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2节 家乡的歌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2节 家乡的歌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需求分析,操作实践,讨论分享,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1、信息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歌曲作为独特文化资源的价值,并通过编程创作来展示和传播这些歌曲。这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掘和利用本土音乐素材,同时提升他们对家乡音乐所承载文化信息的敏感性,理解不同家乡歌曲如何展现各异的地域文化特色。
2、计算思维:
通过探讨如何在Scratch编程中整合家乡歌曲,例如设计角色动作以匹配歌曲节奏或根据歌词创造动画情节,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逻辑联系。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设计作品,实现家乡歌曲与编程元素的和谐融合。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引导学生利用 Scratch 软件进行数字化学习,在编程过程中创新地运用家乡歌曲,例如设计一个以家乡歌曲为主题的互动游戏。鼓励学生尝试对家乡歌曲进行数字化处理(如剪辑、混音等),养数字化创新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
教育学生在使用家乡歌曲素材时,要体现出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避免任何形式的歪曲或恶搞。同时,培养学生在编程作品中传播和弘扬家乡文化的责任意识,以积极的方式展现家乡音乐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在 Scratch中导入家乡歌曲的方法。
2.学会根据家乡歌曲的特点设计编程作品中的元素,如角色动作、动画情节等。
教学难点:
1.理解家乡歌曲与编程作品的融合点,能够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并通过编程元素生动地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独特创意和浓
郁家乡文化特色的编程作品。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自主探索和学习。
合作学习:分组进行信息搜索和歌曲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操作实践法。
任务驱动法:通过具体的任务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 视频导入:教师播放家乡宣传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
教师提问:Scratch也可以做MV音乐作品,把美丽的家乡展示给大家吗?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提供学生练习的音频、背景、源文件等素材,见文末。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通过美妙的视频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主题。
二、需求分析
1. 需要哪些步骤?
教师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创作一个MV作品需要哪些步骤?”来引导学生思考MV创作的流程。根据学生思考教师补充得出需要以下两个步骤:
(1)准备素材
(2)搭建脚本
2. 包含哪些素材?
教师继续提问,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讨论并列举可能的素材,如音乐、文字、图片等。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MV创作的流程,掌握所需的技能,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进行创作。
3. 素材怎么获取?
教师解释不同的素材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提供一些推荐的资源网站和合法获取素材的途径,确保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遵守版权法规。
4.任务探究:小组合作完成MV作品的需求分析。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操作实践
1.场景元素
上传角色、背景等素材
学生自行上传角色、背景等素材,教师提供相应的操作提示。
2. 歌曲上传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学生通过亲手上传素材来熟悉MV制作的第一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提问和讲解,学生学会上传MP3和区分它与图片上传的不同,然后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和技能。
3. 录制声音
教师提问:想为自己的家乡录制一段介绍家乡的语音,应该怎么做?
选择“声音”选项卡➡点击“录制声音”➡完成后播放检查录音效果
上传录制的介绍家乡的语音
提示:录制时,可以只选择保存部分声音,为遮挡的部分将会被保存,也可以点击“重新录制”
4. 脚本搭建
完成对MV作品脚本的搭建。
问题引导:程序中需要对哪些场景元素进行脚本搭建?—角色、背景
任务:根据上节课的脚本分析思路,自行完成角色的脚本分析流程图及搭建。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背景的变化和特效,绘制流程图,并在Scratch中实现这些效果。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动手操作,学生学习录制和剪辑语音,提高多媒体制作技巧。教师提问激发兴趣,并指导使用Scratch录制和检查语音。学生练习选择保存录音或重录以优化效果。
四、讨论分享
学生搭建好动画脚本后,需要运行测试以确保每个动画效果和交互功能都符合任务要求。测试无误后,学生将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简短的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听取同伴的反馈,以此提升作品并激发新的创意。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通过小组作品展示、同学间的互动提问和教师的专业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本教学环节旨在巩固学生的知识,提升他们对声音编程的认识,并激励他们在课程结束后继续探索和提升技能。
六、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程序执行后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启发式提问和跨模块应用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思考Scratch不同积木块放置位置有不同效果。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作业布置
尝试一下其他的外观特效能够与声音配合出更奇妙的效果。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声音模块的操作。尽管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但难度适中,学生能够根据指导自主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过程,并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进行讲解,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151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家乡的歌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知识积累,学一学,学习延伸,试一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a href="/xx/tb_c402095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综合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任务探索,实践探索,学习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第2节 家乡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