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专辑
2022年广东省汕头澄海11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汕头澄海11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2.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
A.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减少 B.甲状腺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减少
C. 甲状腺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3.T细胞与B细胞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免疫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B.都是造血干细胞产生的,并都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4. 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及其本质依次是 ( )
A.定向变异;厚外壳基因的个体活动能力强
B.自然选择;厚外壳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大
C.用进废退;基因突变产生厚外壳基因的机会增大
D.自然选择;厚外壳个体繁殖能力强
5. 决定反射产生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突触的数目 D.反射弧的长度
6.下表是被测试者组织液、血浆、原尿、尿液中H、P和Q三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分析表中H、P和Q最可能是什么物质?( )
A.H是尿素 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H是蛋白质,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H是葡萄糖,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H是蛋白质,P是尿素,Q是葡萄糖
7.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D.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血浆PH也明显上升。
8.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B.静息电位值增大;没有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D.静息电位无明显变化;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9.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属于反射。②兴奋传导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③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主要因为大脑皮层和小脑的功能受影响所致。 = 4 \* GB3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即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 5 \* GB3 ⑤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共用同一跟神经纤维。
A. ③ = 4 \* GB3 ④ B. ②③ C. = 4 \* GB3 ④ = 5 \* GB3 ⑤ D. ①②
1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两者之间变化的关系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 )
O
R
S
●
●
●
生长1cm所用时间
生长素浓度
11.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甲乙两图各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P点对应于b
B.O点对应于d
C.R点对应于c
D.S点对应于a
12.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外加生长素浓度接近3.0(mg/L)时,是促进花粉管伸长的最适浓度
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
13. 某小岛上原有某山羊种群,其中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10只40只和30只,若此时从岛外引入20只基因型为AA的该种山羊,所有山羊均随机交配(不发生基因突变),则F1代中A的基因频率约是( ) A.60% B.40% C.55% D.50%
14. 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⑥ B.②④⑧
C.③⑤⑥ D.②⑤⑦
二、双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15. 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包括图中A、B和C三部分。
B.糖尿病人的E中含有的葡萄糖。
C.与A相比,B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一般情况下,A、B和C中的CO2浓度为:A16.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下图所示的有
1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B.凹凸不平的西瓜,主要由于单侧光使其凹侧生长素含量少生长慢而形成的。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 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18. 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下列关于幼苗的生长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若花盆能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乙
B. 若花盆和暗箱一起水平匀速旋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甲
C. 若花盆和暗箱一起水平匀速旋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丁
D. 若暗箱能水平匀速旋转,但花盆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a
b
c
d
e
g
f
19.(6分)下图为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示意图,请分析:
(1)请写出细胞的名称:
[a]_________;[d]_________。
2)反应阶段为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3)[d]细胞还能分泌另一类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
4)当用同一抗原再次刺激[e]时,[e]就会__________ _,形成大量的_________。
19.(6分)(1)造血干细胞 效应T细胞 (2)⑤⑥⑦⑧ (3) 淋巴因子 (4)增殖分化 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20.(8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
(2分) 的等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 。
4)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20.(8分)(1)神经、体液调节 A
(2)C 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 丙
= 7 \* GB3 ⑦
(3)反馈调节(4)抗利尿激素
21.(12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请据图回答:
(1)如果 = 7 \* GB3 ⑦是抗体,则该细胞是 细胞。
它是由 分化而来(2分)。分化的原因
有 ; ; 。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的顺序是
(2分)。
(3)若我们接种了原来流行的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是否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感冒?为什么? (3分)。
21.(12分)1浆 B细胞或记忆细胞
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
(2)球蛋白 ④⑤③ = 2 \* GB3 ②① (3)不一定(不能) 流感病毒可能已经发生突变,接种疫苗产生的记忆细胞可能无法识别突变后的病毒(3分)
22.(6分).利用体重相等的同龄成熟雌性小鼠进行以下两个实验。结果如下表(表I)所示:
实验I:以手术切除雌鼠的两个卵巢后,再施以激素A,研究其对子宫重量的影响。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上述实验的结果可推断激素A和激素B最可能是 、 (填名称) 。
2) 激素B生理功能是 。(2分)
3) 实验I中的结果可说明激素A具有什么作用?(2分)
22.(6分)1)雌性激素 促性腺激素
2)促进性腺(或卵巢)的生长发育和调节卵巢分泌激素(2分)
3)促进子宫生长发育,维持子宫大小和重量的稳定。
23.(7分)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适宜浓度,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
性,即 (2分)。
(2)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②实验:第一步:将10根插条分10组,分别用不同的浓度萘乙酸处理相同时间(如图l);第二步: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培养。
③观察记录:小组分工,记录插条生根数量。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曲线图。
(3)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请指出实验步骤中操作不当之处: (2分)。
若对实验步骤进行正确修改后,完成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
②若结果如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
23(7分)1)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2分)
3)①每组仅用1个插条,数量太少;处理后的插条,没有放在适宜相同条件下培养(2分) = 2 \* GB3 ②萘乙酸(NAA)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约为400mg/L(2分)
24.(8分)在植物幼茎中,为什么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可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合成较背光侧少,二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较背光侧快,三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有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然后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其中c和d用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将胚芽鞘分割。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琼脂块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所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将a、b、c、d 4组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分)。
(2)要达到实验的目的,仅有上述的4组实验是不够的,还需增加实验组。请模仿上图,在下面方框内画出简图表示所增加实验组的步骤。(3分)
(3)增加实验组后,如果结果为 (3分)。
则可得出“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的要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的缘故”的结论。
24(8分)
(1)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也不促进生长素的分解(2分)
(2)(e和f两图的位置可以调换)(3分)
或
(3) e的两块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量相同,f向光侧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较背光侧的要少,但两块琼脂块的生长素总量与e的两块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总量相同(对e和f的分析必须与上图对应)(3分),(或e向光侧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较背光侧的要少,但两块琼脂块的生长素总量与d的两块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总量相同)
甲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7 \* GB3 ⑦
= 4 \* GB3 ④
= 5 \* GB3 ⑤
= 6 \* GB3 ⑥
乙
25.(13分)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为了研究神经细胞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在图乙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图甲是图乙中E处的放大。
(1)写出图中标号所指的名称: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 5 \* GB3 ⑤_________; ⑦__________。
(2)上表为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刺激B点后,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①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2分)。
②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检测C点和D点感受信号的方法,可观察C、D点膜上__________变化。
(4)兴奋在E处的传导单向传递的,主要原因是 (2分)。
(5)若在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在F处给予适当的刺激,在兴奋的传递过程中,记录仪的指针偏转方向和次数最可能是 (2分)
左 右
F
25(13分)(1) ③神经递质 ④突触前膜 ⑤突触间隙 ⑦受体
(2)①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分)
②随Ach浓度的升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加快(2分)
(3)电位
(4)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5)向右偏转1次(2分)
澄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生物(理科)试卷答题纸
班级 座号 姓名 评分
请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面相应位置上(共6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9.(6分)
1)[a]______ ___;[d]___ ______。
2)_________ 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3)______________ __。
4) , 。
20.(8分) 1) , (填字母)。
2) (填字母),
(2分), ,
3) 。
4) ,
21.(12分)
(1) 。 (2分),
;
;
。
(2) 。 (填序号)(2分)。
(3)
(3分)。
22.(6分) 1) 、 (填中文名称) 。
2) 。(2分)
3): (2分)
23.(7分)
(1) 性,
即 (2分) 。
(3)①
(2分)。
② (2分)。
24.(8分)
(1)
(2分)。
(2) (3分)
(3)
(3分)。
25.(13分)
乙
(1)③ ; ④ ;
= 5 \* GB3 ⑤ ; ⑦ 。
(2)① (2分)。
② (2分)。
(3) 。
(4) (2分)。
(5)
澄海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生物(理科)参考答案
选择题 (单项选择每题2分):B D C B C D C D A B C C D A BD AC BC AB
双项选择(每题3分,漏选得1分,全对得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9.(6分)(1)造血干细胞 效应T细胞 (2)⑤⑥⑦⑧ (3) 淋巴因子
(4)增殖分化 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20.(8分)(1)神经、体液调节 A
(2)C 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 丙
(3)反馈调节(4)抗利尿激素
21.(12分)1浆 B细胞或记忆细胞
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
(2)球蛋白 ④⑤③ = 2 \* GB3 ②① (3)不一定(不能) 流感病毒可能已经发生突变,接种疫苗产生的记忆细胞可能无法识别突变后的病毒(3分)
22.(6分)1)雌性激素 促性腺激素
2)促进性腺(或卵巢)的生长发育和调节卵巢分泌激素(2分)
3)促进子宫生长发育,维持子宫大小和重量的稳定。
组织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P
2
Q
0
H
0
0
X
Y
A
耗氧量
体温
B
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浓度
C
血浆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
D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甲状腺激素浓度
外加生长素浓度(mg/L)
0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供选项
a
b
c
A
免疫调节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B
抗原
原核生物
感冒病毒
C
免疫系统
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
D
免疫细胞
抗原
抗体
Ach浓度
C处(ms)
D处(ms)
0.1(mml/mL)
0.2(mml/mL)
0.3(mml/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浏阳11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理新人教版会员独享,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桂林11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文旧人教版会员独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桂林11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理旧人教版会员独享,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