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1课时 二氧化碳.docx
    • 练习
      第2课时 一氧化碳.docx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第1页
    第2课时 一氧化碳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202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第1课时二氧化碳docx、第2课时一氧化碳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化学观念:通过图片展示、阅读教材,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致人中毒的机理。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课件演示(一氧化碳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去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知识,得出结论。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课堂讨论,推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存在差异,学会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造成环境污染的了解,体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1.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分析。

    如图所示,煤炉内的煤燃烧有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如何防止呢?一氧化碳又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探究点一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有人说我一闻到煤气的气味就把煤炉搬到屋外,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还有人说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面上放两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上两种说法真的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吗?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
    归纳总结 CO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知识拓展 CO气体应采用排水法收集,因其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非常接近且有毒,故不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探究点二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CO的可燃性。
    提出问题 碳有两种氧化物,它们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们的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从CO和CO2的组成元素和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不同讨论相关原因。
    探究实验
    知识拓展 一氧化碳与氢气一样,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二、CO的还原性。
    探究实验
    三、CO的毒性。
    提出问题
    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煤气泄漏怎么办?
    2.CO为什么能使人中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讨论交流 讨论相关原因。
    归纳总结
    1.CO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2.防止措施:(1)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CO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臭的气体,煤气泄漏时不易被人察觉,所以煤气厂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使人在煤气泄漏时及早察觉。如果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探究点三 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出问题 CO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归纳。
    归纳总结 1.作燃料(如管道煤气):2CO+O2 eq \(=====,\s\up7(点燃)) 2CO2。2.冶炼金属(如炼铁等):3CO+Fe2O3 eq \(=====,\s\up7(高温)) 2Fe+3CO2。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eq \a\vs4\al(一氧化碳) eq \b\lc\{(\a\vs4\al\c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b\lc\{(\a\vs4\al\c1(可燃性:2CO+O2\(=====,\s\up7(点燃))2CO2,还原性:CO+CuO\(=====,\s\up7(△))Cu+CO2,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请完成《学练优》对应课时作业。
    模拟实验
    因CO有毒,视频播放模拟实验
    实验现象
    CO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结论
    2CO+O2 eq \(=====,\s\up7(点燃)) 2CO2
    实验原理
    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CO+CuO eq \(=====,\s\up7(△)) Cu+CO2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先检验CO的纯度
    (2)先通入CO排尽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对有氧化铜的位置加热
    (3)管中的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
    (4)尾气用酒精灯燃烧或用气球收集备用
    实验目的
    防止因CO不纯而导致点燃或加热后爆炸
    排尽管中空气,避免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尾气中有未反应的CO,有毒,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是“早来晚走”,酒精灯是“迟到早退”
    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生活实例和模拟实验,使学生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模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足之处
    教材中有关一氧化碳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

    相关教案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文件包含第1课时碳的单质docx、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还原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