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无答案)
展开本试卷共12页,46小题,满分100+1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11月3日,木星冲日。冲日是指某行星在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地球位置居中的一种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木星冲日时,太阳、木星、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2.木星冲日现象,主要反映了太阳系行星公转的( )
A.同向性 B.共面性
C.近圆性 D.匀速性
翼龙遗迹在现今世界各大陆均有发现,但其骨骼化石相当罕见,澳大利亚东北部出土的一些有上亿年历史的骨骼化石,经确认属于一种先前未知的翼龙,早白垩纪晚期的翼龙化石,是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完整度最高的翼龙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翼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与翼龙生存的地质时期相适应的地理现象有( )
A.全球海平面下降 B.裸子植物兴盛
C.生物向低纬度迁移 D.陆地冰川范围扩大
低层大气的组成分为三部分: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
A.干洁空气成份 B.水汽比重
C.固体杂质含量 D.有害气体成分
6.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成分中水汽多少相关的是( )
A.全球变暖 B.水旱灾害频发
C.臭氧层变薄 D.酸雨加重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地球上大规模火山喷发会引起“阳伞效应”而导致气温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⑦变小 B.②变大
C.④变大 D.⑥变大
8.与青藏高原小麦单位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A.①小②大 B.④大⑥小
C.③小⑦大 D.①大③小
鲍鱼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16~22℃,主要通过养殖笼在接近海面处进行吊养。为提高产量,我国山东和福建养殖场开展鲍鱼南北转场的养殖合作。图为山东和福建养殖场表层海水的月平均温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福建鲍鱼养殖场相比,山东养殖场( )
A.海温季节变化小 B.受台风影响大
C.适宜养殖时间短 D.海水蒸发较强
10.鲍鱼从山东至福建养殖场转场的最适宜时间是( )
A.2月 B.6月
C.8月 D.11月
二、单项选择题11(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体积约为地球的1.32倍,质量约为地球的2.5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开普勒—90星系( )
A.类似于太阳系,位于地月系中 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D.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1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一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表层温度高 B.昼夜温差大
C.大气厚度薄 D.星球密度小
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在太阳探测专用卫星领域的空白。“夸父一号”主要以监测“一磁两暴”(“一磁”指太阳磁场,“两暴”指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为目标,为空间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支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夸父一号”监测的耀斑活动,主要出现在太阳( )
A.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14.“一磁两暴”对地球上以下活动影响显著的是( )
A.无人驾驶 B.原木加工
C.服装制造 D.餐饮服务
高强度紫外线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伤害。2024年4月30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了5月1日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预报(下图),以方便广大居民五一假期出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预报显示,五一当天紫外线强度为中、弱的重点城市多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6.影响五一当天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海拔高度
C.天气状况 D.纬度位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恐龙化石—中生代 B.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古生代
C.甲化石—新生代 D.三叶虫化石—前寒武纪
18.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
A.藻类化石—重要的成矿时期
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
C.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2024年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图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Ⅱ圈层 B.IV圈层
C.莫霍界面以下 D.古登堡界面以下
20.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I圈层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Ⅱ圈层是岩石圈
C.Ⅲ圈层只存在于地表 D.IV圈层最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探空气球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气象要素测量并实时传回气象数据的工具,下左图示意一个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8千米处,右图为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体积不断缩小 B.测定的气温一直在下降
C.体积不断膨胀 D.测定的紫外线先增后减
22.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海口 B.杭州
C.武汉 D.漠河
23.在大气中,下图所示大气成分( )
A.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 B.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徒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下图示意北极地区的海鸟。据此完成下而小题。
24.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稳定
25.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1、P2、P3、P4,则( )
A.P1
2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处温度较N处高 B.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气流a自东向西运动 D.d处盛行上升气流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分布以及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等压线。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若P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则图中Q、M、N三个箭头分别代表( )
A.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 B.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
C.地转偏向力、风向、摩擦力 D.风向、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29.若图中等压线数值不变且分布在高空,则(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 B.风速变快
C.地转偏向力变小 D.摩擦力变大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 )
31.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减少生活用能
③降低室内温度 ④降低室内湿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一方面是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又能防止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冻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山谷风易引起云雾,且能减少日照,是因为( )
A.夜晚谷底气流下沉 B.白天山坡气流下沉
C.夜晚谷底气流上升 D.白天山坡气流上升
33.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下面符合近地面气流流动和气压状况的是( )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下图示时刻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5.图中所示时刻,A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约( )
A.300 mm B.500 mm
C.800 mm D.1200 mm
37.该地( )
A.全年高温多雨 B.有雨、旱两季
C.1月寒冷干燥 D.7月温和少雨
海水的盐度差异会导致海水的密度差异,相邻海域的密度差异会形成密度流,给途径该海域的轮船造成一定的影响。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9.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与其他三处相比,上题中盐度最低处是因为( )
①地表径流量大 ②降水大
③蒸发弱 ④水汽输送量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0.一艘轮船在动力不变的前提下,由乙海域驶入丙海域时( )
A.吃水深度变小 B.吃水深度变大
C.吃水深度不变 D.吃水深度无法判断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季节日均温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是( )
A.人口众多 B.建筑密集
C.植被茂密 D.地面硬化
42.图中甲乙一线高空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绘制错误的是( )
我国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左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右图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3.图中( )
A.①代表下渗 B.②代表蒸发
C.③代表地表径流 D.⑤代表地表径流
44.砂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减弱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⑤减少
45.砂田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
A.降水增多 B.蒸发减弱
C.土壤含水量增多 D.地表径流增多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1分)
46.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A ,B ,C ,D 。(5分,每空1分)
(2)下图为上图中滨海地区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用箭头表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4分)
(3)图中所表示的时段为 (填“白天”或“夜晚”),近地面为 风(填“海”或“陆”),该风对滨海城市的影响主要是使该时段气温-(填“降低”或“升高”)。(3分,每空1分)
(4)近年来,图中滨海城市建设统一选择透水路面。与硬化路面相比,指出采用透水路面对该城市有哪些影响?(4分)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