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兴化市垛田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兴化市垛田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答题,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 150分钟 分值150分)
得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8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栈桥(jiàn) 参差(cī) 精髓(suí) 俨然(yǎn)
B.铿锵(kēng) 攒聚(cuán) 古刹(chà) 绮丽(qǐ)
C.琴瑟(sè) 徇蕲(xún) 跌宕(dàng) 窈窕(yá)
D.社稷(jì) 寥廓(guò) 作梗(gěn) 隽永(juàn)
2、下列标点符号错误一项是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那末,我们的田也是将本钱来种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为什么要替田主白当差!”
C.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D.“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的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了,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B.“亚运会”安保工作是严格的,如果我们稍有松懈,各种安全隐患就会东山再起。
C.不只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的。
D.由于缺乏相当的华夏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往往会望文生义。
4、下列加点字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好逑(配偶)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尉果笞广(竹板)
B.白露未晞 (晒干) 域民(地域) 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相当于 “着”)
C.琴瑟友之(向……表示友爱)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以数谏故(因为)
D.环而攻之(表顺承,不译) 委而去之(放弃) 怅恨久之(代词,指这件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42分)
二、按要求答题(共28分)
5、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
糟蹋 浮想联翩 郑重其事 言简意该 分道扬镳
打膈 融汇贯通 寸积铢累 如愿以偿 含苞欲放
恩典 绿阴如盖 一愁莫展 错综复杂 矫揉造作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1) ,其实难副。
(2) ,为民者宣之使言。
(3)操千曲而知音, 。
(4)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6)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
(7)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8)《陈涉世家》中陈涉号召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最能概括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表现陈涉蔑视权贵、有叛逆精神的名句是 。
7、古诗词是可以活用的,《成功》一文中引用的王国维的“境界说”,就是一个著名例子。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下面的诗句也可理解为求学和治学的一种境界,请细细体会,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这种境界的理解。(2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答: 。
8、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杨振宁34岁时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宙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上述事实证明:
9、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0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2分)
【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第一, ;
第二, (2分)
【活动三:网络写作】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某同学代表班级写了一段话,准备发在校园网上。
①气象物候知识既实用又有趣。②正常的物候条件,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③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草木枯荣、候鸟去来、云彩变化等现象来安排农事。④诗人们也从大自然丰富的语言中得到灵感,他们常常由物候现象联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⑤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能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增强科学意识。
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2分)
(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2)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活动四: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衡阳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雁:
燕:
三、阅读理解(54分)
(一)名著阅读:(6分)
10、阅读《格列佛游记》,回答问题
(1)该书作者是 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2分)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型就是格列佛在 国中见到的 。(2分)
(3)这部小说以杰出的讽刺艺术而垂名于世界文学史,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举出一例,说明它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2分)
(二)诗歌阅读(8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三题。
雪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1)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你知道它描写的是什么鸟?说说你的理由。(2分)
(2)四句诗描写了四幅生动的画面,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画面,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再给这幅画面定一个简洁明了的名字。(3分)
(3)最后一句中“一树梨花”是梨花吗?请你对这句诗作精彩点评。(3分)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李勉①埋金
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④,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⑤语勉曰:“某⑥家住洪州,将于北都⑦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⑧,余金奉⑨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⑩开封。书生兄弟赍⑾洪州牒⑿来,而累路⒀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⒁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选自《尚书读录》)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注释】①李勉:唐朝人。 ②天宝:唐玄宗时期的年号。③旅:寄旅,客居。 ④不旬日:没过多长时间。 ⑤临绝:临死。 ⑥某:指自己,“我”。 ⑦北都:今太原。 ⑧毕死事:处理后事。 ⑨奉:送。 ⑩尉:县尉。此处用作动词,做县尉。 ⑾赍(jī):携带。 ⑿牒:证件。 ⒀累路:沿路。 ⒁诘(jié):诘问,追问。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有书生旅次宋州( ) (2)临绝语勉曰()
(3)出金付焉( ) (4)余金乃密置于墓中( )
13.用“/”划分句子停顿。(停2处)(2分)
因 出 囊 金 百 两 遗 勉
14.翻译: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2分)
15.请简要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4分)
(四)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样的渺小(15分)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
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
【批注:“突破”一词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 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前去拜访。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
【批注:这一描写极妙:一是切合人物身份;二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
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
【批注:“淡定”一词既照应上文,又为下文“淡淡”一词张本。】
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道“回家!”
【批注: 画家“回家”是有潜台词的。】
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6、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 (2 分)
17、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4 分)
①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②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8、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3 分)
1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 分)
20、请你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3 分)
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批注:
天地苍茫一根骨(20分)
①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②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③“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④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⑤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⑥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21、文章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
22、第3小节“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中的“我们”一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3、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4分)
24、阅读第5小节,说说“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中“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4分)
25、“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自古以来,像司马迁一样“成就了一根骨头”的先贤不胜枚举,请再举出一个,并结合事例分析。(4分)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写有很多训言,其中有如下几条:
1.此刻打盹,你将作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陨灭之人祈求的明日。
3.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4.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5.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垛田初级中学期中试卷
九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8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42分)
5、赅、嗝、会、筹
6—8略
9、活动一:无统一答案。名称要紧扣“气象物候”,力求新颖。例如:气象物候 你我齐学;气象物候流行风等。
活动二: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一点一分)
活动三:(1)有语病的是第②句,去掉“正常的”或改为“物候条件正常与否,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2)有语病的是第⑤句,删去“使”即可。(改对一句得一分)
活动四:“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1分)“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1分)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10、(1)英国 斯威夫特(2)慧骃国 耶胡(3)小人国里高跟党、低跟党的党派之争,讽刺了英国脱利党和辉格党的党派之争。利立浦特国对布莱夫斯古国的入侵,讽刺了英国对爱尔兰的侵略,讽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大人国国王断然拒绝格列佛向他敬献火药枪炮的制造方法,讽刺了人类把火药运用于战争的做法。科学院里种种荒诞的科学实验讽刺了脱离生活实际的、脱离生产的伪科学……
11、(1)白鹭或鹭鸶 白毛青嘴善捕鱼
(2)白鹭肖像图、碧水捕鱼图、惊飞远去图、梨花纷飞图,任选一种,描写生动,命题精彩为佳。
(3)不是梨花,而是把纷飞的白鹭比着飘落的梨花,生动形象。
12.(1)旅行在途中停留 (2)告诉
(3)代词,他,指代书生的兄弟 (4)于是,就
13.因/出 囊 金 百 两 遗 勉
14.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您为我处理完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
15、故事:李勉为一书生处理后事而不贪其钱财。
启示:人生在世,应乐行善事,不贪钱财。(故事、启示各2分)
16、我懂了("我明白了"等)。
17、 ①当自己达到了一个顶峰,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忽然变得狭窄而又孤单,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自己。因此显得渺小无依。 ②当突破了自己的瓶颈,看到了一篇新的天地,超越了自我的界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18、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能改正。
19、不同意。结尾作用有二:①使小说情节完整。因为画家上山的目的是为找禅师解决人生的困惑,没有这个结尾,不能表明画家的困惑已经解决 ②点明小说主旨:当自己心态改变后,看别人也就高大了。(或者:不同意。结尾精炼深刻的解释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并且与文章的开头首尾呼应,很好的点题,并且很好的说理。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整合和升华。所以不是“蛇尾”)。
20、为下文刻画人物服务(或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描述精炼准确,优美动人。)
21、运用了借喻(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司马迁的不屈精神。
22、“我们”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23、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就是必然的。
24、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一根骨头:独立的人格或不屈的精神。
25、例: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题号
1
2
3
4
答案
改 正
题号
1
2
3
4
答案
B
C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4,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千垛中心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戴泽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综合性学习活动,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戴泽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