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394465/0-17318134738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慈溪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394465/0-17318134738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慈溪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394465/0-17318134738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慈溪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慈溪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铜锈,主要成分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卷满分16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须知:
1.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水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S-32 Na-23 Ca-40 Cu-64 Zn-65 Ag-108 Fe-56 K-39 Mg-24 Ba-137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膳食均衡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大白菜B.鸡蛋C.大米D.植物油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测溶液pH值D.稀释浓硫酸
3.在巴黎奥运会上,我们会看到运动员在中场休息时会吃香蕉补充能量。香蕉是人们常吃的一种水果,下列关于香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香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
B.香蕉诱人的香气主要来自乙酸戊酯,它属于有机物
C.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可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消化
D.可以利用熟香蕉散发的乙烷来催熟生香蕉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C.碱性溶液一定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能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
A.B.
C.D.
6.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消耗的与生成的质量比为11:16
B.反应中一定要与催化剂接触
C.反应过程中“”分成“”和“○”
D.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7.有关金属的实验如下,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证明铁生锈与和有关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铜锈,主要成分是(也可写作)。今年的国庆节,小宁参观浙江省博物馆时发现“千秋万岁铜镜”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该物质为铜锈。关于铜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锈的产生是铜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B.铜镜的主要材质是青铜,掺入锡、铅的目的为了提高它的硬度
C.可以用酸洗的方法除去铜镜表面的铜锈
D.为防止铜镜的进一步腐蚀,可将其保存在干燥、避光、通风环境中
9.下列除杂或鉴别项目的实验设计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B物质可能是化合物
C.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g
11.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坐标是滴加的盐酸体积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向b点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12.魔术揭秘:茶水变色复原。茶水中含鞣酸,只要在茶水中加入少量绿矾、搅拌,发现茶水变黑(鞣酸铁呈黑色)。然后再加入少量柠檬酸、搅拌,发现茶水又变回原来的颜色。关于茶水变色复原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矾是混合物B.鞣酸铁中铁的化合价为价
C.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在茶水中加入生锈的铁钉同样可以观察到茶水变黑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镁粉
D.向盛有一定量的烧杯中加入溶液
14.已知A-C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可实现如图所示的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于A、B、C之间的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
A.A可以作还原剂B.A、B、C的物质类别可都为单质
C.B→C的反应可能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D.A→C的化学反应类型可以是复分解反应
15.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宇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滤液丙中含有氯化铁B.沉淀乙为氢氧化铁、硫酸钡
C.滤液甲中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D.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猜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智力游戏。在学习了酸碱盐知识点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猜谜比赛,请你用化学式写出其谜底。
(1)它不是碱,但俗名中却有“碱”:______。
(2)人体胃液中含有它,可帮助其消化:______。
(3)它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______。
(4)它在检查胃肠道疾病时需服用,俗称“钡餐”:______。
17.多角度梳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学好科学。某同学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整理:
(1)归纳酸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请以盐酸为例,写出你认为可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一个)。
(2)归纳金属单质与盐溶液规律时,某同学发现该化学反应的类型一般属于______。
18.近年来,随着短视频产业的兴起,慈溪的“文化名片”传播到全国各地。
(1)旅游文化:鸣鹤古镇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迷人的景色常常让人忘却饥饿,在旅途中人体内首先能利用的供能物质是______。
(2)美食文化:慈溪杨梅口感酸甜,深受大家喜欢。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3)历史文化:越窑青瓷,作为唐宋时期青瓷的中心产区,展现了慈溪的深厚历史底蕴。青釉的“翠色”是还原剂(CO)下使氧化铁在高温下还原变成氧化亚铁而变色。请写出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两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按甲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选填“饱和石灰水”或“饱和硝酸钾溶液”)。
(2)乙同学按乙图实验,可以根据______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20.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向一定质量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乙中C点含有的固体物质有______。B点溶液质量最少的原因是______。
21.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了科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为白色固体,遇水后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F为无色无味气体,E的俗称为烧碱。A、B、C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
(1)F的固体俗称为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___。
22.有一包不纯的NaOH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分析含有的杂质,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样溶于水,无固体残留,得无色溶液X。取溶液X适量,微热,无氨味。则此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2)另取溶液X适量,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沉淀全部溶解,沉淀溶解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该粉末的成分,可另取溶液X适量,滴加过量M溶液,再滴加N溶液,观察现象。M、N分别为______(选填序号)
A.硝酸钡、硝酸银B.稀硝酸、硝酸银C.氯化钡、硝酸银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正确认识及调控化学反应是化学实验顺利开展的保障。请回答:
实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为了验证C装置是否已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③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了收集较纯的气体,在上图中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24.打火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点火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图为普通打火机的示意图,打火机内的燃料主要是丁烷,据此某科学兴趣小组围绕“丁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丁烷中有碳元素、氢元素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同学们得出结论:丁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拓展与应用】兴趣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丁烷和甲烷是同类有机物,且一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则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______。
2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百分含量(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取一定量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请根据资料回答:
(1)在实验中,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丙中的现象是______。
(2)要得出氧化铜样品的百分含量,需要准确称取的数据是______。
(3)根据以下原因计算,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______。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C.通入的氢气量不足D.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
2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与酸反应,且高温灼烧不分解。现用两种方案测定干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步骤1:向10g鸡蛋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剩余步骤省略)
【方案二】步骤1:将10g鸡蛋壳在高温下灼烧。(剩余步骤省略)
请回答:
(1)检验方案一中生成的气体,可选用______(填试剂名称)。
(2)写出方案一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4)把方案二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2: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量出______,记录数据,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7.金属材料长期置于空气中会产生锈蚀现象,以致强度降低不能继续使用。小科同学利用家中的物品来探究金属材料的锈蚀速度。
【实验器材】刷锅用的钢丝绒、钢制曲别针、细铜丝、水、塑料杯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物品分别放入塑料杯中,并注水到杯子的一半。
(2)隔24小时后,取出水中的物品,观察记录下情况,放回原来各自的塑料杯中。
(3)重复3次步骤2,直到过了5天。记录下观察的情况,然后分析金属的锈蚀速度。
【实验结果】请预测实验结果并说出理由。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
【实验评价】
①请评价小科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各写一条):______。
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大多数饮料用铝罐包装而非钢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小题7分,第31小题8分,第32小题8分,共35分)
28.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少量硫化氢等气体。硫化氢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烷反应而除去,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利用甲烷催化制取氢气。一种甲烷水蒸气催化制氢的透氢膜反应器如图2所示,通入的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一部分氢气通过透氢膜与膜外侧通入的氧气反应。利用甲烷在高温、催化作用下分解可制取新型碳单质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能。
(1)结合图1,分析甲烷与硫化氢的反应。该反应过程中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B.原子的种类C.元素的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
(2)结合图2,分析甲烷和水蒸气制氢反应,请写出甲烷和水蒸气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天然气属于纯净物
B.天然气和氢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C.透氢膜反应器内生成的CO与未被完全分离
D.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一种金属单质
29.50g硝酸钙溶液与50g碳酸钾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
(1)硝酸钙溶液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是多少g?
(3)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0.朱炳仁是我国铜雕领域界唯一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的“金倃大麦”这件作品寓意生意红火,年丰物阜,是特别受欢迎的开业礼,摆件主要用了黄铜材质。小科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他称取10g黄铜粉末置于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哪几次反应中稀硫酸有剩余?______
(2)试计算10g黄铜中含锌的质量为多少g?(列式计算)
(3)试计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31.一瓶混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100g。欲知溶液中硫酸的质量现将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加入该混合液中,生成的沉淀如图甲所示。
(1)求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
(2)为多少?(请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3)在图乙中画出反应过程中溶液中镁元素的质量随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曲线,并在坐标轴上标出相应的质量。
32.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后将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如图乙所示),充分反应后静置一段时间。为探究烧杯内溶液的组成,取适量上层清液,向其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1)写出图甲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据图像分析可知,图乙烧杯中的阳离子有______。
(3)A点时沉淀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4)通过计算求出B点产生沉淀的质量。 选项
除杂或鉴别项目
实验设计
A
鉴别溶液和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足量溶液
B
除去中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饱和溶液,充分反应后干燥
C
鉴别食盐和纯碱固体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食醋,观察现象
D
除去KCl溶液中的
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K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3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4
42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相关结论
按一下打火机,让丁烷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产物中有(1)______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能够观察到(2)______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______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9.92
29.84
39.80
49.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九年级(上)期末科学模拟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1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