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展开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了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能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了解题画诗的特别之处和表现手法,培养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能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2.了解题画诗的特别之处和表现手法,培养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猜诗题,导入新课
1.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同学们已经背诵积累了不少古诗。老师来考考大家,你能根据图片猜出相关的古诗吗?
(出示《画鸡》《墨梅》《竹石》的图片,学生回答后,出示相应的古诗,指名学生读。)
2.引导发现:这三首古诗有没有共同之处?(引出“题画诗”主题)
3.宋朝有一个叫惠崇的和尚,有一次,他看到春天景色特别美,就画了一幅这样的画,他的好朋友苏轼看到了,就为这幅画题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晚景》。(生齐读诗题)
4.“惠崇”二字是本课生字,字形比较复杂,师借助白板自带的生字笔顺功能,强调“惠”的笔顺。
5.了解作者:
关于苏轼,你有哪些了解?(苏轼,宋朝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经写过《题西林壁》《水调歌头·中秋》等著名诗词。)
二、读诗句,感受韵律
1.过渡:这首题画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学生自读、圈画诗中景物)
2.指名读诗、交流圈画: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3.指导重点字音字形。
(1)“蒌蒿”“芦芽”:
①细看这两个词,有什么发现?(都是“艹”,表示一种植物。)
②出示这两种植物的图片,印证学生的猜测。
③利用白板课件的“克隆”功能,拓展带有“艹”的字和词语。
(2)“豚”:(出示字源)字的右半部“豕”的本义是猪,“豚”指小猪。
课文中的“河豚”指的是什么?(一种鱼)
关于河豚你还有哪些了解?(指名补充交流)4.读出古诗的节奏。
(1)听范读,品味古诗节奏之美。
(2)讨论:你觉得可以怎样停顿?(学生根据停顿符号尝试朗读,互相评议。)
三、赏诗画,走进诗景
过渡:惠崇的春江晚景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1.学习第一句。(出示第1、2行)
(1)自由说说这一句诗的意思。
抓住“外”字还原画面:出示苏轼、竹林、桃花图片,请学生上台拖动图片,表示三者的位置关系,从而感知是透过稀疏的竹林,看到两三枝桃花。
(2)桃花开了多少?(三两枝)
(3)桃花“三两枝”表示数量怎样?(数量不多,次第开放。)
(4)课堂游戏:古诗词中有很多带有数字的诗句,这些数字有时表示数量很多,有时又表示数量很少。读读这些诗句中的数字,想一想,分别表示数量怎么样呢?
出示: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小结:古诗里的这些数字真有趣,有时表示多,有时却又表示很少,这些数字表示的意境,需要我们慢慢学习,慢慢体会。
(5)看,竹林边上,两三枝桃花正次第开放,春天刚刚到来,也就是早春时节。
是谁最先知道春天来了?说说第二行诗句的意思:春天江水回暖,水面上的小鸭是最先知道的。
人的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等。这种“温暖”是作者的哪一种感觉?(用想象中的温暖触觉补充了画中春水荡漾的视觉印象)
(6)桃花开放,小鸭嬉戏,多么生机勃勃的画面!(师指导朗读第一句诗)
2.学习第二句。(出示诗句)
(1)走近河岸,我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指名说说第三行诗句的意思:
岸边长满了蒌蒿,芦苇叶冒出了短短的嫩芽。
(2)桃花、鸭子、蒌蒿、芦芽都是诗人看到的景物,而第四行中的河豚呢?(诗人的想象)
(3)补充资料:
①播放微课小视频《小河豚的自述》,了解河豚逆流而上到淡水流域产卵的生活习性。
②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记载长江一带的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4)了解了小河豚的生活习性,你知道这里的“上”字是什么意思吗?(作动词用,指向上游逆流而上。)
(5)是啊,这里的“上”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上”字的意思产生了变化。老师这里有一些带有“上”字的诗句,请你找找哪些诗句中的“上”表示与“下”相对的方向,哪些诗句中的“上”字表示向上的动作。
出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你能结合图画,说说全诗的意思,带大家一起想象一下诗中的画面吗?(指名两三人说诗意)
4.小结: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水中,成群的河豚正要逆流而上,游入淡水江河。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从无声静止到有声活动的春天的画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唱诗歌,表达诗美
为了更好地感受诗中美景,老师特地找来了《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新唱,请大家欣赏,会唱的可以一起唱。(学生吟唱古诗)
五、写诗字,涵育诗心
1.美的图画,美的古诗,想不想用美美的字把它写下来?(欣赏班级学习书法的同学的《惠崇春江晚景》书法作品)
2.在硬笔书法作业纸上,正确、美观地书写古诗,注意“惠、崇、芦、芽”这4个生字的写法。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8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8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布置作业,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