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展开1.C
【详解】A.九章量子计算机主要利于它的物理性质,不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A错误;
B.打磨磁石制司南过程是物理变化,不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B错误;
C.神舟十四载人飞船发射时,燃料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热,属于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C正确;
D.粮食酿醋过程是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乙醇氧化成醋酸,过程中是利用物质转化制备其他物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2.A
【详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路径,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所以NO和CO反应生成和,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A正确;
B.100mL2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对反应无影响,但溶液中含有水,会稀释盐酸,从而减慢反应速率,B不正确;
C.虽然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但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物间有效碰撞的次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C不正确;
D.浓硫酸能使铁表面发生钝化,所以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不能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D不正确;
故选A。
3.B
【详解】A、Cu与足量稀硫酸不反应,故A错误;B、20gD2O与20gH218O的物质的量均为20g/20g·ml-1=1ml,分子均含10个中子,含有的中子数均为10NA,故B正确;C、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氧化I-,当有1ml Fe2+被氧化时转移NA个电子;2ml I-被氧化时转移2NA个电子;FeI2的物质的量没有给定,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至少为3NA,故C错误;D、l与足量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故D错误;故选B。
4.D
【详解】A.这几种离子都无色,但、Al3+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水电离出的c(H+)═1×10-13ml/L<1×10-7ml/L,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强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为橙色,不符合无色条件,故C错误;
D.常温下pH=10的溶液呈碱性,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氧根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醋酸为弱酸,溶于水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故A错误;B.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HCO3═HCO3-+Na+,故B错误;C.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NH3·H2O NH4++OH﹣,故C正确;D.硫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2SO4═2Na++SO42-,故D错误;故选C。
6.A
【详解】设H2O(g)=O2(g)+H2(g)△H1 …① Cl2(g)+H2(g)=2HCl(g )△H2…②
2Cl2(g)+2H2O(g)=4HCl(g)+O2(g)△H3…③ 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①×2+2×②,因此△H3=2△H1+2△H2,故选A。
7.D
【详解】A.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图象分析逆反应的活化能E2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E1,故B错误;
C.该反应的焓变△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E1-E2,故C错误;
D.图中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C
【详解】A.Sn(s,灰)白) △H₃=+2.1kJ/ml,灰锡能量小于白锡,等物质的量的白锡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灰锡,则△H₁<△H₂,故A错误;
B.根据Sn(s,灰)白),锡在室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故B错误;
C.根据Sn(s,灰)白),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损坏,故C正确;
D.Sn(s,灰)白) △H₃=+2.1kJ/ml,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选C。
9.B
【详解】A、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因此3v正(NH3)=2v逆(H2O),A错误;
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4v正(O2)=5v逆(NO),B正确;
C、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加容器体积,各组分浓度都减小,因此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更大,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
D、单位时间内消耗x ml NH3与生成x ml NO都表示正反应速率,整个反应过程中二者都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正确选项B。
10.D
【详解】A.由反应自发可知,、的反应在低温能自发进行,A错误;
B.稀醋酸是弱酸,断键需吸热,所以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65kJ,B错误;
C.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方向,C错误;
D.由反应自发可知,该反应,则反应才能自发进行,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根据“先拐先平衡,数值大”,推出T2>T1、P2>P1,故A错误;
B.根据温度与D%关系,温度升高,D%降低,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A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
C.根据压强与D%关系,增大压强,D%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因为B为固体,从而推出m<p+q,故C错误;
D.根据压强与D%的关系,增大压强,D%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故D正确;
答案为D。
12.A
【详解】A.唾液里含有唾液淀粉酶,它在常温下能很快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相当于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不涉及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故A正确;
B.碳酸饮料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打开碳酸饮料,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
C.CO中毒血液中存在化学平衡CO(g)+Hb(O2)⇌O2(g)+Hb(CO),将一氧化碳中毒者放入高压氧舱,增大氧气浓度,会使平衡逆向移动,让CO失去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O⇌HClO+H++Cl-,加入碳酸钙后,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而减小c(H+),平衡正向移动,则c(HClO)增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由a可推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H>0,故A项错误;
B.试管b加水后,反应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溶液中离子积不变,则氢氧根的浓度增大,故B项错误;
C.试管c比试管b黄色更深,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平衡常数区不变,故C项错误;
D.d中加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橙色变深,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14.C
【详解】A.Ga2O3作催化剂,由图可知,Ga2O3参与第一步变化,故A项错误;
B.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167kJ/ml,故B项错误;
C.由图可知,以上反应历程中有4个过渡态,说明以上反应历程中主要包含了四步变化,其中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最大,该步反应速率最慢,为决速步骤,故C项正确;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0,所以1ml丙烷的总键能大于1ml丙烯与1ml氢气的总键能之和,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15.B
【详解】A.H2O2分解生成的O2可以通过长颈漏斗逸出,也缺少秒表测量测量反应时间,A错误;
B.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为了放倒吸,导管不需要伸入液面,B正确;
C.金属的导热性较好,该实验中应该用玻璃搅拌器,C错误;
D.温度和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要验证FeCl3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应该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D错误;
故选B。
16.C
【分析】黄铁矿粉碎,通入空气煅烧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4FeS2+11O22Fe2O3+8SO2,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发生反应:2SO2+O22SO3,三氧化硫被98.3%的浓硫酸吸收生成硫酸,SO3+H2O═H2SO4。
【详解】A.将黄铁矿粉碎,可增大固体表面积,使固体充分反应,且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故A正确;
B.煅烧黄铁矿发生的反应为:4FeS2+11O2 2Fe2O3+8SO2,FeS2中Fe为+2价,S的化合价为-1价,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发生反应: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故2 ml 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少于4 ml,故C错误;
D.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得到发烟硫酸,可避免形成酸雾,故D正确。
答案选C。
17.(1)小于
(2)BDE
(3) 0.1 ml/(L·min) >
(4)ABE
(5)75%
(6)CH3OH-6e−+8OH−=+6H2O
【详解】(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要放出的能量;
(2)A.该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N2,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A不选;
B.往容器充入H2可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选;
C.及时分离出CH3OH可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不选;
D.减小容器体积可增大各物质的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选;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E选;故选:BDE;
(3)2 min内CH3OH的反应速率为,2 min后反应物CO2的物质的量仍在减少,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2 min末时v正>v逆;
(4)A.CO2(g)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A选;
B.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选;
C.由图可知,2min时容器中CH3OH浓度与H2O浓度相等即两者之比为1∶1,但反应物仍在减小,说明反应未达平衡状态,C不选;
D. 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
E.H2的生成速率是H2O生成速率的3倍,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E选;
故选:ABE;
(5)该反应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6)碱性甲醇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O2+2 H2O+4e-=4OH−,电极A为负极,用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2+6H2O减去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可得负极A的反应式为CH3OH-6e−+8OH−=+6H2O。
18.(1) ④ ⑧⑨
(2)be
(3) 2×10﹣12 1:1
【详解】(1)①熔融的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②稀硫酸是酸溶液,属于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液氯是非金属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冰醋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⑤铜是金属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溶于水的硫酸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⑦硫酸氢钠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⑧液氨在溶液中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⑨二氧化硫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⑩氢氧化钙固体溶于水,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则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⑧⑨,故答案为:④;⑧⑨;
(2)a.醋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只能说明醋酸的溶解性,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故错误;b.在醋酸水溶液中还含有未电离的醋酸分子说明醋酸是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弱酸,故正确;c.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只能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故错误;d.1ml/L的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只能说明醋酸溶液呈酸性,但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故错误;e.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说明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是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弱酸,故正确;故选be;
(3)Ⅰ.由图可知,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ml/L×10﹣15ml/L=1×10﹣15;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总是等于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由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5×10﹣4ml/L可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2×10﹣12ml/L,故答案为:2×10﹣12;
Ⅱ.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和氢离子浓度都为1×10﹣3ml/L,由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可得:1×10-3ml/L×V1L=1×10-3ml/L×V2L,解得V1∶V2=1∶1,故答案为:1:1。
19.(1)A
(2)B
(3) 大于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 0.40 97.56
【详解】(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故选A;
(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选甲基橙、酚酞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故选B;
(3)将液面在0mL处的25 mL 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由于酸式滴定管25mL刻度线以下还有液体,则全部放出后液体的体积大于25mL;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第一、二次滴定的标准酸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20mL,根据,代入数据得到=0.40 ml·L−1;样品纯度为≈97.56%。
20.(1)增大
(2)C
(3)BD
(4)CN-+CO2+H2O=HCN+HCO
(5)10-3
(6)4.3
【详解】(1)升高温度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所以当温度升高时,Ka增大;
(2)蒸馏水稀释0.10 ml/L的次氯酸,弱酸存在电离平衡,HClO⇌H++ClO-,随着水量的增加,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虽然ClO-、H+的数目增加,但c(ClO- )减小,c(H+)减小,c(HClO) 减小更多;温度不变,Kw,Ka不变,c(OH-)增大;
A.根据上述分析,加水过程中,c(H+)减小,c(HClO) 减小更多,故减小,故A不选;
B.=Ka,加水过程中,Ka不变,故B不选;
C.根据上述分析,加水过程中,c(ClO- )减小,c(HClO) 减小更多,故增大,故C选;
答案为C;
(3)A.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升高温度,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改变,故A不选;
B.加水稀释、加入氢氧化钠都会使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则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B选;
C.加入CH3COONa固体,则会使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故C不选;
D.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离子被反应,CH3COOH⇌H++CH3COO-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则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D选;
答案为BD;
(4)因为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N的,而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小于HCN的,则酸性:H2CO3>HCN>HCO,所以向NaCN溶液中通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CN-+CO2+H2O=HCN+HCO;
(5)醋酸的Ka==1×10-5,在0.1ml/LCH3COOH溶液中,,,故有=1×10-5,c(H+)=10-3ml/L;
(6)溶液显中性,c(H+)=10-7ml/L,碳酸的Ka1=,故4.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C
A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C
B
C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化学docx、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化学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