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硫酸B. 胶体C. NaCl溶液D. 蔗糖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硫酸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能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
C.NaCl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Fe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钡均为电解质,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B。
3.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酸B. KOH——碱C. CO——氧化物D. 冰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是酸,A正确;
B.KOH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KOH属于碱,B正确;
C.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O元素的是氧化物,CO是氧化物,C正确;
D.冰水混合物的组成物质是水,不是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错误;
答案选D。
4. 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或操作规范的是
A. 金属钠不慎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B. 实验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C. 闻气体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金属钠着火时,要用沙子盖灭,A正确;
B.废液可能有毒有害会污染环境,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B正确;
C.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以防中毒,该操作符合实验安全要求,C正确;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取砝码,应该用镊子夹取,D错误;
故选D。
5. 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
B. 烧红的铁丝能够在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加水后溶液呈黄色
C. 氯气有漂白性,可使干燥的红色纸条褪色
D.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备漂白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有HCl生成,瓶口有白雾生成,A正确;
B.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加水后形成氯化铁溶液,呈黄色,B正确;
C.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纸条褪色,具有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C错误;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该反应可制备漂白粉:,D正确;
答案选C。
6. 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颜色不同B. 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D. 久置在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常温下Na2O为白色固体,Na2O2为淡黄色固体,A正确;
B.Na2O中O为-2价,Na2O2中O为-1价,化合价不同,B错误;
C.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二者均能与水反应而溶解,反应后均生成氢氧化钠,C正确;
D.Na2O与Na2O2在空气中久置都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则Na2O与Na2O2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发生变质,且最终产物相同,都是碳酸钠,D正确;
故答案为:B。
7.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和氯气生成氯化铜,但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错误,不选A;
B.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所以错误,不选B;
C.镁和氯气生成氯化镁,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所以正确,选C;
D.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但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错误,不选D;
故选C。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B. 与NaOH溶液反应:
C. 溶液与溶液反应:
D. 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u+2Ag+=Cu2++2Ag,A错误;
B.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正确;
C.遗漏反应,Ba(OH)2与 CuSO4溶液反应省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 Cu2++ +Ba2++2OH-=BaSO4↓+Cu(OH)2↓,C错误;
D.碳酸钙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化学式表示,正确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答案选B。
9. 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是
A. H2SO4B. CaOC. H2OD. 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SO2与H2SO4不反应,A符合题意;
B.CaO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方程式为:CaO+SO2=CaSO3,B不合题意;
C.部分酸性氧化物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方程式为:SO2+H2OH2SO3,C不合题意;
D.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SO2能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摩尔质量是64 g
B.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C. 含有的数目是
D.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与的碳原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尔质量单位是g/ml,的摩尔质量是64 g/ml,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错误;
C.未告知溶液体积,无法计算,C错误;
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与物质的量相等,又因为各有一个碳原子,故碳原子个数比为1:1,D正确;
答案选D。
11. 分类与归类是识别化学物质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化学语言的基本途径。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中物质①要求既是钠盐也是硫酸盐,A错误;
B.物质①与A错误点相同,且物质③应为氯化钾,B错误;
C.物质③要求既是盐酸盐也是钾盐,应为氯化钾,C错误;
D.选项中盐类均符合题目所给图中阴影部分关系,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A. 个B. C. D. 标准状况下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微粒的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分子的物质的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数目就越多。
【详解】A.个的物质的量为,分子数为NA;
B.,分子数为1.5 NA;
C.88g 物质的量为,分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分子数为0.5NA;
综上,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C,故选C。
13. 已知,Br(溴)与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预测不能与水反应
B. 预测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C. 观察溴单质为深红棕色液体,说明了与化学性质有差异
D.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主要含溴物质为NaBr和HBr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溴也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次溴酸,A错误;
B.溴和氯的化学性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氯气能与金属单质Na、Fe、Cu等发生反应,则溴蒸气与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B正确;
C.溴为红棕色液体,氯气为黄绿色气体,这是物理性质的差异,C错误;
D.氯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故溴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14.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溶于I L蒸馏水中即可获此溶液
B. 从其中取出100 mL,所含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C.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 L,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D. 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28.4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溶于1L蒸馏水所得的溶液并不是1L,故溶液浓度不是0.2ml/L,A错误;
B.溶液有均一性,取出100mL溶液,浓度仍为0.2ml/L,B错误;
C.稀释过程中,溶质Na2SO4的物质的量不变而溶液体积为原来的2倍,由知,浓度变为原来的即0.1ml/L,C正确;
D.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l/L,浓度不同,D错误;
答案选C。
15. 同学们配制的植物营养液中含有的离子种类及浓度如下:
该植物营养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溶液电中性原则,营养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l/L,故选C。
16. 下列图示对应的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钠质地柔软,可以使用小刀切割,A正确;
B.Cl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B错误;
C.泥沙不溶于水,NaCl溶于水,食盐水中的泥沙可用过滤除去,操作正确,C正确;
D.金属Na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都会反应,实验剩余的金属钠应该放回试剂瓶,D正确;
答案选B。
17. 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表示与电源正极的电极,Y表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a中固体不导电,是因为中不存在离子
B. 图a、b比较,说明熔融是电解质,不是电解质
C. 图c中被水分子包围,说明通电时才发生电离
D. 图示中的 代表的是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a可知干燥的NaCl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是不存在离子,选项A错误;
B.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可以导电,说明是电解质,B错误;
C.图c表示在水的作用下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不需要通电,选项C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氯离子的半径大于钠离子的半径,因此图示中代表的离子是氯离子,选项D正确;
故选D。
18. 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B. ③中使用洗涤后未干燥的容量瓶,不会影响溶液浓度
C. 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NaOH溶解
D. 配制的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⑤②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②中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最后溶液的体积增大,所以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
B.③中使用洗涤后未干燥的容量瓶,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溶液浓度,因为定容过程中需要加入蒸馏水,B正确;
C.④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NaOH溶解速度,C正确;
D.溶液配制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⑤②⑥,D正确;
答案选A。
19.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
(2)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向(2)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
(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对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含有、B. 一定含有C. 不含有D. 不含有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OH-或碳酸根中一种或两种,则Ag+一定不存在;
(2)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向(2)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不溶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溶解的沉淀为碳酸钡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O、SO,不含有Ba2+,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含有K+;
(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到AgCl白色沉淀,由于前面加了盐酸,因此不能说明含有Cl-。
【详解】综上分析,一定含有K+、CO、SO,一定不含、,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答案选A。
20.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不对应的是
A. ①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
B ②中脱脂棉燃烧,证明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C. ③中盛满,滴入NaOH溶液后气球膨胀,证明被NaOH溶液吸收
D. ④中硬质玻璃管内产生白烟,证明可与Na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O2,并不是因为生成氧气脱脂棉燃烧,而是该反应放热,脱脂棉能够燃烧,B符合题意;
C.③中气球膨胀,说明锥形瓶中气压减小,即可证明被NaOH溶液吸收,C不合题意;
D.Cl2与N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④中硬质玻璃管内产生白烟,即可证明可与Na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1. 在两份相同的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代表滴加 溶液的变化曲线B.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 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先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性为0,继续滴加硫酸,溶液的导电性增强,则曲线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先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BaSO4↓+H2O,继续滴加硫酸氢钠发生反应:H++OH-=H2O,随着硫酸氢钠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先减弱,再减弱,最后增加,则②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详解】A.由于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先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性为0,继续滴加硫酸,溶液的导电性增强,则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b点,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故B正确;
C.c点,①的溶质为硫酸,②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两溶液中OH-不同,故C错误;
D.a点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d点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BaSO4↓+H2O,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故D正确;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本部分共6小题,共58分。
22. 以不同类别物质间转化和物质用途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钠投入足量含有酚酞的水中来探究转化②,作了如下记录,将实验现象与匹配的实验结论连线:___________
(2)依据钠的物质类别,预测金属Na还能与溶液反应置换金属Cu,但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红色金属Cu生成,而是产生蓝色沉淀,用化学用语解释上述异常现象___________。
(3)依据类别通性,列举2个能与NaOH反应、且与类别不同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化⑤和⑥是用作供氧剂的反应原理,写出转化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转化⑤和⑥共产生(标准状况下),理论上需要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 (2)钠与水接触后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
(3) ①. HCl ②. CuSO4
(4)
(5)31.2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钠投入足量水中,钠熔成光亮的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应是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四处游动,说明有气体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有碱生成,酚酞与碱显红色,因此
【小问2详解】
钠与水接触后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钠是碱,具有碱的通性,能与酸性氧化物、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还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OH+HCl=NaCl+H2O,2NaOH+CuSO4=Cu(OH)2↓+Na2SO4;
【小问4详解】
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均生成氧气,可以做供氧剂,反应⑥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反应⑤,反应⑥,具有2Na2O2~O2,标准状况下4.48L氧气 0.2ml,需要过氧化钠0.4ml,质量为0.4ml×78g/ml=31.2g。
23. 氯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I.常用于饮用水消毒,溶于水得到氯水
(1)探究氯水的成分
(2)已知,HCl没有漂白性。预测:①具有漂白性;②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设计实验验证猜想:___________。
(3)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氯水中HClO的浓度越大消毒能力越强。时,氯水中、、三种微粒所占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用处理饮用水时,溶液的pH最佳控制范围是___________。
(5)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进行实验: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pH、氯离子浓度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得到如下三条曲线。已知:pH越高,溶液的酸性越弱、碱性越强。
①其中能表示在光照下氯水pH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氯水光照下的变化___________。
II.“84”消毒液的制备
(6)考虑到氯水的不稳定性,科学家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得的“84”消毒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备原理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③. H+
(2)将一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玻璃容器中,通入干燥的氯气,观察布条颜色的变化;将一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玻璃容器中,通入干燥的氯气,观察布条颜色的变化;若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没有漂白性,若干燥的氯气能够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
(3)Cl2+H2O=HCl+HClO
(4)3~5.5 (5) ①. a ②.
(6)Cl2+2NaOH=NaCl+NaClO+H2O
【解析】
【分析】常用于饮用水消毒,溶于水得到氯水,通过观察氯水的颜色、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与溶液反应、与品红溶液反应,可以推算氯水中含有、、H+和漂白性物质,检验该漂白性物质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用Cl2分别处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观察褪色情况,可以分析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以此解答。
【小问1详解】
i.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氯水呈现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
ii.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AgCl,说明氯水中存在;
iii.向氯水中加入溶液,有气泡产生,且气体能令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CO2,氯水中存在H+。
小问2详解】
预测:①具有漂白性;②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可以设计实验:将一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玻璃容器中,通入干燥的氯气,观察布条颜色的变化;将一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玻璃容器中,通入干燥的氯气,观察布条颜色的变化;若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没有漂白性,若干燥的氯气能够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
【小问3详解】
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小问4详解】
氯水中HClO的浓度越大杀菌能力越强,由图可知,用Cl2处理饮用水时,溶液的pH最佳控制范围是3~5.5。
【小问5详解】
①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发生分解生成HCl和O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则能表示在光照下氯水pH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
②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发生分解生成HCl和O2,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科学家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得的“84”消毒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备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4. 探究膨松剂中Na2CO3和NaHCO3的作用。
【实验探究1】采用如下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已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由此可以说明,NaHCO3能够直接用作膨松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复合膨松剂的有效成分为碳酸盐与酸性物质。
【实验探究2】采用如下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差异。
已知:;
【实验现象】
(3)实验表明,产生气泡更快的是___________。(填“①”或“②”)
【理论计算】
(4)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多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5)综合实验探究和理论计算结果,___________更适合用作复合膨松剂中的碳酸盐。
【反思】
(6)面团加入酵母发酵时,会产生CO2和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通常需要在发酵后的面团里加入适量Na2CO3,再蒸制,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
(7)某品牌复合膨松剂的说明书如下图所示。其中葡萄糖酸--内酯和淀粉是助剂,其作用是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焦磷酸二氢二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甲装置中无明显现象
(2)2NaHCO3Na2CO3+H2O+CO2↑
(3)② (4)NaHCO3
(5)NaHCO3 (6)中和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减少酸味,同时能产生CO2气体是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7)提供H+与NaHCO3、CaCO3反应产生CO2,从而使面团疏松
【解析】
【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与等浓度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快慢以及等质量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多少,从而探究膨松剂中Na2CO3和NaHCO3的作用和选择,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已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加热一段时间后,由于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甲装置中无明显现象,故答案为: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甲装置中无明显现象;
【小问2详解】
由此即2NaHCO3Na2CO3+H2O+CO2↑产生无毒气体是糕点面包变得疏松多孔可以说明,NaHCO3能够直接用作膨松剂,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小问3详解】
由于Na2CO3与HCl反应产生CO2,需经过、两步反应,而NaHCO3与HCl反应生成CO2只需要一步反应,故等浓度的NaHCO3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放出气泡速率不Na2CO3快,故实验表明,产生气泡更快的是②,故答案为:②;
小问4详解】
设等质量为ag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则根据反应方程式:、,解得:m1=g、m2=g,则产生CO2的量多是NaHCO3,故答案为:NaHCO3;
小问5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等浓度的NaHCO3与盐酸反应放出气泡速率比Na2CO3更快,等质量的NaHCO3与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更多,故综合实验探究和理论计算结果,NaHCO3更适合用作复合膨松剂中的碳酸盐,故答案为:NaHCO3;
【小问6详解】
面团加入酵母发酵时,会产生CO2和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通常需要在发酵后的面团里加入适量Na2CO3,再蒸制,Na2CO3能与酸反应中和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减少酸味,同时能产生CO2气体是馒头变得疏松多孔,故Na2CO3的作用是中和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减少酸味,同时能产生CO2气体是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小问7详解】
焦磷酸二氢二钠的作用是提供H+与NaHCO3、CaCO3反应产生CO2,从而使面团疏松,故答案为:提供H+与NaHCO3、CaCO3反应产生CO2,从而使面团疏松。
25. 下图为磷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1)写出①和②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3P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1个以①为一种反应物,生成Na3P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物质②是一种三元酸,能生成NaH2PO4、Na2HPO4和Na3PO4三种盐。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能生成两种盐。写出H3P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P2O5或P4O10 ②. H3PO4
(2)Na3PO4=3Na++
(3)P2O5+6NaOH=2Na3PO4+3H2O
(4)H3PO3+2NaOH=Na2HPO3+2H2O
【解析】
【分析】由题干磷的价类二维图可知,①为磷的+5价氧化物则为P2O5或P4O10,②为磷的+5价酸即为H3PO4,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①和②的化学式分别为:P2O5或P4O10,H3PO4,故答案为:P2O5或P4O10;H3PO4;
【小问2详解】
Na3PO4是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故其电离方程式为:Na3PO4=3Na++,故答案为:Na3PO4=3Na++;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①即P2O5或P4O10均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以①为一种反应物,生成Na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6NaOH=2Na3PO4+3H2O,故答案为:P2O5+6NaOH=2Na3PO4+3H2O;
【小问4详解】
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能生成两种盐即NaH2PO3和Na2HPO3,则H3P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正盐Na2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3+2NaOH=Na2HPO3+2H2O,故答案为:H3PO3+2NaOH=Na2HPO3+2H2O。
26. 某学习小组探究中和反应的本质和物质分离的原理。
I.探究中和反应:向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其反应过程和溶液pH变化如下图。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图一中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
(2)此时溶液的pH可能位于B点,也可能位于C点,取少量氧化铜粉末加入溶液中,发现___________,说明溶液pH位于C点。
(3)若将滴加的稀盐酸换成与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则曲线上的B点将会向___________(填“a”或“b”)点方向移动。
II.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溶液中还存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为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小组同学按照一定顺序加入以下三种试剂(均过量):
a(溶液)、b(Na2CO3溶液)、c(溶液),然后过滤。
(4)写出一种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为确定所加的溶液已过量,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6)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加以补充___________。
【答案】(1)H++OH-=H2O
(2)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3)a (4) ①. acb或cab ②. 与氯化钙和过量氯化钡反应,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
(5)静置一段时间后,往溶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过量
(6)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一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答案为:H++OH-=H2O;
【小问2详解】
此时溶液的pH可能位于B点,也可能位于C点,由于C点显酸性,则取少量氧化铜粉末加入溶液中,发现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说明溶液显酸性,pH位于C点。故答案为: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小问3详解】
因为硫酸是二元酸,相同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稀硫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盐酸,浓度相同,体积减小,向左移动,则曲线上的B点将会向a点方向移动。故答案为:a;
【小问4详解】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时,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碳酸钠必须放在氯化钡的后面,则一种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是acb或cab(确保碳酸钠溶液在最后,否则不能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答案为:acb或cab;
【小问5详解】
静置一段时间后,待上层溶液澄清后,往溶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如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过量;
【小问6详解】
以上方案中最后为氯化钠溶液中混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蒸发结晶。故答案为: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27. 由硫酸铜溶液与熟石灰混合可制成波尔多液,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广泛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棉、麻等植物的病害。为探究与的反应产物,某研究小组在室温下,分别将不同浓度的溶液滴入100ml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已知:①室温下饱和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微溶于水,室温下饱和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在以上可分解为黑色的CuO,碱式硫酸铜为绿色难溶固体,以上分解。
(1)实验II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对比实验I和II,结合数据说明实验II中未生成白色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认为实验III中绿色沉淀应为碱式硫酸铜,其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绿色沉淀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i.向100 mL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21 mL___________,产生绿色沉淀,无白色晶体产生。
ii.取出少量带绿色沉淀的浊液,加热至沸腾,沉淀不变黑。
iii.将剩余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洗涤液中无。
iv.将洗涤后的沉淀用盐酸溶解,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固体,将固体过滤、洗涤,洗涤液并入滤液中,固体经干燥、称量,其质量为93.2 mg,
v.将步骤iv所得滤液加水定容至100 mL,取20 mL,测定其中。
①补全步骤i中的试剂:___________。
②步骤出中检验洗涤液中无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碱式硫酸铜化学式可用来表示,则由上述实验可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以上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与的反应产物与___________有关。
【答案】(1)
(2)反应生成,体积,可求得,小于饱和的浓度,未达饱和,不会析出
(3)沉淀为绿色,加热至沸腾时不变黑
(4) ①. 0.1ml/L溶液 ②. 取少量洗涤液,加入HCl酸化,加入几滴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③. 4 ④. 6
(5)反应物浓度、相对用量
【解析】
【分析】已知在80℃以上可分解为黑色的CuO,碱式硫酸铜为绿色难溶固体,但需300℃以上分解,且实验中加热浊液至沸腾,蓝色沉淀变为黑色,故实验Ⅰ与实验Ⅱ中的蓝色沉淀为;实验Ⅲ中绿色沉淀为碱式硫酸铜。
【小问1详解】
实验Ⅱ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对比实验Ⅰ和Ⅱ,结合数据说明实验Ⅱ中未生成白色晶体的原因反应生成,体积,可求得,小于饱和的浓度,未达饱和,不会析出;
【小问3详解】
沉淀为绿色,加热至沸腾时不变黑说明绿色沉淀应为碱式硫酸铜;
【小问4详解】
第一步是为了生成蓝色沉淀故应向向100mL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21mL0.1ml/L溶液,产生绿色沉淀;检验洗涤液中无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液,加入HCl酸化,加入几滴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洗净;步骤iv所得滤液中n(Cu2+)=0.016ml/L0.1L=0.0016ml,n(BaSO4)=n(SO)=,故绿色沉淀中铜离子与硫酸根比值为,故x=4,根据化学式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求算y=6;
【小问5详解】
经以上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与的反应产物与反应物浓度、相对用量有关。①
②
③
④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Cl
K2SO4
KHCO3
NH4HSO4
C
Na2SO4
K2SO4
KHCO3
NH4Cl
D
Na2SO4
K2SO4
KCl
NH4Cl
离子种类
浓度
0.005
0.01
0.015
0.005
A.切割金属钠
B.收集氯气
C.过滤食盐水中的泥沙
D.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钠浮在水面上 a.有气体产生
B.钠四处游动 b.有碱性物质生成
C.溶液变红 c.钠的密度比水小
D.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d.反应放热,钠熔点低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观察氯水
氯水呈现黄绿色
氯水中存在①___________。
ii
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②___________。
氯水中存在。
iii
向氯水中加入溶液
有气泡产生,且气体能令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氯水中存在③___________。
iv
向氯水中滴加品红溶液(有色物质)
溶液颜色很快褪去
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实验
溶液浓度
溶液体积
操作及现象
I
1.0ml/L
1.6mL
加入后产生蓝色沉淀和少量白色晶体,加热浊液至沸腾,蓝色沉淀变为黑色。
II
16mL
加入后产生蓝色沉淀,未见白色晶体,加热浊液至沸腾,蓝色沉淀变为黑色。
III
2.1mL
加入后产生绿色沉淀和少量白色晶体,加热浊液至沸腾,沉淀不变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第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第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限时练习(一)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限时练习一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限时练习一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