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练习及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练习及解析,共2页。
体验成功
1.按照麦克斯韦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2.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而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而电磁波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答案:BD
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开始以高速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这时返回舱与外界的联系被中断,这种现象称为“黑障”.产生“黑障”的原因是( )
,从而对飞船的通信天线起屏蔽作用
D.飞船表面温度太高,如同火球,使得航天员看不见外面,外面也看不见飞船里面
解析:宇宙飞船通过无线电波与外界保持联系,电磁波不能穿过较厚的导体层而被屏蔽,选项C正确.
答案:C
4.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向雷达方向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 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
A.12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
解析:图甲表示雷达与目标的距离为:
s1=eq \f(1,2)·c·4T=6×104 m
图乙表示雷达与目标的距离为:
s2=eq \f(1,2)·c·3T=4.5×104 m
故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约为v=eq \f(s1-s2,Δt)=500 m/s. 甲 乙
答案:C
5.1940年夏天,希特勒拟定了代号为“海狮”的作战计划,企图在英国登陆,然而飞机每次袭击,总是在没有到达目标处就被对方发现,不但没袭击到目标,反而损失了90架飞机.后来德国人才明白,当时对方使用了一种新型的雷达装备.下列有关雷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D.雷达只有连续发射无线电波,才能发现目标
解析:声呐是利用发射和接收反射的超声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而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雷达只有发射不连续的电磁脉冲才能测定目标的位置.
答案:BC
W/m2.若某小型无线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是1 W,那么在距离该通讯装置 m以外是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已知球面面积S=4πR2)
[2002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解析:设离该通讯装置R以外是安全区域,则:
eq \f(P,4πR2) W/m2,所以R=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第十二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含解析),共4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专题77电磁场和电磁波,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专题76变压器远距离输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