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学课件ppt
展开1. 能完成“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的实验,有减小实验误差的意识,能完成实验报告。2.会估测长度和时间;能体会古人在测量长度和时间方面的智慧。
知道在科学测量中存在误差,能在实验操作中尽量减少误差,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
1.请回答:(1)左图:紫色的线弯曲了吗?(2)右图:橙色线段哪段更长? 同学们都听说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俗语。那么“眼见真的为实”吗?请观察上面图片:
2.做一做:(1)请你的同桌站起来,你目测她的臂展(两臂侧向最大限度地水平伸展时,两中指指尖间的直线距离)与身高的大小关系?(2)实际测量一下,看看结果一样吗? 身高与臂展的比较
(3)测量: 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可见,我们仅凭感官判断并不一定正确。为了科学、准确、便捷地获取信息,人们逐渐学会借助工具进行测量。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3.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1.古人测长度: 在古代,人们会利用身体某些部位或身边的物品作为工具进行测量,并将其作为确定的长度单位,如利用身高、足长、臂展、指宽等。 布手为尺 倍跬为步 商代玉尺 西汉新莽铜卡尺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2.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1)单位:人们发现若测量单位不一致,会给彼此间的交流带来很大不便。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测量标准----单位。 (2)国际单位制: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即国际单位制,用SI表示。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3.长度的单位: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 ①比米大的:千米(km) ②比米小的: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3.长度的单位: (3)单位进率:1km=0.001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3.长度的单位:(4)单位换算方法: ①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②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③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④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例如:20.6m=20.6×103mm=2.06×104mm; 89.2cm=89.2×10-5Km=8.92×10-4Km.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4.长度的测量工具: 直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4.长度的测量工具: 分度值:测量工具最小刻度的间隔值。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量 程: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 如图:这把直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时只能精确到1mm。它的量程0-8cm。
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5.常见物体的长度的估测: (1)初中生的平均身高可达1.65m (2)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75um (3)一枚硬币的直径约2.5cm (4)一支签字笔的长度约为15cm (5)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 (6)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7)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0m
二.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1.古人测时间: 人们很早就利用交替的昼夜、变化的四季等作为时间单位,如地球自转一周为1天,地球公转一周为1年。水钟 日晷仪 古人打更 沙漏
二.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2.时间的单位: (1)基本单位:秒(s) (2)常用单位: ①比秒大的:时(h)、分(min) ②比秒小的:毫秒(ms)、微秒(μs)
二.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2.时间的单位: (3)单位进率: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二.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2.时间的单位:(4)单位换算方法: ①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②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③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④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例如:2.5h=2.5×60min=1.5×102min; 1800s=1800×3600-1h=0.5h.
二.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3.时间的测量工具: 钟、表等。(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 石英钟 电子手表 机械秒表 电子秒表
二.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4.常见时间的估测: (1)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0.5s (2)成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 (3)人的脉搏每分钟约为75次 (4)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的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0s (5)某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15s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2.实验器材: 刻度尺、课本等。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3.实验步骤:(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并且观察刻度尺,了解你使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3.实验步骤:(2)“放”:零刻度或某一整数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有刻度的一边紧贴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3.实验步骤:(3)“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3.实验步骤:(4)“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 “记”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将数据如实记录在表格中。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4.实验表格:5.实验结论: 将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写出你的实验结果。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6.交流讨论:(1)比较不同实验小组的测量结果,如有不同,请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2)讨论如果直尺的长度小于被测长度时,应该怎么办?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2)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2.实验器材: 秒表等。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3.实验步骤:(1)了解秒表。观察秒表的量程、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会读秒表记录的时间。(2)熟悉秒表的使用。能进行调零、上发条、启动、暂停、归零等操作。(3)用秒表多次测量你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格中去。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4.实验表格:5.实验结论: 将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写出你的实验结果。
三. 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6.交流讨论:(1)比较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如有不同,请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2)讨论怎样根据脉搏跳动的次数来估测时间。
三. 测量误差1.定义: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2.产生原因: 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3.减小办法: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4.误差和错误: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而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①单位及进率:米(m)。②测量工具:刻度尺。③常见物体大致长度估测:
①单位及进率:秒(s)。②测量工具:秒表。③常见时间的估测:
①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②测量自己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
【例题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段铅笔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图 ,该段铅笔的长度是 。
【解析】由图知,甲、刻度尺放置及读数方法正确;乙、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物体;丙、铅笔左侧既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也没有与整格线对齐,读数时视线没有垂直;丁、铅笔左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由甲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为5.20cm。
【例题2】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6.75cm-4.00cm=2.75cm秒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秒表的示数为1min50s=110s。
【例题3】 以下长度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0.5 m=0.5 nm×109=5×108 nm B.0.5 m=0.5×109 nm=5×108 nm C.0.5 m=0.5 m×109=5×108 nm D.0.5 m=0.5×109 m=5×108 nm。
【解析】因为1 m=109 nm,0.5 m相当于0.5×1 m,故正确的长度单位换算应该是0.5 m=0.5×109 nm=5×108 nm,故选B。
【例题4】如图所示,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测更接近实际的是( )A.1.5mB.2.5mC.4.5mD.5.5m
【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在1.70m左右。由图可知,返回舱的高度大约是成年人的身高的1.5倍,返回舱的高度约1.5×1.70m=2.55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例题5】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解析】A.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刻度尺不精密时,应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而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方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C符合题意;D.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题6】用刻度尺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四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30.72厘米、30.72厘米、30.74厘米、32.72厘米,关于实验中用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和圆柱体的直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1mm 30.73cmB.1mm 30.7267cmC.1cm 30.7cm D.1cm 30.73cm
【解析】由于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测量值的倒数第二位可得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2.72厘米与前面三次测量差距较大,为错误数据,删去;圆柱体的直径为故A正确。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1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学课件ppt</a>,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要点,素养提升,课程导入,课程讲授,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时间的单位,时间的测量工具,机械秒表,时钟的演变,石英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a href="/wl/tb_c40531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课文课件ppt</a>,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测量的必要性,②以少求多,2辅助法,②化直为曲滚轮法,4化暗为明法,长度的估测,步幅约为60cm,2会读机械秒表,1填写下表,答案见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a href="/wl/tb_c40531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备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第三节测量长度与时间pptx、科普|没有钟表古代人怎么看时间mp4、练习使用停表mp4、长度的单位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