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讲义【人教版(2019)】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二十五课时 海浪(波浪)和潮汐(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二十六课时 洋流(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2课时 喀斯特地貌(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3课时 河流侵蚀地貌(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4课时 河流堆积地貌(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0 次下载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二十七课时 海—气相互作用(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二十七课时 海—气相互作用(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海气相互作用共29张pptpptx、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海气相互作用教师版doc、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3.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Tu bia zi zhu tian hui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
1.图示法理解海—气相互作用过程(1)海—气水分交换过程图示
(2)海—气热量交换过程图示
3.影响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______的平衡。
2.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3.图示法理解厄尔尼诺发生时的状况
二、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__的现象。(2)产生:
(3)影响:①对温度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温度差异______。②对降水的影响:
4.图示法理解拉尼娜发生时的状况
③厄尔尼诺现象还与更大范围的__________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______的现象。(2)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______,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zhng dian hu dng tu p
1.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与影响
2.沃克环流(1)形成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信风驱使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在东岸,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的冷海水会上涌补充,沿岸还有自高纬流来的寒流,使该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较低;在西岸,赤道暖流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通过海—气的热量交换,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热力环流,即沃克环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2)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5°S)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东部和西部。(3)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均与沃克环流有关,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直接导致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典例] (全国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2分)(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6分)
答案 (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增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被称为“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1~3题。
1.甲气流形成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解析 甲为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的大气环流组成部分,属于南半球低纬环流组成部分。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下,气流自东向西运动。
2.“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原因是( )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 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 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 ④大洋东岸大气受底层冷海水影响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受冷海水影响,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受暖流影响,大气受热,气流垂直上升。
3.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 )A.南太平洋暖流势力增强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C.澳大利亚东岸易发生火灾D.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加剧解析 甲气流减弱时,影响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当东南信风势力较弱时,南太平洋暖流势力减弱;秘鲁寒流势力减弱,渔获量减少;澳大利亚东侧降水减少,容易发生火灾;印度尼西亚多发旱灾。
ke tang gng gu jing lian
(2024·湖北襄阳调研)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右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A.北半球热量均向北输送B.北半球向南的潜热通量主要由东北信风完成C.潜热通量最高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北半球向北的显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解析 读图可知,北半球潜热通量在低纬是向南输送,A错;据材料可知,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其输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根据大气运动规律,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主要盛行东北信风,B正确;潜热通量最高处大约为40°S处,此处并非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据材料可知,显热通量主要是由南北温差产生的热交换,而夏季南北温差小于冬季,D错。
2.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B.北极附近是海洋,比热容大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复杂D.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
解析 净通量曲线在低纬度与横轴的交点为传输的起点,也是全球最热的地方,读图可知该交点约为2°N。造成经向最热点位于赤道偏北的原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增温明显,A正确;B项所述仅仅会对北极附近下垫面吸热能力产生影响;北半球洋流模式复杂的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且C项仅能解释洋流热通量;理论上,南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是相同的,D错。
(2023·北京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 )A.距今1 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B.距今3 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解析 读图可知,距今1 200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高,气候不稳定,A错误;距今3 500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低,说明暴雨出现频率低,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而砂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沉积形成的,因此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C正确;全球气温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
4.该地最可能位于( )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C.亚欧大陆东部 D.南美洲西部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该地受厄尔尼诺影响,暴雨增多,应位于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A、B错误;亚欧大陆东部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区,C错误;南美洲西部位于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D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二十五课时 海浪(波浪)和潮汐(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5课时海浪波浪和潮汐共28张pptpptx、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5课时海浪波浪和潮汐教师版doc、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5课时海浪波浪和潮汐学生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二十四课时 海水的性质(课件+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4课时海水的性质共39张pptpptx、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4课时海水的性质教师版doc、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4课时海水的性质学生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规范练23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