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相对原子质量:
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1. 若X+酸盐+水,则X不可能属于
A. 氧化物B. 单质C. 碱D. 电解质
2.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是一类非常小的纳米尺度颗粒,美国巴文迪将能形成CdSe(硒化镉)纳米晶体的前驱物注入热溶剂中,通过调控温度,可以高效合成直径在间的CdSe量子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该方法合成的CdSe量子点属于胶体
B. 该CdSe量子点可以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C.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D. 在制备胶体的实验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可使反应更充分
3. 下列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A. 酸性氧化物:
B. 碱:烧碱、纯碱、碱式碳酸铜
C. 电解质:氯化铵、稀硝酸、二氧化碳
D. 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乙醇
4. 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5.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的一种方法是将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B.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D.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将化合物分为酸、碱和盐
B. 根据酸分子式中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C.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D. 根据在水中或熔融状态自身是否能电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7.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B. 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D. 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刻度线处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 向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条
9.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的溶液中:、、、
B.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C 碱性溶液中:、、、
D. 无色透明溶液中:、、、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石灰石与醋酸溶液的反应:
B.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稀硫酸:
C. 溶液与足量溶液混合: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至中性:
12. NaCl晶体溶于水,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Cl晶体由 Na+与Cl-规律排列构成
B. a离子为Cl-, b离子为 Na+
C. 通电后, NaCl发生电离
D. 固态的 NaCl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
13. 室温时,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质量相同的一块镁片和一块锌片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甲,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压强变化推测两个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B. 曲线①的压强上升比曲线②高,说明①产生总量更多
C. 曲线②是与稀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D. 反应结束后一定有剩余
14. 将一定量铁粉投入到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银和铜;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铜;
⑤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
⑥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铁粉的质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③⑥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①④⑥
15. 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在列出的七种:①Na+、②、③Cl-、④、⑤、⑥H+、⑦Cu2+中,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B.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
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D.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⑦,溶质可能是只含一种盐的溶液
16. 化学项目小组为探究久置后自制干燥剂的组成,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静置,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已知: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②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
B. 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和
C. 图中,且M点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
D. 变质前自制干燥剂中与的质量比为
Ⅱ卷(共4个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7. 现有7种物质:①;②饱和溶液;③;④熔融;⑤;⑥胶体;⑦固体。
(1)7种物质中能导电的电解质有_______(填序号)。
(2)鉴别②和⑥的常用物理方法是_______。
(3)②制备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⑤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用过量溶液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和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剂A是_______,“母液”中除了含有外,还含有_______等离子,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_______。
(6)检验试剂级中和是否除尽,选用的试剂及加入的先后次序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18. 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填“C”“”或“”)。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3)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它们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探究炼铁原理的实验装置如图。在V形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
(5)甲烷直接催化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世界性难题。近日,厦门大学科研团队用作催化剂,在下实现甲烷与氧气一步直接转化为甲醇,在室温催化转化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反应原理如下图: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上述转化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9. “铁山坪”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并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木炭和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①铜和稀硫酸不反应②木炭和氧化铜反应也可能生成氧化亚铜。氧化亚铜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进行猜想】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
①全部是铜;②全部是_______(写名称);③是两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2)试管冷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结论】
甲同学认为木炭和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铜和铜。
【反思】
(3)该装置中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
(4)乙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探究不能证明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中一定含铜,她的理由是_______(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
20. 水合氧化铁[ FeO(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作磁性材料、颜料铁黄等。一种以硫铁矿烧渣(含Fe、FeO、SiO2和少量CuO)为原料生产FeO(OH)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iO2难溶于水和硫酸
回答下列问题:
(1)FeO(OH)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酸浸”时FeO与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除杂”时滤渣②的成分为___________;“沉淀”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氨水。
(4)某研究小组进行过滤步骤实验,所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
(5)“加热氧化”时Fe(OH)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过滤"后需洗涤FeO(OH)沉淀,请设计实验检验FeO(OH)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
(7)测定产品的纯度:准确称取FeO(OH)样品10 g,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用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其中的铁元素,得到沉淀质量为11g。该样品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除去中少量的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高温氧化铁粉末
C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检验稀盐酸中是否混有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自制干燥剂
成分:
久置后可能含:
实验步骤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1:取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步骤2:将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
A.溶液变为___色
b过滤后有红色固体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