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题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题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 ① (A.mó B.mú)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chán chán ② (A.淙淙 B.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 甲 (A.隔膜 B.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乙 (A.隔绝 B.隔膜)起来……然而我又 , ,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三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②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③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A.③②①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B.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C.臭名昭著的英帝国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
D.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①④②⑤⑥D.③⑥⑤①④②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三、句子默写
6.默写。
(1)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江南春》)
(2)_____,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3)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小明在做题时绞尽脑汁也忍考不出答案,这时他的妈妈一句无心之语启发了他,让他解出了题目,这可真是“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四、综合性学习
7.“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正开 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我解读】我国古代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依次写出下面的故事所对应的成语。
①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京杂记》卷二)
②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晋书•祖逖传》)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
(2)【内涵我领悟】选出一个你认为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选项并简述理由。
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我选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立场我坚定】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小康很热爱篮球运动,但是几次报名学校篮球队都因身材过于矮小被拒绝。小康很苦恼,想要放弃。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对其进行劝说。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上阕“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改为“前去”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9.人们常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劝谏别人要心胸开阔。当同学遇到困难,意志消沉时,请另外选用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同学的鼓励。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①,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②,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节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②惠因涧:山润名。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雾凇沆砀( )
(3)濯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C.酌泉据石而饮之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3.【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②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③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在职业及现在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④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⑤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B.第①段“这两种人”指整天吃饱饭不肯动脑筋做事的人和整日斯混却只会卖弄小聪明的人。
C.第③段是过渡段,先引出要论述的内容,再对前两段内容小结,自然过渡到下文。
D.选文论证行文思路缜密,结构严谨,综合运用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15.阅读第②段,说说作者讲述唐朝名僧的故事的用意。
16.阅读第④⑤段,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首先,________;接着,以“________?”的两个问句,自然引出对为什么要敬业的论述;最后,阐释怎么样做到敬业并得出________的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军毯
马宇龙
①十天了,孙瑞斌的老父亲孙士田眼睛总看向一边,嘴里一直含混不清地说着:“黄河,冷啊,黄河,冷啊。”孙瑞斌已经为他压上了两床被子,可父亲还是说冷啊,冷啊。
②父亲是个老革命。可他这个老革命的儿子,没沾上父亲一丁点儿光。那年招干,父亲第一个就把他的名字划掉了,说他只有初中学历,当不得干部。每年来看望父亲的老部下接二连三,每次都问,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可父亲总是摇头,就是不开口。后来他对孙瑞斌说:“今天我们的生活这么好,还能有啥困难?跟旧社会比,日子都好到天上去了。”
③父亲的眼神始终不离屋子的一处角落,那里有一个红漆柜子。妹妹从父亲的眼神里读懂了他的想法,她打开红漆斑驳的柜子,取出了一个老旧的毯子。往外拿的时候,那毯子分明有些僵、有些硬,不像是编织的,倒像一块破损的薄土坯。看到这个毯子,父亲的眼睛里突然闪出一星光亮:“冷、冷。它、暖、真暖。”他的嘴里吐出了新鲜的词语。
④孙瑞斌和妹妹都吃了一惊。
⑤八十八岁的父亲脸上忽然泛出了红晕,眼睛里散发出奇异的光彩,仿佛毯子的突然亮相,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灵魂。接着,父亲说起话来,言语比之前清晰许多,让孙瑞斌大为惊讶。他终于想起来了,黄河,黄河,那真的是黄河。
⑥那是解放战争时的事了。那天,人民军队强渡黄河,作为民兵排长的孙士田带着民兵去帮忙。忽然天降大雨,6月里出现了罕见的低温。冷啊,真冷啊,只穿一件破烂褂子的孙士田站在木筏子上,嘴唇发紫,瑟瑟发抖,手中的橹桨越来越不听使唤。河水起起伏伏,他感觉头晕目眩,脚下一软,终于一头栽倒……就在这时,一双大手托住了他。他被放平,躺在了木筏子上。接着,一个毯子盖住了他。刺骨的冷渐渐被温暖代替,他就像是躺在火盆前,暖烘烘地睡去了。
⑦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他正躺在自家的炕上,身上还盖着那个草绿色的毯子。妻子说,部队已经顺利渡河走了,一个战士把他背了回来,说他帮助部队渡河,三天三夜没合眼,也没吃一口饭,让他好好睡一觉。这条毯子是从敌人那缴获的,首长说送给他做个纪念。首长还说,他们忘不了乡亲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⑧这些往事,其实父亲很早就告诉过孙瑞斌。只是这些年,父亲长期卧床,混混沌沌,孙瑞斌忙于照顾,竟然忘了有这么一档子事。后来,父亲安详地走了。走时,那个毯子还盖在他的身上。父亲给孙瑞斌留下了一句话,一定要想办法找到那名送他毯子的解放军。
⑨转眼,几年过去了,孙瑞斌始终无法找到那名解放军。
⑩那天,孙瑞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那条沉淀着父亲气息和体温的军毯送进了红色博物馆,还像一个亲历者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父亲的故事。孙瑞斌离开博物馆前,一遍遍抚摸这陪伴了他们家半个多世纪的毯子。他觉得,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⑪军毯被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将听到它的故事:“这个毯子的来历,要从一名叫孙士田的离休老干部说起。孙士田,山东阳谷人……”顺着讲解,人们跟孙瑞斌一样,恍然走进了那个黄河奔腾、冷雨刺骨的日子里。满屋子静悄悄的,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孙瑞斌的视角叙述了父亲的军毯的故事,为读者展现了这条军毯的来龙去脉。
B.文章巧设悬念,如父亲病重时要不断重复相同的话语等,吸引读者,推动情节发展。
C.为获取更多线索以尽早完成父亲遗愿,孙瑞斌只好在红色博物馆动情讲述父亲的故事。
D.结尾处军毯的讲解,人们恍然走进了黄河奔腾、冷雨刺骨的日子里,令人如临其境。
18.文章回顾了父亲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19.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那毯子分明有些僵,有些硬,不像是编织的,倒像一块破损的薄土坯。看到这个毯子,父亲的眼睛里突然闪出一星光亮:“冷,冷。它,暖,真暖。”
(1)赏析划线句子:______
(2)赏析加点词语:______
20.孙瑞斌把军毯送进红色博物馆,为什么他认为这是军毯“最好的归宿”?请简要概括。
21.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鲁迅《故乡》①中年闰土见到我时,文中写道:“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本文②父亲十来天“眼睛总看向一边”“始终不离屋子的一处角落”,①②两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八、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
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情景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