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一校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一校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命题人:邹海明审核人:徐百艳
阅 读(共5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 分)
老舍:写透一件事
写自己真知道的事
①一个学生不写学生的生活,而在报纸上找些婚姻法宣传资料去写,一定写不出什么名堂来。写东西非有生活不可。不管文字多么好,技巧多么高,也写不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是工人,就写工人的生活。这样,写作范围不就太小了么?只要写得深刻,范围小点没有什么关系。一位伟大的作家的确能够写出许多不同的人物,好多不同的事情,可是咱们现在的目的是先写好一件事,还不能希望马上成为伟大的作家。不怕写的少,就怕写不好。写出十几句话的一首好歌,风行全国,到处起大的鼓舞作用,功劳也不小呵。
抱定一个题目写
②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有这个困难:很高兴地看中了一件事,打算用它写成一篇小说或戏剧。可是一动笔,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其中最常遇见的一个是我们只看见了事情的表面,而没有看见它的根儿,所以写了几句就搁下笔,怪扫兴的。我们不应当这么容易动摇,而应当深入地去挖那件事的根儿,养成我们对事事物物要创根问底的习惯。我们的任就是遇见事必去创根问底。假如我们老满足于事情的表面,看见一件热闹的事,不求甚解,动笔就写,写不出就扫兴,一来二去我们就丢了信心,不想再拿笔了。反之,我们若是抱定根问底的态度,我们就会慢慢地体会出来,不管事情多么热闹或多么简单,不过都是表面的现象。赶到咱们挖到事的根儿上,热闹的事也许原来很简单,简单的事儿也许并不那么简单。事情的根儿就是问题所在。
③找到问题,咱们心里可就透亮多了。呵,原来这件热闹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很简单哪:原来那件简单的事倒并不应当轻视,问题不小呵。这样,咱们就不再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住,也就容易判断出哪个值得写和哪个值不得写,不再冒冒失失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笔就写,也就减少了因写不出而扫兴灰心的毛病。
④还有,看到了问题就得解决问题。这么一来呀,咱们的文章可就有头有尾,是个整的了。我们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写出相当好的作品来。不抱住一个问题挖到底,而随便今天试试这个,明天试试那个,必至一无所成。
怎样才能不至于千篇一律
⑤一个问题怎么来的和怎么解决的,必与别的问题的来龙去脉不同。同一样的问题又因为人物的性格不同,时间不同,而有特点。我们要细心地看,看问题,看人物,看地点,看时间,把有关的事物都看了,自然会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⑥工人同志们一写到解放后的生活提高,往往就描写家里吃饺子。不错,吃饺子的确是好现察:可是,千篇一律都说包饺子就不新鲜了。难道不许吃炸酱面么?再说,真要是看出问题,不提包饺子也不要紧。要写选一件事必须钻到事情里边去,可千万别不管是写什么问题老先预备下一个套子-老拿包饺子开始!钻到问题里面去就必定有话可说,用不着套套子,⑦也许有的同志要问:我们能那么细心,钻到问题里面去吗?我说:能!一定!您多半是有点害怕,以为没有现成的套子,就怕写出的东西不像样子。您不必胆小,那些套子不是给您预备的,只要您肯用心,肯下工夫,您会创作!
1.关于“写自己真知道的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再多技巧,也写不出什么名堂来。
B.没有生活积淀,不管技巧多高,也不能写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C.只要写得深刻,描写生活范围小一点的事情也一样是可以的。
D.只要写得好,写的东西内容虽然少也一样可以有积极的影响。
2.关于“抱定一个题目写”部分的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初学将一件事写成小说或者戏剧,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是因为没有看见事情的根本。
B.初学写作遇到事情就去刨根问底,会发现热闹或者简单的事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C.不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住,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也就容易判断出哪个值得写和值不得写。
D.咱们写文章依照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能写得出相当好的作品来。
3.写作者创作“怎样才能不至于千篇一律”?请结合第⑤一⑦段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 4~7题。(20 分)
阅读让人保持生长
①大多数旨在谋生的职业行当,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学习期。第一步是入门,从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艺学起,然后一步步地提高,到了某个时候,就可以出师了。这时人们会说,他有本事了,有自己的饭碗可端了。
②读书也容易被人这样理解,特别是当将它和“上学”连着说的时候。但这样理解读书,包括为了更新知识的阅读,显然是过于功利化了,这是把它等同于了一般的谋生手段。
③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讲,读书最具有魅力的所在、最让人沉醉之处,还是在功利目的之外。超越了功利的阅读有助于使阅读者达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成为一个有趣味和内涵的人,一个丰富和深刻的人。
④阅读可以极大地填补经验的不足。一个人,哪怕生活阅历再丰富,也总是有限的、相对意义上的,对于纷纭复杂的现象世界而言,他所拥有的经验永远只是九牛一毛。这种缺憾,庶几可以经由阅读而获得某种弥补。书籍是一个缩微了的世界,举凡大千世界中存在的、发生过的有意义的一切,不论是有形的课本化、事件化的存在,还是不可见的精神的活动,都会被记录、描述、分析和评判,都会在茫茫书海中的某一本中栖身。所以,13 世纪阿拉伯神秘主义学者穆希丁这样宣称:字宙就是一本巨大的书。而当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则说:世界作为一本书而存在。阅读,将我们的经验世界无限地延伸,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都是书籍的触角伸延和窥伺的领地,都在文字的掌控中,它能告诉我们想了解的一切,就看我们的期望有多大。
⑤在经验的茂密丛林之后,优秀的书籍还能让读者窥见林梢上晨曦一般的智慧的光亮。那是对于现象世界的深入观照和探测,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思索和领悟。大到文明的辉煌与湮没、王朝的强盛与表败,小到个人命途的坎坷或顺逆,生命感受的丰盈或贫瘠,都有着可以寻绎的深层原因。要破解其间的复杂、玄奥、迂曲和幽微,需要眼光,需要识见。而优秀的书籍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因为在字里行间流动的,正是一辈辈人的智慧。经由这种接力般的传递,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够面对人类的精神宝库,每当打开一册优秀的书籍时,便仿佛是在掬饮一捧甘洌的智慧泉水。我们难道不应该产生出由衷的感激之情吗?
⑥比以上这些更为重要的,是阅读对于生命状态的陶治。不妨用这样的。句话加以概括--阅读能够让人保持生长。
⑦这是因为,仿佛自然界的光电现象一样,自阅读中也会产生出来一道光束,它不但映照了外界更照亮了内心。这一道光束,当它烛照自身时,便是一道精神的X光,探测的是灵魂和情感的状态,是否健康、坚韧和飞扬。要达到精神上的健康、洁净、生机勃勃,也要靠日常阅读的呵护,而且要体现为永远的现在进行时态才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以精神的哺育为目的的读书,也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而是充分必要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它是促进灵魂成长的必要的条件。虽然影像特别是网络的出现,对书籍长期以来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带来了冲击,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它的作用,但决不可能完全替代它。
⑧在今天,一个人的心灵版图中,有那么多的角落蒙被了尘埃,需要经常打扫干净,有那么多的地方显得荒芜,需要栽植上一簇绿色。因此,阅读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随时相伴的了。要时常读优秀的书,给灵魂添加正面的东西。这是一种你进我退的较量,仿佛拔河一样,已方的劲头增添一分,对方的力量就会减弱一点。随着阅读的深入,心灵的宁静增加一份,物欲的冲动就减弱一份,崇高的念头升高一些,卑琐的念头就会降低一些。相应地,精神健康的指数,也就会逐渐地升。
⑨一个阅读者,一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读书,读书这项活动,便不是高雅的点缀,不是自我标的方式和手段,而变成生活的一项切实的内容,一件须史不可停歌的事情,成为生命的不可切割的部分了。
⑩阅读是一生的事业。
(作者:彭程 文章有删改)
4.阅读①一③段,说说“和'上学’”连着说”的“读书”与作者理解的“读书”目的有何不同?(4分)
5.“在功利目的之外”的阅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请结合④-⑥段的内容分条简要概括。(6 分)
6.文章以“阅读让人保持生长”为题,请结合第⑦自然段说说阅读是怎样让人“保持生长”的?(6 分)
7.请结合⑧⑨两段,简要概括作者认为“阅读是一生的事业”的原因。(4分)
三、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第 8、9题。(7分)
①那是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菜刀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过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②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李(长林)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③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红军在它自己的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他的部队现在又在行军路上,向甘肃进发,预期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到达。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①中的内容。(3 分)
9.请根据选段②③段的内容,概括贺龙的特点,答到两点即可(4 分)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3 分)
度荆门望楚
陈子男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成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①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注释】①白云隈(wēi):白云尽头。
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遥遥,望望”可看出路途遥远和诗人心情的急切。
B.颔联中“尽”透露诗人对山峦相连的巴山蜀水的不喜之情。
C.颈联对荆门之景进行具体形象描绘:城邑分布,树林苍翠。
D.尾联中表达了诗人对楚地风光的新鲜感受以及兴奋的心情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1~14 题。(15 分)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度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更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卫鞅:人名,即商鞅。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既具 具:准备 B.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数:计算
C.民怪之,莫敢徙 怪:责怪 D.行之十年,秦民大说 行:施行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傳公子度黥其师公孙贾
A.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B.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C.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庋/黥其师公孙贾
D.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赏给搬走木头的人五十金,是为了借此表明即将颁布的法令不会欺骗百姓。
B.新法在民间施行整一年,数以千计的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带来了不便。
C.因为没有尽到好好教导太子的责任,公子虔、公孙贾都受到了很严厉处罚。
D.卫鞅把先反对后来又赞赏法令的人迁到边城,是为了告诫百姓少议论法令。
14.请将本文言文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表达(共 65 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19 题。(15 分)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至理名言,历来被视为有逃避变节的嫌疑,其实不然。小到个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难免要作出改变、调整,甚至于不得不放弃。①
②鲁迅是万人 的大文豪。当初他曾经 了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 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 斗争。试想,如果没有他的放弃,无数的国民能战胜愚昧,争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吗?可见,放弃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甚至可以造福万民。放弃也是一种大智。③
④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 [A]干事业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B]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 [C]久久的感伤春光,是蠢人[D]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舍不得家庭的温馨,就会羁绊起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你美好的青春。
15.下列加点字的字形或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至(zhi)理名言 B.计较(jià) C.温馨(xIn) D.羁绊(pàn)
16.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鲁迅是万人 的大文豪。当初他曾经了 学医牧国的道路。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 了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 斗争。
A.敬仰 选择 放弃 殊死 B.敬仰 抉择 放弃 拼死
C.敬佩 选择 抛弃 殊死 D.敬佩 抉择 抛弃 拼死
17.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A]干事业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B]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C]久久的感伤春光,是蠢人[D]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A.。 B.。 C., D.。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难免要作出改变、调整,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A.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B.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C.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改变、调整,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D.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难免要作出改变、调整,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19.将“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善于放弃更难能可贵!”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3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七、作文(5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居里夫人在简陋的棚屋里提炼镭时,起初并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她说:“……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
汪国真也在一首诗里写到:“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的确,向着目标前行的征途是艰难的,但艰辛奋进中不也有着快乐吗?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以“享受过程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班级,请用“八(1)班”代替,自己的姓名,请以“小林”代替。
武珞路2024-2025八上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选择题:1B 2C 10B 11C 12B 13C 15D 16A 17C 18B 19A
3.答案示例1:细心研究要反映的问题,弄清问题(事情)的来历和解决办法。不使用现成的套子或模式。
答案示例2: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主题时能不受内容和作品形式的限制。(答出确定主题得2分,答出不受内容和形式限制得2分)
4.和“上学”连着说的“读书”: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谋生手段;作者理解的读书: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4分,每点2分)
5.①可以填补我们生活经验的不足;②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眼光和见识);③能够陶冶我们的生命状态(能够让人保持生长)。(6分,每点2分)
6.答案示例1:可以先通过阅读探测人的灵魂和情感是否健康、坚韧和飞扬;接着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保持精神的健康、洁净和生机;再通过读书来哺育精神,促进灵魂(精神)的成长。(6分)
答案示例2:先探测精神是否健康,接着通过持续阅读保持精神健康,再接着通过读书促进精神成长。
7.答案示例1:①心灵上尘杂和芜秽,需要通过随时阅读去消除。②提升精神健康的指数,也需要时常阅读优秀的书。
答案示例2:①阅读可以消除心灵的尘杂和芜秽。②阅读优秀书籍可以提升精神健康的指数。(4分)
8.贺龙用一把菜刀闹革命。(贺龙用一把菜刀解除了卫队的武装)(3分,答到“贺龙”1分,答到事件2分)
9.①口才好 ②影响力大(或“感召力强”)③意志坚定(或“意志顽强”)(4分,每点2分,同时答到“影响力大”和“感召力强”只能算答到一点,阅卷时只看前两点。要点中有错别字扣1分)
14.(6分)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译: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教化的人”,于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边疆去。此后,百姓再没有人敢议论新法了。
20.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 “内容”包含两个方面:题意的理解和题意的支撑。题意应源自作文题的整体语意,题意应鲜明,但表达上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文中材料的价值在于能恰当而完美地支撑题意。题意表述分为“正确”和“错误”两个层次,题意支撑分为“恰当”“缺陷”“错误”三个层次。依据题意的表述和题意的支撑两个指标的不同层次,作文可分为下面七类文。
一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恰当。
二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有缺陷。
三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恰当。
四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有缺陷。
五类文:题意正确,材料不能支撑题意。
六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不能支撑该文主旨。
第七类:题意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字迹清晰,允许有极少错别字(不超过3个)。
合格: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字迹较清晰,允许有少量错别字。
不合格: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 语意的表达。
本次作文评分共设七个类别,一至六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 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 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七类不 分档次,题意错误且与材料无关为七类文,“表达”被评为“不合格”的也为七类文。
一类文46-50 二类文37-45 三类文30-36 四类文22-29 五类文14-21 六类文6-13 七类文0-5
【特殊情况评分说明】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作七类文: (1)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2)题意或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或抄写试卷上现成的文字材料。 (3)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 字以内)。
2.字数不足 600 字的评分要求: (1)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每差一行扣 1 分。 (2)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每差一行扣 2 分。
3.字数超过 600 字却没有完篇的评分要求: (1)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下档分数。 (2)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基础上降一类给分。 4.缺少标题扣 2 分。 5.在评判“表达”一项时,应特别关注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错别字较多的
作文不得进入“表达”的“优秀”层次。
【对作文题意的界定】
对本题题意的界定: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语意,正确的立意是“学习和生活中,在奋斗的结果不明确、奋斗的条件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须努力地奋斗并感受过程的快乐”。
作文要素一:未知结果的目标;要素二:奋斗的行为及认知(拼搏中有快乐);要素三:结果(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或者结果不明朗);要素四:认识感悟。
附文题: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居里夫人在简陋的棚屋里提炼镭时,起初并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她说:“……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
汪国真也在一首诗里写到:“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的确,向着目标前行的征途是艰难的,但艰辛奋进中不也有着快乐吗?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以“享受过程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班级,请用“八(1)班”代替,自己的姓名,请以“小林”代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02),共8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03),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01),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