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 细胞学说赋予生物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韵味,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
B. 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显微镜发挥了重要作用
C. 细胞学说暗示着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D. 细胞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起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
B、放大仪器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使人们能够观察到细胞显微结构,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正确;
C、“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暗示着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C正确;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起作用,D正确。
故选A。
2. 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B. 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C. 颤蓝细菌和变形虫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D. 酵母菌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以及各种具膜的细胞器,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详解】A、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生物(如动物),A正确;
B、原核生物中有自养生物,如蓝细菌,又有异养生物,如大肠杆菌,B正确;
C、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正确;
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D。
3. 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 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 ①③②⑤B. ①③④⑥C. ⑥③②④D. ⑥③⑤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流程: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注意事项:先低后高;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详解】分析图可知,B图气孔是A图气孔的放大,要观察的物像在视野左下方,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即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③②⑤,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 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 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为结合水;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流动,为自由水,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活动。
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比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很多无机盐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参与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当某些无机盐含量过多或过少时,生物体可能出现相应病症。
【详解】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有些水还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A错误;
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形式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而液泡中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
C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能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能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下列物质的鉴定实验中所用试剂与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B. DNA-台盼蓝染液-蓝色
C.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 淀粉-碘液-蓝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线粒体可被活性染料健那绿染成蓝绿色。(6)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呈灰绿色。(7)DNA可以用二苯胺试剂鉴定,呈蓝色。(8)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9)台盼蓝染液用于鉴别细胞死活,死细胞被染成蓝色。
【详解】A、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
B、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蓝色,B错误;
C、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将脂肪染成红色,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D正确。
故选B。
6. 下列广告语,完全符合科学性的是( )
A. ××口服液含有丰富的C、N、P、Zn等微量元素
B. ××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C. ××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而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D. 一切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稀有核酸片剂能满足您对特殊核酸的需求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口服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时,会在动物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吸收的小分子化合物没有特殊性。
3、糖尿病人大多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高,应该少吃含糖的食品。
【详解】A、C、N、P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故服用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的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B正确;
C、红豆、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形成葡萄糖被吸收,因此该八宝粥不适合糖尿病患者,C错误;
D、核酸为大分子,会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形成基本单位,分解后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没有特殊性,D错误。
故选B。
7. 香蕉可作为人们运动时的补给品,所含以下成分中,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是( )
A. 纤维素B. 钾离子C. 葡萄糖D. 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1、钾在人体内主要以钾离子形式出现,可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它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具有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心跳规律正常的作用,可协助肌肉正常收缩,具有预防中风、调节血压的作用,可从食物中获得。
2、葡萄糖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陈代谢的过程。在人体消化道中,葡萄糖比任何其他单糖都容易被吸收,而且被吸收后能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
【详解】A、人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不能吸收利用食物中的纤维素,A符合题意;
B、钾离子是人体所需要的无机盐,香蕉里面钾的含量特别高,能够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钾,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C不符合题意;
D、水是人体所需的无机物,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 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 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 麦芽糖、果糖、乳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详解】淀粉、麦芽糖一般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动物细胞不含有;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植物细胞不含有;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一般有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晒干的小麦种子不含自由水,代谢强度低,便于贮藏
B. 植物幼嫩部位比衰老部位代谢旺盛是因为幼嫩部位自由水含量占比较高
C. 与未萌发的小麦种子相比,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D. 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有利于植物抵抗寒冷的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
【详解】A、种子晾晒过程中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但晾晒后种子中仍含有少量自由水,故代谢强度降低,便于贮藏,A错误;
B、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旺盛,幼嫩部位比衰老部位自由水的含量高,因而植物幼嫩部位代谢旺盛,B正确;
C、与未萌发的种子相比,正在萌发的种子细胞代谢活动旺盛,自由水含量增加,则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C错误;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自由水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结合水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有利于植物抵抗寒冷的环境,即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D错误。
故选B。
10.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 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 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 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详解】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A正确;
B、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B正确;
C、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因此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C正确;
D、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D错误。
故选D。
11. 系统素是一条多肽链(18肽)。植物被昆虫伤害后,体内产生系统素从受伤害处传至未受伤害处,促进防御蛋白质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系统素由18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
B. 推测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C. 植物合成系统素的场所是核糖体
D. 高温处理后的系统素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系统素从受伤害处传至未受伤害处,促进防御蛋白质的合成”,则系统素是植物细胞释放的使细胞代谢改变的物质,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详解】A、系统素为18肽,则由18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A正确;
B、植物被昆虫食害后,系统素从受伤害处传至未受伤害处,促进防御蛋白质的合成,由此可推测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B正确;
C、系统素是一条多肽链,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
D、高温处理一般不会影响系统素的肽键结构,故高温处理后的系统素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D。
12.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
A. 798、2和2B. 798、12和10
C. 799、1和1D. 799、11和9
【答案】B
【解析】
【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每条肽链的一端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详解】800个氨基酸中有氨基810个、羧基808个,则说明有10个氨基和8个羧基在R基中。800个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其肽键数目=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800-2=798,每条肽链的一端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现在含有2条肽链,所以氨基数目=10+2=12,羧基数目=8+2=10,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式。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图含有③和⑤两个肽键,因此该化合物为二肽
B. 由于②④⑥的不同,该化合物由3种氨基酸组成
C. 该化合物中含1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
D. 若彻底水解该化合物分子,则共需要2个水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化合物为三肽,由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
【详解】A、上图含有③和⑤两个肽键,有三个氨基酸,该化合物为三肽,A错误;
B、②④⑥为R基,由于R基的不同,该化合物由3种氨基酸组成,B正确;
C、该化合物中左侧含1个游离的氨基,右侧和②R基中有游离的羧基,共有2个羧基,C正确;
D、该化合物由三个氨基酸脱去2分子水形成,彻底水解该化合物分子,需要2个水分子,D正确。
故选A。
14. 硝化细菌、烟草、HIV病毒的核酸中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
A. 4、8、4和4、8、4B. 4、5、4和4、5、4
C. 5、5、4和8、8、4D. 4、8、4和4、5、4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U。
【详解】硝化细菌,有细胞结构生物,既有DNA也有RNA,因此其碱基有A、G、C、T、U5种,含有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烟草是植物,其既有DNA也有RNA,因此含有碱基为A、G、C、T、U5种,含有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HIV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其碱基只有A、U、C、G4种,核苷酸也只有4种,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m为尿嘧啶,则R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B. 若m为鸟嘌呤,则b构成的核酸只可能是DNA
C.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 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可在某些生物中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是核苷酸结构简图,分析可知a是五碳糖,b是核苷酸,m是含氮碱基。
【详解】A、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若m为尿嘧啶,则b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若m为鸟嘌呤,则b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构成DNA)或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构成RNA),B错误;
C、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其构成的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C错误;
D、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16.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
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17. 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小分子单体能构成许多不同的多聚体,模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多聚体为多糖,则构成它的单体一定是葡萄糖
B. 若图中多聚体为DNA,则参与其构成的脱氧核糖有4种
C. 若图中S1、S2、S3、S4……是同一种单体,则该多聚体可以表示脂肪
D. 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则形成长链时不是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参与脱水缩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其中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A、若图中多聚体为多糖,则构成它的单体不一定是葡萄糖,比如几丁质单体不是葡萄糖,而是乙酰葡萄糖胺,A错误;
B、若图中多聚体为DNA,则参与其构成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脱氧核糖只有一种,B错误;
C、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若图中S1、S2、S3、S4……是同一种单体,则该多聚体不可以表示脂肪,C错误;
D、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并非形成此长链时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参与脱水缩合,R基中的一般不参与,D正确。
故选D。
18. 科学家们列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或假说错误的是( )
A. 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是其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通过发现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膜中还附有蛋白质
D.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是清晰的暗—亮—暗结构,认为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关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①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②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通过对脂质进行提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③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④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可见欧文顿没有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和化学分析,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只有细胞膜这一种膜结构,因此,根据提取人的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
C、通过发现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张力,同时发现油滴如果吸附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推测细胞膜可能还附有蛋白质,C正确;
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正确。
故选A。
19. 在原始海洋这盆“热汤”中,因膜的出现而产生了原始的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 )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之间信息交流D.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据题意,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体现的是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 以蚕豆根尖为实验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的是( )
A. 中心体B. 染色体C. 细胞核D. 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染色体和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属于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够观察到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部结构等,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
【详解】A、中心体无色且体积小,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且蚕豆是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无中心体,A符合题意;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时,利用碱性染料着色,便能够进行观察,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体积较大,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支持细胞的功能,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 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利用荧光标记人细胞表面的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细胞膜表面和糖类分子相结合的只有蛋白质
C.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④有关,膜的功能越复杂,④的种类和含量越多
D. 病毒能够入侵人细胞说明该细胞膜已经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3、题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代表的是多糖,②代表的是蛋白质,③代表的是磷脂双分子层,④代表的是蛋白质。
【详解】A、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利用荧光标记了人细胞表面的②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
B、细胞膜表面糖类还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B错误;
C、④为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膜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就越多,C正确;
D、病毒能够侵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但并不意味着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D错误。
故选C。
22. 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详解】A、线粒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A错误;
B、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B错误;
C、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C错误;
D、溶酶体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吞噬泡内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23. 图1、图2和图3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b表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 图2中c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相应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图3的方式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 三种信息交流方式都需要受体的参与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图1表示甲、乙细胞间的直接交流方式,图2表示丙、丁细胞间的间接交流方式,图3表示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图1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a表示的是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b表示靶细胞(乙细胞)膜上的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A正确;
B、图2中丙细胞分泌的c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丁细胞)膜表面的受体d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图3中胞间连丝的方式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C正确;
D、通过胞间连丝的信息交流不需要受体参与,D错误。
故选ABC。
24. 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②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是糖原
C. 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4种
D. ④可以表示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答案】AD
【解析】
【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C、H、O;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含有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H、O、N,有的含有P、S;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
【详解】A、①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若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A正确;
B、糖原只分布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内,B错误;
C、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为核酸,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五碳糖、4种碱基和磷酸,最多为6种,C错误;
D、④的组成元素是C、H、O,该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为脂肪,苏丹Ⅲ染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D正确。
故选AD。
25. 下图是真核细胞的几种细胞器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细胞的细胞核和图中①、③都含有核酸
B. 直接将细胞放入离心管中进行差速离心可分离上述细胞器
C. 图中①②③④⑤都有膜结构
D.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结构是⑤
【答案】AD
【解析】
【分析】该图是真核细胞的几种细胞器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⑤依次为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
【详解】A、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其细胞核和图中①线粒体、③叶绿体都含有核酸,A正确;
B、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差速离心法获得各种细胞器,B错误;
C、生物膜系统是指核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图中⑤为核糖体,为无膜结构,C错误;
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结构是⑤核糖体,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4道题,共47分)
26. 以下是湿地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该湿地属于_______层次,区内所有的衣藻属于______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_________。
(3)图中细胞中都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至少写出2个),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结构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_。
(5)下图的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填放大倍数)。
【答案】(1) ①. 生态系统 ②. 种群
(2) ①. 蓝细菌 ②. 蓝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③. 叶绿素和藻蓝素
(3) ①. 细胞质、细胞膜、核糖体(任选两个) ②. 统一性 (4)无细胞结构
(5)40×(或40倍)
【解析】
【分析】1、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3、原核细胞中的蓝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因为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小问1详解】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态系统,该湿地属于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该湿地所有的衣藻属于种群层次。
【小问2详解】
蓝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小问3详解】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共同的结构,例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小问4详解】
病毒与细胞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小问5详解】
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酵母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结果是8个细胞中只能看到2个细胞,即细胞被放大了4倍,因此物镜由10×更换为40×。
27. 以下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物组成与功能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乙代表的化学元素_____;人体内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物质G合成的场所是_____;G除了图中所示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细胞内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图中的_____(填序号)构成。
(4)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较多的是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N ②. N、P ③. 脱氧核糖 ④. 磷酸 ⑤. 含氮碱基
(2) ①. 核糖体 ②. 结构蛋白 ③. 免疫功能 ④. 催化功能 ⑤. 调节生命活动
(3) ①. 糖原 ②. G、H
(4)F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A是葡萄糖,E是多糖;B是甘油和脂肪酸,F是脂肪;C是氨基酸,G是蛋白质;D是脱氧核糖核苷酸,H是核酸;甲是N元素,乙是N、P元素。
【小问1详解】
运输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G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则甲是N元素;遗传物质是核酸,故H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乙是N、P元素;人体内的遗传物质H是DNA,彻底水解后,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小问2详解】
物质G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除了运输功能外,还有结构蛋白(如羽毛)、免疫功能(如抗体)、催化功能(如酶)、调节生命活动(如蛋白质类激素)等功能。
【小问3详解】
人体细胞中,物质E多糖是指糖原,细胞内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图中的G蛋白质、H核酸DNA构成的。
【小问4详解】
相同质量的E多糖和F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由于脂肪中的碳、氢比例较高,且氧含量少,因此,经过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较多的是F。
28. 下图是两个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是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最显著的判断依据是_____。
(2)图A中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填序号);功能是_____。图B和图A相比双层膜的细胞器还有_____(填序号);功能是_____。
(3)图B“平安果”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颜色会由绿色变为红色,其中相关色素的分布部位依次为_____(填序号)。
(4)图A中①是_____,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动物 ②. 没有细胞壁
(2) ①. ② ②.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③. ⑦ ④. 光合作用的场所
(3)⑦—⑥ (4) ①. 细胞膜 ②. 一定的流动性 ③. 磷脂分子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解析】
【分析】图A中①-⑨依次为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染色质、中心体、核糖体、核膜、核仁、内质网。图B中①-⑦依次表示细胞壁、高尔基体、染色质、核糖体、线粒体、液泡、叶绿体。
【小问1详解】
图是两个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A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
【小问2详解】
图A中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图B和图A相比,双层膜的细胞器还有⑦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小问3详解】
图B“平安果”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颜色会由绿色(叶绿素,分布与⑦叶绿体中)变为红色(花青素分布与⑥液泡中)。
小问4详解】
图A中①是细胞膜,由于其磷脂分子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所以其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9. 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放在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2)结果预测和分析;A缸内的苹果苗正常生长。
①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_____。
②若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④若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
【答案】(1) ①. 缺镁 ②. 相同且适宜的条件
(2) ①. 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②. 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不表现出小叶病 ③.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 ④.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不表现出小叶病(实验结果必须描述B、C两缸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可只描述B缸或C缸一种)
【解析】
【分析】1、植物的必需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论那一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缺失了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确定某种元素是必需元素的实验思路是在缺少该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植物,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植物,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2、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苹果小叶病是由于缺锌引起还是由于缺Mg引起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元素的种类,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
【小问1详解】
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培养液实验分为3组,完全营养液培养苹果幼苗作为对照组,分别用缺锌培养液、缺镁培养液培养,作为实验组。将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小问2详解】
A组是完全营养液,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正常。
①若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则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
②若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则C缸幼苗表现为小叶病,B缸不表现小叶病;
③若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则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小叶病;
④若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则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不表现小叶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