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3)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3)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3)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3)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3),共25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及中国古代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故事性。毕竟,一般中国人看小说的目的,大多是在看“情节”,“情调”则一向被忽视。基于此,学界对古代小说与史传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其与诗骚传统的关联则缺乏足够重视。小说要讲故事当然离不开叙事,然而与西方所强调的“客观”叙事不同,中国古代文人则多崇尚“主观”叙事。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
    谈诗骚抒情传统自然要楚骚传统。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司马迁、班固等史家。《史记》《汉书》等在叙事写人时,经常以骚体歌赋来渲染悲剧气氛,酝酿凄怆情调。《史记》等史传作品通过穿插骚体歌赋所取得的良好艺术效果,对古代小说产生了显著示范效应。唐传奇与《聊斋》成为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都充分吸取了楚骚传统之真髓,具有强烈抒情色彩及艺术感染力。《红楼梦》成为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所包含的多重悲剧意蕴使读者深感“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与曹雪芹对楚骚传统的成功借鉴密不可分。
    古代小说中的诗词虽不乏意在抒情写意者,但多数还是用于情节建构或发表议论等,而且其中很多是作者炫才意识的产物;相对而言,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往往以作者自我为中心,其抒情性与文人性尤为突出,故事性与娱乐性却相对弱化。尤其那些浸润楚骚传统很深的小说,它们往往不以曲折跌宕的情节取胜,而是刻意渲染一种情绪,以主观情绪的起伏来自然而然地安排结构。
    当然,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应予以辨证看待。首先,小说家以骚体歌赋为叙事写人渲染悲剧氛围,营造感伤情境,使小说不至枯寂乏味,像《红楼梦》《花月痕》等小说都属于这种情况。其次,穿插楚歌与否并非衡量小说是否具有抒情性的唯一标准,有些小说中虽无骚体歌赋,但作者将楚骚传统内化为“诗心”而照样赋予其小说以浓郁抒情性,这在《聊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再次,有的小说穿插楚歌,并不意味着具有强烈抒情性,如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其作者主要出于炫才目的而非抒情需要才插入一些楚歌。说到底,小说家是否具有“诗心”并将之运化于叙事写人之中,才是决定小说抒情色彩浓淡的因素。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抒情传统”,致力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陈世骧认为:《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文学传统的源头,把叙事和抒情两项要素结合起来,只是两要素之主从或有差异。自此,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航道确定下来了,尽管往后这个传统不断发展与扩张。”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视角,可以充分认识到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
    (摘编自陈才训《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重小说“故事性”的阅读习惯,使学界不够重视古代小说与诗骚传统的关联研究。
    B.《红楼梦》的创作成功借鉴楚骚传统,增强作品的抒情性,使读者感受到多重意蕴。
    C.古代小说中运用楚歌,未必能够增加小说的抒情色彩,有些只是满足作者炫才之需。
    D.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将叙事与抒情结合,穿插骚体歌赋,使其抒情性富有民族特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基于中西方对小说的认知,提出中国古代小说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的论断。
    B.文章举唐传奇与《聊斋》之例,旨在论证楚骚传统很早就被引入叙事文学领域。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突出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更具有抒情性和文人性。
    D.文章第四段从三个方面审视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具有思辨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小说与诗骚抒情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独到的学术眼光。
    B.有人认为,“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同样具有诗人的气质”,这与本文理念不谋而合,
    C.《聊斋》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是因为作者拥有“诗心”,并能将之运化于作品中。
    D.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融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概略地说,大约中唐之前,人们甲班乙马,宋以后,人们劣固优迁。那么,唐宋间这个“史升汉降”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中古中国是个贵族社会,典雅渊懿的《汉书》符合贵族阶层爱好骈文的审美口味。唐以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地位因此快速上升。这个解释之外,胡宝国增加了史学内在理路的解释:这和史学从“重叙述”走向“重解释”的变化有关,《史记》贯穿了对历史的某种解释,当宋代以后人们逐渐重视历史解释的时候,《史记》自然就受到了推崇。在“史升汉降”的转折点上,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唐代的韩愈。韩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回到司马迁时代,以《史记》为古文典范,由此开始了《史记》的复兴与地位提升。不过,精英人物在鉴赏品位上的引领固然重要,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则是文化变迁之基础,两者互动合拍才使某种品位成为主流阶层的文化标识。
    历史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据后以论前”,按历史哲学家阿瑟·丹托的看法,历史评论都是“据后以论前”的:立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不断修正对前面发生事情的评价。当这个历史叙述不断延展,每一次加入新著作,都会使得已经在这段历史中的原有经典著作挪动位置——哪怕是一点点的挪动。胡宝国说:“宋代史家有追求会通的风气……他们从会通的角度看《史记》,自然会给司马迁以很高的评价。”到唐初为止,除《史记》之外,可以说还没有一部成功的通史,到唐宋后出现“三通”、《资治通鉴》等出色的通史著作,长于会通的《史记》随之更受重视;后世纪传体越是蓬勃发展,纪传体鼻祖《史记》的地位自然会越来越高。
    《汉书》从来不是一本单纯的历史著作,它的背后有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强盛的大一统王朝的加持。在班固看来,唐虞三代之所以能扬名后世,是因为有典籍记载其成功。从班固这个自我定位来看,《汉书》如同记载上古尧舜之事的《尧典》一样,是一个朝代的记功碑。一个王朝和一本史著相得益彰,这一情形在渗透着强烈批判精神的《史记》上是不存在的。中国历史至唐宋走出了一新境,到隋唐中国重归统一强盛,此后宋元明清诸王朝加入历史,足够长的历史就给人们呈现了更多的可能。对唐之后的人来说,可以羡汉也可以慕唐,还可以推赵宋,汉朝作为“典范王朝”的意义在人们心中因为唐宋等朝代的出现不再具有唯一性,《汉书》价值的下降某种程度上与此不无关联。
    《史记》本为私书而《汉书》实为官书。《史记》称得上是古代最富有个人色彩的史书。班固在宫廷直接监控下以“官督私撰”的方式完成前汉兴亡史,书成之后又得到朝廷推广,成了历代封建王朝编纂官方史学的前驱。《史记》虽列正史之首,列朝统治者心中的正史范本显然是《汉书》而不是《史记》。唐朝后陈陈相因,益发衬出作为私人修史的《史记》的独立精神和个性风采。
    (节选自章益国《“史升汉降”与史学史之延长》)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但中唐之前人们喜欢《汉书》,中唐之后人们则更喜欢《史记》。
    B.社会阶层结构影响文化变迁,随着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符合贵族审美的《汉书》地位下降。
    C.与《史记》是单纯的历史著作不同,《汉书》有典范王朝的加持,《汉书》与汉朝历史相互成就。
    D.与《史记》不同,班固《汉书》的定位是王朝的记功碑,因而列朝统治者以《汉书》为正史范本。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介绍现象,再提出问题,然后纵向展开论证,符合认知的逻辑。
    B.文章介绍阿瑟·丹托“据后以论前”的观点,有助于在历史叙述中理解“史升汉降”。
    C.第三段引用胡宝国的观点,论证了《史记》长于会通的特点推动了其历史地位的提升。
    D.文章举出班固《汉书》创作和推广的史实,是为了说明《汉书》不是私书而是官书。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英人物在鉴赏品位的引领或某种主流文化品位的形成上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迷信精英人物作用。
    B.据历史学“据后以论前”的观点,《史记》以后的每部新历史著作都会使《史记》地位越来越高。
    C.在寻求历史解释、建构史家批判精神、研究唐朝古文运动上,《史记》有比《汉书》更大的价值。
    D.梁启超把司马迁称为“史界太祖”,而以“作俑”之词加于班固,可以支撑“史升汉降”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他们的特点不仅见于道德上的虚伪,而且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起不美之感。无论是“俗人”或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活中的“苟且者”。像柏格森所说的,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作喜剧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
    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王荆公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时,原来“绿”字是“到”字,后来由“到”字改为“过”字,由“过”字改为“入”字,由“入”字改为“满”字,改了十几次之后才定为“绿”字。即此一端可以想见艺术家的严肃了。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出乎一般人之意料。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苏东坡论文,谓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这就是取舍恰到好处,艺术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善于生活者对于世间一切,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孟敏堕甑,不顾而去,郭林宗见到以为奇怪。他说:“甑已碎,顾之何益?”哲学家斯宾诺莎宁愿靠磨镜过活,不愿当大学教授,怕妨碍他的自由。王徽之居山阴,有一天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然想起他的朋友戴逵,便乘小舟到剡溪去访他,刚到门口便把船划回去。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几件事彼此相差很远,却都可以见出艺术家的豁达。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
    (选自朱光潜《谈美》)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缺乏本色的“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而伪君子则是“沐猴而冠”,他们都是生活中的苟且者。
    B.艺术的生活是本色的生活,是感到怎样的情趣就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的不完全谐和完整的生活。
    C.善于生活者不肯放过生活中的小节,正是这种对于人生的严肃认真才使得他们的生活艺术化。
    D.艺术家不仅知所取,也知所舍,他们的取舍往往出乎⼀般人之意料。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以文章艺术化生活为论题,先破后立,在否定了俗人与伪君子的生活态度后,分析了艺术化生活的特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第三段不厌其详地叙述王荆公改字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在艺术范围内的严肃态度。
    C.文章第四段举孟敏堕甑不顾而去、斯宾诺莎磨镜过活、王徽之雪夜访戴逵“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之例证明艺术家同时并有严肃和豁达的态度。
    D.文章将艺术化的生活态度与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相提并论,运用类比说理的技巧指出艺术化的生活特点是严肃与豁达并举。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拥有艺术化人生的人,生活是不会落到喜剧里去的。
    B.对大节的坚守、对小节的执着是⼀个对待生活彻底认真的人的本色风度,这种风度里包含了人物对道德的真诚追求。
    C.⼀般人对艺术家的取舍感到意外,是因为他们的取舍标准不同。艺术家的眼光往往是超乎功利,取乎和谐的。
    D.晋代⼀些只知豁达而不知严肃的清流名士,洒脱自在,但他们的人生算不上作者眼中的艺术化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踏绿”而用“踏青”?“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之中推崇青色?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的门类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而习展子虔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二人,更是将青绿山水推到了盛唐画坛最受欢迎的绘画门类,后人将二人合称为“大小李将军”,并称李思训为山水画“北宗”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12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亭台楼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珠明料、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
    传统服饰当中青色的运用同样十分常见。清代青色系服饰的色彩种类大致有蓝色、月白、品月、宝蓝、石青、绿色、碧色、缥色、青莲、雪青、元青、苍青。但是由于织物容易腐坏,保存难度较大,清代以前的织物保存完好的较少,对服饰色彩的研究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仍可以从古代人物画中找到青色服饰的具体形制。例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能够看到穿碧色、石青、绿色、缥色的侍女、乐伎和舞姬;《宋仁宗后坐像轴》中身穿正青色翟衣的皇后。
    青,在先秦时期被儒家归类为五正色之一,五正色即青、赤、黄、白、黑,在此基础上将青赋予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之中“仁”的象征含义。“仁”作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品性之一,被中国人保留至今,而“青色”也跟随着“仁”在思想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说文解字》和刘熙的《释名》之中“青”又分别被解释为“青,东方色也”和“生也,象物生时色也”。古人为何要将色彩与方位时空相互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和中国古代为农耕文明有关。
    《尔雅·释天》中将“春”又称为“青阳”,这是“青”与“春”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织造在经纬之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为了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就将苍、蓝、碧等颜色统称为青。
    B.中国的传统绘画在有了青山绿水的样式后,才逐渐呈现出富丽堂皇的局面。
    C.青花瓷的“青”各有不同,由于其文化内涵的不同,青料分为回青、石青等。
    D.“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象征“四方”的东方,也象征了“四时”的春天。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证条理清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逐层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B.文章引用《诗经》《劝学》中名言,论证了“青”在古代诗文中多以叠词出现。
    C.文章通过古代人物画中的服饰研究,论证中国传统服饰中青色运用十分常见。
    D.文章论证选材广泛,从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论证了中国人对“青”的青睐。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青、石绿对山水灵气的表现,使中国古代青山绿水画《千里江山图》富有韵味。
    B.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出土的工艺品、服饰、画作,去研究“青”具有的具体颜色种类。
    C.“青”跟中国农耕文明有关,它既是一种色彩,也是一种蕴含东方审美的精神特质。
    D.青色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看重的精神需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本事的失真
    两宋笔记中记录了不少宋词本事①,但绝大多数并不可靠,存在严重的情节失真。宋学达《宋人词本事书写的虚构现象及其反思》一文认为,凡有大量细节描写者、凡以词句比附情节者皆应怀疑,但对于虚构与失真的原因则未作解释。实际上,如若将视线转至笔记的整体写作意图与笔记的文体性质,能够相对适宜地解答笔记所载之宋词本事为何普遍失真的问题。
    劝诫教化是北宋笔记的常见写作意图之一,相关笔记中便存在不少情节失真却足供劝诫的宋词本事。王得臣于《麈史》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故事:李清臣于某夜梦至王陵舍,填写了一阕怪词。后来他在王陵舍贬所辞世,临终方悟前梦之兆。尽管此故事颇令人生疑,但一朝宰相卒于贬所的情节构成了完美的前后落差,与王得臣在序文里提到的劝诫世人福祸相倚的意图全然相契。这段故事也被曾敏行记录于《独醒杂志》中,但主人公变成了贺铸。情节失真,却能够满足传播苏门群体形象的笔记写作意图。正是不同的写作意图导致了王得臣与曾敏行的记载差异。
    至于本之写作意图而将原就失真的词本事予以新的篡改增删,则主要体现在流传于世俗社会的丽情词本事中。由于词为艳科的文体传统,丽情故事本就是宋词本事的主流。世俗作者对已经流传于世的词本事予以香艳化的改动甚至增添,可以扩大世俗社会的潜在读者,还可以实现其市场热销的写作或出版期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里记录了柳永身后归葬的故事,这段情节与叶梦得先前为柳永一生作出的评价“择术不可不慎”相契,还是希望读者不要重蹈柳永覆辙。当这则笔记条目传入世俗社会后,遭到了世俗作者本之娱乐性的篡改增添,为柳永收葬的人变为了歌妓。这番篡改确实于世俗社会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被冯梦龙敷演成一篇《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收入《喻世明言》之中。
    或许是由于丽情词本事能够获得有效传播,使得一些亲近世俗的南宋下层士人也在笔记中对丽情词本事予以新的虚构。最典型者莫过于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本事的诸多记载。自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声称此词乃为黄州王氏女所作,后人便屡屡重提这段痴情女子中意一代才士的故事。但不同作者记录的写作时地与女子姓氏却各不相同。这些笔记作者无疑有着消费名人以传已名的写作意图与心态,故而先以大致相同的情节唤醒读者对于一段讲滥的苏轼花边新闻之记忆,再以微异的细节提供意外的阅读体验,使得读者产生该作者或许掌握了独家消息的猜测。当然,“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词题已经明白交代这是初贬黄州之时的自我抒怀,众人的编排无非从黄庭坚“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的跋语而来。黄庭坚在意的是神仙风致、高妙词句与深厚学问,而这些笔记作者只是简单地把人间烟火视作男女情爱,但却能满足他们获得大量读者的写作意图。
    其实,北宋后期以来的笔记作者也意识到在笔记阅读过程中早已发生“买椟还珠”式偏误,即读者沉浸在曲折动人的失真情节中,忘却了本该由此传播的写作意图。时人也已不断呼吁读者应该回归笔记写作的本来意图。然而无论怎么呼吁都改变不了笔记作者本不在意情节失真的事实,他们还是会如上所述地根据笔记写作意图记录下不实的宋词本事甚至予以新的篡改,这些实践又不断加剧与固化两宋笔记所载之宋词本事的普遍失真特质。
    (选自《光明日报》)
    注:本事,指真实的事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宋文人笔记记录的宋词本事绝大多数并不可靠,情节严重失真,这既有文体性质的原因,也有笔记作者的原因。
    B.北宋笔记的写作意图是劝诫教化,王得臣与曾敏行笔记故事虽主人公不同,却都实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C.由于词为艳科的文体传统,丽情故事本就是宋词本事的主流,故而一些南宋下层士人在笔记中对丽情词本事予以虚构。
    D.北宋后期以来的笔记作者虽意识到情节失真的后果,却依然沉浸在“买椟还珠”式的偏误中,难以回归笔记写作的本来意图。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指出宋词本事失真的事实及宋学达文章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B.文章用王得臣与曾敏行笔记故事为例,两者比较,说明情节不同源于写作意图的不同。
    C.文章从劝诫教化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入手,对两宋笔记中宋词本事失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D.文章在观点表述时,使用了“相对适宜地解答”“或许是由于”等一系列词语,严谨审慎。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避暑录话》记录柳永身后归葬故事是为了劝诫教化,而冯梦龙敷演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则突显了世俗娱乐性。
    B.本事失真可能不仅限于宋词,如冯梦龙《警世通言》中讲述李白为杨贵妃创作《清平调》三首的故事,有大量细节描写,也可能系虚构。
    C.苏轼《卜算子》明明是作者初贬黄州时的自我抒怀,吴曾却声称此为王氏女所作,无疑有着消费名人以传己名的写作意图与心态。
    D.宋代笔记作者虽将《卜算子》的本事编排出花边新闻男女情爱,但也都肯定原词语句高妙,风致超凡,作者学养深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期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虑,试图建立一个有公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在法家看来,国家设置各级各类行政官员,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履行为公的职责,分担公共社会中的事务性工作。《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慎子·威德》中反对“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为平天下而立天子,为治国家而立国君,为管理公事而立官长。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申子·大体》也有:“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要求“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不过,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官员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承担应做的社会事务,还有一层涵义是在没有处理好时,官员要受到谴责和制裁。先秦法家完全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而是“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由君王对官员察言、任事、观行、考功,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官员问责机制的早期简单形态,问责的原则是法,问责的主体是君王,问责的方法是赏罚制度。
    (节选自《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法家并不崇尚圣贤,前者对其理性抵制,后者对其有暴力抑制的倾向。
    B.法家强调对于人才选拔问题,不用考虑备选者的道德,要考虑其责任和能力。
    C.君主制下,官员主要向君主负责,在君民间起过渡作用,而其执事则相对独立。
    D.法家认为官员要公私分明,认为其一旦结交私人关系,极易与公共责任冲突。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强调了法家不尚贤而尚法、以法律为唯一标准衡量人际关系的看法。
    B.文章大量引用古籍,主要是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支撑,比单纯的分析更有力度。
    C.文章由总到分进行论证,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介绍法家的法理思想。
    D.全文运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法家、儒家体系内涵,意在引出“问责制”。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和法家的不尚贤,目的都是使社会恢复到原始初朴、更有秩序的状态。
    B.法家认为“官不私亲”,要求治国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这在当时是客观、进步的。
    C.必须惩戒未承担相应社会事物或为政有所不妥的官员,可看作是问责机制的雏形。
    D.法家要求行使职责的官员废私立公、分清公私,对当今治政有一定的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的地方共12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言“和”的几种主要涵义。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从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显然,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是不能写出的。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晏婴、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但均未进入人伦亲情这一领域。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应该说,这种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不然,孔子就不会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关雎》的评价上,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不少人认为,是孔子等提出的“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若没有《诗经》这一类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由孔子提出的儒家“中和”理论,就很可能还是一个较为空洞、抽象的理论原则,难以化成一种深醇、亲心相通的现实感受,也很难真正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方式和原则。
    (毛宣国《美学论》,有删改)
    19.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了解《诗经》“和”的意义,既要考虑语词涵义,又要考虑其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
    B.诗经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已非常成熟的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
    C.刘勰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物感”审美方式,其基础是《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方式。
    D.《诗经》中包含深刻社会人伦内涵的根源是因为其诗歌具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诗经》之“和”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意义。
    B.文章通过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论证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与人伦亲情是深刻统一的。
    C.文章写《小雅·常棣》《大雅·灵台》等篇目,为《诗经》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提供了例证。
    D.文章写晏婴、子产等人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歌唱兄弟友爱,渲染温馨和谐的君臣之乐的诗篇,正是《诗经》具有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的体现。
    B.孔子提出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恰恰反映了《诗经》“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C.《氓》一文中以“桑葚”起兴,鲜明地体现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D.正是因为《诗经》等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使得“中和”理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原则成为可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汪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中国,中国文艺家们体现出了勇气、担当、情怀与思想的力量,以不同的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与许多社会力量一起,加入到了对这场灾难的抗争中。而如何真实地描绘灾难,刻画灾害中的人物,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并进而对灾害进行反思,更理性地面对自然和人类自身,则是文艺家们应该长久探索的问题。
    如果对世界文艺史上优秀的灾难文艺进行考察,它们大概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可以作为此次抗疫文艺创作的参照。首先是强烈的现场意识。现场感最能体现出文艺在灾难面前的人类担当意识。在富于现场感的灾难文艺作品中,灾难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它们以逼真的方式将灾难告诉世界,为人们的记忆提供了完整的灾难地理坐标,复现出真实的灾难场景,特定的事件、人物、气氛如在眼前,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力求将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与事件呈现出来,从而构成完整的灾难叙事。
    其次是自觉的超越意识,在发现与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优秀的灾难文艺不少来自灾难现场,因为对其苦痛感同身受,所以激起的思想火花就具有了别样的冷艳与灼热。它们为灾难以及在灾难中的人们所震惊和感动,不约而同地去寻找、去发现灾难中的人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这种精神对国家、民族、人类与未来的意义。优秀的灾难文艺作品令人瞩目,它们常常从一些新的角度去把握,去打量,将灾难中的一切作为思考对象去反思,以忏悔之心检讨错误与教训,以建设性的态度呼吁社会的改革,帮助社会成员树立自觉的灾难意识。对此次新冠肺炎而言,可以预见,我们的文艺将会从人与自然、个人利益与公共关系、疾病与病毒的意义等方面作出思考,它应该也必将会把十几年前的非典文艺的灾难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最后,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对灾难文艺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它们不断丰富世界文艺史上灾难美学的含义,使灾难文艺成为有别于一般文艺的特殊类型。从题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思考方式、抒情手段等诸多方面,灾难文艺已经形成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为什么有灾难文学?为什么有灾难片?为什么有那些矗立的灾难纪念雕塑?就是因为它们有着灾难文艺独特的审美形态和审美风格。所以,作为重大题材,优秀的灾难文艺从不以为题材就能决定一切,更不会企图只以悲情换取眼泪,杜绝以虚假和恶劣的个性化哗众取宠、博人眼球。唯有坚持艺术良心与艺术理想,才会创作出感天动地的优秀之作。
    现在,中国的文艺家们又一次站在了灾难面前。相信我们的文艺家们一定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承灾难文艺的优秀传统,创新创造,奉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选自《文艺报》2020年2月7日,有删减)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艺家们在新冠病毒灾难的抗争中奋勇当先,以不同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展现了他们的勇气、担当、情怀与思想的力量。
    B.富于现场感的优秀灾难文艺作品通过精心的选择、剪裁来构成完整的灾难叙事。
    C.多年前非典文艺的灾难美学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这是此次的新冠肺炎带来的。
    D.灾难文艺有灾难文学、灾难片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故有独特审美形态和风格。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逐一论证了优秀灾难文艺的三个特点,巧妙回答了文章标题所提出的问题。
    B.文章从发现与反思两个方面论证抗疫文艺的超越意识,论证其人文精神的内涵。
    C.文章采用因果论证,指出优秀灾难文艺的创作理念,即坚持艺术良心与艺术理想。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为抗疫文学创作提供了参考。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灾难文艺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是因它们用逼真的呈现方式复现出真实的、如在眼前的特定灾难场景。
    B.优秀的灾难文艺作品都主动去发现灾难体现出的精神及精神意义,反思灾难中的一切,检讨错误与教训,呼吁社会改革。
    C.优秀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场景震撼人心、作品令人反思、有独特审美价值,能大致体现优秀灾难文艺的三个特点。
    D.中国文艺家们只要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承灾难文艺的优秀传统,就能奉献出好的作品。
    参考答案:
    1.D 2.B 3.D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使其抒情性富有民族特色”偷换概念,应是“中国的古代小说富有民族特色”。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B.“旨在论证楚骚传统很早就被引入叙事文学领域”有误,举唐传奇与《聊斋》之例论证的是“楚骚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于文无据。从原文“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司马迁、班固等史家”来看,“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没有具体的表述。
    4.B 5.A 6.B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A.“中唐之前人们喜欢《汉书》,中唐之后人们则更喜欢《史记》”错,原文是“大约中唐之前,人们甲班乙马,宋以后,人们劣固优迁”。
    C.“《史记》是单纯的历史著作”说法错误,原文“《史记》为古文典范”说明其还有文学价值。
    D.因果关系以偏概全。列朝统治者以《汉书》为正史范本,除班固对《汉书》的定位是王朝的记功碑,还有“官督私撰”的方式等。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纵向展开论证,符合认知的逻辑”错误,原文是横向展开原因分析。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都会使《史记》地位越来越高”有误,原文是“挪动位置”,不一定是提高,也可能是下降。
    7.D 8.C 9.A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A.“而伪君子则是‘沐猴而冠’”理解有误。原文是“‘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可见此项以偏概全了,“伪君子”不仅仅是“沐猴而冠”,也有“俗人”的特点。
    B.“不完全谐和完整的生活”错误,原文是“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应是谐和完整的生活。
    C.“善于生活者不肯放过生活中的小节,……才使得他们的生活艺术化”理解有误。由原文“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可知,原文没有指出二者的因果联系,故此项强加因果。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之例证明艺术家同时并有严肃和豁达的态度”理解有误。依据原文“这几件事彼此相差很远,却都可以见出艺术家的豁达”可知,作者举三者之例是为了证明善于生活者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不能证明艺术家有严肃的态度。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拥有艺术化人生的人,生活是不会落到喜剧里去的”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文句“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可知,拥有艺术化人生的人,生活也有可能是落到喜剧里的,反向推理不成立。
    故选A。
    10.D 11.B 12.C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古人为了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可知,原文说“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不是目的。
    B.“……后,才……”错误。原文是“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选项省去了“更为”两字。
    C.“由于其文化内涵的不同,青料分为回青、石青等”错误,不同的青料呈现出不同的青色,与文化内涵无关。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了‘青’在古代诗文中多以叠词出现”错误,结合“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可知,文章举《劝学》,是为了论证古人对青的指代并不明确。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也是一种蕴含东方审美的精神特质”错误。由原文“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织造在经纬之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可知,“青”本身不是“精神特质”。
    故选C。
    13.A 14.C 15.D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北宋笔记的写作意图是劝诫教化”错。原文是说“劝诫教化是北宋笔记的常见写作意图之一”,可见,原文是说北宋笔记的常见写作意图之一是劝诫教化,选项的表述少了“之一”,范围变得单一。
    C.“故而一些南宋下层士人在笔记中对丽情词本事予以虚构”错,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说“或许是由于丽情词本事能够获得有效传播,使得一些亲近世俗的南宋下层士人也在笔记中对丽情词本事予以新的虚构”,可见,一些南宋下层士人在笔记中对丽情词本事予以虚构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丽情词本事能够获得有效传播,但并不是因为词为艳科的文体传统,丽情故事本就是宋词本事的主流。
    D.“北宋后期以来的笔记作者虽意识到情节失真的后果,却依然沉浸在‘买椟还珠’式的偏误中”错。原文是说“北宋后期以来的笔记作者也意识到在笔记阅读过程中早已发生‘买椟还珠’式偏误,即读者沉浸在曲折动人的失真情节中,忘却了本该由此传播的写作意图”,可见,沉浸在偏误中难以回归的是读者。而不是北宋后期以来的笔记作者。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文章从劝诫教化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入手”错。文章第一段说“若将视线转至笔记的整体写作意图与笔记的文体性质,能够相对适宜地解答笔记所载之宋词本事为何普遍失真的问题”,但是“劝诫教化”和“写作意图”不能并列。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但也都肯定原词语句高妙,风致超凡,作者学养深厚”错。原文是说“黄庭坚在意的是神仙风致、高妙词句与深厚学问,而这些笔记作者只是简单地把人间烟火视作男女情爱,但却能满足他们获得大量读者的写作意图”,可见,对原词这样肯定的是黄庭坚,并不是宋代笔记作者。
    故选D。
    16.C 17.D 18.A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后者对圣贤有暴力抑制的倾向”错误,属于无中生有,文章第一段只是说“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并不能体现出对圣贤有暴力抑制的倾向。
    B.“不用考虑备选者的道德”错误,说法过于绝对。第二段的表述是“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文中说的是“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选项变成“不用考虑”。
    D.“极易与公共责任冲突”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的表述是“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D.“阐述……儒家体系内涵,意在引出‘问责制’”错误;从文章来看,对于儒家,文章只是在开头进行简略描述——“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而且阐述内涵的目的也不是引出“问责制”。本文属于总分结构,先在第一段提出观点——尚法不尚贤,然后从不同角度介绍法家的法理思想,而“问责制”只是其中之一。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道家和法家的不尚贤,目的都是使社会恢复到原始初朴、更有秩序的状态”错误;选项把对道家、法家观点的表述混淆在一起,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可见“使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只是道家的观点;第一段说“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期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期”意思是“希望”,可见“在乱世之中,建立起一个更具有秩序的社会”只是法家的构想。
    故选A。
    19.A 20.D 21.B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诗经的审美意蕴……”错误,结合原文“《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可知,原文是说《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选项“诗经的审美意蕴”以偏概全。
    C.“其基础是《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方式”错误,结合原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可知,原文只是说“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方式并非基础,选项“其基础是……”无中生有。
    D.“因为其诗歌具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错误,结合原文“而《王风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显然,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是不能写出的”可知,原文是说“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王风藟》“是不能写出的”,选项“《诗经》中包含……因为其诗歌具有……”强加因果。
    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是为了论证孔子‘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错误,结合原文“晏婴、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但均未进入人伦亲情这一领域。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应该说,这种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不然,孔子就不会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关雎》的评价上,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可知,原文是为了证明孔子提倡的“中和”论中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选项“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曲解文意。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恰恰反映了《诗经》‘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错误,结合原文“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可知,《诗经》“中和”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所以谈不上对他的影响。选项“《诗经》‘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偷换概念。
    故选B。
    22.B 23.B 24.D
    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中国文艺家们在新冠病毒灾难的抗争中奋勇当先”不正确,根据“中国文艺家们体现出了勇气、担当、情怀与思想的力量,以不同的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与许多社会力量一起,加入到了对这场灾难的抗争中”可知,是“与许多社会力量一起”,并不是“奋勇当先”。
    C.“提高到了”不正确,原文“可以预见”“应该也必将会”表达的是“未然”,该项表达的是“已然”。
    D.“灾难文艺有灾难文学、灾难片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故有独特审美形态和风格”错误,原文是“为什么有灾难文学?为什么有灾难片?为什么有那些矗立的灾难纪念雕塑?就是因为它们有着灾难文艺独特的审美形态和审美风格”,表述前后因果倒置。
    故选B。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抗疫文艺”不正确,从文章内容看,是论证的灾难文艺,“灾难文艺”应包括抗疫文艺,抗疫文艺只是它的一个分支部分,混淆了概念。
    2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只要……就能……”过于绝对,原文“相信我们的文艺家们一定……”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祝愿、希望,而该项表达的是一种必然、肯定意思。

    相关试卷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1):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1),共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2):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2),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西方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8):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8),共10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