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盐城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每一个伟大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裕,或在社会的重要典礼,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表达这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律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式,乃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吾人借此返于“失去了的和谐,埋没了的节奏”,重新获得生命的中心,乃得真自由、真生命。美术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此。
②中国的瓦木建筑易于毁灭,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古代封建礼乐生活之形式美也早已破灭。民族的天才乃借笔墨的飞舞,写胸中的逸气(逸气即是自由的超脱的心灵节奏)。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所以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其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③西洋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在中国则人体圆雕远不及希腊发达,亦未臻最高的纯雕刻风味的境界。晋、唐以来塑像反受画境影响,具有画风,不似希腊的立体雕刻成为西洋后来画家的范本。而商、周钟鼎敦尊等彝器则形态沉重浑穆、典雅和美,其表现中国宇宙情绪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中国的画境、画风与画法的特点当在此种钟鼎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及汉代壁画中求之。
④在这些花纹中人物、禽兽、虫鱼、龙凤等飞动的形相,跳跃宛转,活泼异常。但它们完全溶化浑合于全幅图案的流动花纹线条里面。物象融于花纹,花纹亦即原本于物象形线的蜕化、僵化。每一个动物形象是一组飞动线纹之节奏的交织,而融合在全幅花纹的交响曲中。它们个个生动,而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之节奏和韵律的表现。这内部的运动,用线纹表达出来的,就是物的“骨气”。骨是主持“动”的肢体,写骨气即是写着动的核心。中国绘画六法中之“骨法用笔”,即系运用笔法把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所谓“气韵生动”是骨法用笔的目标与结果。
⑤在这种点线交流的律动的形相里面,立体的、静的空间失去意义,它不复是位置物体的间架。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空白在中国画里不复是包举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而是溶入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画幅中虚实明暗交融互映,构成飘渺浮动的绸縕气韵,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此中有明暗、有凹凸、有宇宙空间的深远,但却没有立体的刻画痕;亦不似西洋油画如可走进的实景,乃是一片神游的意境。因为中国画法以抽象的笔墨把捉物象骨气,写出物的内部生命,则“立体体积”的“深度”之感也自然产生,正不必刻画雕凿,渲染凹凸,反失真态,流于板滞。
⑥然而中国画既超脱了刻板的立体空间、凹凸实体及光线阴影;于是它的画法乃能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唐志契的《绘事微言》中有句云:“墨沈留川影,笔花传石神。”笔既不滞于物,笔乃留有余地,抒写作家自己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而引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第一特点。董其昌云:“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各种点线皴法溶解万象超入灵虚妙境,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亦成为中国画第二特色。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书法尤为代替音乐的抽象艺术。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在西洋油画上题句即破坏其写实幻境),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因中、西画法所表现的“境界层”根本不同:一为写实的,一为虚灵的;一为物我对立的,一为物我浑融的。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西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刻、油画同属于一境层。中国画运用笔勾的线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说:“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是中国画宋元以后的趋向。然而形似逼真与色彩浓丽,却正是西洋油画的特色。中西绘画的趋向不同如此。
(选白宗白化《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其础》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借助建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现内心的情调与律动,寻找和谐而富有节奏的心灵状态,获得真自由、真生命。
B.中国画注重创造意象,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境和意境;同时,也重对具体物象的刻画,体现写实的初衷。
C.中国画的“空白”可以溶入万物内部,与画幅中的物象交融,形成画面流动的虚灵的节奏,构成飘渺浮动的气韵。
D.中国画笔笔灵虚、精神简淡,西洋油画形似逼真、色彩浓丽,这是因为中、西画法所表现的“境界层”根本不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洋画深受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影响,中国画则与其无关,二者迥然不同。
B.中国画家通过飞动线纹交织的笔法,把捉物的骨气,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C.文章多处引用画论诗评,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又体现了语言的文化味。
D.文章脉络清晰,逐层推进,阐明了中西画在画法上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如在下侧画上题写诗句,下列选项中不会破坏画景的一项是( )(3分)
A.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B.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D.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5.小盐同学喜欢中国画,却常感觉难解其中奥妙。请根据原文内容,给小盐推介中国画的欣赏方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山水雄文
祝勇
清人张潮尝云: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大地之文章。如果把张家界当作一篇文章的话,这篇文章写得太奇。布局谋篇,起承转合,太不遵循常理,却又太美,美得令人意外,令人一朝相见,便永世难忘。
不知是谁挥动一支放浪不羁的健笔,信马由缰,有意无意之间,随手书写下这旷世不朽的佳篇。你看那些刺破青天的峭壁,在岁月中剥蚀的石崖,便是它在天地间透明的宣纸上奔走的笔触,悠远而苍凉,坚挺而轩昂。浓墨丰盈处,草木环抱,郁郁葱葱;笔力枯瘦处,奇峰险拔,风骨独具。
要确定一下它的风格,那就非“雄奇”二字莫属了。有人说这里与云南的石林相似,“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但石林太巧致了;有人说这里与广西的桂林仿佛,“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但桂林太婉秀了。张家界毕竟不同。它是一个博大无边而又浪荡不羁的魂灵,它折射出山川万物不拘束缚的自由天性。
①一分钟以前,我还在想象着它的模样——这种想象令我在漫长的旅途中战栗难眠——仅仅是一分钟以后,我迈出车门,骤然惊觉自己已经站在深渊里了。周围层层叠叠的青山,瘦削,却高拔,如笔架上插着一管管狼毫毛笔,或者鞘中古旧斑驳的宝剑,或者泪痕斑斑的蜡烛……总之,即便倾尽记忆中所有动听的辞藻,仍会觉得无济于事。张家界已把天下文章作到了极致,任何超越哪怕是并驾齐驱的企图都将是徒劳的。我感到一种失语的茫然。纵然从心底搜寻出几许古意,像清代李念兹“偶然临险地,不信在人间”这样的句子,还未出口,就已觉俗鄙不堪。
第一瞥就被它降伏,如同遭到棒喝,在经历了困厄的旅程之后猛然警醒。不像有的山水,开始就尽露平庸之笔,且回环曲折,久久不入正文。张家界从一开始就攫取了人们的灵魂。②当然,在山门所见,尽管对于我们来说已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美,对于它自己,却仅仅是不经意间露出的一角侧影而已。走进山涧,那条清冽的金鞭溪牵引着我们前行,那便是它在文章中铺设的一条悬念,让我们在倦怠的时刻也不会忘记探求前方未知而且殊异的世界——
“神鹰护鞭”,那展开成一壁山崖的双翅只是让人初初领略张家界的手笔。
“千里相会”,那仙气缭绕的石顶也只是这繁复的华章中一个小小段落。
攀上“六合塔”眺望六合八荒,我渐入佳境。
到了“前花园”与“后花园”,才忽觉进入了文章的华彩段落,双手抓紧悬崖上的扶手,尽可能地探出身子从侧面鸟瞰由远及近层层叠叠的巨大石峰,在云霭中时出时没,脚下猎猎生风,伸手即可触天,那份兴奋,那份战栗,那份一生也难得获得一次的大视野,令人由衷赞叹造化之神奇。
当然,张家界还是讲究节奏的。为一睹无限风光而伫立险峰,惊出一身虚汗之后,有花香,有溪水,有山峦之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阡陌和寻常人家在等待着行者。人们不妨寻一户鸡犬人家稍坐,喝口凉茶,暂时安置一下惊魂,重新收拾一下信心,再鼓起勇气前行。
然后,是两峰之顶横夹一石柱的“天下第一桥”,勇者需从上走过,腿不能打战。不然,是无法闯过后面的“三关”的。那里是张家界的高潮与精华之处,没有比半途而废更令人遗憾的了。
③患恐高症者莫往下看,你要为没人达到这样的高度而感到自豪。侧身从绝壁高处栈道般的石径一步一步蹭过去,便会体味君临“点将台”的快意了。
在张家界,永远不会预料步迈出去以后,会看到怎样的景物,也永远不可能估量出,在匆促的步履间,我错过了这篇文章中多少奇美的句读。
好在,不必刻意去寻,可圈可点的笔触俯拾皆是。渴望以自然的雄浑振作日益萎靡的灵魂的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他希望看到的所有景观,只要他的眼睛不倦,只要他的心灵够宽。
张家界着实是一篇雄奇的文章。④它的好处还在于,我们还可以从许多种角度解读它。不信,你不妨从另一条路径深入进去,那又会是一种意趣,一种笔墨,一种写法。
文本二:
综观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散文或随笔,既不见“散”,也不是“随”。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玩味和体会,我发现,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散”的,是“随”的,正相反,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描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工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在文章的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在这一点上,诗文皆然。
(选自季羡林《漫谈散文》,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篇写景游记散文,文章却侧重描写游人的感受,这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
B.文章第三段将石林、桂林和张家界相比较,突显了作者对张家界“雄奇”风格的偏爱。
C.文章多处引用古人的诗句,既强调了张家界的景物特点,又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文章语言整散结合,灵动而不失典雅;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而不失气势。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①中破折号之间的内容补充说明了“我”未见张家界时的“战栗”,使“我”游张家界的心理感受更丰富。
B.句②中的“尽管”和“却”构成转折关系,“尽管”可以换成“虽然”,通过“我们”的浅知反衬张家界的博大。
C.句③中“你”的“自豪”不仅指走过“天下第一桥”的愉悦心情,更包含了站到了生命新高度的欣慰。
D.句④中称谓由泛指的“我们”转换到专指的“你”,旨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激发读者游历、解读张家界的兴趣。
8.某搜索网站提供的“节奏”含义有三:“原指音乐中长短不一的音符组合;喻指有一定规律的进程;专指有关礼仪的各种规定。”在具体语境中“节奏”还有其他专指含义,请根据本卷现代文阅读Ⅰ、Ⅱ,为该网站补充相关信息。(4分)
9.文本二中,季羡林先生强调散文应是“结构谨严之作”,请具体说明文本一是如何在结构上“狠下功夫”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师不必众也,而效命者克;士无皆勇也,而致死者胜。古之人有以众而败,有以寡而胜者,王寻、王邑以百万而败于三千之光武,曹公以八十万而败于三万之周瑜,苻坚以百万而败于八万之谢玄是也。夫率师百万以临数千之军者,必胜之军也。然有时而至于败者,骄吾所以必胜,而以轻敌败也。提卒数千以当百万之众者,必败之道也。然有时而至于胜者,奋吾所以必败,而以致死胜也。
提数千之兵以抗大敌,使人人自致其死,而忘其为数千之弱者,易能也。连百万之众以临小敌,使人人各效其命,而忘其为百万之强者,难能也。何者?弱则思奋,而强则易懈故也!弱而奋,则奋者其气也;强而懈,则懈者其情也。于气则易乘,于情则难率。因易乘之气而激之,故有以寡而胜者矣;就难率之情而驱之,故有以多而败者矣。
是以古之善论将者,必知其所以胜任之多寡。苟非所胜任,虽多而累矣。赵括一用赵人四十万,束手而就长平之坑者,败于众也。王翦必用秦军六十万,然后取胜于荆者,办于多也。汉高祖尝一大用其军矣,劫五诸侯之兵合六十万以攻楚也。而项羽逡巡以三万之锐起而覆之睢水为之不流。曹公之于兵也,巧谲奇变,离合出没,其应无穷,白首于兵,未尝不以少敌众也。卒丧赤壁之师,而成刘备、周瑜之名者,骄荆州之胜,恃水陆之众,而败于懈也。
方寻、邑百万之众以压昆阳,其视孤城之内外者皆几上肉也。然而光武合数千之卒,申之以必死之誓,激之以求生之奋,身先而搏之,则其反视寻、邑之众者皆几上肉也,是以胜。虽然,是役也,人以其为光武之能事,而莫知其所以为能事也。唯诸将观其生平见小敌怯、见大敌勇也,皆窃怪之。而不知光武为是勇、怯者,乃所谓能事而皆以求胜也。夫怯于小敌者,其真情也;勇于大敌者,其权术也。敌小而怯,怯而戒,戒而励,胜之道也;敌大而勇,勇而决,决而奋,亦胜之道也。于敌之小而示之真情,是以不易胜之也;于敌之大而用其权术,是以不畏胜之也。光武非特能以少败众也,固又至于多而益办也。呜呼!英雄若世祖者,为难及也!
(节选自《何博士备论·汉光武论》)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项羽A逡巡B以三万之锐C起D而覆之E睢水F为之G不流。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克,战胜,与《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的“克”意思相同。
B.率,统率,与《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率”意思不相同。
C.莫,没有谁,与《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的“莫”意思不相同。
D.特,仅仅,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的“特”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样是以少胜多,光武帝率兵三千,周瑜、谢玄率兵数万,后两者反衬出前者统帅能力之强。
B.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战争中,弱小军队很容易忘记自己的弱小,而百万大军很难忘记自己的强大。
C.能力低的将领,率领士兵太多反而受累,比如在长平之战中,率军四十万的赵括却被秦军打败。
D.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光武帝率领的起义军被激发出死中求生的勇气,最终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提卒数千以当百万之众者,必败之道也。(4分)
(2)是以古之善论将者,必知其所以胜任之多寡。(4分)
14.本文多用对比,请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从光武帝角度作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出游
陆游
近过父老远寻僧,病起经行力渐增。
织室蹋机鸣轧轧,稻陂豬水筑登登。
浅深村落时分径,高下川原自作层。
薄暮到家还熟睡,隔林钟鼓报晨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扣住诗题,交代了诗人“出游”的行动轨迹,“力渐增”点出了他病后初愈的身体状况。
B.颔联视听结合,通过对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和稻田耕种场景的描绘,生动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
C.颈联通过视角的变化,描绘了远近村落之间的小路和高低错落的川原,突显了景色的层次感。
D.诗人选取乡村常见意象,在从白天到“薄暮”到“晨兴”的时间推移中,呈现出闲适的乡居生活。
16.本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都描写了乡村日常生活,但情感同中有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乡土中国》中讲到,古代君王常追求无为政治来维持皇权,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也为唐太宗描绘了君主不亲政务,却能达到教化百姓、天下大治的理想境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玉案·元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辛弃疾运用借代手法描写了元宵节出游人群里盛装观灯的女子。
(3)文老师在“古诗词里的建筑”专题研讨课上,提到“轩”是中国古代对窗户的一种别称,并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加以印证。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俗话说“八月十五桂花香”,可今年的桂花开得特别迟。那么,植物开花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植物的生长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种。营养生长是植物尽量地增加自己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以便能够吸收或制造更多的营养;而生殖生长指的是植物开始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准备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果把营养生长比作“立业”,那么生殖生长就是“成家”。对于人来说,考虑什么时候成家是一件大事,植物也是这样:每种植物都会慎重地决定开花时间,以争取对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人们很早就知道,日照长短能够影响植物的开花与否。①所有的开花植物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左右: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日照植物。③长日照植物只有在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就开花;④短日照植物则正好相反,⑤必须是日照短于某一时长时才开花;⑥中性日照植物对日照时长不敏感,⑦开花与否与日照长度无关。
桂花原产南方低纬度地区,应该属于短日照植物,也就是说日照时间缩短到一定程度就会开花。可是,每年( 甲 ),按理说开花时间也应该差不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今年这样开花这么晚的现象呢?
原来,桂花有自己的小聪明。日照时间的周期虽然每年都一样,但是环境的温度却并非每年都一样。在温度足够的情况下,即便日照减少,植物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效率的光合作用,多积累一些营养。所以,除了日照时长之外,( 乙 )。桂花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温度还足够高,我还可以再造些营养存起来;如果仅凭日照变短就决定开花,那我岂不是亏了?等过几天温度降了,我再开花不迟”。
桂花树考虑多个因素来( 丙 ),这是植物在努力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本领”。植物不像动物一样可以逃避不利环境,因此,它们更需要 A 地过日子,尽量多地利用阳光和温度,营养物质能多存一点就多存一点……说到这里,桂花树审时度势和争分夺秒的高贵品质已经体现得 B 了。
18.下列选项中引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
A.俗话说“八月十五桂花香”,可今年的桂花开得特别迟。
B.如果把营养生长比作“立业”,那么生殖生长就是“成家”。
C.桂花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温度还足够高,我还可以再造些营养存起来……”
D.这是植物在努力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本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欣顿,以表彰他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奠基性发现和发明。这一颁奖结果突破了人们对物理学科的传统认知,引发广泛热议。
当下,类似的热点话题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不断涌现。面对这些热点话题,有人追捧,有人非议,有人惶恐,有人冷静观望,也有人深入思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B2.A3.B
4.①先概说中国画以灵虚笔法传物之神的总体特征;②再点明中国画引书法入画、融诗心诗境于画的两大特色;③最后从表现“境界层”的不同,分析中西绘画的不同趋向。(共4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
5.①跟着画中笔墨、点线等方面的变化去想象物体形象;②留意画中“空白”与物象的交融效果,感受画境;③借助画中的书法和题诗,体会画境;④结合画境、画风和画法,感悟画家的生命情思。(共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6.C7.B
8.人们内心深处的情调与律动;画作(中国画)线纹的飞动;画作(中国画)布局的虚实明暗;自然景观的特征变化。(共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9.①以“我”的游踪、感受变化作为行文线索;②把张家界比作文章,以文章的起承转合来写张家界的景色变化;③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共6分。每点2分)
10.B C E11.A12.A
13.(1)率领几千士兵来抵挡百万敌军,是必定会失败的。(共4分。提,定语后置,当,判断句各1分)
(2)因此古代善于评价将领的,一定要知道那将领可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多与少。(共4分。每小句2分)
14.①光武帝军队与敌军兵力的对比:“数千之卒”与“百万之众”;②光武帝军队状态的前后对比:被敌人视作“几上肉”与反视敌人为“几上肉”;③光武帝对敌策略的对比:“见小敌怯”与“见大敌勇”。通过多处对比,有力地论证了光武帝统兵作战能力之强。(共5分。1处对比1分,论证效果2分)
15.B
16.①相同点:两首诗歌都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2分)②不同点:本诗还表现了诗人病愈之后对生活更加热爱与珍惜,如尾联“钟鼓报晨兴”体现出诗人对新一天充满期待。(2分)《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抒发诗人逃离官场后回归自由生活的喜悦之情,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7.(1)鸣琴垂拱,不言而化。(2)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3)小轩窗,正梳妆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共6分。每空1分)
18.D
19.A.精打细算 B.淋漓尽致(共2分。每空1分)
20.(1)语句:①;修改为:“所有的开花植物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2)语句:③;修改为:“长日照植物只有在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才开花”。
(共4分。每处2分,点明句子1分,修改正确1分)
21.甲:日照开始缩短的时间都一样 乙:环境温度也是决定开花的因素
丙:决定自己开花的时间(共6分。每处2分)
22.拟人。文中把植物生殖生长中考虑开花结果,繁殖后代的过程,比拟成人考虑成家的过程,表明植物对开花时间的慎重选择,语言生动活泼。(共3分。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
23.略
附【参考译文】
军队数量不一定要众多,士兵服从命令就可克敌;土卒并不一定要求个个都善于战斗,只要拚死作战就能取胜。古代的将领,有因为兵多而失败的,也有因为兵少而取胜的。王寻、王邑拥有百万大军,却败给了只有区区三千人的刘秀;曹操手握八十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万人马的周瑜;苻坚指挥一百万大军攻晋,最终败在了只统率八万军队的谢玄手下。这些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一般说来,率领百万大军去进攻只有数千名士兵的敌人,是应该必然获胜的军队。但是,有的时候却惨遭失败,这是骄傲于自己拥有必胜的条件,因而轻视敌人导致失败。率领数千名士兵去抵抗敌人的百万大军,看来是注定要失败的军队,但是,有的时候却能获得胜利。这是因为面对可能败亡的严重局面,振奋精神拚死作战,从而取得胜利的缘故。
率领数干名士兵去对抗强大的敌人,使人人都能殊死战斗,而忘记自己是只有数千人的弱小军队,这是容易办到的。集结百万大军去攻打弱小的敌人,使人人都奋勇战斗,而忘记自己是拥有百万之众的强大军队,却是很难做到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处于劣势就会奋发自励,占据了优势就容易松弛懈怠的缘故。处于劣势而奋发,那奋发的是士兵的勇气;占据了优势而懈怠,那懈怠的是部队的情绪。对于奋发的士气,就容易利用;对于懈怠的情绪,就难以驾驭。依凭那容易利用的士气而激励士兵作战,所以就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依靠那难以驾驭的情绪而驱使士兵作战,因此就会因为军队众多而失败。
因此古代善于选拔将领的人,一定要了解选用的将领能够胜任带领多少部队。如果不是他能胜任的,兵力太多反而会成为他的累赘。赵括一担任将领,赵军四十万人就束手而在长平被坑杀,这是由于部队众多而不善使用导致了失败;秦将王翦强调必须使用六十万军队,然后战胜了楚国,这是因为部队众多而善于统率赢得了胜利。汉高祖刘邦曾有一次大规模动用军队,挟持五个诸侯共六十万人去攻击项羽的楚军,而项羽却从容不迫地用三万精锐部队,就消灭了刘邦的大军,这是刘邦所率兵力超过了他的能力。曹操对于用兵作战,可以说是巧妙诡诈,出奇应变,分合不定,神出鬼没,变化无穷。直到满头白发还驰骋在沙场,经常以少击众,以弱胜强。但最终在赤壁之战中,惨遭失败,而成就了刘备、周瑜的威名的原因,是由于他在夺取荆州后骄傲自大,依仗自己水陆军队众多,松懈轻敌而导致了失败。
当王寻、王邑率百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向昆阳时,他们把这座孤城内外的起义军都视为几案上的猪肉一样,随时可以吞食掉。但是刘秀集合数千名士卒,申明拚死作战的誓言,激发死中求生的勇气,身先士卒同敌搏斗。这样一来,他们反过来,将王寻,王邑的军队视为自己几案上的猪肉,因而最终获得了胜利。通过这次战役,虽然人们了解了刘秀善于打仗,但却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善于打仗。只是将领们观察他的平时,见到弱小的敌人就胆怯,遇到强大的敌人反而英勇,都暗中感到奇怪。然而他们不知道,刘秀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勇敢和胆怯,正是人们所说的他善于打仗用来求胜的方法。敌人弱小而胆怯,是他的真实情感;敌人强大而无畏,是他的权谋和术略。敌人弱小而心中胆怯,胆怯了就会加强戒备,戒备了就会激励士卒,这是取胜的方法。敌人强大而英勇无畏,英勇无畏就能信心坚定,信心坚定就会奋勇作战,这也是取胜的方法。当敌人弱小而显露出自己不怕敌人的真实感情,就容易意志懈怠,麻痹轻敌,因此不容易战胜敌人。遇到敌人强大,而使用智谋和权术,将士们都英勇无畏,因此不怕战胜不了敌人。刘秀不只是能以少胜多,而且他本来也是属于多多而益善的将领呀!啊!像刘秀这样的英雄豪杰,一般人是很难赶上的了。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盐城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盐城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三语文试题docx、联盟校高三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5023C语文试题docx、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5023C语文试题pdf、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5023C语文试题答案docx、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5023C语文试题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