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第二节+幼儿注意的发展(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二节+幼儿注意的发展(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注意的概念及外部表现,注意的种类及引发条件,婴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注意的发展
课 型
新授
课 时
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本小节是来自幼儿师范学校课本《幼儿心理学》第二版王振宇主编,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注意的概念与分类、引起注意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引起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条件以及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内容比较多且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理解学前儿童注意特点以及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对所有学前教育学生来说都是同等基础的内容,学生之前并没有此方面的学习,同时学生也没有幼儿园教学实践,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难以具象化,出现理解和记忆的困难。因此,在课程实践中会使用视频以及与自身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还有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角色并没有认识以及认同感,因此,呈现出较弱的内部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
1.了解注意的概念、种类,理解注意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2.掌握引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条件、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3.学会利用注意规律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幼儿的兴趣和情感,巩固专业思想。
学习重难点
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条件。
2.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导学案、教案
教学媒体
本章节PPT、有关中班语言活动《谁和花好》的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播放一段中班语言活动《谁和花好》的教学视频:
由视频抛出问题:
思考:视频中的老师运用了什么样方法让小朋友来集中注意力?
观看视频进行思考回答。
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课堂新知。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一、注意的概念及外部表现
概念: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目不转睛、眼睛朝着一个方向“呆视”;
2.无关运动停止:注意时,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
3.生理运动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说,吸得更短,呼得更长。
一般来说,姿态端下,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的表现,而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凝滞、呆若木鸡,常常是不注意的表现。
二、注意的种类及引发条件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1)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强烈的刺激,例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较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特殊情况下,一个弱刺激也能引起无意注意。
b.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老师批改作业用红色笔等。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凡是忽隐忽现、忽明忽暗、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的刺激物,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d.新异的刺激物
新异刺激物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新异刺激不仅是指从未见过的事物和信息,还指熟悉对象间的奇特组合。例如:教师的新衣服;一位改了发型的老同学。
(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a.人的需要和兴趣
你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你就会注意什么。
b.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容易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
c.人的知识经验
人们对自己了解的对象容易产生无意注意,而对不了解的对象往往不予注意。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晚自习做作业,旁边同学在聊天,不自觉地听别人聊天(无意注意)而当意识到做作业必须专心,才会有高效率。决定不去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它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对任务的有意注意就越稳定和持久。
(2)动用意志,排除干扰
外部环境的噪音、温度、诱惑;身体内部的疲劳、疾病、不良情绪、各种欲望杂念等都会干扰有意注意。为了排除这些干扰,必须发挥意志的力量,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任务上。
(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在智力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是维持有意记忆的有效手段。例如听课过程中的记笔记、写提纲、提问答问和实际运算等。
培养间接兴趣
兴趣是有意注意的强大动力。培养兴趣,尤其是间接兴趣,对发展有意注意至关重要。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在实际活动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只有无意注意的活动难以持久和深入,只有有意注意的活动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和疲劳。两种注意相互配合、相互交替,才能使活动和任务的完成达到最佳效果。
列举现实生活中多通道感知的具体实例。
特殊情况下,一个弱刺激也能引起无意注意。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加深理解多通道感知现象。
理解刺激物的强度有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活动三: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三、婴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整个学前期,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迅速发展;
2.注意的稳定性逐步提高;
3.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4.总体而言,幼儿的注意还在发展之中,离灵活有效、有策略的成熟水平还有距离。
四、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a.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
b.无关刺激的干扰
c.疲劳
d.缺乏兴趣
e.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连续进行单调活动。
2.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措施
a.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互使用;
b.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c.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d.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
e.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f.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g.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活动四:
巩固练习
素质提升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有意注意的是( )。
A.窗外一声巨响,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窗外
B.幼儿自始至终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C.万绿丛中一点红
D.造型独特的、会动的玩具引起幼儿的注意
2.儿童不被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所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画画,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问题探究:
试用所学有关注意的知识分析下面的现象,并指出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教师指着图问小朋友:看,花丛中有两只蜜蜂,从远处又飞来两只蜜蜂,(教师又拿出两只蜜蜂)小朋友看,花丛中现在有几只蜜蜂,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还捉过两只蜜蜂”另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还被蜜蜂蜇过。”于是小朋友们都说起了蜜蜂来了。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总结:
注意的概念及外部表现
概念:
特点:
外部表现:
注意的种类及引发条件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婴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整个学前期,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迅速发展;
2.注意的稳定性逐步提高;
3.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4.总体而言,还在发展之中。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2.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措施
作业:
1.完成本节课后练习题;
2.整理本节课知识点,完成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概念及外部表现
概念:
特点:
外部表现:
二、注意的种类及引发条件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三、婴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整个学前期,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迅速发展;
2.注意的稳定性逐步提高;
3.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4.总体而言,还在发展之中。
四、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2.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措施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将深奥的知识通俗化,更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吸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一章+第一节+心理学与幼儿心理学概述(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心理学和幼儿心理学的概述,心理现象及心理过程的分类,幼儿心理学的内容,幼儿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章+第二节+心理的基本特性(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心理的物质基础————大脑,心理的客观源泉,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五章第二节幼儿的气质2(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