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高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测评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高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测评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当海水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发生结冰现象,并呈柱状向海底延伸,所到之处,海洋生物被冻死,这一现象被称为死亡冰柱,常发生在靠近极地的海域。下图示意死亡冰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死亡冰柱从海面向海底延伸是由于结冰导致的( )
A. 重力变化B. 盐度变化
C. 温度变化D. 水压变化
2. 下列海域中,死亡冰柱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
A. 日本海B. 鄂霍次克海
C. 波罗的海D. 罗斯海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海水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一般为零下几十摄氏度),海水里面的盐分被析出,海水开始结冰。由于盐分析出,导致冰块周围的海水盐度增加,这些高盐度的海水,一方面冰点更低,另一方面密度更大,在冰块周围温度降到普通海水的冰点以下时仍不结冰,又因为密度大的关系不断下沉,使得下方的海水温度降到冰点以下,从而凝固。这一过程不断发生,从而形成了快速向下生长的冰柱。选项B正确;重力是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吸引力,与海水结冰现象无直接关系,选项A错误;根据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海平面以下1000m左右,温度变化幅度较大,1000m以下海域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因此,温度变化对死亡冰柱向海底延伸在表层海域影响较大,深海海底影响较小,选项C错误;水压主要影响海水的密度和流动,与海水结冰现象无直接关系,选项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死亡冰柱是指地球南北极海域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过程为:海水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一般为零下几十摄氏度),海水里面的盐分被析出,因而海水发生结冰的现象,并且呈柱状向海底延伸。日本海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受季风影响,气候相对温度,海水结冰现象不常见,因此,选项A错误;鄂霍次克海位于中高纬度地区,表层海水温度相对较高,结冰现象不频繁,选项B错误;波罗的海位于中高纬度地区,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温度相对较高,且该海域盐度低,不利于海水结冰,选项C错误;罗斯海位于南极洲附近,气候寒冷,海水温度低,结冰现象频繁,选项D正确。故选D。
黄河站(78°55'N,11°56'E)位于挪成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勒松地区。某科考团于北半球夏至日抵达黄河站进行考察,左图示意黄河站的位置,右图示意黄河站外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科考团抵达黄河站当天,午夜北极星出现在( )
A. 北京时间17:00的太阳上方约66°角的位置
B. 北京时间17:00的太阳上方约77°角的位置
C. 北京时间7:00的太阳上方约66°角的位置
D. 北京时间7:00的太阳上方约77°角的位置
4. 在当地盛行风影响下,黄河站国旗飘扬方向与影子朝向一致的当地时间约为( )
A. 3:00B. 11:00
C. 14:00D. 21:00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站午夜北极星的高度角大约等于其地理纬度,即78°55';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高纬度地区的黄河站,出现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午夜太阳高度=2x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即午夜太阳高度=23°26′x2-【90°-(78°55′-23°26′)】=12°21′,所以午夜北极星出现在太阳上方约78°55'-12°21′约为66°角的位置。 黄河站位于东经11°56',而北京所在的时区是东八区(东经120°),因此,黄河站比北京时间晚(120°-11°56′)÷15°,约为7小时。当黄河站在夏至日午夜时分(当地时间约0:00),此时为北京时间7:00的太阳上方约66°角的位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北极地区盛行东北风,所以国旗将向西南方向飘扬。由材料中时间为“北半球夏至” 可知,此时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要使黄河站国旗飘扬方向与影子朝向一致,则太阳应位于东北方;3:00时,太阳位于北偏东的位置,影子在西南方向,A正确;11:00,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影子在西北方向,14:00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影子在东北方向,21:00太阳位于北偏西的方向,影子在东南方向,BCD错误。故选A。
下图示意趵突泉成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能反映趵突泉泉水形成过程的是( )
①地下水遇阻出露地表②地下径流③大气降水④下渗⑤地表径流
A. ①③⑤④②B. ①⑤③④②
C. ③④②⑤①D. ③⑤④②①
6. 有利于趵突泉持续喷涌的生态措施是( )
A. 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
B. 提高石灰岩分布区的植被覆盖率
C. 修建地下设施考虑地下水分布特征
D. 禁止开采岩浆岩分布区的地下水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趵突泉泉水来自地下水,先是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后经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汇集形成地下水;最后地下水碰到岩浆岩,因岩浆岩组织很紧密,水流受阻,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形成了趵突泉,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石灰岩分布区为趵突泉的补给区,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石灰岩分布区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趵突泉持续喷涌,B正确;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不能增加地下水数量,A错误;修建地下设施考虑地下水分布特征属于工程措施,C错误;禁止开采岩浆岩分布区的地下水说法有误,应该是合理开采,D错误。故选B。
科特迪瓦气候多样,下图示意科特迪瓦降水时空分布(单位:毫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影响科特迪瓦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B. 大气环流
C. 太阳辐射D. 海陆位置
8. 7月,科特迪瓦南部沿海的主导风向是( )
A. 东南风B. 西北风
C. 西南风D. 东北风
9. 导致图示区域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B. 地形
C. 光照D. 水分
【答案】7. B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降水量线的数值可知,该地南部冬季和夏季降水都在1500mm以上,北部夏季降水在1000mm以上,冬季降水在1000mm以下,可以得出南部降水比北部多且较为均匀;根据科特迪瓦所处纬度可知,该地南部距海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北部夏季受赤道低压芾控制,且有来自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南风从海上带来丰沛水汽,降水多;冬季受来自北部内陆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所以影响科特迪瓦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B正确。地形地势、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丰沛水汽,降水多,所以科特迪瓦南部沿海的主导风向是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图示区域南北纬度、地形相差不大,所以热量、地形不是图示区域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AB错误。结合图分析可知,图中南部地区的冬季、夏季降水均多于北部地区,所以水分是影响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D正确。降水对光照有一定的影响,但光照不是图示区域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
2021年某日在英国德文郡菜姆湾码头,人们看到距离海平面上百来天空出现了一艘游轮(下图),这是一种由空气层密度差异造成的大气光学折射现象,称为“海市蜃楼”,它常见于海洋和沙漠地区,二者存在镜像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沙漠地区相比,该地“海市蜃楼”形成的大气条件多为( )
A. 空气上冷下热B. 空气干燥
C. 空气上热下冷D. 空气湿润
11. 易导致“海市蜃楼”出现的气象条件是( )
A. 风平浪静B. 明月清风
C. 风起云涌D. 秋风萧瑟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海市蜃楼”,它常见于海洋和沙漠地区,二者存在镜像差异。沙漠地区,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导致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而在海洋,由于大气稳定,风力较小,存在强烈的逆温层,空气上热下冷,形成“海市蜃楼”,C正确,A错误;“海市蜃楼”的形成与空气湿度关系小,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出现在无风且晴朗的日子,当风力较小时,大气更加稳定,这减少了大气中的湍流,使得光线在大气中的传播更加稳定,有利于“海市蜃楼”的形成,A正确;明月清风、风起云涌、秋风萧瑟风力均相对较大,大气较不稳定,BCD错误,故选A。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毛鳞鱼,出现在了距离原栖息地400千米以北的北冰洋海城(黑色方框为采样区域),通过以上研究科学家提出了北极“大西洋化”。下图示意大西洋—北冰洋洋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造成采样区域毛鳞鱼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渔业不发达,捕捞量较少B. 极地东风增强,上升流增强
C. 北冰洋快速变暖,适宜繁殖D.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13. 北极“大西洋化”表现为( )。
①水温升高②盐度上升③海冰越来越多④海洋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冰洋海域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常年有冰层覆盖,不利于毛鳞鱼生长,毛鳞鱼属于群居性冷水鱼,而材料当中提到毛鳞鱼出现在原栖息地400千米以北的北冰洋海域,说明北冰洋快速变暖,适宜毛鳞鱼的繁殖,C正确;根据图示可得,该区域为欧洲西北,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所形成的北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A错误;南下的冷海水属于风海流,不属于上升流,且对毛鳞鱼分布影响不大,B错误;采样区域纬度较高,主要为寒流,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图示中,大西洋暖流入北冰洋,这一洋流交换主要发生在更深的水域,将温暖且盐分相对较高的大西洋海水向北输送。不过,温暖的大西洋海水并不会与北冰洋表层的海水完全混合,后者相对更冷,而且盐分含量更低。海水越淡,它的密度就越低。所以,北冰洋的海水往往浮在表层,盐分更高的大西洋海水则会沉向海洋深处。然而,随着海冰的消失,北冰洋的表面温度在升高。不同水层之间的屏障在消失,来自大西洋的海水更容易与上层海水混合。更温暖的上层海水让更多的海冰融化,令更多的海洋表面直接暴露于阳光下,于是海水继续变暖,继续融化海冰,让大西洋海水与北冰洋海水进一步混合。北冰洋从更冷、更淡、被冰层覆盖的环境变成更暖、更咸、海冰越来越少的环境。①②为北极“大西洋化”的表现,因此选项A正确;来自大西洋更温暖的海水会让更多海冰融化,海冰越来越少,③不符合题意,选项BC错误;大西洋、太平洋的物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北冰洋,改变了北冰洋原有的海洋生态系统,会使得北冰洋海洋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④不符合题意,选项D错误。故选A。
下图示意某区域大气环流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大气环流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 2月B. 5月
C. 8月D. 10月
15. 图中甲地多雷阵雨的主要原因是( )
A. 信风带控制B. 地形抬升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赤道低压带控制
【答案】14. A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此时海洋形成高压,最可能为夏季,该地位于南半球,2月为夏季,A正确;5月为南半球秋季,B错误;8月为南半球夏季,C错误;10月为南半球春季,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位于15°S附近,当太阳直射点南移时,赤道低气压带随之南移,甲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对流旺盛,多雷阵雨,D正确;信风带来水汽少,降水少,A错误;地形抬升形成的为地形雨,雷阵雨为对流雨,B错误;当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不明显,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般形成锋面雨,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开高的现象。青藏高原某区域(下图)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
(1)指出甲乙两地中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一处,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出该地区辐射逆温开始消散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答案】(1)乙地。乙地地处山谷,夜晚时,谷地山风盛行,山风会导致谷地降温加剧,且谷地地形闭塞,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通畅,冷空气常积聚在底部,容易加强辐射逆温。
(2)日出之后。日出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逆温逐渐消散。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顶,乙地地处山谷,夜晚时,由于山谷降温慢,山坡降温较快,谷地山风盛行,山风由山坡吹向山谷,会导致谷地降温加剧,而且谷地的地形比较闭塞,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通畅,由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常积聚在底部,形成下冷上热的格局,容易形成辐射逆温,故乙处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
【小问2详解】
日出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且不断的增强,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使近地面大气温度上升,逆温逐渐消散,故该地区辐射逆温开始消散的时间为日出之后。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温气团相遇形成的锋,称为干线。河套及周边地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容易形成干线。下图示意河套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
(1)分析夏季河套地区干线多发的原因。
(2)说明干线会诱发对流天气的原因。
【答案】(1)源于新疆、内蒙古西部和蒙古国等地的干暖空气,经过高原地形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再加上下垫面多为高原、荒漠和草原,水汽较少,使得河套北部、西部地面常出现更加暖而干的空气。而受夏季风影响,在河套及附近的南部、东部近地面多为明显的暖湿气流,暖干和暖湿气团相遇时往往形成干线。
(2)干线两侧的空气存在显著的湿度差异,干空气比湿空气密度大,因此干空气会向湿空气下方楔入,迫使湿空气沿界面爬升。这个过程中,湿空气冷却并达到饱和,释放潜热,从而增强对流活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夏季,南北方普遍温度较高,源于新疆、内蒙古西部和蒙古国等地的干暖空气,经过高原地形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空气变得更暖,再加上下垫面多为高原、荒漠和草原,水汽较少,使得河套北部、西部地面常出现暖而干的空气。在河套及附近的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近地面多为明显的暖湿气流,当暖干和暖湿气团相遇时,气团温度差异不大,但湿度差异明显,往往形成干线,故夏季干线多发。
【小问2详解】
由材料“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可知,首先,干线两侧温度相近,但湿度梯度较大的气团相遇。由于一般情况下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所以湿气团位于干气团之上。此时,湿气团被迫抬升。在湿气团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这部分潜热加速了湿气团上升的强度。随着对流强度的增强,又会带动更多暖湿空气对流上升,释放更多潜热,进一步加剧对流强度,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形成强对流天气。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选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海洋锋是指温度,盐度、密度等要素特性明显不同的海洋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常具有强烈的水平辐合与要直运动。下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
(1)比较7月份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海水盐度的高低,并从入海径流角度说明原因。
(2)在下图的线段上用箭头表示出7月份的洋流流向,并说出影响洋流运动的主要因素。
(3)与其他月份相比,M区域7月份浮游植物密度最高,从海洋锋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阿拉伯海高于孟加拉湾。原因:注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广,7月降水补给和高山冰川补给多,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淡水对海湾海水的稀释作用强。
(2)画图:
盛行风(西南风)、海陆分布。
(3)7月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盐度差异最大,洋流挟带的阿拉伯海的高盐海水在M区域与孟加拉湾低盐海水相遇形成海洋锋,海水扰动最强烈,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最多,浮游植物繁盛。
【解析】
【小问1详解】
7月份,阿拉伯海海水盐度的高,孟加拉湾海水盐度低。原因是:7月份,该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河流水量大,且7月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使得注入孟加拉湾的河流带来大量的淡水,这些淡水降低了孟加拉湾的海水盐度。因此,从入海径流的角度来看,阿拉伯海的海水盐度高于孟加拉湾。
【小问2详解】
7月份正值夏季风盛行期,南亚地区西南季风强烈,推动印度洋表层海水从西向东流,受陆地阻挡,海水流向发生改变,洋流流向情况如图所示。
综上可知,影响该洋流运动的主要因素是西南风和海陆分布。
【小问3详解】
M区域7月份浮游植物密度最高从海洋锋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7月份,阿拉伯海海水盐度高,孟加拉湾海水盐度低,海水盐度差异大;阿拉伯海的高盐海水在洋流挟带下,与M区域的孟加拉湾低盐海水相遇后形成海洋锋;海洋锋处伴随着强烈的水平与垂直运动,这些运动导致海水发生扰动,使得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使该区域的海水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浮游植物密度达到最高。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按照发育的水热条件和物理性质可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下图分别示意我国西藏南部枪勇冰川枪勇站1975年6月与珠西沟冰川桥头站1976年8月无降雨径流段水位过程线。
(1)指出枪勇站和桥头站径流日变化的相同点。
(2)枪勇冰川枪勇水文站测得:多雨年径流量不大,干旱年径流量不小。分析其原因。
【答案】(1)日出后冰川融水径流水位逐渐增高,午后水位随之降低,夜间径流量最小,径流日变化过程都滞后于气温日变化过程。
(2)该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多雨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高山区的冰川气温偏低,冰川消融量减少,削弱降水偏多而引起的流域径流增加幅度。(或该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干旱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高山区的冰川气温偏高,冰川消融量增加,弥补降水不足对河流的补给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北京位于东八区,而西藏则位于东六区,西藏与北京的时差大约是2小时。分析材料可知:两水文站径流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冰川融水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两点左右气温最高。由图中水位过程线和时间可知:两水文站径流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7点前后,最低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0点左右。所以,两水文站冰川融水径流水位在日出后逐渐增高,午后水位达最高值,随后逐渐降低;夜间径流量最小;径流日变化过程都滞后于气温日变化过程。
【小问2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枪勇冰川枪勇水文站径流来自冰川融水。冰川融水量主要受气温影响,因此,“多雨年径流量不大,干旱年径流量不小”应考虑天气对气温的影响。多雨年,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偏低,冰川消融量减少,从而削弱降水偏多而引起的流域径流增加幅度。干旱年,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偏高,冰川消融量增加,从而弥补降水不足对河流的补给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卷及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PDF版附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新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高三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