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2008-2020年南京市郊某乡村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08年以来,该村产业发展方向为( )
A. 林业B. 特色种植业
C. 乡村旅游业D. 小商品加工业
2. 下列对2008-2020年该村空间功能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地功能单一化B. 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功能生产-生活复合化
C. 各功能用地界线逐渐明显D. 水域,林地功能生活-生态复合化
赏花经济是指基于当地传统的农业产业或种植(引种)新的开花植物,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并能吸引游客的产业形态。其内涵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靠花吃花”,而是促进赏花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传统的“靠花吃花”相比,赏花经济( )
A. 产品附加值低B. 投资成本较低
C. 产业结构单一D. 产业链条较长
4. 大面积引种开花植物时,下列因素中需首先考虑是( )
A 气候适宜性B. 交通便利性
C. 花期长短D. 居民收入
在水平大气分布均匀的甲,乙两地,各选取一个空气柱(图)。两地由于地面受热不均产生空气运动,图中箭头指示其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假设空气柱内气流没有水平位移,则图中气压( )
A. ①>②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6. 实际情况下,空气在近地面和上空某高度产生辐合或辐散,图中气流在( )
A. ①处辐散B. ②处辐散C. ③处辐合D. ④处辐散
2020年4月,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西沙区,南沙区。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图为南沙区海马滩,万安滩,曾母暗沙三岛礁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一年内,三岛礁相比( )
A. 曾母暗沙的太阳直射次数最多B. 万安滩的昼长始终最长
C. 海马滩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最大D. 万安滩的昼夜长短变化最小
8. 中国海警执法船在元旦期间从永暑礁出发到曾母暗沙执行公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发地寒意正浓B. 沿途礁栖生物多
C. 途中北极星位于头顶D. 抵达时遭遇台风天气
南极冰盖(不包括冰架)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8.3%,冰储量约3.0×107km3,平均厚度约2100m(下图)。虽然冰盖表面气温很低,但冰盖底部温度相对较高,底部会融化,形成冰下湖泊。地球上大多数冰山来源于南极冰川,南极洲周围大洋冰山的总量约20万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图所示冰下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水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 湖水盐度高于周围海洋
C. 湖泊中渔业资源丰富D. 湖泊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10. 关于南极洲周围大洋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明显B. 冰山融化改变了西风漂流流向
C. 冰山周围海水可形成上升流D. 冰山运动方向受极地东北风影响
为了解释坡度变化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有人设计了理想化天平实验装置(下图),用于演示河流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过程,天平横杆上的刻度表示河流坡降与泥沙粒度的大小。以下为实验的部分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实验第一步,水桶往右平移,指针向左偏转,示意河流( )
A. 坡降增大B. 泥沙粒度减小
C. 流量增大D. 沉积量增大
12. 实验第二步,为使天平保持平衡,秤盘往左平移,示意河流( )
A. 水动力增大B. 侵蚀作用增强
C. 流速增大D. 泥沙粒度增大
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CO2,碳源是向大气中排放CO2,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内储存碳的载体称为碳库。图为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虚线框内)碳循环示意图,该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对气候的反应敏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在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 )
A. 生物光合作用对大气起着碳源作用B. 土壤呼吸对大气起着碳汇作用
C. 该系统对大气起着净碳汇作用D. 气温升高土壤碳排放减少
14. 据图可知( )
A. 陆地生态系统净固碳量为1.73×109t/aB. 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为8.70×109t/a
C. 生物净碳量为13.50×109t/aD. 土壤碳排放量为2.97×109t/a
15. 在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储量远高于其他碳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B. 气候C. 生物D. 水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位于青藏高原向藏东南高山峡谷过渡区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具有高寒,干旱的环境特征。草地是其主要植被类型,平均气温在2.4-16.6℃之间。2000-2020年,该区域气温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显著增加,蒸发蒸腾量变化趋势为3.76mm/a;年降水量约477.7mm,5-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7.9%-95.8%,年际变化不大;生态系统水资源供给量呈下降趋势,实际土壤侵蚀量呈增长趋势。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气温升高对该区域植被,水分和土壤的影响。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左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右图为2005-2022年石羊河流域荒漠面积与人工输水量和年降水量变化图。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受生产,进出口和消费等诸多因素影响。2022年,中国进口谷物类(小麦,大麦,玉米,稻谷等)5319万吨和豆类9367万吨(其中大豆9108万吨,主要用于饲料和油料生产)。养殖肉鸡,肉鸭增重1公斤需消耗饲料约2公斤,养殖生猪增重1公斤需消耗饲料约3.5公斤。下图为2005-2021年我国主要谷物产量变化图。
(1)简述2005-2021年我国主要谷物总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提出减少粮食消耗的合理建议。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攀枝花市位于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交界处,城区东西绵延70多公里(下图)。地形以山地为主,光照充足,年降水量为760-1200mm,海拔1400-1500m以下的河谷地区全年基本无冬。该市钒钛磁铁矿,煤矿等资源丰富,通过资源开发形成三个产业发展阶段(下表),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
(1)描述攀枝花市城市布局的形态,并分析其原因。
(2)分别列举攀枝花市三个发展阶段开发利用的主要资源类型。
(3)简述攀枝花市在城市转型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4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4题答案】
【答案】3. D 4. A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C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C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D
【13~15题答案】
【答案】13. C 14. A 15.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植被:气温升高,植被覆盖增加 ; 水分:蒸发蒸腾量增加,而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导致生态系统水资源供给量下降;土壤:土壤水支出增多,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干燥度增加,土壤更易被侵蚀,土壤侵蚀量增加。
【17题答案】
【答案】变化:荒漠面积减小,该流域生态环境趋好。
原因:该流域周边多沙漠,生态脆弱,对环境变化敏感 ;年降水量波动增加;人工输水量明显增加; 合理分配水资源,满足生态用水需求(缓解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供需矛盾) 。
【18题答案】
【答案】(1)总产量:2005-2015年增长较快,2015年以后比较稳定,略有增长。
构成:小麦,水稻产量稳定,略有增长;玉米产量增长明显; 小麦,水稻占比减少,玉米占比增加。
(2)大力发展饲料消耗量低的商类养殖;鼓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对饲料消耗展高的肉类消费;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19题答案】
【答案】(1)城市布局形态:沿江(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城区不连片(组团状)。原因:沿河分布,取水方便;受地形因素影响,沿河谷分布; 受煤,铁矿分布影响,沿矿区分布。
(2)第1阶段:矿产资源; 第2阶段:矿产,农业自然资源, 水能;第3阶段:矿产、水能、太阳能、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等。
(3) 主要措施:挖据原有工业的潜力,发展高新技术,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延 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新的工业部门,如光伏发电等;因地制宜发展农 业;发展旅游业,康养业等第三产业。
时间
乡村空间
用地类型
2008年
传统型
耕地,养殖坑塘等
农村宅基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等
林地,水域等
2020年
新型复合型
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等
旅游活动的水域,林地,耕地等
发展阶段
产业发展
I(1965—1989年)
建成西南最大钢铁基地,形成煤炭、电力、水泥等关联产业以及相应的大型、特大型资源型企业。
II(1990—2004年)
建设攀钢二期工程,两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建成二滩水电站(3.3×106kW)。
III(2005年起——)
建设攀钢三期工程、国家级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桐子林、金沙、银江水电站,实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阳光花城,康养圣地”、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等,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天津卷)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