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种群与群落(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展开易混易错梳理
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
①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当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率高于迁出率时,种群密度增大;反之,种群密度减小。
②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
二、三种种群调查方法
三种种群的调査方法分別是: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显微计数法。样方法适用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关键做到样方适当,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适用于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关键做到标志动物与未被标志动物被捕获的概率相同;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微生物,计算时不要忘记稀释倍数
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
①选取样方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且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②植物个体的大小不同,所选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
③计数原则:样方内的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
注:实心圆表示应统计或计数的个体
2.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不影响动物的寿命和行为。
②标志物不易脱落、不能过于醒目。
③调查期中,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
④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被重新捕获的概率相等。
⑤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3.种群密度调查数据的偏差分析
(1)偏高:一般情况下,导致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比实际数值小的因素,都会导致最终的调查数据偏高,如被标记的个体不容易再次捕获、标志物脱落等,都会导致调查数据偏高。
(2)偏低:若被标记的个体标志明显,第二次更容易被捕获,或者捕捉时只捕捉某种个体(如用大网眼渔具捕获大鱼)会导致调查数据偏低。
三、两种增长模型的两个区别
“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两个区别是:条件不同和增长特点不同。
(1)“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①区别
②联系
解读: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的影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就是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如图)。两种增长方式的变化:
“J”型曲线eq \(――――――――――→,\s\up7(环境阻力逐渐增大))“S”型曲线
(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应用
①K值的应用
a.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b.有害生物的防治: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储粮食、消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c.合理确定载牧量:
草场放牧,最大载畜量不能超过K值;鱼的养殖也不能超过K值,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K值下降。
②K/2值的应用
a.资源开发与利用: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对养殖的生物进行捕捞(捕获)时,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K/2值处,以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
b.有害生物防治:务必及时尽早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处。
四、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判断方法
(1)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先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另一条曲线代表捕食者。
(2)看曲线峰值的高低: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曲线峰值低的是捕食者。
(3)看个体的数量多少:一般被捕食者的个体比捕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
五、认识群落结构的两个误区
(1)不能误认为同种生物内的个体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高度差异属于垂直结构。
(2)不能误认为恶劣环境中的生物类群的进化程度就低,生物的进化程度与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六、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二者的区别关键上起点,初生演替的起点不仅没有生物而且没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裸岩、火山灰、冰川泥、沙丘上的演替
误认为演替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木植物、苔藓等。
1.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从起点上判断
①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是初生演替。
②起点为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和速度上判断
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
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
2.有关群落演替的两点提醒
(1)能否演替成森林阶段与演替的类型无关,不管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2)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本质区别在于演替的起点不同,即是否具备土壤条件。初生演替是在不具备土壤条件的地方进行的演替,而次生演替则是在具备土壤条件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易混易错通关
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昆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2.调查1km2范围内某种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5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通过标记物探测到有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前,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带有标记的动物应再次计算在内),但该段时间内有野兔迁入使得种群总数量稳定,理论上计算关于该区域该野兔的实际种群密度(结果取整数)不可能是( )
A.216只/km2B.207只/km2C.200只/km2D.188只/km2
3.盖度是指植物地上器官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干扰对群落中不同层次的影响是不同的,如一块云杉林在一次雪崩后,40年内未受到干扰,其盖度如图a所示。另一块云杉林第一次雪崩后,每4年遇雪崩一次,在相同的40年中,其盖度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崩等自然灾害是影响云杉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B.图a中40年后该块云杉林不存在垂直结构,图b中40年后该块云杉林存在垂直结构C.图a、b两种情况均存在次生演替,且图a中40年间云杉与禾草、杂草在种间竞争中都占优势
D.研究云杉的生态位常研究其种群密度等,调查其种群密度的估算法有样方法、逐个计数法等
4.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
B.该种群数量大于68万个后呈现下降趋势
C.该种群数量为44万个时,种群瞬时增长量最大
D.该种群瞬时增长量大于0时,种群数量将上升
5.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甲与动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相关曲线,其中N表示动物甲与动物乙种群的现有数量,K表示它们的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t1前,动物甲的种群数量多于动物乙
B.t1~ t2,动物乙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t1时,动物甲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 t1前后,动物甲的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动物乙
6.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
B.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蜱不是互利共生关系
C.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
7.某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人员以网格为单位利用红外相机自动拍照技术来调查豹猫的种群密度,如下图所示。他们利用豹猫身上独特和不变的花纹进行非损伤取样标记,然后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对豹猫的种群密度进行估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台相机记录的平均个体数代表豹猫的种群密度
B.若豹猫再次被拍摄到的概率过低,则会使结果偏低
C.若K02网格中未拍摄到豹猫,则该区域为豹猫非活动区域
D.采样期时间不可过长,以减少出生、死亡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8.研究人员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某马场划出一个实验区,设置5个大小都为650m×120m的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区,用不同数量的马群(其他条件相同)放牧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使表中各项指标数据有意义,实验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与不放牧区相比较,轻度放牧区草群的再生能力更强
C.中度放牧使下层草群获得更多光照,有利于提高草群密度
D.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群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渐提高
9.牧场某区域因受到雷击引发火灾焚烧殆尽。为了恢复该地的群落结构,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试验。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采取了两种处理方式: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第一年初人工播种多种草本植物种子)。调查试验期间这两种处理的样地草本植物的类群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恢复样地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B.人工干预加快了牧草地的群落结构恢复速度
C.第四年两种样地的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相同
D.自然恢复样地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逐年下降
10.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围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11.政府对青龙山矿山进行了生态修复,对平台及平地采用“整体覆土+撒播草籽+种植灌木”等手段进行绿化,斜坡采取挂网客土喷播进行复绿,使青龙山披上了绿装,鸟类及其他物种也越来越丰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龙山不同地段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青龙山生态修复进行的演替与弃耕农田的演替类型相同
C.可以预测青龙山演替的不同阶段,优势植物种群类型不同
D.采矿产生的大石坑和深水塘,使群落偏离了自然演替的方向
12.浙江玉环漩门湾湿地曾经是荒芜的滩涂,只有少量生物,现入选浙江省第一批观鸟胜地。湿地对于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天然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荒芜的滩涂发展到现今的观鸟胜地属于初生演替
B.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各物种比例稳定不变
C.演替过程伴随着干物质的积累,其中积累最多的元素是碳
D.任何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一样,最后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13.湿生演替是指生物从湖泊和沼泽等水区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过程。由于外来砂土的流入以及植物残体的堆积或因营养盐类的积累,使湖泊浅化,不久便出现陆地化现象;陆地化后,地下水位降低和植物的生活引起土壤形成及干燥,从而使陆地草本植物和树木及动物侵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河床增高,出现区域陆地,发生湿生演替
B.岸边和近岸浅水区的动植物类群明显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草本植物和树木的侵入,表明群落结构更加复杂,光能利用率逐步提高
D.人类过度开垦,导致逐渐取代森林的灌木丛出现了局部荒漠化,此时演替的方向未发生变化
14.图甲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图丙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若图甲表示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最好在_____(填“b”或“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蛇发挥明显作用的时间段是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若图甲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_____。若以图乙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_____个。该数值与实际活菌数相比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同”)。
(4)图甲中D点对应图丙中_____的年龄结构。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丙中_____所示的类型。
15.为调查某地发生山体滑坡后第30年生物群落的恢复情况,科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群落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进行了植被生物量(某时间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的研究,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体滑坡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演替,与裸岩上发生的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____(写出两点)。
(2)研究原始群落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中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____法。山体滑坡区域恢复到一定阶段时,图示的不同植物类型同时交织在一起,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图中代表山体滑坡区域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在山体滑坡区域的生态修复过程中,所选植物一般为本地物种,而不宜选用外地物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昆虫的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诱捕法,A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较少的物种,B错误;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C正确;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调查,D错误。
2.答案:B
解析: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前和后其计算的方式不同,且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的标记动物死在重捕面积范围内还是外其计算结果又不同。如果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前,因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可以看作第一次标记动物数量的减少量。如果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的重捕范围内,可以看作第二次重捕的标记动物数量的增加量,同时也是第二次重捕数量的增加量;如果死在重捕范围外则对计算无影响。由题干可知,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前,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的1km2范围内种群数量理论计算有如下几种可能:
①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前,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在重捕面积范围内无标记动物死亡:
则N=M×n/m=(50-2)×45/10=216(只/m2)。
②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前,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在重捕面积范围内有1只标记动物死亡:
则N=M×n/m =(50-2)×(45+1)/(10+1)≈200(只/m2)。
③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前,2只标记动物死于随机运动均匀分布后,在重捕面积范围内有2只标记动物死亡:
则N=M×n/m =(50-2)×(45+2)/(10+2)≈188(只/m2)。
由此求出的种群密度有216只/km2、200只/km2和188只/km2三种可能,不可能为207只/km2。故选B。
3.答案:C
解析:雪崩等自然灾害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为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图a中40年后该块云杉林在垂直结构上仍有不同的生物分布,因此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图a、b两种情况中原来均有生物存在,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图a中40年间云杉与禾草、杂草在种间竞争中占优势,C正确;逐个计数法是指逐个统计生物个数的计数方法,不属于种群密度的估算法,D错误。
4.答案:A
解析:种群瞬时增长量可表示增长速率,由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20万个~68万个),随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先升高后降低,超过一定数量(68万个)后,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会减少并稳定在该数值,由此可知,该种群数量变化符合“S”形增长曲线。
A错,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种群的K值为68万个,该值并非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种群数量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剧烈。
5.答案:B
解析:动物甲、乙的K值均未知,无法判断t1前动物甲的种群数量是否多于动物乙,A错误;t1~ t2,动物乙的种群数量在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t1后,K/N的值仍在减小,而动物甲的种群数量仍在增加,C错误;由于K和N未知,无法判断动物甲、乙的增长速率大小,D错误。
6.答案:C
解析: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③的变化可能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A正确; B、由图中曲线②与③可知,两条曲线不是同升同降的关系,可推测小型鼠与革蜱不是互利共生关系,B正确; C、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环境,C错误; D、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因此可推测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D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错,单位面积内每台相机记录的平均个体数代表豹猫的种群密度;B错,结合“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对豹猫的种群密度进行估算”可知若豹猫再次被拍摄到(相当于标记重捕法中被标记的个体再次被捕捉到)的概率过低,则会使结果偏高;C错,若K02网格中未拍摄到豹猫,也可能是时间短等偶然因素导致的,不能得出该区域为豹猫非活动区域的结论;D对,采样期间种群的出生和死亡均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采样期时间不可过长,以减少出生、死亡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8.答案:D
解析:题述中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A正确;与不放牧区相比较,轻度放牧区草群的再生能力更强,表现为轻度放牧区草群丰富度和草群密度较大,B正确;中度放牧区的草群高度较低,使下层草群获得更多光照,有利于提高草群密度,C正确;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群高度不断减小,而草群丰富度和草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草群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并非逐渐提高,D错误。
9.答案:B
解析:自然恢复样地的土壤基本保留,故为次生演替,A错误;人工干预使初期草本植物的类群数量远高于自然恢复样地,加快了牧草地的群落结构恢复速度,B正确;第四年两类样地的草本植物的类型数量相同,但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C错误;自然恢复样地中草本植物的类群数量逐年上升,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也逐年上升,D错误。
10.答案:C
解析: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改变,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群落内部因素,因此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A正确;初生演替是在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裸岩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B正确;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一般不经历苔藓阶段,C错误;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D正确。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知识。青龙山不同地段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青龙山生态修复前后发生了次生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也,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可以预测青龙山演替的不同阶段,优势植物种群类型不同,C正确;采矿产生的大石坑和深水塘,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群落演替偏离了自然演替的方向,D正确。
12.答案:C
解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荒芜的滩涂存在生物,因此从荒芜的滩涂发展到现今的漩门湾湿地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湿地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各物种的比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B错误;生物体的干物质主要是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因此演替过程伴随着干物质的积累,其中积累最多的元素是碳,C正确;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群落的演替不一定发展到森林阶段,比如在干旱地区,很难发展到森林阶段,D错误。
13.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黄河下游出现区域陆地的过程发生了湿生演替,A正确;岸边和近岸浅水区的动植物类群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土壤湿度的差异导致的,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草本植物和树木的侵入使得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光能利用率逐步提高,C正确;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说明环境已恶化,人类过度开垦使灌木丛出现局部荒漠化加速了该演替过程,但演替的方向未发生变化,D正确。
14.答案: (1)种群密度
(2)b;ef;变大
(3)抽样检测;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或pH变化;6×109;偏大
(4)Ⅲ;Ⅰ
解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草原上的鼠在6时刻种群数量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快,故最好在b时刻前进行防治;在草原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蛇后,蛇发挥明显效应的时间段是草原鼠数量下降这段时间,为ef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草原鼠数量降低速度减慢,因此a角度变大。
(3)调查酵母菌数量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 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或H变化;由图乙及血球计数板规格可知,该血球计数板共25个中方格,血球计数板上酵母菌数量为24×25=600个,又因为血球计数板体积为1mm×1mm×0.1mm,故1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量为600÷(0.1×10-3)×103=6×109,所得计数中的菌可能有死菌,故该数值比实际活菌数量偏大。
(4)图丙Ⅰ增长型、Ⅱ稳定型、Ⅲ衰退型;图甲中D点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属于衰退型的年龄结构,故为图丙中的Ⅲ,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
15.答案:(1)次生;演替速度快,经历阶段相对较少,趋向恢复原来群落
(2)取样器取样;垂直;;图中植被生物量明显小于;避免引进的物种因缺乏天敌、环境适宜等而造成生物入侵
(3)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的生物量最高(该群落中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最高)
解析:(1)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可能保留有植物的繁殖体,故山体滑坡区域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裸岩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两者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前者群落演替速度快,经历阶段相对较少,趋向恢复原来群落。
(2)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当恢复到一定阶段时,图示的不同植物类型同时交织在一起,形成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明显小于,故图中代表山体滑坡区域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为了避免引进的物种因缺乏天敌、环境适宜等而造成生物入侵,在山体滑坡区域的生态修复过程中,所选植物一般为本地物种,而不宜选用外地物种。
(3)由于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的生物量最高,而图中所示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最高,因此该区域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
类型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疾病等
自然条件:食物、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等
曲线模型
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特点
无K值,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有K值,K/2时增长速率最大
处理区
草群丰富度(种)
草群高度(cm)
草群密度(株/m2)
不放牧区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区
23
9.6
324.8
中度放牧区
25
9.3
329.1
重度放牧区
18
7.2
254.5
样地类型
初始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自然恢复样地(种)
0
8
13
16
22
人工干预样地(种)
0
29
25
22
22
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 这是一份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有关提醒,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DNA的结构,DNA的半保留复制,染色体,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8 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 这是一份专题8 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源染色体的三个认识误区,与减数分裂相关的4点提醒,鉴别细胞分裂图像的常用方法,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7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 这是一份专题7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理解细胞衰老和凋亡的两个“≠”,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关于癌细胞的三个易错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