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4cm的是( )
A.物理书的长度B.手指的宽度C.乒乓球的直径D.中学生走一步的距离
2.寒冬的早晨,西藏高海拔地区教室玻璃窗内侧常能见到美丽的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凝固C.升华D.凝华
3.2023年4月20日,天空出现日食奇观,本次日食出现了日全环食现象,给人们带来难得一见的天文盛宴。下列光现象,与该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如影随形B.水中倒影C.镜花水月D.空中彩虹
4.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 )
A.B.
C.D.
5.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不高声喧哗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D.在学校周围植树
6.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5m,为满足检测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1m
二、简答题
7.夏日酷暑难耐,小明从冰箱中拿出一罐饮料解渴,他发现饮料罐的外表面很快变得湿漉漉的,为什么?
8.夜间行车,驾驶室内禁止开灯,这样做有什么道理?
三、实验题
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2)观察气泡可判断图中的水处于___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为98℃,可见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标准大气压。
1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ON垂直于镜面。先使E、F两块纸板成为同一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方向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光在纸板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__;
(2)使入射光线远离ON,发现反射光线随着_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ON;
(3)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
11.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
(2)图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则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蜂蜡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两个大小相同的“F”字样物体a和b、白纸、刻度尺、薄玻璃板(带支架)进行如下探究:
(1)将白纸对折后展开铺于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一条直线MN,再将玻璃板____________于纸面放置,且底边与MN重合。物体a置于玻璃板前方,如图甲所示;
(2)在探究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应在玻璃板前观察物体a的像,将物体b按图乙中_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置于玻璃板后,不断移动物体b的位置,直至与物体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
(3)在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时,将物体a旋转一个角度放置,再次调整物体b使其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下此时两物体的位置。在a的位置上标出A、B、C三点,再在 b的位置上标出对应点A′、B′、C′,如图丙所示。测量并比较A、B、C三点以及对应点到MN的距离,并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
(4)移去后面的物体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一侧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物体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四、计算题
13.小灿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400m。若步行回家需要40min,而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km/h。求:
(1)他步行的平均速度;
(2)他骑自行车回家的时间。
14.张先生驾车从A地到 C地旅游,汽车以 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h到达B地,再以62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C地。求:
(1)汽车从 A 地行驶到 B地的路程;
(2)汽车从 A地行驶到 C地的平均速度。
五、作图题
15.(1)如图甲所示,画出图中反射光线OA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入射到半球形玻璃砖中的O点,请画出光线经过O点后,折射到空气中的大致方向;
(3)如图丙所示,物体AO放在平面镜前,不透光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请画出物体AO在平面镜中的像A'O'。
六、填空题
16.吹奏唢呐时,唢呐声是由于空气_______产生的,用更大的力吹唢呐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会变大。
17.声和光中,____________的传播需要介质。从空气传播到水中,____________的传播速度会变小。(选填“声”或“光”)
18.电梯门上的传感器通过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乘客乘坐电梯上升时,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____的。
19.2020年5月7日,我国首次开展太空3D打印试验,成功打印出两个样件。3D打印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打印材料的粉末会吸收热量,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再____________热量凝固成型。
20.如图所示,金湾区金湖公园湖面上立着一只白鹭,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当白鹭飞离水面时,其像的大小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物理课上,老师讲到利用超声波可以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____;回到家,小林想到自己的电动牙刷,通过查看牙刷参数(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他的牙刷工作时发出的声波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超声波。
22.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的情况,应该在___________(选填“A”“B”或“C”)位置安装一面镜子。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镜子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_的。
23.在学校“双减”活动中,某同学进行炒菜实践活动时,不小心将水滴入烧热的油锅中,顿时“油花四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炒熟的菜会冒“白气”,“白气”实质上是____________(选填“小水滴”或“水蒸气”)。
24.唐朝诗人韩愈的《叉鱼招张功曹》中记载:“深窥沙可数,静接水无摇。刃下那能脱? 波间或自跳。”当语文老师翻译到“鱼叉掷下,哪有逃脱得了的鱼?可它们却仍在波浪中跳跃”时,勤思好问的小晋同学想:人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若要叉到鱼,人应该向看到的鱼的___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叉去。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物理书的长度与一支新的2B铅笔相当,约为20cm,故A不符合题意;B.手指的宽度比一支笔的宽度略大,约为1~2cm,故B不符合题意;C.乒乓球的直径与4本物理课本的厚度比较接近,约为4cm,故C符合题意;D.中学生1s约走2步,每1步的距离约为6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解析:日食是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如影随形,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温度的高低、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和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蒸发越慢,衣服越不容易干,对照图中选项可知,有太阳的地方温度高,通风的地面空气流速快,所以有太阳和通风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蒸发速度最快,即最容易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不高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公路上不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于视力表距平面镜3.5m,所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5m。已知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但房间空间太小,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所以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见解析
解析:当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罐时,马上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饮料罐上,故饮料罐的外表面很快变得湿漉漉的。
8.答案:见解析
解析:夜间行车驾驶室里如果开灯,车内光线比车外强,这时汽车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因光的反射使车内物体在车前成像,干扰司机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9.答案:(1)94;(2)沸腾时;不变;(3)不等于
解析:(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4℃。
(2)水沸腾时,温度均匀,液体的深度越小,压强越小,因此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变大,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状态。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3)由图可得,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不等于标准大气压。
10.答案:(1)不同;漫反射;(2)远离;(3)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1)由图可知,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是不同。
在教室不同位置都能观察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光在凹凸不平的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发生了漫反射。
(2)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入射角变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增大,故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
(3)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1.答案:(1)b;(2)不变;固液共存;(3)非晶体
解析:(1)实验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于试管中的物质中,试管要浸在水中且不碰到烧杯底,所以,组装器材时,应由下而上进行组装,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b的高度。
(2)由乙图像中知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需要外界持续加热,所以,海波持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第10min时正在熔化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3)根据丙图中熔化图像可知,它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故蜂蜡属于非晶体。
12.答案:(1)垂直;(2)①;相等;(3)相等;(4)不能;虚
解析:(1)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放置;如果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发光体“F”的像与发光体“F”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观察像时,本质上是看到了玻璃板反射的光线,a放在玻璃板前方,所以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a的像。物体b放在玻璃板后方和a的像重合,因为玻璃板成的是正立的像,所以b的方向要与a一致,故选①。
因为b与a大小相同,b能与a的像重合,说明a的像与a大小相同。所以可得出初步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如图丙所示,测量并比较A、B、C三点以及对应点到MN的距离,每次数据的像与物到MN的距离相等,因此可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平面镜成虚像,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物体a的像;移去后面的物体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一侧不能直接承接到物体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3.答案:(1)1m/s;(2)0.2h
解析:(1)步行回家需要的时间为
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2)回家的路程为
他骑自行车回家的时间为
14.答案:(1)32km;(2)70km/h
解析:(1)根据可知,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
(2)根据可知,从B地到C地的路程为
从A地行驶到C地的总路程为
从A地行驶到C地需要的总时间为
从A地行驶到C地的平均速度为
15.答案:见解析
解析:(1)
(2)
(3)
16.答案:振动;响度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唢呐时,唢呐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用更大的力吹唢呐,空气振动的幅度更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会更大。
17.答案:声;光
解析: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声从空气传播到水中,传播速度会变大,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小。
18.答案:红外线;静止
解析: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自动门的传感器就是通过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工作的。
乘客乘坐电梯上升时,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与电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19.答案:熔化;放出
解析:打印材料的粉末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液态到固态是凝固现象,会放出热量。
20.答案:反射;不变
解析:水中的“白鹭”是白鹭在水面形成的像,这是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当白鹭飞离水面时,它的大小不变,所以其像的大小也不变。
21.答案:能量;不是
解析: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由图可知电动牙刷的声波频率为30000次/分钟,即500次/秒,低于20000次/秒,故不是超声波。
22.答案:B;可逆
解析: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司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应该在B位置安装一凸面镜,BC路段上的物体反射出的光线,射到凸面镜上,经过凸面镜的反射射向AB路段,从而使人在AB路段上能够看清楚BC路段的情况。
同样利用此面镜,使人在BC路段上能够看清楚AB路段的情况,这是利用了光反射的可逆性。
23.答案:高;小水滴
解析:水滴入烧热的油锅中,顿时“油花四溅”是因为水的密度比油大,水沉在下方,油漂浮在上方,将水覆盖,而油的沸点比水高,因此当水沸腾的时候,油会飞溅出来。
炒熟的菜会冒“白气”,“白气”实质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24.答案:虚;下方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鱼反射的光线到达水面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在鱼的实际位置的上方,所以应朝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名校调研系列),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