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剡城初级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剡城初级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1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剡城初级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2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剡城初级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剡城初级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剡城初级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有关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方法中,不属于测量错误的是( )
    A. 用秒表测量时间没有校零就直接读数B.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C.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测物体的长度D. 测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
    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得出准确结果
    B.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小误差
    C. 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
    D. 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3.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都市中人流的移动B. 令人震撼的地壳运动
    C. 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D. 浩瀚太空中天体的运动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它在前2s运动的速度是( )
    A. B. C. 5mD.
    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B.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时两物体的相遇
    D. 甲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6.甲物体的速度是,乙物体的速度是,丙物体内通过的路程是600m,通过比较可知( )
    A. 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 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7.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铃声明显减弱
    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D. 相比正常情况,耳朵贴在桌子上,敲击桌子能听到更大的声音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小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C. 笛子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的响度相同B. 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 甲和丁的音色相同D. 甲和乙可能是同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
    10.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B. “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C. 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12.在学校周边装有图甲所示的监测设备和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的监测设备具有控制噪声的功能
    B. 图乙的交通标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汽车喇叭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D. 图甲监测设备显示屏中的数据描述的是噪声的响度
    13.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 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B. 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C. 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 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属于较为安静的环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4.如图甲,使用刻度尺测量并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图乙秒表的读数是______ s。
    15.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______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______的。
    16.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____________
    17.在马路旁我们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上显示了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乙中______选填“1”或“2”是这种声音的波形。
    图丙是马路上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标志,该措施是从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8.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该实验中还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小车所放的斜面保持较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能______选填“缩短”或“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如图中AC段的路程如果测得时间,则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
    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19.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______。
    他又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运用了______选填“推理”、“归纳”或“控制变量”的方法。
    小刚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填减弱噪声的方法。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0.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义是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多少分?
    2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求:
    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2.某动车组在平原上行驶,司机发现马上要进入山区。这时动车以的速度匀速驶向前方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5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求: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汽车听到回声时与前面高山的距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
    A、用秒表测量时间没有校零就直接读数,属于测量错误;
    B、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属于测量错误;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测物体的长度,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即减小误差,这不属于测量错误;
    D、测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属于测量错误。
    故选:C。
    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
    本题考查了测量时错误和误差的辨析,属于基础题。
    2.【答案】B
    【解析】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故A错误;
    B、每次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都可能有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B正确;
    C、刻度尺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但估读位数过多便失去了意义,也无法实现,故C错误;
    D、误差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故D错误。
    故选:B。
    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有其固有的规则要求,如果不按使用规则进行测量就会出现测量错误,但即使按正确的规则测量,也会出现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称之为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熟悉刻度尺的使用要求,正确认识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是我们进行长度测量必须掌握的。
    3.【答案】C
    【解析】解:A、人流的移动,人员相对于地面、建筑等,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地壳运动指地球内部时刻进行的结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属于微粒,不是具体的物体,所以其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浩瀚宇宙中的天体时刻发展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物理上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是不是有位置的改变。
    区分是不是机械运动,要看物体是不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要注意与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
    4.【答案】D
    【解析】解:物体运动的速度;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在前2s内的速度也是。
    故选: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已知路程与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此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意义,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取有用的信息,熟知图像中各段的物理意义。
    从图像中可以读取内乙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乙的平均速度;
    在图像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代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由图像判断当时甲乙的运动状态,从而判断两物体的路程是否相等;
    在图像中,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
    A、由图可知内,乙通过的路程为15m,则乙的平均速度为,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内,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当时,乙的路程是15m,甲的路程也是15m,甲乙从同一点出发,故时,甲乙相遇。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图像中,甲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故D错误。
    6.【答案】B
    【解析】【分析】
    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丙的速度,然后将三个物体的速度单位统一,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本题难度不大。
    【解答】
    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丙的速度:。
    比较可知,,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水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故C符合题意;
    D、耳朵贴在桌子上,敲击桌子能听到更大的声音,表明固体能传播声音,且传声效果比较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要区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不同实验。
    明确声音产生的条件和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影响音调的因素;可解答此题。
    8.【答案】C
    【解析】解:A、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只有在时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笛子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人耳听觉频率在之间,如果声音频率不在此范围内,人耳是听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时,传播速度是;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耳听觉频率在之间,不在此范围的听不到。
    此题考查我们对于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看到一个物理现象,我们要能够从中找出相关的物理知识,并能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相关现象得到新的知识。
    9.【答案】D
    【解析】解:A、甲、乙、丙的声波都在最高点,即响度相同,故A正确。
    B、甲、乙、丁的最高点都是两个,即音调相同,故B正确。
    C、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甲和丁的波形相同,即音色相同,故C正确。
    D、甲和乙的波形不一样,音色不同,则不是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
    故选:D。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读懂波形图是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听到狗的叫声,知道有人来,即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故B错误。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D错误。
    故选:A。
    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理解和区分声的三个特征、知道声的产生条件,可解答此题。
    11.【答案】A
    【解析】解: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故A错误;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B正确;
    C、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D正确。
    故选: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之间,大于20000Hz的声波,人们听不见,叫超声波,小于20Hz的,人们也听不见,叫次声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到;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根据减小误差的方法分析。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
    12.【答案】D
    【解析】解:A、图甲为监测设备,只能够检测噪声的大小,不能控制噪声,故A错误;
    B、图乙交通标志是禁止鸣笛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汽车喇叭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而不是响度越大,故C错误;
    D、图甲监测设备显示屏中的数据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
    故选:D。
    噪声监测设备能够监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够控制噪声。
    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从传播过程中,从人耳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噪声监测设备监测的是声音的强弱,即响度。
    本题综合考查了减弱噪声的途径、噪声监测设备的作用、以及音调和响度的理解,要注意分清声音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
    13.【答案】A
    【解析】解:
    A、考试期间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正确;
    B、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音乐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属于噪声,故B错误;
    C、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能传声,故C错误;
    D、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
    故选:A。
    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本题考查了噪声的控制、噪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声音的大小,属于基础题。
    14.【答案】
    【解析】解:由甲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B正确;
    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读作,右侧与刻度线对齐,读作,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由秒表示意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5”和“6”之间,略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时间大于5min30s;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是s;在1s之间平均分成10等份,所以一份是,也就是秒表的分度值是,由于分针示数超过分,秒针读数为,故时间为。
    故答案为:B;;。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15.【答案】大地;静止
    【解析】解:拖拉机和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大地为参照,它与大地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拖拉机是运动的;
    若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它与收割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大地;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6.【答案】20 54
    【解析】解:。

    故答案为:;。
    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17.【答案】响度 2 声源处
    【解析】解:噪声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可知此时的噪声是分贝,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如图乙中2波形图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
    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响度;2;声源处。
    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总是杂乱无章的;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声音的响度、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8.【答案】秒表 小 延长 大
    【解析】解:本实验的原理是:;测平均速度需要用到刻度尺与秒表分别来测量路程与时间;
    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因为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
    图中AC段的路程:

    则AC段的平均速度:

    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知道所测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秒表;小;延长;;大。
    本实验的原理是:;测平均速度需要用到刻度尺与秒表分别来测量路程与时间;
    坡度较大,小车下滑速度较快,所用时间较短,不容易准确测量时间;
    根据求得速度;
    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量时间偏小,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本题考查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题目。
    19.【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推理 液体可以传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析】解:
    当轻质小球接触发声的铃铛时,小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声音变小,指声音的响度小;推理: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这说明了水能够传播声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能够传声;
    小刚同学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属于在人耳处减弱了噪声。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推理;
    液体可以传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利用转换法;
    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
    物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①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本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中考常考的题型。
    20.【答案】汽车通过该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得超过
    【解析】解:警示牌上数字“100”的含义为限速;
    区间测速的长度,为避免超速,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少于。
    答:汽车通过该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得超过;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不能少于。
    警示牌上数字“100”的含义为限速;
    根据得出为避免超速,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少于多少分钟。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21.【答案】解:根据题意知道,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汽车速度是,
    所以,由可得,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因为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距离为,
    所以,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根据题意知道,汽车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紧急停车全程所用的总时间:,
    故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及应用、平均速度等知识点,掌握速度、时间与距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反应时间可以利用反应距离除以初速度求得;
    根据求制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求出紧急停车全程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根据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2.【答案】解:由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由可知,动车5s行驶的路程:,
    动车听到回声时与前面高山的距离:。
    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1700m;
    汽车听到回声时与前面高山的距离为725m。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动车5s行驶的路程,汽车听到回声时与前面高山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与动车行驶的距离之差的一半。
    本题考查回声测距以及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常考题,难度不大。

    相关试卷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漯河市第三初级中学西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漯河市第三实验中学(漯河市第三初级中学西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3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4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