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图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这一时期( )
    A.过着群居生活并学会用火B.距今7000—5000年前
    C.以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在国家考古博物馆龙文物特展上,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关于龙的重要考古成果。其中有辽宁阜新茶海遗址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石堆龙,长江下游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四龙首玉镯,在陕西南部出土的距今约6000年的蚌形龙,山西陶寺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彩绘龙纹陶盘等。据此材料可知( )
    A.当时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B.“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
    C.中华早期文明不同区域间联系密切D.“龙”的出现成为王权身份的象征
    3.学者们对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后认为,当时已经呈现出公共权力不断强化的趋势。其直接依据是在遗址中发现了( )
    A.大量的炭化稻堆积B.宏伟古城与宫殿
    C.精美的丝织品残片D.众多的陶器碎片
    4.考古发现,二里头的宫城遗址中,二号宫庙与一号宫殿呈东西分布,二者各有一条南北向的轴线;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也有“左庙右宫”及“双轴线”。这可以说明我国早期国家( )
    A.血缘关系与权力中心相互维系B.祭祀制度日趋完备
    C.内服王畿与外服方国相互对立D.都城布局已成定式
    5.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了原配申后及其子宜臼的太子位,而以褒姒及其子取而代之。被废的宜白不得已出奔其母舅之国申国。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下。据此,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周幽王( )
    A.实行内外服制B.推行了分封制
    C.破坏了宗法制D.强化礼乐制度
    6.据图可知,分封制( )
    A.利用宗族纽带与族群笼络B.确保了周朝统治长治久安
    C.兼顾政府威权与行政效能D.推动了中国疆域开始形成
    7.周公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但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宗周灭亡,一旦崩散。这说明分封制( )
    A.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形成B.存在诸侯纷争潜在危险
    C.确立了贵族世袭的特权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格局
    8.阅读下图
    解读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所示的土地不能随意买卖②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的土地
    ③商和西周均实行土地国有制度④商鞅变法之时废除了这一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春秋时期,华夏民族强调“华夷之辨”;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孟子提出舜属于西夷,而周文王属于东夷,形成了“五方之民”以华夏为中心的观念。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分裂中蕴含着统一趋势B.民族间的差异基本消失
    C.各民族政权间和谐相处D.儒学正统地位得到强化
    10.韩、赵、魏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诸侯国势力逐渐增强B.分封宗法秩序崩溃
    C.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11.《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D.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12.“每一次制度的变革总是在前一制度暴露的弊端不适应新的历史使命的情况下去突破,同样,封建制随宗法制的瓦解走向崩溃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一规律、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踏上依据新标准新规则进行制度建构的新征程。”春秋战国时期“重新建构”的本质是( )
    A.从重井田制到重私有制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D.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13.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治理国家应“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据此可知其推崇( )
    A.顺乎自然B.兼爱尚贤C.严刑峻法D.礼法并举
    14.吕思勉这样评价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据此可知,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个人身心健康B.人与自然和谐C.社会秩序重建D.人生价值实现
    15.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具有原始民主色彩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皇权受到民俗影响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6.秦朝从三公九卿,到郡守、县令,乡长、亭长、里长,层层设置官吏。权力自下而上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形成“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的格局。这一格局设计旨在( )
    A.杜绝相权对皇权制约
    B.根除中央和地方矛盾
    C.维系大一统国家治理
    D.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
    17.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1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文字和车轨B.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C.击退匈奴的进攻D.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19.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而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该学者重在说明( )
    A.法家思想已不适应统治需要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C.关中地区社会矛盾尚未激化D.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20.西汉初年,丞相萧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接任丞相之位,他基本上全盘遵循萧何之制,史称“萧规曹随”。“萧规曹随”现象出现的背景是西汉初年( )
    A.经济凋敝,需要稳定政策恢复发展B.相权膨胀,主导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C.社会稳定,缺乏政治改革主观意愿D.沿袭秦制,统治政策尚未发生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其起因当然与战国时代的纷争有关,为了避免再度出现这种状况,只有不再实行西周的封建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封建制度本身的离心力,必然导致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评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采用“中央集权体制”的原因,请以汉初实例说明“封建体制的反动”都“没有好下场”;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元谋人、丁村人、蓝田人等均是旧石器时代的代表,其中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过着群居生活并学会用火,A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排除B项;磨制石器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排除C项;旧石器时代尚未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龙”的形象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等遗址中都有发现,说明“龙”的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不同地点出土的“龙”的形象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仅从材料得不到“中华早期文明不同区域间联系密切”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无法得出“龙”形象的出现与王权身份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公共权力强化一般指国家或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增强,能够调动集体的力量去完成大工程。宏伟古城与宫殿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必须要依靠公共权力要调动人民参与活动,公共权力强化才能完成此项工程,B项正确;大量的炭化稻堆积可能是个体行为,不需要公共权力介入,排除A项;出精美的丝织品残片和公共权力的行使无关,排除C项;众多的陶器碎片可能是个体生产行为,不需要公共权力介入,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早期国家时期(中国)。二里头和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都有宫庙与宫殿,且二者的分布(东西分布、“左庙右宫”)体现了其地位并重。宫庙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念祖先,体现了夏商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来强化自身的统治。宫殿是处理政务的地点,体现的是世俗政治权力,宫庙与宫殿东西(左右)分布,说明我国早期国家“血缘关系与权力中心相互维系”,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祭祀制度本身的相关内容,不能推断出祭祀制度日趋完备,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宫城遗址的布局,无法说明内服与外服联系更为紧密,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后世王朝宫城的布局样式,无法确定都城布局是否已成定式,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废掉了原配申后及其子宜臼的太子位”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幽王废掉申后和太子,体现了其对宗法制的破坏,C项正确;商朝实行内外服制,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周推行分封制,但材料不体现周幽王对诸侯的分封,排除B项;周幽王废掉原配申后及太子的行为不符合礼制,看不出其强化了礼乐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题干图片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国,体现利用同宗同族的血缘关系纽带巩固统治。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异姓封国,目的是加强对其他族群的笼络,A项正确;西周被犬戎灭亡,东周时期周天子权威衰落,诸侯势力崛起,“长治久安”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诸侯国的行政体系情况,不能断定兼顾行政效能,排除C项;中国疆域在西周以前就开始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下,分封的诸侯越来越多,亲情就会越来越疏远,而伴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实力的强大,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反映出存在分封制下诸侯纷争潜在危险,B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形成,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贵族世袭特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家国一体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商周至战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中示意图反映的是井田制。井田制的实质是在周天子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土地国有的形式,井田制下的土地不能买卖,①③项正确;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④项正确;虽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但分封的土地被诸侯实际占有,②项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分裂中蕴含着统一趋势,A项正确;“民族间的差异基本消”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战国时期各民族政权间存在军事战争,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得到确立,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说明的是礼崩乐坏,宗法制、分封制走向瓦解,B项正确;材料与诸侯国势力增强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当时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交融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个体农户有能力开垦和耕种更多的土地,进而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这是导致从公田到私田转变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没有直接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是在商鞅变法之后,排除B项;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是土地制度变化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封建制随宗法制的瓦解走向崩溃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一规律、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踏上依据新标准新规则进行制度建构的新征程。”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政治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B项正确;材料旨在说明秦朝制度建构的本质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西周时期通过确立宗法分封制实现了对国家的管辖,并非强调商到西周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得不到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排除C项;材料旨在强调从周到秦政治变化的本质是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荀子的意思是人性本恶,治理国家应通过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才能维持正常秩序,实现 社会的稳定,由此可知荀子主张对人民施以教化, 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刑罚来禁止人们犯罪,这体现了荀子倡导礼法并举,D项正确; 顺乎自然是道家思想,排除A项;兼爱尚贤是墨家学派主张,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排除B项;材料主张礼法并举,不只是“严刑峻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是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材料中的“拨乱世,反之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的共同愿望,意味着当时知识分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C项正确;本题主旨为“百家争鸣”,“个人身心健康”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人与自然和谐”是道家的思想特点,不是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排除B项;“人生价值实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材料中的“政月”改为“正月”体现的是皇帝独尊特征,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专制独裁,原始民主的说法错误,三皇五帝时期的政治具有原始民主色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专制独裁,皇权并未受到民俗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秦朝从中央到基层,设置了不同层级的官吏,最终将权力集中到皇帝之手,形成“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的格局。这种格局下,皇权至上,同时能把中央的政策有效的贯彻到基层,进而维系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这是这一格局的目的,C项正确;基层官吏的设置与相权和皇权的矛盾无关,因此这一格局的设置并不是为了杜绝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度是这一格局中的内容,但是其并不能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还是为了维系国家治理,D项不是最终目的,而且官吏层级太多,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牵制丞相,以加强君权,A项正确;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排除B项;秦朝设太尉主持军事,排除C项;秦朝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有皇帝任免,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一整套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秦,虽死犹存”的说法,D项正确;统一文字和车轨分别是秦朝在文化和经济上巩固秦朝的统治,与政治无关,排除A项;击退匈奴的进攻属于秦朝巩固统治的军事措施,排除C项;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属于秦朝在思想文化上巩固统治的举措,排除D项。故选B项。
    19.【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而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关东地区社会各阶层对秦王朝统治的怨愤,而关东地区正是六国旧地,说明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D项正确;法家思想有利于巩固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并不是完全不适应秦朝统治需要的,排除A项;秦始皇时期,关中和关东都以铁犁牛耕条件下的小农经济为主,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关中地区社会矛盾问题,且选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0.【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萧规曹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正是西汉初年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这是因为西汉初年经济凋敝,需要稳定政策恢复发展,A项正确;“萧规曹随”是说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接任丞相之位,他基本上全盘遵循萧何之制,这与相权膨胀,主导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不相符,排除B项;“萧规曹随”并未因为社会稳定,缺乏政治改革的主观意愿,而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凋敝,需要稳定,排除C项;“萧规曹随”无法体现沿袭秦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1.【答案】(1)政治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积极影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消极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力量,人民的处境更加恶劣。
    (2)原因: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或诸侯争霸)分封制下地方自主性强,容易导致分裂割据;实例:西汉初年,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导致了王国问题(或“地方割据问题”)如七国之乱(必须包含“郡国并行制”和“王国问题或七国之乱”两个内容)。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政治制度:据材料“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可知,皇帝制;据材料“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可知,三公九卿制;据材料“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可知,郡县制。
    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的影响可以从对当时和以后来两个方面说明。对秦朝,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后世,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消极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力量,人民的处境更加恶劣。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原因:据材料二信息“其起因当然与战国时代的纷争有关,为了避免再度出现这种状况,只有不再实行西周的封建制度”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或诸侯争霸);据材料二信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封建制度本身的离心力,必然导致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分封制下地方自主性强,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实例: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汉初年,恢复了已经废除的分封制,在一些地区分封诸侯,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诸侯力量壮大,导致了王国问题,逐渐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七国之乱。因此说“封建体制的反动”都“没有好下场”。
    22.【答案】示例:
    论题: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集体劳作逐步被个体劳动所取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奴隶主贵族日益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社会阶层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掌权和发展封建经济,在各诸侯国掀起了变法运动,有力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同时,经济、政治领域的重大变革引发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之,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根据材料“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并结合先秦时期的历史拟定论题: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然后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发展促进政治、文化领域变革的角度予以阐述即可。如经济发展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集体劳作逐步被个体劳动所取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政治领域变化,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奴隶主贵族日益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社会阶层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掌权和发展封建经济,在各诸侯国掀起了变法运动,有力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转型;思想文化方面,经济、政治领域的重大变革引发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后总结,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历史月考docx、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