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01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02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40题共60分)
    1. 关于下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中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b中只有蓝细菌是自养生物,是因为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C. c中生物都有细胞壁,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 新型冠状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D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动物、植物。
    3、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如颤蓝细菌、发菜、念珠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其中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B错误;
    C、衣藻和金鱼藻属于真核生物,含有核膜为界的细胞核,C错误;
    D、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这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故选D。
    2. 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 六项B. 五项C. 四项D. 三项
    【答案】B
    【分析】1、水的种类及作用:
    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一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作用: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
    3、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4、无机物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5、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详解】①自由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①正确;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②错误;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出现肌无力现象,③错误;
    ④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错误;
    ⑤种子萌发需要吸收水分(自由水),所以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⑤错误;
    ⑥缺钙会引起儿童佝偻病,⑥错误。
    故选B。
    3. 如图表示人体中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吞噬细胞能通过细胞膜识别衰老的红细胞
    B. 结构①为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包装有关
    C. 结构②为溶酶体,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D. 图中的各种膜结构所含成分及比例相同
    【答案】D
    【分析】据图示可知,该图表示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其中结构①为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包装有关;结构②为溶酶体,由高尔基体产生,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详解】A、吞噬细胞能通过细胞膜识别衰老的红细胞并将其清除,A正确;
    B、结构①为高尔基体,在人体细胞中与蛋白质的加工、包装有关,B正确;
    C、结构②为溶酶体,由高尔基体产生,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C正确;
    D、图中的各种膜结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基本相同,但比例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4.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送到细胞质
    B. 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C.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D.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C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
    【详解】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可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等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从细胞核送到细胞质,A正确;
    B、细胞核中有染色质,染色质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因此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B正确;
    C、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不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C错误;
    D、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D正确。
    故选C。
    5. 下图表示某种细胞内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的物质组成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甲可能是线粒体或细胞核
    B. 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乙不是内质网就是高尔基体
    C. 若甲在牛的细胞中不存在,则该细胞器为叶绿体
    D. 丙这种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可能是DNA
    【答案】C
    【分析】分析图形: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器甲含有膜结构,且含有微量的核酸,应该为线粒体或叶绿体;细胞器乙含有膜结构,但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或溶酶体或液泡;细胞器丙不具有膜结构,其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应为核糖体。
    【详解】A、根据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可以初步判断,甲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乙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或液泡,丙是核糖体,细胞核不是细胞器,A错误;
    B、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乙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液泡,B错误;
    C、细胞器甲含有膜结构,且含有微量的核酸,应该为线粒体或叶绿体,牛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正确;
    D、丙这种细胞器最有可能是核糖体,核糖体中含有的核酸是RNA,D错误。
    故选C。
    6. 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显微结构是 (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⑧线粒体 ⑨细胞质 ⑩细胞核
    A. ②④⑤⑦⑧B. ①③④⑥
    C. ⑧⑨⑩D. ④⑤⑦⑧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考查对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结构异同的理解和识记。明确显微结构的含义和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①错误;②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膜,且细胞膜是亚显微结构,②错误;③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③错误;④动植物细胞都含有核糖体,但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④错误;⑤动植物细胞都含有内质网,但内质网属于亚显微结构,⑤错误;⑥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⑥错误;⑦动植物细胞都含有高尔基体,但高尔基体属于亚显微结构,⑦错误;⑧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且线粒体属于显微结构,⑧正确;⑨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质,且细胞质属于显微结构,⑨正确;⑩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核,且细胞核属于显微结构,⑩正确。故选C。
    7. 给水稻施肥时,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会导致“烧苗”
    B. 大量无机盐进入根细胞导致“烧苗”
    C. “烧苗”现象出现时,水分子不能进入根细胞
    D. “烧苗”现象出现时,部分根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
    【答案】D
    【分析】1、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失水,会引起烧苗现象。
    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根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会导致根细胞失水过多而“烧苗”, A错误;
    B、一次施肥过多,大量无机盐进入土壤,使得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烧苗”, B错误;
    C、“烧苗”现象出现时,流出根细胞的水分子多于进入根细胞 的水分子,而造成渗透失水, C 错误;
    D 、“烧苗”现象出现时,部分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 正确。
    故选D。
    8.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 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详解】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因此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小肠黏膜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所以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9. 制红茶时,将茶叶细胞揉破,在适宜的温度下,通过多酚氧化酶(一种蛋白质)的作用,将茶叶中的儿茶酚和单宁氧化成红褐色制得红茶;制绿茶时,则把采下的茶叶立即焙火杀青,破坏多酚氧化酶保持茶叶的绿色。结合茶叶的制作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酚氧化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儿茶酚可能存在于茶叶细胞的液泡中
    C. 红茶与绿茶的制作过程都体现了酶的特性
    D. 适宜的温度可以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化能从而制得红茶
    【答案】D
    【分析】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是RN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酶受到高温、强酸、强碱后会失去活性,细胞中不同的酶分布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
    【详解】A、多酚氧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
    B、植物细胞的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等,儿茶酚最可能存在于细胞液中,B正确;
    C、“制红茶时,将茶叶细胞揉破,在适宜的温度下,通过多酚氧化酶(一种蛋白质)的作用,将茶叶中的儿茶酚和单宁氧化成红褐色制得红茶;制绿茶时,则把采下的茶叶立即焙火杀青,破坏多酚氧化酶保持茶叶的绿色”,故制作红茶与绿茶的过程都体现了酶的特性,C正确;
    D、酶促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酶的活性,D错误。
    故选D。
    10. 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包含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B. 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C. 老年人的头发变白与毛囊细胞的衰老有关
    D. 婴幼儿体内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答案】D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A正确;
    B、细胞器受到损伤可诱发细胞自噬,严重时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B正确;
    C、老年人的头发变白与毛囊细胞的衰老有关,其内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不断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婴幼儿体内也存在衰老的细胞,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对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果糖、半乳糖等,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二糖分为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详解】A、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有糖原和乳糖,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有麦芽糖、淀粉、纤维素、蔗糖、果糖,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有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A正确;
    B、葡萄糖、果糖是单糖,蔗糖是非还原糖,B错误;
    C、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C错误;
    D、固醇不属于生物大分子,D错误。
    故选A。
    12.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 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
    C. 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D. 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答案】C
    【分析】题图分析,没有光照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使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当有光照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开始时,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增加,但增加量变少;在某一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大,超过该光照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导致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在另一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超过该光照下,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使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当判断一昼夜后有机物是否积累,取决于24点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和0点时的比较。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点后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减少,同时对应的时间为4点,表示B点是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F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消失的点是F点后,A正确;
    B、图乙中d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点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故d点时密闭容器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B正确;
    C、图甲中的C、F点表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根据相应的时间可知,与图乙中的d、h点相符,即C点对应d,F点对应h,C错误;
    D、由于G点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表明经过这一昼夜之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D正确。
    故选C。
    13. 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细胞内乙的含量会明显增加
    B.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 DNA 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甲含有3个磷酸基团,为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乙含有2个磷酸基团,为ADP,可以与ATP相互转化;丙含有1个磷酸基团,为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丁为腺苷;戊为Pi。
    【详解】A、细胞中ATP含量少,但与ADP的转化速率快,所以不会产生大量的乙,A错误;
    B、丙中含有磷酸键,不含特殊的化学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错误;
    C、丁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戊是磷酸,可与ADP合成甲(ATP),C正确;
    D、酶具有专一性,不同反应的酶不同,D错误。
    故选C。
    14. 下列关于酶的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B. 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可用蔗糖酶和淀粉酶做自变量
    C. 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D. 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高温、室温、低温三组实验
    【答案】D
    【分析】自变量是指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详解】A、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
    B、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可用同一种酶和不同底物或者同一种底物和不同酶做实验,因此可用蔗糖酶和淀粉酶(不同酶)做自变量,B正确;
    C、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其他条件都属于无关变量,其他条件(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C正确;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温度梯度等多组温度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时,可以设置高温、室温、低温三组实验,D错误。
    故选D。
    15. 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重叠 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③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
    A. ①④⑤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
    【答案】B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详解】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①错误;
    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防止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影响染色效果,②正确;
    ③由于染色体呈酸性,所以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便于观察,③正确;
    ④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充分分散,形成单层细胞,以防细胞重叠,便于观察,④正确;
    ⑤观察的细胞已经是死细胞,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看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为理解从中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而要观察多个细胞,才能观察到各个时期,⑤错误。
    所以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②③④。
    故选B。
    16.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均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转运蛋白比运载葡萄糖的转运蛋白的数量多
    B. 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
    C. 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分子
    D. 实验结束后,蔗糖溶液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比实验前大
    【答案】A
    【分析】在清水中细胞外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吸水体积膨胀,从而萝卜条有所伸长;在甘油溶液中,由于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体积有所减小,即表现为萝卜条长度缩小,又因为甘油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以平衡细胞内外渗透压,因此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浓度相同,细胞体积恢复;在葡萄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体积有所减小,即表现为萝卜条长度缩小,又因为葡萄糖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因此细胞液浓度升高,当其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之后,植物细胞由失水过程转变为吸水过程,细胞体积恢复,即萝卜条长度恢复;在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体积有所减小,即表现为萝卜条长度缩短。
    【详解】A、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甘油的转运蛋白,A错误;
    B、对照组中萝卜条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B正确;
    C、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仍然大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因此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C正确;
    D、蔗糖溶液组细胞失去了水分,所以细胞液浓度比实验前大,D正确;
    故选A。
    17.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
    B. 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 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 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答案】C
    【详解】A、丙组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小时后C-A是净光合作用速率,故A错误。
    B、净光合作用加呼吸作用速率即C-B是真光合作用速率,故B错误。
    C、B组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B是呼吸作用,故C正确。
    D、实验过程中,乙组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氧呼吸速率会逐渐下降,无氧呼吸速率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18.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b、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储存有机物最好的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
    C. 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相等
    D. 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的ATP,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同时也产生少量的ATP,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相关反应式为:
    2.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该过程没有能量产生,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相关反应式为:
    题图分析,各氧浓度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状况。a浓度条件下,氧吸收为0,说明此时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则此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是无氧呼吸的产物,b条件下,有氧呼吸为3,无氧呼吸为(8-3);c浓度:有氧呼吸为4,无氧呼吸为(6-4);d浓度:有氧呼吸为7,无氧呼吸为0,由此判断:c浓度最适于贮藏。
    【详解】A、最适于贮藏器官的氧浓度应该是释放二氧化碳最少时的氧浓度c,因为此时呼吸最弱,消耗有机物最少,即氧浓度为c时储存有机物最好,A错误;
    B、氧浓度为b时,据图可看出,释放二氧化碳为8,吸收氧气为3,只要二者不等,植物就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吸收氧气为3,消耗的葡萄糖为3/6=0.5,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8-3=5,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5/2=2.5,即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B错误;
    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4÷6=2/3,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6-4)÷2=1,说明细胞有氧呼吸强度小于无氧呼吸强度,C错误;
    D、氧浓度为d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相等,说明此时只有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D。
    19.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 动物体内的细胞由于分化,其全能性不能表达
    C. 组织培养繁育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D
    【详解】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所以其全能性最高,A正确。动物体内的细胞由于未离体,进行的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其全能性是不能表达的,B正确。组织培养繁育花卉的原理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错误。
    20.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C. 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的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答案】C
    【分析】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A正确;
    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这也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
    C、不同遗传因子的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属于受精作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配子进行受精作用过程中,C错误;
    D、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孟德尔进行了测交实验,D正确。
    故选C。
    21.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让一只纯合的灰身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为了确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观察和统计子二代的下列指标,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雌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B. 黑身果蝇中雌性与雄性的比例
    C. 雄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D. 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
    【答案】D
    【详解】AC、根据题意分析,A、a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性染色体X上,若在常染色体上,后代雌雄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相同的,都是3:1,若在X染色体上,则雌性全部为灰身,雄性灰身:黑身=1:1,AC正确;
    B、若在常染色体上,后代黑身果蝇中雌性与雄性的比例为1,若在X染色体上,后代雌性没有黑身,雄性有一半是黑身,B正确;
    D、若在常染色体上,后代灰身:黑身=3:1,若在X染色体上,后代灰身:黑身=3:1,无法区别,D错误。
    故选D。
    22. 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
    B. 交叉互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等位基因的片段
    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两个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同
    【答案】C
    【详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如果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也可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A错误;交叉互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等位基因的片段,B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两个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同,D错误。
    23. 某研究学习小组将若干黄色小球(标记D)和绿色小球(标记d)放入甲、乙两个小桶进行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
    B. 在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
    C. 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
    D. 若甲乙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多次抓取记录甲乙组合DD:dd=8:1
    【答案】D
    【分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由于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因此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A正确;
    B、在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以保证每种小球被抓到的概率相同,B正确;
    C、甲桶内表示某一性别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因此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C正确;
    D、若甲乙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则黄色小球被抓到的概率为2/3,绿色小球被抓到的概率为1/3,经过多次抓取记录甲乙组合DD∶dd=(2/3×2/3)∶(1/3×1/3)=4∶1,D错误。
    故选D。
    24. 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A. 6~14厘米B. 6~16厘米
    C. 8~14厘米D. 8~16厘米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欲求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只需求出子一代显性基因的个数范围即可。
    【详解】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AABbcc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显性基因的数量分别为2、1,aaBbCc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显性基因的数量分别为2、1、0,所以F1中含有显性基因最少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最短为6+2=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6+4×2=14厘米,即C正确。
    故选C。
    25. 控制猫尾长短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某杂交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中,亲本长尾猫的基因型与F1中长尾猫的相同
    B. 甲杂交过程属于测交过程
    C. 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是否是纯合子
    D. F2中长尾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1/2
    【答案】D
    【分析】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如下: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详解】A、F1长尾猫之间相互交配,F2中有长尾猫和短尾猫(发生性状分离),说明F1长尾猫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即猫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性状,亲本长尾猫与短尾猫杂交,F1中有长尾猫和短尾猫,说明亲本长尾猫为杂合子,其基因型与F1中长尾猫的相同,A正确;
    B、甲中,亲本长尾猫为杂合子,亲本短尾猫为隐性纯合子,所以甲杂交过程属于测交过程,B正确;
    C、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与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相同,因此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是否是纯合子,C正确;
    D、综上分析可推知:F2长尾猫中的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F2中长尾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D错误。
    故选D。
    26. 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控制,基因E和F的作用相反,E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颜色的深浅与E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F基因淡化色素的颜色(淡化的程度与F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该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三种,部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色植株的基因型除了表中所给的外,还有eeFF、eeFf、eeff三种
    B. 若纯合红色植株与纯合白色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粉色植株,则亲本中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EEFF或eeff
    C. 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后代红色∶粉色∶白色=1∶2∶1
    D. 红色与白色植株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白色植株
    【答案】B
    【分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有题意可知,基因E和F的作用相反,E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F基因淡化色素的颜色,故白色植株的基因型除了表中所给的外,还有 eeFF 、 eeFf 、 eeff 、EeFF, A 错误;
    B、若纯合红色植株(EEff)与纯合白色植株(eeFF或eeff或EEFF)杂交,后代全为粉色植株(Eeff或EEFf),则亲本中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不可能为eeFF,可能为EEFF或eeff,B正确;
    C、基因型为 EeFf 的植株自交,基因型符合9:3:3:1,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1:4:11, C 错误;
    D、若基因型为 EEff 的红色植株与基因型为 eeFF 的白色植株杂交,后代基因型为EeFf,全为白色植株, D 错误。
    故选B。
    27.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黄色(A)对灰色(a1)、黑色(a2)为完全显性,灰色(a1)对黑色(a2)为完全显性,且存在 A 纯合胚胎致死现象。下列相关杂交及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接近 2∶1
    B. 该群体中黄色鼠有 2 种基因型
    C.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鼠的比例一定为 1/2
    D. Aa2鼠与 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 1/8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控制鼠体色的基因有A、a1、a2,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1 、Aa2表现为黄色, a1a1 a1a2表现为灰色,a2a2表现为黑色。
    【详解】A、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后代应出现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由于存在A纯合胚胎致死现象,后代的分离比接近2∶1,A正确;
    B、该群体中黄色鼠有Aa1、Aa2 2种基因型,B正确;
    C、黄色鼠Aa1与黑色鼠a2a2杂交,后代没有黑色鼠,C错误;
    D、 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4×1/2=1/8,D正确。
    故选C。
    28. 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某动物细胞(2n)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有等位基因,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单体,A的一条染色体和D中不含有染色单体,B中出现等位基因,故只有C符合。
    故选C。
    29. 某夫妇的一方表现正常,另一方是色盲。子女中女儿的表现型与父亲相同,儿子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由此可推出母亲、儿子、父亲、女儿的基因型依次是( )
    ①BB ②XBXB ③Bb ④XBXb⑤bb ⑥XbXb ⑦XBY ⑧XbY
    A. ①③⑤⑤B. ④⑦⑦②
    C. ⑥⑧⑦④D. ②⑦⑧②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考查伴性遗传规律的应用。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儿子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据此可推出母亲产生卵细胞的类型,然后通过反证法证明母亲性状的显隐性。
    【详解】由题意知,某夫妇的一方表现正常,另一方是色盲,子女中女儿的表现型与父亲相同,儿子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因此该夫妻色盲患者是母亲基因型是XbXb,正常的是父亲基因型是XBY,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是XBXb(女儿,不患色盲)、XbY(儿子、患色盲)。
    故选C。
    30. 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哪种基因的传递是不可能发生的( )
    A. 外祖父→母亲→女儿B. 祖母→父亲→儿子
    C. 祖母→父亲→女儿D. 外祖母→母亲→儿子
    【答案】B
    【详解】A、外祖父可以将Xb传给母亲,再由母亲将Xb传给儿子,A正确;
    B、祖母可以将Xb传给父亲,但父亲只能传给儿子Y染色体,不能将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传给儿子,B错误;
    C、祖母可以将Xb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传给女儿,C正确;
    D、外祖母可以将Xb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儿子,D正确。
    故选B。
    31. 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
    D. 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均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B错误;
    C、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C错误;
    D、若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则可能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而出现9:3:3:1的变式:如双杂合子自交后代若只要有显性基因表现为一种性状,没有显性基因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则会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
    故选D。
    32. 用32P标记某动物体细胞(2n=4)的 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有丝分裂,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是8条,第3次分裂的该时期一个细胞内含有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能有( )
    A. 0、1、2B. 1、2、3、4
    C. 1、3、5、7D. 0、1、2、3、4
    【答案】D
    【分析】亲代的DNA分子都被32P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2P,另一条链是31P;在第二次复制时,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个DNA中,一个DNA分子既含有32P又含有31P,另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31P,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已知体细胞是4条染色体,而具有8条染色体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亲代的DNA分子都被32P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2P,另一条链是31P;在第二次复制时,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个DNA中,一个DNA分子既含有32P又含有31P,另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31,所以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标记的是0个和4个、1个和3个、2个和2个。D符合题意。
    故选D。
    33.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可知,R型活细菌内有一种遗传因子可以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复活
    B. 艾弗里的实验得出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答案】B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根据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可知,S型菌内有一种“转化因子”可以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
    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在培养基上生存,因此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通过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实现的,C错误;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3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黑藻小叶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
    B. 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主要设计思路均不同
    C.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拍摄的电镜下的照片是物理模型
    D.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A
    【分析】1、模型法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其中拍摄的照片不属于任何模型。
    2、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现象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由于黑藻小叶中液泡周边有大量叶绿体,这使得黑藻小叶的原生质层呈绿色,故可用黑藻小叶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A正确;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思路都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B错误;
    C、拍摄的照片是原型本身,不属于任何模型,C错误;
    D、萨顿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利用的是类比推理法,且基因不都位于染色体上,只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35.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离心,以上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B.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C. 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答案】D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 →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3H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故选D。
    36. 分析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时,发现30%为鸟嘌呤,则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胸腺嘧啶最多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
    A. 20%B. 30%C. 40%D. 60%
    【答案】C
    【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且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则A+C=T+G=A+G=T+C=碱基总数的一半(50%)。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在一个DNA分子中,有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鸟嘌呤,即G=30%,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30%, 则A=T=50%-30%=20%;由于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所占的比例为20%,则该分子中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此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0~40%,所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40%,即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7.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可获得4种不同的小分子物质
    B. 细胞内的DNA均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链状分子
    C.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均占碱基总数的50%
    D. 从DNA分子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则另一条链也是从5’-端到3’-端。
    【答案】C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DNA彻底水解后可获得6种不同的小分子物质即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A错误;
    B、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和原核细胞中拟核区DNA都呈环状而不是链状,B错误;
    C、对于双链DNA分子来说,其分子内的碱基A=T、C=G,所以A+G=T+C,即DNA分子中的嘌呤数=嘧啶数,C正确;
    D、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所以从DNA分子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则另一条链是从3’-端到5’-端,D错误。
    故选C。
    38.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个体内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一定相同
    B. 具有100个碱基对且腺嘌呤占25%的DNA分子片段有4100种
    C. 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DNA分子空间结构极其多样
    D. 植物根尖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和线粒体
    【答案】D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的配对方式虽然只有2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千变万化,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细胞中,DNA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详解】A、神经细胞高度分化,细胞核内DNA不进行复制;原始红细胞的核DNA能进行复制,但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核DNA分子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具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有4100种,但腺嘌呤只占25%,所以该DNA分子片段少于4100种,B错误;
    C、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错误;
    D、DNA分子分布在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但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植物根尖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和线粒体,D正确。
    故选D。
    39. 用15N标记一个含有2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8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DNA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16
    B.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 复制过程中需要嘌呤脱氧核苷酸1500个
    D. 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答案】D
    【分析】1、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特点:半保留复制。
    2、一个DNA复制n次,共产生2n个DNA分子。
    3、一个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2n-1)m个。
    【详解】AB、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DNA复制四次后产生的子代DNA的数目为24=16,故全部子代DNA含15N的DNA所占的比例为2/16=1/8,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比为1,AB错误;
    C、含有200个碱基对4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80个,G=C=80个,解得A=T=12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120=1800,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4-1)×80=1200,需要嘌呤脱氧核苷酸共3000个,C错误;
    D、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D。
    40. 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Y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但能发生联会
    B. A与a、XB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A、a与XB、Y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D.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B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X、Y染色体虽然大小不同,但属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联会,A错误;
    B、A与a、XB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A、a与XB、Y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每空1分,共40分)
    41. 如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的曲线是_____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a=_____。
    (2)HI表示发生了_____作用,形成的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
    (3)在分裂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段。
    (4)分裂图③的细胞名称是_____,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_____段。分裂图①的细胞名称是_____,分裂图④的细胞名称是_____。
    【答案】①. DNA ②. 2 ③. 受精 ④. 有丝分裂 ⑤. ①、④ ⑥. A→D、I→J ⑦. 次级卵母细胞 ⑧. E→F ⑨. 初级卵母细胞 ⑩. 体细胞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图中BC段表示含量加倍,说明为DNA变化曲线;AE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
    2、分裂图中: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1)图中BC段,该物质的含量逐渐加倍,因此该图表示的是DNA含量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所以a=2。
    (2)HI段表示DNA数目减半后又恢复到体细胞水平,说明发生了受精作用;受精之后细胞将进入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即胚胎发育阶段,此阶段进行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分裂图中,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都具有同源染色体,即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④;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A→D(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I→J段(有丝分裂过程)。
    (4)由于分裂图③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分裂图③的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E→F段;由于分裂图①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所以分裂图①的细胞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图④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名称为体细胞。
    42. 现有某种雌雄同花植物,该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粉色和白色三种,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花,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粉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甲组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都是______________,让甲组F1中的粉花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2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若要鉴定乙组F1中某株紫色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进行探究,完善以下的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预测结果和结论:
    若子代植株中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若子代植株中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遵循 ②. 甲组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9:3:4,符合9:3:3:1的变式
    (2)①. AaBb ②. 粉花:白花=8:1
    (3)①. 让该紫色植株进行自交 ②. 紫花:白花=3:1 ③. 紫花:粉花:白花=9:3:4 ④. AaBb
    【分析】分析题干和图表可知:
    1、根据甲组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形,则可推知甲组亲本的基因型都是AaBb,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用组合定律。
    2、乙组杂交实验中,根据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粉花=3:1可知,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小问1详解】
    根据甲组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根据甲组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9:3:4,可知甲组亲本的基因型都是AaBb,F1中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1/3)和Aabb(2/3),若进行自由交配,则只有Aabb(2/3)和Aabb(2/3)杂交后代中出现白花植株aabb,白花植株的概率为(2/3)×(2/3)×(1/4)=1/9,出现粉花植株的概率为1-1/9=8/9,即粉花:白花=8:1。
    【小问3详解】
    乙组杂交实验中,根据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粉花=3:1可知,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杂交得到的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种,若要鉴定某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根据题干得知该植物为雌雄同花植物,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自交实验,若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3:1,若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9:3:4。
    43. 如图为人类甲遗传病(基因用A、a表示)和乙遗传病(基因用B、b表示)的家族系谱图,其中I-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I-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性遗传。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性遗传。
    (2)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若Ⅲ-1与Ⅲ-2结婚,生出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概率为_____________。
    (4)若Ⅲ-2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该男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生出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乙病患者,则该患者出现的原因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在_____________时期发生了异常。
    【答案】(1)①. 常 ②. 显 ③. X ④. 隐
    (2)①. AaXBY ②. aaXBXb或aaXBXB
    (3)1/16 (4)①. aaXBY ②. 母方 ③.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分析系谱图:根据甲病代代相传,且Ⅰ-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判断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Ⅰ-2患甲病,而所生女儿Ⅱ-3表现正常,因此甲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根据Ⅰ-3和Ⅰ-4表现正常,所生Ⅱ-6患乙病,判断出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Ⅰ-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判断出乙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甲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问2详解】
    II-4有甲病没有乙病,其母亲没有甲病,所以其基因型是AaXBY。III-2没有甲病也没有乙病,但其兄弟有乙病说明其母亲是乙病携带者,所以其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小问3详解】
    III-1有甲病没有乙病,基因型是AaXBY,III-2是1/2aaXBXB、1/2XBXb,他们结婚后生出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2,患乙病(XbY)的概率是1/2×1/4=1/8,故生出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概率为1/2×1/8=1/16。
    【小问4详解】
    正常男子的基因型是aaXBY,III-2与其结婚后生出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乙病患者(XbXbY),说明是其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形成了XbXb的配子。
    44. 图1中原 DNA 分子有 a 和 d 两条链,Ⅰ 和Ⅱ 均是 DNA 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Ⅰ 和Ⅱ 均是 DNA 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Ⅱ 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Ⅰ 是____酶,Ⅱ 是____酶。图1中两条 DNA 单链按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该DNA片段中含有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在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图1过程的场所为____。图1中 DNA 完成复制后,b、c 两条链的碱基序列____(填“相同”或“互补”)。
    (3)组成 DNA 基本骨架的元素为____;DNA 分子中____碱基对比例越高,DNA 分子越稳定。图2中序号④的中文名称是____。
    (4)若 1 个 DNA 双链均被 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 m 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
    【答案】(1)①. 解旋 ②. DNA聚合 ③. 反向平行 ④. 2
    (2)①. 细胞核、线粒体 ②. 互补
    (3)①. C、H、O、P ②. G-C ③.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2/m
    【分析】1、分析图1可知,该图是DNA分子复制过程,Ⅰ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Ⅰ是解旋酶,Ⅱ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c,因此Ⅱ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分析图2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①是碱基T,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④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⑤是腺嘌呤。
    【小问1详解】
    分析图1可知,Ⅰ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Ⅰ是解旋酶。Ⅱ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c,因此Ⅱ是DNA聚合酶。图1中两条 DNA 单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该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小问2详解】
    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因此在这两处会发生DNA复制。b、c两条链分别是以DNA的两条单链复制而成的,因此两条链的碱基互补配对。
    【小问3详解】
    磷酸和脱氧核糖相互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因此组成元素为C、H、O、P。其中因为G-C碱基对之间含有3个氢键,A-T碱基对含有2个氢键,所以G-C碱基对,比例越高,DNA分子越稳定。图2中序号④的中文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小问4详解】
    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m个子代噬菌体,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其中 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2/m。
    基因型
    EEff
    Eeff、EEFf
    EEFF、EeFf
    表型
    红色
    粉色
    白色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F1的表型及比例

    紫花×紫花
    紫花:粉花:白花=9:3:4

    紫花×白花
    紫花:粉花=3:1
    相关试卷

    [生物][期末]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检测(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检测(解析版),共18页。

    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生物考试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生物考试试题,共8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