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1.如图为不同时期新石器文化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中原地区已经处于各种文化分化的复杂阶段
B.不同文化圈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相互隔绝现象
C.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出现愈来愈分层的状况
D.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并行到中原中心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距今7000-5000年前中国各地早期文化分布呈现分散、多元特征,到距今5000-4500年前,中原地区文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中华文明经历了从多元并行逐渐演变成以中原为中心的过程,D项正确;右图并没有显示中原地区已处于文化分化的复杂阶段,排除A项;图中显示不同文化圈之间存在交流,而非一开始就相互隔绝,排除B项;图中看不出早期文化的“分层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2.关于尧、舜、禹之间的权力转移,不同于《史记·五帝本纪》记录的“禅让制”。韩非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古本竹书纪年》中也有“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等类似的记载。这说明了()
A.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导致禅让传说产生
B.儒家所推荐的选贤举能与法家存在分歧
C.文献史料的研究需要史料实证和综合考察
D.禅让篡夺并存于从传贤到传子的过渡阶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尧舜禹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关于五帝间的权力转移方式,有禅让和篡夺的不同记载,说明文献史料的研究需要史料实证和综合考察,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的相关信息,也无法确定禅让传说由其产生,排除A项;《古本竹书纪年》不属于法家著作,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禅让与篡夺并存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 项。
3.对于金文“王”字 字源本义,有多种观点,其中有学者认为“王”的字形,像横置的钺。在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青铜钺,作为仪仗兵器,代表着持有者的生杀予夺的权力。该考古发现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A.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发达 B.贫富分化导致等级差异
C.王权产生与军事征伐有关 D.已经出现成熟的文字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王”字的字形像横置的钺,且青铜钺作为仪仗兵器,代表着持有者的生杀予夺的权力。这里的“生杀予夺”与军事征伐紧密相关,暗示了王权的产生与军事征伐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青铜钺作为权力的象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联系,C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提到了青铜钺的出土,但这并不直接说明青铜器铸造技术是否“发达”,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贫富分化或等级差异的直接证据,只是描述了青铜钺作为权力的象征,青铜钺的出土与贫富分化或等级差异无直接逻辑联系,排除B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金文“王”字的字源本义和青铜钺的象征意义,并未涉及文字体系的成熟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周武王褒封先代之后,称为“三恪”,以示对先代君王的尊敬。对此,《论语》指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据此可知,“三恪”之封()
A.有利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B.强化了周朝的中央集权
C.反映出对殷商平民的优待 D.意在扩大王室宗法范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材料所述周武王对先代君王后代的分封,有利于团结有势力的异姓贵族,使“天下之民归心”,从而巩固周王朝的统治,A项正确;中央集权与分封制不符,排除B项;先代之后并非指“殷商平民”,而是指先代君王后代,排除C项;材料所述仅是对先代君王后代的分封,与周王室并不存在宗法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5.殷商时期,大小祭祀仪式由作为神的联结者巫师主导,“礼”以服务鬼神为主。西周时期,周王以下的统治阶层内日常要践行的“礼”有二十余类,每一类从祭品、地点、参与人员服饰到配套礼乐,对不同阶层人规定不同的标准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规范。这一变化反映出()
A.儒家礼教的影响增强 B.早期人文精神的凸显
C.社会阶层趋于平等化 D.王权与族权日益融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材料以服务鬼神为主”可知,商朝时期,祭祀仪式重视鬼神,据材料每一类从祭品、地点、参与人员服饰到配套礼乐,对不同阶层人规定不同的标准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规范”可知,西周时期的祭祀更加强调对社会成员的规范,由重视鬼神到重视人的变化,反映了早期人文精神的发展,B 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尚未产生儒学,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为奴隶社会,社会阶层之间并不平等,排除C项;西周时期王权与族权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宗法制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与材料中的祭祀活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6.自西周到春秋末期,人们所言之“利”大多都是“公利”,如民之利、国之利、社稷之利、公室之利。战国时期,社会“上下交征利”,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以获得最大化的“利”作为行事、判断的准则。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缘宗法制逐渐崩溃 B.政治秩序与格局重构
C.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D.社会主体士阶层崛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战国时期,最大化的“利”成为行事、判断的准则,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力牛耕出现并不断推广,社会生产力进步,促使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血缘宗法制逐渐崩溃属于社会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项;政治秩序与格局重构属于政治原因,而主要原因是经济方面,排除B项;士阶层崛起属于直接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 项。
7.在《春秋》《左传》《国语》等书中,春秋时期齐、鲁、晋、郑、陈、蔡等中原诸侯被称为“中国”华夏”“诸华”;秦、楚等仍是“夷狄”。至战国,七雄并称“诸夏”,同列“中国”。这一现象()
A.造就了统一的历史条件 B.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
C.模糊了“夷夏之防”界限 D.源自于周王室权威的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春秋时秦、楚等仍是“夷狄”,至战国,七雄并称“诸夏”,同列“中国”,说明各国在斗争交往过程中,文化认同加深,共同性在发展,为后来“中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中国古代没有实现民族平等,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夷狄”的尊卑贵贱观念强烈,“夷夏之防”较严格,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各国在斗争交往的过程中加强文化认同,而非周王室权威的下降,排除D项。故选A项。
如图是位于今湖北省大冶市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它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古铜矿遗址中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代表了当时青铜文化的发展水平。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礼乐制度逐渐发展 B.青铜文化灿烂辉煌
C.工商食官格局形成 D.多元一体进程加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通过材料“它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古铜矿遗址中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代表了当时青铜文化发展的水平”可知,位于今湖北省大冶市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古铜矿遗址中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灿烂辉煌,B项正确;材料中仅涉及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采冶状况,看不出礼乐制度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工商食官格局强调工商业为官服服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仅围绕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没有体现多元一体,排除D项。故选B项。
9.商鞅在秦变法时期,发明了如图“照身帖”,由竹板制成,上刻持有人的头像及籍贯信息。自此,官府下令,秦国人必须拥有照身帖,若无则会被认定为黑户或是外籍非法逗留人士。同时规定,民众出行或住宿旅店必须携带,否则关口不得放行,旅店也不得留宿。据此可知,照身帖的发行()
A.成为赋税征收的主要依据 B.稳定了秦国的社会秩序
C.强化了对秦国民众的管理 D.阻滞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商鞅变法对民众的身份户籍限制及出行非常严格,强化对秦国民众的管理,C项正确;成为赋税征收的主要依据与材料中的民众出行必须携带证件无关,排除A项;“照身帖”有利于秦国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照身帖”与社会阶层流动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展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追求。它与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先秦诸子论述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渊源的是()
A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B.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C.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体现了尊重自然生长规律,避免对山林过度开发的思想,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早期渊源之一,A项正确;“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并未涉及具体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排除B项;“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体现的是墨子的节用思想,没有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排除C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表达的是庄子的人生观,并未涉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
11.春秋战国时期,“王道熄而霸术焊;霸者之徒,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仲)、商(鞅)、苏(秦)、张(仪)之属者,至不可名数。”这一现象的出现()
A.全面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现状 B.顺应了农耕经济发展需要
C.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 D.加剧了各阶级的矛盾对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题干的材料信息可知,人们对于战国时期统一的认识是“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以及“至不可名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富国强兵成为各诸侯国的目标,涌现出许多改革,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C项正确;礼崩乐坏符合战国时期的现状,但是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战国时期的趋势,而顺应农耕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的出现,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现象,不涉及加剧了各阶级的矛盾对立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子张问仁,孔子曰“恭、宽、信、敏、惠。”这说明孔子主张()
A.以民为本 B.以德治民 C.因材施教 D.克己复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对颜渊、仲弓以及子张的关于仁的回答都不尽相同,说明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解答,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C项正确;以民为本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以德治民强调要用道德去教化百姓,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克己复礼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只概括了孔子对颜渊的回答,概括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3.先秦时期的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孔子反对“巧言令色”,告诫弟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庄子则说“名者,实之宾也”;墨子更是指出“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由此可见,这些思想家具有()
A.敢于担当的情怀 B.求真务实的精神 C.兼济天下的风范 D.追求卓越的品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讷于言而敏于行”与“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许多先秦思想家强调了实干与实践第一的观点,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B项正确;本题主旨“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情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兼济天下的风范”强调社会责任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追求卓越的品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 项。
14.春秋初期的《左传》主张:“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春秋晚期时,孔子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战国时期孟子亦称:“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儒家学说成为主流 B.华夏认同愈趋发展
C.争霸战争日益激烈 D.民族差异不复存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从“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再到“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这些主张都体现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种包容和吸引的态度,反映出华夏认同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认同程度在不断加深,B项正确;在春秋初期到战国时期,儒家学说还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当时法家思想在一些诸侯国的变法中更受重视,排除A项;题干中所提到的这些主张主要是关于如何对待周边民族的,而不是直接描述争霸战争的激烈程度,排除C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是客观事实,不可能不复存在,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5.韩非子重视器物的内在质地,忽视装饰。他认为:“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的这一主张()
A.注重实用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崇尚无为 D.推动了秦国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表明了韩非子对事物的看法,其认为事物的没在与内在而非外在的装饰,以和氏璧为例认为其美在于本身就很美如过度装饰反而影响美观,说明其重视实用,重朴实,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韩非子关于政治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韩非子主张无为,涉及的是其审美观,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韩非子的美的看法,与秦国的统一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关于穿衣问题,展开了讨论,甲:穿衣要根据身份地位,不同身份地位选择穿不同等级的衣服;乙:穿衣要根据四季变化,合乎大自然的规律;丙同学:不用麻烦,根据上面规定进行穿衣就可以了;丁: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破烂的衣服未尝不可。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家乙-道家丙-法家丁-墨家
B.甲-墨家乙-法家丙-道家丁-儒家
C.甲-道家乙-墨家丙-儒家丁-法家
D.甲-法家乙-儒家丙-墨家丁-道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甲同学认为穿衣要根据身份地位,这符合儒家的思想,儒家讲究礼仪和等级制度;乙同学认为穿衣要根据四季变化,合乎大自然的规律,这符合道家的思想,道家讲究顺应自然;丙同学认为根据上面规定进行穿衣,这符合法家的思想,法家强调法治和制度;丁同学认为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破烂的衣服未尝不可,这符合墨家的思想,墨家提倡节俭和反对奢侈,A项正确。BCD项排列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吴起(前 440-前381),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面对战国的社会现实,吴起认为“内修文德”与“外治武备”是相辅相成的,他告诫魏文侯只“修文德”不“治武备”无法确保国家安全,提醒魏文侯不要重蹈“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的历史覆辙。他在《吴子》中还指出,军事人才的选拔任用必须“简募良才,以备不虞”,认为通过“礼”“义”的教育可以提高军人的思想觉悟,可以形成“进死为荣,退生为辱”的荣辱观,必须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增强其守纪观念。《吴子兵法》从战争观、治军思想、作战思想三个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备、深刻的军事思想体系,反映了战国初期军事斗争的实践经验。
-摘编自付海滨、薛国安《《吴子兵法》军事思想综论》
(1)根据材料,概括吴起军事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吴起的军事思想。
【答案】(1)内容:“内修文德”与“外治武备”要同时进行;要选拔任用优秀的军事人才;通过“礼”“义”的教育提高军人的思想觉悟;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增强其守纪观念。
原因: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社会动乱,各诸侯国急需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取胜利;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士阶层崛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招揽人才,士人活跃,学术文化繁荣。
(2)评价: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提高军人的思想觉悟;为后世军事理论奠定基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战争的态势。
【解析】
【17题详解】
内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吴起认为内修文德”与“外治武备”是相辅相成的”可知“内修文德”与“外治武备”要同时进行;根据材料“军事人才的选拔任用必须简募良才,以备不虞”可知要选拔任用优秀的军事人才;根据材料“认为通过“礼”义'的教育可以提高军人的思想觉悟”可知通过“礼”“义”的教育提高军人的思想觉悟;根据材料“必须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增强其守纪观念”可知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增强其守纪观念。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去思考,具体分析可得: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社会动乱,各诸侯国急需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取胜利;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士阶层崛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招揽人才,士人活跃,学术文化繁荣。
【18题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第一小问的内容,我们可从对军队战斗力、对军人、对后世、对战争等角度去思考,具体分析可得: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提高军人的思想觉悟;为后世军事理论奠定基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战争的态势。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时期,诸夏又称诸华,或合称华夏,含有民族文化优越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强调遵行周礼,以是否遵行华夏礼乐文明为区分夏、夷的最高标准,但同时也没有忽略夷、夏的族类差别,注意到夷狄与华夏在语言、习俗、经济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戎狄荐居,贵货易土”。
材料二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经过剧烈的分化、兼并、吸收、统一、只剩下了齐、韩、赵、魏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附庸小国。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至战国时期已为华夏所吸收、交融。南方的楚国在春秋前期就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至战国时已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逐渐与华夏民族交融,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交融,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华夏认同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发展的意义。
【答案】(1)内涵:宣扬华夏文化;强调“夷夏之辨”,突出民族间的礼仪和服装差异。
(2)意义:推动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内涵:据材料“强调遵行周礼,以是否遵行华夏礼乐文明为区分夏、夷的最高标准”得出宣扬华夏文化;据材料“强调”夷夏之辨”“注意到夷狄与华夏在语言、习俗、经济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得出强调“夷夏之辨”,突出民族间的礼仪和服装差异。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意义:据材料“中原地区经过统一”“楚国在春秋前期就已完成了对诸蛮 统一“得出推动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据材料“内迁民族,至战国时期已为华夏所吸收、交融”诸蛮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至战国时已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逐渐与华夏民族交融,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得出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据材料“华夏民族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得出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一)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一)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管仲·山权数》篇记载,秦刻石的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分析宋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一)历史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一)历史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管仲·山权数》篇记载, 秦刻石的铭文, 汉景帝三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