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长相思》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344596/0-17309833819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上《长相思》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344596/0-17309833820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五上《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山居秋暝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语文长相思教案
展开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难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流程
板块一:词中有画观词景
1.初读感知,了解作者。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
生:《长相思》。
师:和我们之前学的“清平乐”一样,“长相思”也是—
生:词牌名。
师:请大家自由读《长相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词句,可以多读几遍。
师:这首词的内容不长,同学们很快就读完了,可以再读一读。请同学来读。(生读)
师:读得非常流利,特别是文中标注出来的这四个读音读得很准。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这首词。
师:字正腔圆。同学们,看,本课有一个—
生:多音字。
师:在词中它念——
生:gēng。
师:第一声,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念第一声的时候表示古代的计时单位,表示的是时间。
师:是的。古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在你熟悉的成语或者古诗当中有含“更”这个字且表示时间的吗?
生:我知道有一句诗叫“三更半夜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
师:那在这里,“风一更,雪一更”说明什么呢?
生:我读出的是风雪交加,持续的时间非常长。
师:请你读一读这6个字。生:风一更,雪一更。
师:我们再看,“更”的读音是—后鼻音。在这首词当中后鼻音的字还不少呢,你发现了吗?
生:程、更、梦……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后鼻音。
生:我感觉读起来非常押韵。
师:是呀,古诗词是很讲究韵律美的。同学们,自己把这首词再读一读,读出韵律美。
师:这首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你对他了解吗?
生:纳兰性德出生在很有钱的一个家庭里。
师:出身显赫,是的。他的父亲是大学士纳兰明珠。老师也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他的资料,自己读一读,了解一下。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跟随康熙皇帝在东巡祭祖行军途中写下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心品读、感受。
2.借助注释,理解词义。
师:同学们,课后习题有这样的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生: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师:我们首先请大家默读全词,借助注释理解其意思,待会儿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我认为《长相思》的意思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着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帐篷里都点起了灯,风刮了起来,雪下了起来。作者醒来不禁想念起他的家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他的家乡是宁静的,是美好的,是没有寒风和雪声的。
师:掌声。特别好!你看他不仅能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还能加入自己的理解。还有谁想说一说?你来试一试。
板块二:词中有景悟词情
1.想象上阕画面。
师:接下来,我们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瞧,《长相思》和我们学过的《清平乐·村居》一样,它也分为—
生:上阕和下阕。
师:是的。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上阕。听清老师的要求,默读这部分文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生:我从“山一程,水一程”读出他们跋山涉水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将士们跋山涉水、很辛苦地向前面走着,感觉他们很饥饿,因为这个路很漫长很遥远。
师:你从哪儿读出漫长遥远?生:从“一程”“一程”。
师:他们向着哪里前进?生:山海关。
师:山海关就是词中的——生:榆关。
师:对。榆关路程究竟有多远、多艰难?来,我们一起看看那段行军路线。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行军时又饿又渴的画面。
师:感受到了他们的又饿又渴。请你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长路漫漫,目的地还在遥远的“那畔”!我们一起读。将士们白天跋山涉水,夜晚安营扎寨,又是怎样的画面呢?我们来看书上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有好多个帐篷,里面都点起了灯。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看到了一阵阵暴风雪。
师:你看到了暴风雪特别大。这样的画面,纳兰用5个字就概括了—
生:夜深千帐灯。
师:多不容易啊。这么多的画面,就在这短短5个字当中蕴含着。也难怪作者感叹—
生:夜深千帐灯。
师:词的上阕从白天将士们跋山涉水,“身向榆关那畔行”,到夜晚安营扎寨,“夜深千帐灯”,白天的动和夜晚的静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写让我们初步体会到将士们丰富的情感。
2.感悟词人心境。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轻轻走进纳兰的营帐,试着体会他的情感。请大家默读词的下阕。
师:你体会到他怎样的感情?
生:乡心。生:故园。
生:我读出了纳兰性德心事重重,因为他如果没有心事而睡得香甜的话,是不可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嘈杂—“风一更,雪一更”的。
师:从哪里能看出声音嘈杂?生:从“聒碎”这个词。
师:我们看“聒”这个字。左边是“耳”,右边是“舌”。汉字有意也有情,大家看,嘴巴发出的声音像弓箭一样刺入耳朵,让人多不舒服啊!“聒碎乡心”的仅仅是风雪声吗?
师:难道北京就没有风雪吗?想一想,为什么是“故园无此声”?
生:我觉得应该是他现在身处外地,内心是寒冷的,而他在自己的故乡有家人和亲人的陪伴,内心是温暖的。
师:此时此刻,故园的人、故园的景、故园的情,都浮现在纳兰眼前,是那么美好!他会想到什么?请拿出“小练笔”,动笔写下来。
师:提笔即练字,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写好的同学坐正,用姿势告诉老师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风雪肆虐的征途寒意阵阵,宁静温馨的故园充满着温暖,这一寒一暖交织在心头,也难怪作者感叹—
生:夜深千帐灯。
师:此时被“聒碎”的仅仅是帐灯下纳兰一人的心吗?你觉得还有谁的心也被“聒碎”了?
生:我觉得还可能有其他战士的心。
师:我觉得万千将士的心都被“聒碎”了。词的下阕我们从千帐灯聚焦到一帐灯,从帐外的风雪之声写到帐内词人的乡梦不成,一步一步体会纳兰和将士们对故园—
生:长长的相思。
师:谁能读出这份绵长的思念?
师:纳兰和将士们明明心系故园,可是为什么还要“身向榆关”呢?
生:因为这是皇帝下的指令,在古代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违抗的。我觉得他们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师:掌声。她说出了将士们和纳兰的爱国之心。还有想说的吗?
板块三:词中有情入词境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词当中,作者选取常见的山、水、风、雪这些自然之景,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
生: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师:同学们知道吗?其实词是可以唱出来的,《长相思》也不例外。老师唱给大家听一听,待会儿有时间我们也请同学来唱。
师:刚才听到同学说他也会唱,谁来唱一唱?经典永流传。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经典传唱人,唱出自己的旋律来。
(生编旋律唱)
师:同学们,纳兰虽然一生短暂,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三百多首诗词。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读一读,也可以试着吟唱。另外,在我们“小练笔”的反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南唐词人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课后请大家读一读,比较一下,他与纳兰的《长相思》有何异同之处。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第三课时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诵读导入,奠定情感,初读诗词,分享感受,学习诗句,配乐读,悟感情,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a>,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朗读课文,感知理解,学生诵读过关,赏析加点字,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