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答案)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含解析与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含解析与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一、单选题
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中心比郊区温度高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是因城市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完成下面小题。
1.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A.增加市区绿化面积B.冬季利用地热采暖
C.增加城区工业数量D.建设污水处理系统
2.城市热岛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沙尘天气。据报道,2024年3月27日,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或沙尘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苏的苹果人人夸”一句顺口溜道出了新疆瓜果之乡的代表特色。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和西北地区瓜果香甜相关是( )
A.①较强,②较弱B.①较弱,②较弱
C.③较弱,④较强D.②较强,④较弱
4.沙尘天气会导致( )
A.①变大B.②变小C.③变大D.④变大
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读图,完成问题。
5.北方冬季蔬菜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土壤肥力B.增强太阳辐射C.减少热量散失D.降低空气湿度
6.2019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读某地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A、B、④、⑤四地中,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④>B>⑤B.B>A>④>⑤C.A>⑤>B>④D.A>B>⑤>④
8.若该地位于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10.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
1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
①温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质
②质量和成分
③大气运动状况
④天气变化状况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读“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则②代表( )
A.夜晚的陆风B.夜晚的海风C.白天的陆风D.白天的海风
13.若该图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为海洋B.②为降水C.④为水汽输送D.③为下渗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率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图2示意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A.日出前后最强B.夜间强于白昼
C.随太阳高度变大减弱D.随太阳高度变小增强
15.推测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6.从1978年至2010年期间,兰州城市热岛效应逐渐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①郊区面积增多
②城区面积增大
③郊区植被较少
④城区热源变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龙目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北接爪哇海,南接印度洋。通过印度尼西亚的海峡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洋流被称为印尼贯穿流,其每年输送大量的西太平洋海水到热带印度洋,其中大部分经过龙目海峡。下面图甲示意龙目海峡位置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图乙示意其表层洋流流速的年变化(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印尼贯穿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太平洋海水堆积B.东印度洋海水堆积
C.终年盛行偏北风D.地转偏向力持续作用
18.表层洋流对龙目海峡海域增温作用最显著的时段是( )
A.1—2月B.4—5月C.8—9月D.11—12月
19.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最可能会( )
A.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B.减少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
C.阻碍海洋生物沿该海峡洄游D.使印度洋污染物终年向太平洋扩散
武汉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市内陆地与包括长江、汉江及东湖在内的众多水域纵横交错,使得四季湿度偏大。由于每个相对独立的水域具有自己的湿度场、温度场和风场,形成局地风场环流。下表示意汉口江滩大气污染物观测点测得的江风、陆风四季风速和相对湿度,下图示意观测点夏季日均温度、湿度变化。读图和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同气压条件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数值越大越接近饱和。
20.下列关于武汉江陆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风风速小于陆风B.夏季江风平均风速最大
C.相对湿度与气温呈正相关D.相对湿度极值与温度极值同步
21.江风相对湿度比陆风小是因为吹江风时( )
①气温高
②蒸发量大
③水汽少
④饱和绝对湿度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火龙卷是指裹挟着大火的龙卷风,可形成数十米高的火柱,它旋转移动着,所经之处一片灰烬。地气温差、摩擦力等是影响火龙卷产生的重要因素。下图为火龙卷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以下气温分布状况与火龙卷发生时相似的是( )
A.B.
C.D.
23.火龙卷多发生在( )
A.山地乔木林B.高原草地C.平原灌木林D.沿海滩涂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最南端的陆地,其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但夏季穿过该海峡相对安全。下图示意德雷克海峡位置及海峡里3个地点(a、b、c)的不同水深及流速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德雷克海峡的洋流( )
A.南部洋流流速慢,深层海水流速快B.北部洋流流速慢,深层海水流速慢
C.南部洋流流速快,表层海水流速慢D.北部洋流流速快,表层海水流速快
25.导致德雷克海峡成为“杀人海峡”的根本因素是( )
A.风力B.海陆位置C.流速D.温度差异
图1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2为某河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图1甲地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B.河流水注入C.冷海水上泛D.水温异常高
27.M、N两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大小比较及原因正确的是( )
A.M较大,大量陆地淡水注入B.M较小,有寒流流经水温低
C.N较大,有暖流流经水温高D.N较小,河流注入大量淡水
甲图为某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乙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与前两日相比,12月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②增强、③减弱B.①增强、③增强C.①增强、④减弱D.②增强、④增强
29.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日该市温度还将持续降低。人造烟雾可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冻害,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B.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减弱,气温升高D.大气反射减弱,气温升高
二、材料分析题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意我国浙江省北部沿海某小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位置关系。
(1)用箭头表示出白天郊区—城区—海洋间的热力环流。
(2)推测随着城市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图示热力环流方向及强度变化。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扩展,天津市的热岛效应逐渐增强。城市风是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一种热力环流。海陆风是由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研究发现天津市滨海新区海陆风较为典型,且某时段的海陆风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下图为天津市某时段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1)简述城市风与海陆风的不同点。
(2)据图判断,该时段为____(填“白天”或“黑夜”)。并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____
(3)指出天津市城市热岛效应对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影响。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20年测得其水域面积1646km2,湖面海拔1048m,平均深度9m,最深处达17m。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左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右图)。
(1)根据材料,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试分析此举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湖区附近有大片农业区,试分析农业生产可能对当地水循环的环节造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增加市区绿化面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減少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植物蒸腾可以吸收热量,A正确;冬季采用地热采暖不会减少人工发热,化石能源的使用会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强城市热岛效应,B错误;城区工业数量增加,会增加工业废气的排放,增加人工排放的废热,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错误;建设污水处理系统与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关系不大,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也会产生废热,可能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中心气流上升运动,城市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弯曲,排除AD;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向上弯曲,排除B,C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西北地区瓜果香甜主要是因昼夜温差大,即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面辐射、散射作用、反射作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主要是反射作用,不是散射作用,即②与昼夜温差关系较小,AB错误;③较弱,即云层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夜间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④较强即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多,导致白天气温度高,C正确,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沙尘天气会导致沙尘覆盖天空,严重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较低,①变小,②③都变大,④变小,C正确;故选C。
5.答案:C
解析:注意地点信息“北方”和时间信息“冬季”。北方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强,气温低,大棚能有效减少大棚内热量的散失,保障大棚内温度条件,C正确;大棚无法增加土填肥力,更无法增强太阳辐射,AB错;大棚减弱了大棚内土壤蒸发的水汽和植物蒸腾的水汽的散失,提高了大橱内的空气温度,D错。故选C。
6.答案:D
解析:注意地点信息“南京郊区”和时间信息“8月”。8月,南京郊区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黑色尼龙网能有效削弱太阳辐射,从而减少作物水分蒸器,保障农作物生长,D正确;黑色尼龙网覆盖于大橱顶部,无法增加大气逆辐射,A错;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是大棚的功能,不是黑色尼龙网的功能,B错;黑色尼龙网能有效削弱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温,地面辐射减弱,C错。故选D。
7.答案:D
解析:据图中3000米高度的等压面的弯曲看判断,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即⑤为高压④为低压,同一地点近地面和高空高低气压相反,即A为高压B为低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故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AB⑤④,故选D。
8.答案:C
解析: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结合上题分析,A为高压、B为低压,风由A吹向B,即自西向东,再向左偏转,形成西南风,故选C。
9.答案:B
解析:大气层Ⅰ、Ⅱ、Ⅲ层分别对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由于热量来源于地面,温度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底部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中部由于有电离层,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因此气温又要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D
解析:电离层主要位于高层大气的中部,对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反射作用,对流层和平流层没有电离层的分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A
解析:大气的垂直分层主要是根据温度随海拔上升的变化为依据划分的,①对;不同层次的大气密度有差异,但除臭氧层外,成分差异不大,②错;不同层次的大气由于温度不同,运动状态也不同,③对;天气变化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其他层中没有,④错。综上A对,BCD错。故选A。
12.答案:D
解析:如图示②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是海风,AC错误;此时A海洋处垂直方向是下沉气流,说明此时海洋气温较陆地低,白天当陆地和海洋同时增温时,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增温幅度小,相对低温,所以盛行下沉气流,故此判断是白天的海风,D正确,B错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若该图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①应是降水,②是径流,③是海洋蒸发,④是水汽输送,图中A表示陆地,B表示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如图示兰州市该日热岛强度最大的时刻是在22时左右,22时不会是日出前后,A错误;如图示在白天的热岛强度较低,在12时到14时附近甚至出现负值,而夜间热岛强度普遍较高,夜间强于白昼,B正确;图示的热岛强度变化呈波动变化,而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会呈现波动变化,所以兰州该日热岛效应不会随太阳高度变大减弱,也不会随太阳高度变小增强,CD错误。故选B。
15.答案:D
解析:由第一题分析得知兰州的热岛效应夜间强于白昼,这说明气温越低相应的热岛效应越强,兰州的四个季节中冬季气温最低,所以推测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答案:C
解析:1978年城市化率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这说明兰州城市化在这段时间里发展迅速,表现为郊区面积减少,城区面积扩张,城区热源变多,排放的废热更多,热岛效应逐渐增强,②④正确,①错误;郊区人口稀少,植被相对较多,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C。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形成的原因。南、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将海水带到太平洋西侧,受到陆地阻挡,海水在此堆积,水位升高并高于热带印度洋,因此形成自太平洋流向热带印度洋的印尼贯穿流,A项正确;印度洋海域赤道暖流以自东向西流为主,海水一般不会在东印度洋堆积,B项错误;该区域受季风影响,盛行风向会有变化,C项错误;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弱,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穿过龙目海峡的海水中,西太平洋堆积的海水来自赤道暖流,水温较高,对该海域有增温作用。读图可知,8—9月洋流自北向南,即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流速最快,所以8—9月增温作用最显著,C项正确。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影响。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流向主要是自北向南,即从西太平洋流入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堆积的暖水流向印度洋,会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水温,A项正确;暖流有利于增加流经地区的降水量,B项错误;如果海洋生物自北向南沿该海峡洄游,则可以顺着洋流游动,C项错误;该洋流全年大部分时段为自北向南流,不会使印度洋污染物终年向太平洋扩散,D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江风风速大于陆风,故A排除;平均风速江风在夏季最大,故B正确;相对湿度和气温呈负相关,故C排除;相对湿度极值滞后于温度极值,故D排除。故选择B。
21.答案:C
解析: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与饱和值水蒸气含量之比。相对湿度和气温呈负相关,江风相对湿度较小,是因为吹江风时为白天,白天气温高,饱和绝对湿度大。故①④正确;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增大,水汽增大,相对湿度会降低,故②③排除;故C正确;故排除A、B、D,选择C。
22.答案:B
解析:火龙卷是指裹挟着大火的龙卷风。火龙卷发生时,地面强烈受热,地气温差加大,形成剧烈的上升气流。根据选项中的数据可以得出,A选项垂直递减率为6℃/km,大气对流处于正常强度,B选项垂直递减率明显大于6℃/km,大气处于强对流状态,C、D选项中的气温分布状况显示出现了逆温现象,大气对流受到抑制,B选项正确。故选B。
2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地气温差、摩擦力等是影响火龙卷产生的重要因素。山地乔木林地形起伏大,且树木高大,摩擦力大,不利火龙卷的发生,A选项错误;高原草地海拔高,温度低,地气温差小,不利于火龙卷的发生,B选项错误:平原灌木林地形平坦开阔,且灌木相对矮小,摩擦力较小,有利于火龙卷的发生,C选项正确:沿海滩涂地地表温差小,且缺乏可燃物,不利于火龙卷的发生,D选项错误。故选C。
24.答案:D
解析:据图表分析可知,a、b、c三个地点依次从北到南,根据数据显示,a处流速快,所以北部洋流流速快,南部洋流流速慢,BC错误;同一位置,表层海水流速快,深层海水流速慢,D正确,A错误;故选D。
25.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南美大陆南部和南极半岛的阻挡,狭管效应明显,导致狂涛巨浪,故其根本因素是海陆位置,B正确;该地地处西风带,风力强;受风力和洋流影响,流速快;海峡两岸纬度差异大,这些都加剧了该地的危险系数,但不是其号称“杀人海峡”的根本原因;ACD错误。故选B。
26.答案:C
解析:结合图中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判断,甲地洋流为秘鲁寒流,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由于表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泛,把深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生,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该处没有寒暖流交汇,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少有河流注入,不是水温异常造成的,ABD错误,故选C。
27.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N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亚马孙河为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淡水注入量大,盐度低,加上受暖流影响,温度高,因而密度小,D正确,C错误。M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没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有寒流流经水温低,盐度高,密度大,AB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8.答案:C
解析:12月12日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①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②大气削弱作用减弱,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减弱,即④大气逆辐射减少,导致夜晚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变大,C正确,D错误;③地面辐射不是影响昼夜温差的主要因素,A、B错误。所以选C。
29.答案:B
解析:点草烟熏,增加二氧化碳和固体尘埃的含量,能够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B正确;不能够增强太阳辐射,A错误;地面辐射减弱,会导致气温降低,C错误;大气反射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B。
30.答案:
(2)城区一郊区间的环流方向不变,强度增大;城区一海洋间的海风增强,陆风减弱;城区-海洋间的环流季节转换减弱,以顺时针方向为主。
解析:(1)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海陆风、城市风是常见的热力环流。图示右侧,白天,城市与海洋之间: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增温快,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海洋比热容大,增温慢,近海面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高压流向低压,即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图示左侧:城区与郊区: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据此作图如下:
(2)热力环流的方向和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区与郊区、城区与海洋之间的温差变化。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随着城市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图示城区一郊区间的环流方向不变,由于城区一郊区温差加大,其强度增大;城区一海洋间白天的温差增大,海风增强,夜晚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区与海洋间的温差,夏季海风增强冬季陆风减弱,季节变化减小,环流季节转换减弱,城区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为主,即以顺时针方向为主。
31.答案:(1)海陆风向存在着昼夜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昼夜差异。
(2)白天 ;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夜晚为陆风,有利于城市热量扩散,降低城市热岛强度。
(3)天津市城市热岛效应使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解析:(1)城市风是因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近地面风向总是从郊区吹向城市,不会发生变化;而海陆风是因陆地与海洋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白天陆地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海洋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吹海风,夜晚相反,近地面吹陆风,风向存在昼夜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应是白天。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比热容比陆地大,白天海水升温慢,降温也慢,白天海水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海洋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凉爽的海风吹向城区,对城区有降温作用,从而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夜晚为陆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有利于城市热量的扩散,有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
(3)天津市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近地面风始终由海洋吹向陆地,与白天的海风风向一致,故使海风加强;与夜晚的陆风风向相反,故使陆风减弱。
32.答案:(1)冬季。原因:冬季气温低,使得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湖陆风弱;冬季气温低,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湖陆风弱;冬季气候寒冷,气温低,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差异小;该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实力强劲,冬季风干扰大,湖陆风不显著。
(2)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原因: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湖陆热力差异增大,使湖风加强;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弱了晚上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晚上的湖陆热力差异减小,使陆风减弱。
(3)引水灌溉,减少了河流径流;增大了植物蒸腾作用;影响下渗和地下径流环节。
季节
江陆风
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相对湿度/%
春
江风
1.1
1.4
67.5
陆风
0.2
0.8
80.4
夏
江风
1.2
1.7
84.7
陆风
0.5
0.7
89.1
秋
江风
1.1
2.0
56.8
陆风
0.1
0.2
77.1
冬
江风
0.7
1.0
79.8
陆风
0.1
0.2
88.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宇宙看地球(含解析与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含解析与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含解析与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