上则是指基因型相同个体之间的杂交),测交: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详解】已知二月兰花瓣的波浪状弯曲对圆润平整为显性,现要不断提高二月兰的花瓣波浪状弯曲品种中纯合子的比例,可采取的方法是让杂合子不断自交(自交n代,子代中杂合子比例为1/2n,n越大,杂合子比例越小,纯合子比例越高),即让花瓣波浪状弯曲的二月兰不断自交,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是单性花,花朵大,人工杂交时易于操作
    B.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 果蝇生长周期短,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
    D. S型肺炎链球菌具有致病性
    【答案】A
    【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详解】AB、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两性花),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A错误,B正确;
    C、果蝇生长周期短,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是优良的遗传学动物材料,C正确;
    D、S型肺炎链球菌含有荚膜多糖能逃过免疫系统的“追杀”,具有致病性,D正确。
    故选A。
    4. 某种甜瓜果皮的黄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果皮的有覆纹和无覆纹受到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E/e、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F/f的控制,当基因E、F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覆纹,否则表现为无覆纹。某株甜瓜的基因型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株甜瓜会产生8种配子
    B. 该株甜瓜的表型是黄绿色无覆纹
    C. 该株甜瓜自交,子代有4种表型
    D. 该株甜瓜自交,子代有9种基因型
    【答案】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该株甜瓜会产生4种配子,AEF、AEf、aeF、aef,A错误;
    B、当基因E、F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覆纹,否则表现为无覆纹,果皮的黄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则该株甜瓜的表型是黄绿色有覆纹,B错误;
    CD、该株甜瓜自交,子代有3(AAEE、AaEe、aaee)×3(FF、Ff、ff)=9种基因型,有黄绿色有覆纹、黄绿色无覆纹、黄色无覆纹3种表现型,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某植物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深裂叶对浅裂叶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让纯合的高茎浅裂叶植株与纯合的矮茎深裂叶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F2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 )
    A. 1/8B. 1/6C. 1/4D. 2/3
    【答案】A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若相关基因(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深裂叶对浅裂叶为显性)分别用A/a、B/b表示,则纯合的高茎浅裂叶植株(AAbb)与纯合的矮茎深裂叶(aaBB)植株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产生F2,F2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AAbb、aaBB)的个体占1/4×1/4+1/4×1/4=1/8,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竹子(2n=24)属于禾本科植物,其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取竹子的雄蕊染色后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观察不到的是( )
    A. 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 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 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 含有24个四分体的细胞
    【答案】D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2)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竹子(2n=24)属于禾本科植物,其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则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将发生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B不符合题意;
    C、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到两极,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观察到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不符合题意;
    D、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观察到含有12个四分体的细胞,D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B. 一个DNA分子中一般含有多个基因
    C. 染色体主要是由基因和DNA组成的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C
    【分析】染色体主要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通常只是DNA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详解】A、一条染色体未复制时只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含2个DNA分子,A正确;
    B、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通常只是DNA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正确;
    C、染色体主要包括DNA和蛋白质,基因通常只是DNA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C错误;
    D、一个DNA分子中一般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 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都与性别有关
    C. 英短蓝猫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的是卵细胞
    D. 公鸡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出现在子代公鸡中
    【答案】B
    【分析】1、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为雌性,XX为雄性,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2、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详解】A、并非所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植物成熟筛管等细胞中无染色体,雌雄同花、同株或同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A错误;
    B、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都与性别有关,称为伴性遗传,B正确;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或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英短蓝猫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的可能是卵细胞或者精子,C错误;
    D、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为ZZ,分别来自双亲,因此公鸡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出现在子代公鸡中,D错误。
    故选B。
    9.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如图所示,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 Ⅲ6带有来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
    D. 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不会患甲病
    【答案】C
    【分析】系谱图分析,甲病分析,Ⅰ-1和Ⅰ-2不患甲病,但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题意可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因此乙为伴性遗传,根据Ⅱ-4患乙病,且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但所生的儿子有正常的,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Ⅰ-1和Ⅰ-2不患甲病,但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由于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因此乙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又根据Ⅱ-4患乙病,且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但所生的儿子有正常的,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正确;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对于甲病而言,Ⅱ-2患甲病为aa,Ⅰ-1和Ⅰ-2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因此Ⅱ-4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其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2/3×1/2=1/3,Ⅱ-4的a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是1/2,则Ⅲ-6带有来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1/3=1/6,C错误;
    D、由于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基因型为AA,因此若Ⅱ-4(A-)和Ⅱ-5(AA)再生一个孩子不会患甲病,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有关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共同注射到小鼠体内,最后只有S型菌
    B. 死亡的小鼠体内都可以分离出存活的S型菌和R型菌
    C. 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证明了DNA可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转移
    D.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仍然保持转化活性
    【答案】D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DNA能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活菌和R型活菌,A错误;
    B、格里菲斯实验中,只有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的一组实验中,死亡小鼠体内才可分离得到R型菌和型菌,B错误;
    C、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因此无法证明DNA可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转移,C错误;
    D、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DNA能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由此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仍然保持转化活性,D正确。
    故选D。
    11.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在自变量的控制中利用了减法原理
    B. 甲组和乙组培养皿中都有R型菌落和S型菌落
    C. 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可推测转化因子是DNA
    D. 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根据甲组培养皿中有无S型菌落,可说明S型细菌的提取物中是否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乙组实验中蛋白酶可将提取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丙组实验中的DNA酶可将提取物中的DNA水解。
    【详解】A、该实验中特异的除去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其自变量的处理方法遵循“减法原理”,A正确;
    B、甲组S型细菌的提取物中含有DNA;乙组S型细菌的的提取物种加入了蛋白酶,去除了蛋白质,但还是存在DNA,故甲组和乙组培养皿中都有R型菌落和S型菌落,B正确;
    C、丙组实验中的DNA酶可将提取物中的DNA水解,若丙组培养基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因子是DNA,DNA酶使其失去了作用,C正确;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12. 可同时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和DNA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
    A. 15NB. 32PC. 18OD. 14C
    【答案】D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应该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即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详解】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故可同时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和DNA的放射性同位素是14C,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 将某一细菌的DNA分子两条链都用15N标记后,先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再转到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及比例是( )
    A. 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B. 有15N15N和15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 有15N15N和15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 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答案】B
    【分析】1、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2、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3、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4、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形成2个DNA,两个DNA均为为15N14N;再转到含有15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DNA为15N14N形成的子代DNA中,一个DNA为15N14N,另外1个DNA为 15N15N,其比例为1: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室扩大等症状。丝蛋白C基因变短是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之一。如图为丝蛋白C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和③交替连接构成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骨架
    B. A链和B链均可作为丝蛋白C基因复制的模板
    C. 丝蛋白C基因的复制可以从A链的3′端开始
    D. ①②③共同构成了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单位
    【答案】D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
    【详解】A、图中的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②和③交替连接构成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骨架,A正确;
    B、DNA分子复制时两条链均可做模板,A链和B链均可作为丝蛋白C基因复制的模板,B正确;
    C、DNA分子复制是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从模板的3'端开始, 故丝蛋白C基因的复制可以从A链的3′端开始,C正确;
    D、图中的①是含氮碱基,②是脱氧核糖,但③不是组成该核苷酸的磷酸基团,故①②③不能构成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D。
    15.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基因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B. 对病毒而言,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C. 基因和DNA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其特异性
    D. 所有基因中“A+G=T+C”恒成立
    【答案】C
    【分析】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详解】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若为RNA片段,则基因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有不同了,A错误;
    B、对RNA病毒而言,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错误;
    C、基因和DNA均具有特异性,它们结构中具有的特定碱基排列顺序决定其特异性,C正确;
    D、对于双链的DNA分子,由于A=T,G=C,故A+G=T+C成立,对于RNA分子不成立,因此不是所有的基因中都有关系式A+G=T+C,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豌豆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组合一的亲本和子一代均为纯合子
    B. 杂交组合二的子一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
    C. 根据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腋生是隐性性状
    D. 杂交组合三的子一代顶生植株自交后代中顶生植株占3/4
    【答案】ACD
    【分析】分析表格:根据杂交组合三:顶生×腋生→全为顶生,说明顶生是显性性状,腋生是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三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杂交组合二:顶生×腋生→顶生:腋生=1:1,为测交的结果,杂交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杂交组合一: 腋生×腋生→全为腋生,杂交组合一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
    【详解】AC、根据杂交组合三:顶生×腋生→全为顶生,说明顶生是显性性状,腋生是隐性性状,腋生×腋生→全为腋生,说明杂交组合一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子一代为dd,即杂交组合一的亲本和子一代均为纯合子,AC正确;
    B、杂交组合二:顶生×腋生→顶生:腋生=1:1,为测交的结果,杂交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这不是性状分离现象,B错误;
    D、由A相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三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子一代顶生植株的基因型为Dd,子一代顶生植株自交后代中顶生植株(DD、Dd)占3/4,D正确。
    故选ACD。
    17. 莲花可以自花传粉,也可以异花传粉。莲花花瓣细胞中的白色素可以转化为蓝色素和紫色素,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莲花的花色遗传情况进行的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利用莲花进行杂交实验,则应在花蕊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
    B. 亲本蓝花(甲)植株和白花(乙)植株均为纯合子
    C. 莲花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若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
    【答案】ABC
    【分析】假设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aabb。
    【详解】A、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蕊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A正确;
    BC、假设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因此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aabb,亲本蓝花(甲)植株和白花(乙)植株均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BC正确;
    D、F2的蓝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Aabb(或aaBb)的个体各占l/3和2/3,假设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AAbb+(2/3)×(1/4)AAbb]÷[1/3AAbb+(2/3)×(3/4)A_bb]=3/5,D错误。
    故选ABC。
    18. 对老鼠(2N=40)生殖腺某一部位的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依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的占比如图所示。若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有40对
    B. 甲组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C. 乙组细胞中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 丙组细胞中可能发生着丝粒的分裂
    【答案】A
    【分析】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
    【详解】A、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0条,同源染色体有40对,A正确;
    B、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方式,因此该组细胞的名称为体细胞,B错误;
    C、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乙组细胞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
    D、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故选A。
    19.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R型菌时加入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得到具有荚膜的细菌
    B.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采用体内和体外转化的方法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
    D.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等细菌的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BD
    【分析】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双)球菌的致病情况,提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肺炎链(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提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胞外,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 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详解】A、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培养R型菌时加入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得到具有荚膜的细菌,A正确;
    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采用体内和体外转化的方法,前者提出了“转化因子”,后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成分分离开,单独研究各成分的作用,C正确;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赫尔希的实验材料是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采用了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离心、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等多种技术手段,D错误。
    故选BD。
    20. 玉米条纹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该病毒DNA在玉米细胞的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毒DNA复制时遵循A与T、G与C互补配对原则
    B. 该病毒DNA复制时所需的原料由病毒自身提供
    C. 该病毒DNA复制时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D. 新合成的互补链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
    【答案】ACD
    【分析】半保留复制是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子相同,但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在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干嘧啶碱基总数。
    【详解】A、DNA复制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和T配对,C和G配对,A正确;
    B、DNA复制时,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这些原料由玉米细胞提供,DNA复制的模板由病毒自身提供,B错误;
    C、题干信息:玉米条纹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其复制过程中不需要解旋,C正确;
    D、新合成的互补链与亲本碱基序列不同,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鸭的羽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如表所示。某研究小组用多对纯合的白羽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灰羽。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则______(填“B”或“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功能。
    (2)白羽鸭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3)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基因型为______的纯合杂交组合的后代也全部表现为灰羽。
    (4)若题中所涉及的鸭均有雌雄若干,则请从题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控制羽色的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5
    (3)①. AAbb×aaBB ②. AABB×aabb或AABB×AAbb
    (4)①. 实验思路:让F1的雌雄灰羽鸭进行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其子代的表型及分离比 ②.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中黑羽鸭∶灰羽鸭∶白羽鸭=3∶6∶7,则控制羽色的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根据表格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可知,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功能。
    【小问2详解】
    白羽鸭的基因型共有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
    【小问3详解】
    纯合的白羽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多对的纯合的白羽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灰羽A_Bb,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纯合杂交组合后代也全部表现为灰羽。
    【小问4详解】
    要验证控制羽色的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让F1的雌雄灰羽鸭进行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分离比即可,若F2中黑羽鸭∶灰羽鸭∶白羽鸭=3∶6∶7,则控制羽色的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22. 图1是研究人员绘制的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只画出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研究人员绘制的简图表示____(填“雄性”或“雌性”)动物的细胞分裂过程。图1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填图中序号),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
    (2)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的细胞____(填图中序号)中,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对应图2中____段。
    (3)图2中BC段出现在____(填“减数分裂I”“减数分裂Ⅱ”或“有丝分裂”)时期,CD段出现的原因是____。
    【答案】(1)①. 雌性 ②. ②③④ ③. 第一极体
    (2)①. ② ②. HI
    (3)①. 有丝分裂 ②.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分析】分析图1:该图表示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图中细胞①表示卵原细胞,②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③表示第一极体,④⑤为次级卵母细胞,⑥为第二极体,⑦为卵细胞。
    分析图2: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AF区段表示有丝分裂,FH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区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小问1详解】
    分析图解可知,细胞②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图示表示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图解,该动物为雌性。 染色单体是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了的染色体中的两条子染色体,即着丝粒未分裂的细胞均含有染色单体,故图中②③④都含有染色单体。①表示卵原细胞,②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③表示第一极体。
    【小问2详解】
    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在图1的细胞②中,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对于图2中HI段(减数第二次分裂)。
    【小问3详解】
    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AF区段表示有丝分裂,图2中CD段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即BC段出现在有丝分裂时期,
    23. 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乙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与男性的相同,体内有睾丸,但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且表现为不育。家族中7号个体无甲病的致病基因,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与甲、乙两病有关的基因分别用M/m、N/n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甲病的致病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理由是________。基因N/n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
    (2)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11号和12号个体结婚,生下一个患甲病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①. 隐性 ②. 1号、2号个体正常,5号患甲病 ③. X ④. 1号、2号个体正常,且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而4号为乙病患者
    (2)①. mmXNY ②. 1/24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1号和2号个体正常,5号个体患甲病,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9个体患病,她的儿子(12号)却不是患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个体正常,4号女儿患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小问1详解】
    1号和2号个体正常,5号个体患甲病,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9个体患病,她的儿子(12号)却不是患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个体正常,4号女儿患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小问2详解】
    5号患甲病,基因型为mmXNY。若只考虑甲病,7号个体无甲病的致病基因,基因型为MM,6号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1/3MM、2/3Mm,11号基因型为2/3×1/2=1/3Mm ,2/3MM,12号母亲患甲病,其基因型为Mn,他们生下一个患甲病的男孩的概率=1/3×1/4×1/2=1/24。
    24.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表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图1表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回答下列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了T2噬菌体,然后侵染大肠杆菌。
    Ⅰ、根据图1中结果分析,图1选择______(填“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该同位素标记的部位是______(填图2中的序号)。
    Ⅱ、若在某次实验中,图1中上清液的放射性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1点)。
    (2)在35S组实验中,保温时间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关系理论上最可能为______(填序号)。
    (3)某小组计划用3H标记T2噬菌体来重复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利用3H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实验的结果可能是______。
    【答案】(1)①. 32P ②. ① ③. 保温时间过短,部分T2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体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的放射性明显升高
    (2)④ (3)①. 不可行 ②. T2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都含有H,3H会同时标记在DNA和蛋白质上,无法根据实验结果中的放射性分布情况来判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③. 上清液和沉淀物均有放射性,且放射性强度接近
    【分析】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小问1详解】
    Ⅰ、根据图1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噬菌体被标记的是DNA,即用32P标记噬菌体,P分布在核苷酸的①位置。
    Ⅱ、32P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出现较强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或培养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能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从而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明显升高。
    【小问2详解】
    由于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且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所以在35S组实验中,保温时间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没有关系,即图④符合题意。
    【小问3详解】
    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H,3H会同时标记在DNA和蛋白质上,无法根据实验结果中的放射性分布情况来判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因此用3H标记T2噬菌体来重复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不可行。若用3H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实验,则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都会被标记,因此实验结果为:上清液和沉淀物均有放射性,且放射性强度接近。
    25. 甲图是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示意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2)甲图中A和B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是______。图乙中,7代表的是______。
    (3)若亲代DNA中A+T所占比例为55%,则子代DNA中C+G所占比例为______。
    (4)若甲图中DNA分子的a链被15N标记,d链被14N标记,将此DNA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4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______。
    【答案】(1)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①. DNA聚合酶 ②.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45% (4)1/16
    【分析】1、分析甲图可知,该图是DNA分子复制过程,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DNA解旋酶;B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 C,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分析图乙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小问1详解】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甲可知,B的作用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为DNA聚合酶。图乙中,7代表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小问3详解】
    亲代DNA中A+T所占比例为55%,C+G所占比例为45%,子代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则子代DNA中C+G所占比例为45%。
    【小问4详解】
    甲图中DNA分子的a链被15N标记,d链被14N标记,将此DNA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4次,共形成16个DNA,其中1个DNA15N14N,15个DNA14N14N,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16。
    杂交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性状及比例

    腋生×腋生
    全为腋生

    顶生×腋生
    顶生:腋生=1:1

    顶生×腋生
    全为顶生
    表型
    黑羽
    灰羽
    白羽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B_、aabb

    相关试卷

    [生物][期末]吉林省辽源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吉林省辽源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