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发现 北 方苏教版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发现 北 方苏教版必修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路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垣(yuán)瘦瘠(jí) 广阔无垠(yín)
冢(zhǒnɡ)引擎(jìnɡ)疾奔而至(bēn)
C.罡风(ɡānɡ)载负(zài)放浪形骸(hái)
D.混浊(hùn)脸颊(jiá)赌咒发誓(zhòu)
思路解析:B项中“擎”应读“qínɡ”。
答案:B
2.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 /在我心里!
B.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C.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D.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
思路解析:A项中的前两句诗,根据诗意应停顿为“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答案:A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原名闻家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等。
B.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诗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C.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诗人的“新月诗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他们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格律,徐志摩还提出了“三美”(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的主张。
D.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思路解析:C项中提出“三美”主张的是闻一多,非徐志摩。
答案:C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荒诞不经的民间传说,甚至都入不了末流小说之列,但为何却屡受新闻编辑们的青睐?难道这些编辑当年学新闻学概论时没把新闻和小说的区别弄清楚?抑或压根儿就没学过新闻学概论?
B.尽管皇马离开北京的日程早已被公布,但无论在北京饭店还是在首都机场,前往送行的球迷和记者都寥寥无几,皇马几乎是在静悄悄的气氛中结束了中国之旅。
C.现在,甚至连司徒雷登的骨灰也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不知未来何时才能实现他的遗愿,将骨灰送回中国,安葬在燕京大学的校园内?
D.得知福州市公共汽车发生爆炸的消息,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目前,除1人当场死亡外,有31人受伤,其中2人满目疮痍,伤情严重,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
思路解析:“满目疮痍”的意思是“充满视野的全是创伤,比喻到处都是遭受破坏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伤员的伤势状况,显然不妥。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对《北方》一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北方是悲哀的”诗句,既是本诗创作的缘起,也是诗人的情感指向,同时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忧郁、悲哀、沉重。
B.在诗的前三个诗节中,诗人选取了“暗淡的灰黄”的沙漠风、“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等等灰暗的意象,就是为了用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沉重。
C.诗的第四节与前诗形成大逆转,诗句“我爱这悲哀的国土”的反复咏叹,则使人感受到情感的发自内心和富有震撼力。
D.这首诗结构严谨,前后两个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读者能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涌动着的一腔热血。
思路解析:B项中,诗人选取种种灰暗的意象,也是为了映衬冬季严寒、肃杀的景象。
答案:B
2.下列有关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发现》一诗中,诗人直抒胸臆,情感强烈,既表现了炽热的爱国心,也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B.《北方》一诗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著的爱,并直接号召人们去为此勇敢战斗。
“发现”有两层含义:表层的意思是发现当时的祖国军阀混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深层的含义则是尽管现实如噩梦一般,祖国依然“在我心里”。
D.《北方》一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个诗节写北方寒冷、萧条的景色和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哀,后一个诗节则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强烈期盼。前后互为衬托,感情也随之起伏跌宕。
思路解析:B项中《北方》没有“直接号召人们去为此勇敢战斗”。
答案:B
阅读《发现》一诗,完成3~4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3.从诗中来看,诗人回国前后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4.本诗题为《发现》,诗人“发现”了什么?诗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发现的?
3.思路解析:从“我”“迸着血泪”的叫喊中,从“不知道是一场空喜”的诉说中,读者能明显感受到想象与现实之间的截然相反,迥然不同。而诗人由此产生的心情变化,也就有了把握的依据。
参考答案:前后心情变化巨大:之前满心欢喜,满怀憧憬;之后“一场空喜”,一盆冰水。
4.思路解析:诗人“发现”的内容,不难从“迸着血泪”的“这不是我的中华”的叫喊中去推测,也不难从“我会见的是噩梦”“一场空喜”的感慨中去想象。而面对这样的发现,诗人的反应非常强烈,这可以从“追问”“擂”“哭着”“呕”等动作行为特别是“你在我心里”一句的表白中感受到诗人的心理波澜和情感脉动。
参考答案:诗人“发现”了山河破碎的状况、祖国沦丧的局面、民族衰亡的现实,而最本质的发现是尽管如此,祖国仍然“在我心里”;面对这样的发现,诗人失望而不绝望,愤懑而不鄙弃,反而激发出对祖国更为执著和炽热的爱。“你在我心里”一句,撼人心魄,动人心弦,既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之苦,爱之深,爱之专,爱之恒。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当世界(指与诗人内心感受息息相关的语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习惯而理所当然的方式进行时,一向以 、凝练为己任的诗歌语言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2)学文学的人们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味不合的作品一概 。
(3)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 ,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
A.简捷歧视媒介
B.简洁藐视媒介
C.简捷藐视媒界
D.简洁歧视媒界
思路解析:“简洁”是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而“简捷”有“简便快捷”之意;“歧视”指不平等地看待,“藐视”则指“轻视,小看”;“媒介”意为“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无“媒界”之说。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B.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C.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是否富强的标志。
思路解析:A项中“造就”与“奇观”搭配不当,且句内前后主语不一使语气也不够通畅。
答案:A
阅读下文,完成3~6题。
兽·人·鬼
闻一多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必属于人!
胜利的道路自然是曲折的,不过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下面的寓言正代表着目前一部分人所走的道路。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们之间便发生了一串分歧的议论: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了,免得鼓励孩子们去冒险。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象。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原载1945年12月9日《时代评论》第6期)
3.(1)第一自然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2)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兽”“人”“鬼”分别指什么?
5.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上反映了哪几种态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每种态度的概括限用4~6字)。
“胜利的道路……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这“可笑”指的是什么?
3.思路解析:要解决这两个连环的问题,首先明了“杰作”所关联的对象,即“刽子手”,根据背景资料可知是指国民党云南当局,同时可知他们制造的“一二·一”惨案,因此不难理解“杰作”一词的反语手法,以及所指向的内容和所流露的感情。
参考答案:(1)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2)使悲愤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4.思路解析:从文中出现的带“兽”的词句如“兽行”“超兽行”“人兽是不两立的”等来看,可以推出“兽”指的是反动派。那么与“兽”“不两立”的“人”当然指人民群众或是正义之士。而“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两句则明确告诉我们,“鬼”是为虎作伥者,与善良的人不相容,那就是反动派的帮凶。
参考答案:(1)“兽”指反动派,(2)“人”指人民群众,(3)“鬼”指反动派的帮凶。
5.思路解析:人们的议论所反映的态度,要根据语境来分析:“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一句所反映的态度是起来斗争;“咱们自己赶紧别提了,免得鼓励孩子们去冒险”“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两句所反映的态度是明哲保身;“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一句所反映的态度是是非不分;“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一句所反映的态度是是非颠倒。
参考答案:①起来斗争,②明哲保身,③是非不分,④是非颠倒。
6.思路解析:此句用在寓言故事之前,“曲折得可笑”是指人们的不明事理、不分是非的议论,于是作者举了一个寓言故事来更形象、更生动地证明。
参考答案: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事,有些人偏偏是非不分,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10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背景提示:《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7.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珠圆玉润”“啁啾婉转”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9.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他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含意?
7.思路解析:对诗歌思路的把握,需要对全诗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本诗的第一诗段八句诗,是由“鸟”的比喻总领:先写“鸟”的生前歌唱(前6句),再写“鸟”的死后状况(后2句),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我”对这片土地深沉而执著的爱。第二诗段两句诗,诗人还“我”以本来面目,以设问手法抒发了内心对这片土地的炽热情怀。当然,诗中的“土地”是指“国土”,诗人深沉而执著地爱着“土地”,也就是深沉而执著地爱着“祖国”。
参考答案: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突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8.思路解析:鸟的叫声实际上是它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只深爱着这土地的鸟儿,面对着现在正“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怎么会无动于衷,仍能亮出“珠圆玉润”“啁啾婉转”之类的歌喉?换言之,鸟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恰恰表明内心的复杂情怀:对祖国大地的挚爱,对国土沦丧的痛惜,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诗歌以鸟喻人,鸟儿的心理也正是诗人自我心理的反映。
参考答案:诗人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的叫声。在此,诗人将自己与鸟化为一体,嘶哑的歌喉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深沉执著的爱。
9.思路解析:“土地”“河流”“风”“黎明”都是诗中用以抒情达意的意象,理解其含义,一要注意诗中为它们添加的修饰性词语,二要注意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从而准确把握诗人倾注其中的真实情感。
参考答案:这一系列意象表现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一一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是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风”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可以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
10.思路解析:这两句诗明写“鸟儿”死后的情况,实际是抒发诗人自我内心的情怀——对这片土地(祖国)深沉而执著的爱。它与全诗的主题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入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3题。
新 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
1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
B.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
C.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
D.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
12.下列诗句与《新沙》诗的主题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媪叹》)
13.简要分析这首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11.思路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在渤海的涨落潮声中,海滩边淤积起一条沙堤,官府知道后海鸥才知道。如果有条通往蓬莱仙境的路,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那里收紫芝税呢。显然,本诗意在讽刺晚唐赋税之重,揭露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的现实。
答案:D
12.思路解析:《新沙》一诗的主题是讽刺晚唐赋税之苛重,揭露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之现实。只有C项与之接近。A项诗句的意思有两种见解:一说是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一说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但无论哪种理解,均与《新沙》诗的主题不接近。B、D两项的诗句,分别写官吏的贪婪与腐败,也与《新沙》诗的主题不相接近。
答案:C
13.思路解析: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有条通往蓬莱仙境的路,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那里收紫芝税呢。诗人说的虽然只是一种想象中的虚拟景况,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晚唐赋税之重,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的现实。这正是诗歌所要表现的主题。就运用的手法而言,近乎玩笑的幽默口吻中,又包含着高度的夸张和尖刻的讽刺。
参考答案: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虚拟等艺术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祖国山川颂苏教版必修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后一段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思路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苏教版必修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填空,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则寓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