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337083/1-17308562373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337083/1-17308562373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337083/1-17308562374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质量检测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337083/0-17308562362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质量检测答题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337083/2-17308562377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质量检测参考答案docx、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质量检测答题卡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分)(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礼记(2)虽覆一篑(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5分)(1)B(3分) (2)D(2分)
二、阅读(50分)
(一)(12分)
3. C (2分) 4. C (3分)5. B (3分)
6. (4分)马一浮——才华超绝,孩童时期即有才名,学养深,悟慧高;重视“通人之学”,融通儒、释、道三教,出入二氏,通晓六经;鄙弃功名,超凡脱俗,高蹈独善,是二十世纪师儒中的一个真正的隐者。(2分,每点1分)
钱穆——功底深厚,自学成才;重视“通人之学”,既能继承儒统,又能独立开辟,晚期重新整合宋学,使之收纳回归到儒、释、道合流统贯的传统学术思想;著述丰厚,长期执教于中学大学学校,被誉为章太炎之后国学大师第一人。(2分,每点1分)
(二)(10分)
7.秋日这一穗金黄因为独立存在从而体现了山村的岑寂。(1分)揭示到了秋日一切美艳都归于素洁,归于自然的道理。(1分)
8.运用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达技巧。(1分)选取山村秋收后一家人围聚炉火和谷仓的典型场景进行描写。(1分) 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舒适)、实在(踏实真实)的氛围。(1分)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1分)。
9.①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美艳繁华而归于朴实无华的过程。②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③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1点1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6分)
10.(2分)D(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写实结合。从全诗看,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法。
B、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C、两联对仗并不工整。)
11.(4分)本诗首联运用烘托手法,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或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惊喜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对比或烘托手法,1分;景色特点1分;直接抒情,1分;喜悦(惊喜)情感1分;情景两者关系1分。给满4分为止,情景关系必答。)
(四)(13分)
12.(2分)D 牵累
13.(2分)A(B前者为介词 “用,拿”,后者为介词“按照”;C前者为连词“因为”,后者为介词“凭借”;D前者为动词“认为”,后者为连词“因为”;A介词“用、拿”)
14.(3分)贺知章听到他的名声,首先拜访了他。认为李白相貌不凡,并请求李白(拿出)所写的诗文。(首、奇各1分,省略“拿出”1分)
15.(3分)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欲以上位处之,故未命以官(划错一处扣1分,直到零分为止)
16.(3分)①酒后要求皇帝赐无畏;②恩礼殊厚,竟以疏纵乞归;③穿宫服游玩,旁若无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李白初次自巴蜀到京都长安,住在旅店里,贺知章听到他的名声,首先拜访了他。认为李白相貌不凡,并请求李白(拿出)所写的诗文。李白取出《蜀道难》给贺知章。贺还没有读完,就赞叹了四次,送李白一个雅号为“谪仙人”。贺知章解下身边所系的金龟作抵押换酒与李白对饮,两人常常喝得一同醉倒,几乎没有间断过,由此,他的声誉日益烜赫。贺知章又拜读了李白的《乌栖曲》,一边仔细吟咏品味一边赞赏地说:“这首《乌栖曲》可以让鬼神哭泣啊!”
唐玄宗听说李白的诗名,下诏书召他入翰林院。因为李白才学文章超过一般人,气量和见识都很优秀,想用显达的官位安排他,所以没用(具体的)官职来任命他。曾经宫人要演奏乐曲,玄宗对高力士说:“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怎么可以只用乐伎奏乐为娱乐呢?倘若能有天才的词人当场吟诗填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向后世夸耀。”于是命宫人召见李白入宫。这时宁王正邀请李白饮酒。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来到宫中,飘飘摇摇地拜见玄宗。玄宗知道李白不在意声律,认为他不擅长,命他就宫中行乐的情景写十首五言律诗。李白叩拜后说:“宁王赏赐臣酒喝,现在已经喝醉了。倘若陛下赐臣喝醉了也无所畏惧,臣才能够全部的展现我的薄技。”玄宗说:“可以。”立刻命两位内臣搀扶着李白,命人为李白研墨。将笔醮好墨交给他,又命两个内臣张开朱色丝绢摆在李白面前。李白握笔疾书,一点也不停顿,十篇五言律诗立刻就写好了,而且一点不用改动,字迹遒劲锋利,律度对仗,没有不精绝的。
李白常常出入宫廷中,玄宗给李白以极厚重的礼遇,最终李白因为放达的性格请求回归故里。玄宗也认为李白不是长守朝政的栋梁之材,因此下诏书罢免他的官职并赐以重金允许他归山。李白云游四方,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后来,李白漫游到浔阳,又为永王璘聘请为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这段事情在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所作的诗《赠李白诗二十韵》中,作了详尽的记述。
李白年幼时就喜饮酒,在兖州学习时就经常饮酒。李白在去往夜郎途中得到玄宗的敕书返还,继续在江南一带赏山玩水。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
(五)(9分)
17.C(2分)18.C(“仁义礼智”不是外在强加的,也是人内在固有的。)(3分)
19.(4分) 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接受重任、践行“仁”道,才可以为贯彻“仁”的精神终生不倦、死而后已。(1分)这种思想品格对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1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勇于肩负起国家社会赋予自己的重任,在追求实现自己理想愿望的遥远路途上,需要长期艰苦的奋斗。(2分)
(写到一点得一分,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40分)
20.按照高考作文阅卷模式,基准分为2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2024-1高一语文答案docx、2024-1高一语文答题纸docx、2024-1期中命题意向表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小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A卷,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