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文献记载:“哀牢山,滇之祖脉。登巅约六十里,上极寒,下极热。”此山成为2024年国庆爆火的旅游打卡点,以多种不明生物、布满瘴气、指南针失灵等神秘现象吸引众多探险爱好者探秘。下图为哀牢山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形成哀牢山幽深秘境环境特点的地质作用是( )
①板块挤压,地壳抬升②板块张裂,地壳下陷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
A. ①③B. ②④
C. ②③D. ①④
2. 网传布满瘴气的现象与当地多雨雾天气有一定关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地形崎岖陡峭,气温低②纬度低,气候湿热
③植被丰富,空气湿度大④山地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哀牢山地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形成幽深秘境,成因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挤压碰撞,地壳抬升使山体高大,气候湿润,流水下切侵蚀使谷底幽深,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多雨雾的条件是有水汽和降温,哀牢山纬度低气候湿热,上升气流旺盛,河流多,植被丰富,空气温度大,山地封闭,水汽不易扩散,所以多雨雾天气,②③④正确;同时海拔高导致山谷风、对流等气流运动复杂,且气温低水汽易饱和,与地形崎岖关系不大,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河流作为水和物质通往海洋的重要“运输管道”和“生物反应器”,在全球碳循环中发发挥着重要作用。河流碳库分为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性无机碳(DIC)以及颗粒态无机碳(PIC)。下图为河流碳循环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现象能影响河流外源碳输入的是( )
①流域内湿地占比
②河流内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流域内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
④流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
4. 与海河相比,珠江的碳循环特点是( )
A. 碳输入量大,碳输出量小B. 碳输入量小,碳输出量小
C. 碳输入量大,碳输出量大D. 碳输入量小,碳输出量大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河流碳的主要来源有:随径流或空气进入河流的外源碳和河流内初级生产者产生的内源碳,河流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内源碳,②错误;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独特生态系统,由于其高生产力与低分解速率成为重要的碳汇,储存并向周边河流输送大量有机碳,因此湿地所占比例大的流域中河流DOC浓度普遍较高,①正确;溶解性无机碳外部来源主要来自流域内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③正确,土壤有机碳是河流碳的重要来源,是预测河流DOC的重要因子,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4题详解】
与海河相比,珠江流域降水量大、生物量大,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强烈,有机碳和无机碳输入量大,珠江径流量大,向下游输出量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十一国庆假期小明乘船到丁岛旅游,北京时间10月5日11:56,小明发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且身影长度比身高略短。下午小明从丁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下图示意丁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丁岛的位置可能是( )
A. 20°N,119°EB. 37°N,121°E
C. 20°N,121°ED. 37°N,119°E
6. 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 甲岛B. 乙岛
C. 丙岛D. 丁岛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小明在丁岛时,太阳在正南方天空,说明当地地方时为12时,根据北京时间为11:56,计算可得当地经度是121°E,A、D错误:10月5日,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并在南半球,正午身影长度比身高略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但相差不大,故该地纬度接近37°N,C错误,B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当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该地位于北半球,当地时间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南,影子指向东北方位,所以船的行进方向是东北,位于丁岛东北方位的岛屿是乙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北岛出露地层较新,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出露地层较老,多冰河和湖泊。研究表明,南北二岛是微陆块漂移在古岛弧带上形成的特殊地质现象。它们从澳大利亚大陆板块东北部陆缘裂解后漂移到当前位置,并留下了明显的尾迹,这些尾迹体现为一系列的岛弧和碎陆块。理论上,大陆漂移过后尾部的火山岩年龄应该是从远到近逐渐从老变新。下图为新西兰成因模式图(黑色带箭头虚线代表陆块漂移轨迹),显示了新西兰小板块运动的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新西兰小板块的移动方向是( )
A. 自西向东B. 自南向北
C. 自东向西D. 自北向南
8. 关于图中岛屿形成时间的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
A. 南岛早,北岛晚B. 南岛早,克马德克—汤加岛弧晚
C. 北岛早,新喀里多尼亚晚D. 南岛早,斐济晚
9. 新西兰南岛漂移前地球整体温度比现在略高3℃,推测当时该岛所在地的气候( )
A. 干热B. 冷干
C. 冷湿D. 湿热
【答案】7. D 8. A 9. D
【解析】
【7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新西兰小板块的移动方向,北岛自西北向东南移动,南岛自东北向西南移动,故总体自北向南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根据图中箭头移动方向和南北二岛位置,且依据材料信息“北岛出露地层较新,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出露地层较老,多冰河和湖泊”,应是南岛先形成北岛后形成,A正确;依据材料信息“理论上,大陆漂移过后尾部的火山岩年龄应该是从远到近逐渐从老变新”,新喀里多尼亚、克马德克-汤加岛和斐济分别在北岛和南岛移动路径上,形成时间应早于北岛和南岛,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新西兰南岛从澳大利亚大陆板块东北部陆缘裂解后漂移到当前位置,且漂移前地球整体温度比现在略高3℃,所以当时该岛所在地(澳大利亚大陆板块东北部)的气候湿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甲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乙示意
2023年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10. 2023年2—3月影响沙源地的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势力( )
A. 夏威夷高压偏强B. 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偏弱
C. 亚洲高压偏强D. 夏威夷高压偏弱
11. 与3月相比,4月高压中心的移动速度及方向是( )
A. 加快向东北B. 减慢向东北
C. 加快向东南D. 减慢向东南
12. 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是( )
A. 传输强度降低,路径向东南方向B. 传输强度升高,路径向东南方向
C. 传输强度降低,路径向东北方向D. 传输强度升高,路径向东北方向
【答案】10. B 11. C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从图甲中可以看到,沙源地位于蒙古附近,冬春季节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西伯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距平值相对较低,导致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B正确,C错误;沙源地与夏威夷高压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从图乙中可以看到,3月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气压值较高,势力较强,但移动距离较短,速度慢,向东北方向移动;4月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但移动距离较长,速度快,向东南方向移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结合材料“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可知高压的势力和移动方向影响沙尘的传输强度和路径,从图乙中可以看到,4月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4月高压中心与低压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更远,两者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风速减慢,继面导致沙尘传输强度进一步减弱;且由上题可知,高压移动路径向东南方向,沙尘的传输路径也向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滦河三角洲渴湖—沙坝海岸是由滨岸沙坝与其内侧的渴湖和陆域海岸组成,曹妃甸岛原为该海岸滨岸沙坝中的沙岛。2003年对曹妃甸岛以北的浅海滩涂(渴湖)实施围海造陆工程,既对周边海区潮流等环境产生了影响,又改变了自然岸线形态特征。下图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工程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带状沙岛的形成过程是( )
①受沿岸流影响,形成滨岸沙坝②沙坝不断堆高,逐渐露出海面
③滦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④潮流推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D. ①④②③
14. 围海造陆工程实施后,甲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化及其成因是( )
A. 变粗海浪的搬运能力增强B. 变细海浪的搬运能力减弱
C. 变粗海浪的搬运能力减弱D. 变细海浪的搬运能力增强
15. 推测围海造陆工程对潟湖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 潮流增强,侵蚀增加,潟湖面积扩大
B. 破坏生态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弱
C. 潟湖与海洋的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质提高
D. 水体更封闭,生态系统更稳定
【答案】13. C 14. A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带状沙岛平行于海岸线,沙源来自滦河入海口,其形成过程:滦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处,受潮流推动作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再加上受沿岸流影响,形成滨岸沙坝;随着时间推移,沙坝不断堆积增高,在海平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部分逐渐露出海面,形成呈带状分布的沙岛。因此形成过程是③④①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围海造陆工程是减少海岸线弯曲程度,使得甲海域水流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进面导致甲海域的水动力变强,海浪的搬运能力增强;较细的沉积物不断的被冲刷分选,被搬运到更远的地方,而粗颗粒的沉积物则更容易在甲海域沉积下来,导致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围海造陆占用潟湖水域空间,减少了潟湖的面积,围海造陆工程使得潮流减弱,淤积增加,潟湖萎缩,进而导致潟湖内容纳潮量减少,使得潟湖与海洋的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质下降,AC错误;围海造陆工程破坏了潟湖的生态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弱,生态功能退化,进而破坏了原有海岸的生态平衡,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气溶胶污染的加重,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明显。岳阳市中心城区地处洞庭湖平原、长江和洞庭湖的交汇处,北临长江,西濒洞庭湖,湖岸线几乎呈南北向,滨湖地区的湖风风速明显大于陆风风速。城市热岛强度(℃)=城区气温(℃)-郊区气温(℃)。下图示意2019—2021年6—8月岳阳市各区逐时气温。
(1)对比6—8月岳阳市三地各区气温昼夜差异,并描述滨湖地区白天风向。
(2)推测热岛效应强度的日变化,并从湖陆风强度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差异:白天城区气温高于郊区,郊区气温高于滨湖;夜间城区与滨湖气温相当且都明显高于郊区;滨湖地区白天风向为西风。
(2)热岛强度日变化:夜间热岛强度显著高于白天。 原因:白天湖风强,使城区温度下降偏多,城郊间温差相对偏小,热岛强度减弱:夜间陆风弱,使城区温度下降偏少,城郊温差相对偏大,热岛强度增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白天城区温度最高,其次是郊区,滨湖气温最低,白天城区气温高于郊区,郊区气温高于滨湖;夜间郊区气温最低,城区与滨湖气温相当且都明显高于郊区;岳阳市中心城区西濒洞庭湖,白天洞庭湖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风从洞庭湖吹向城区,因此滨湖地区白天风向为西风。
【小问2详解】
湖陆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湖陆之间的温差。读图可知,白天城区气温远高于滨湖,温差较大,湖风强,使城区温度下降偏多,城郊间温差相对偏小,热岛强度减弱:夜间城区与滨湖温差小,陆风弱,使城区温度下降偏少,城郊温差相对偏大,热岛强度增强。因此热岛强度日变化:夜间热岛强度显著高于白天。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丹地貌是指极度干旱地区的干涸湖泊或河流,经风蚀形成不规则相间排列的土墩和宽浅沟槽。柴达木盆地分布有亚洲最大的雅丹地貌群,而鸭湖地区的雅丹地貌非常奇特地出露在湖水之中。2003年以来人类大规模采盐活动改变了该区域湖泊格局和面积,有人预测鸭湖水上雅丹将会消亡。下图示意鸭湖雅丹地貌演化过程。
(1)分析图示地区中新世晚期至中晚更新世主要外力作用的演变并说明其对雅丹地貌形成的影响。
(2)结合图示推测中—晚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并说明依据。
(3)简述鸭湖水上雅丹将会消亡的理由。
【答案】(1)演变变化:中新世晚期至中一晚更新世湖泊消亡,主要外力作用由流水作用演变为风力作用。影响:中新世晚期流水作用较强,接受流水侵蚀、搬运的碎屑物质的沉积,为雅丹地貌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中一晚更新世湖盆干,湖泊沉积物广泛暴露地表,在强劲风力作用下,上覆地层不断被剥蚀,逐渐形成雅丹地貌。
(2)与中一晚更新世相比,晚更新世末期一全新世有河流带来水源并在低洼地区形成湖泊;说明气候由寒冷干燥转为温暖湿润。
(3)底部遭受湖水浸泡,导致水上雅丹易坍塌;长期持续的湖水波浪作用将加速雅丹衰亡;洪积扇不断推进,沉积物的不断堆积,使鸭湖地区水位不断抬升,最终将造成河流改道,鸭湖消失;东、西台吉乃尔湖矿产资源被企业开发完毕后会将鸭湖湖水排干。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中新世晚期该区域是一片湖泊,中一晚更新世是一片陆地,说明中新世晚期至中一晚更新世湖泊消亡,湖泊存在时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形成陆地后气候变干旱,流水作用减弱,风力作用增强,主要外力作用由流水作用演变为风力作用。带来的主要影响:中新世晚期是一片湖泊,流水作用较强,该区域接受流水侵蚀、搬运的碎屑物质的沉积,形成堆积物,为雅丹地貌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中一晚更新世湖水消退,湖盆干涸,湖泊沉积物广泛暴露地表,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在强劲风力作用下,上覆地层不断被剥蚀,逐渐形成雅丹地貌。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中一晚更新世地表水源少,无河流和湖泊,气候寒冷干燥,与中一晚更新世相比,晚更新世末期一全新世有河流带来水源并在低洼地区形成湖泊,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湿润;说明气候由寒冷干燥转为温暖湿润。
【小问3详解】
鸭湖水上雅丹位于湖泊中,雅丹沉积物质较疏松,底部遭受湖水浸泡,导致水上雅丹易坍塌;湖水波浪作用强,长期持续的湖水波浪作用将加速雅丹衰亡;流水沉积作用增强,洪积扇不断推进,沉积物的不断堆积,湖床不断升高,使鸭湖地区水位不断抬升,最终将造成河流改道,鸭湖消失;根据材料“2003年以来人类大规模采盐活动改变了该区域湖泊格局和面积”可知,东、西台吉乃尔湖有大规模的采盐活动,需要排干湖水,矿产资源被企业开发完毕后会将鸭湖湖水排干。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发现1979—2018年间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海—气势通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海洋和大气间发生的能量交换的量)是控制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北大西洋暖流的海洋热运输则影响其年际变化和上升趋势。此外,巴伦支海的海水属性越来越接近大西洋水,且有从巴伦支海向北冰洋逐渐推进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北冰洋“大西洋化”。下图示意巴伦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盖区域。
(1)在巴伦支海部分水域中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极锋”的界面性水域。请在图中用虚线方框标出该水域位置,并简述在“极锋”影响下该海域海水特征。
(2)从海气热量交换的角度,分析巴伦支海的海洋热含量9月最大、4月最低的原因。
(3)近40年来海冰覆盖区海—气热交换呈现增强的趋势,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
特征: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大;海水扰动强烈,垂直分层减弱;寒暖流交汇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繁盛,渔业资源丰富;海面不稳定,不易形成较厚的冰层。
(2)海洋热容量较大,升温降温幅度比大气小;5-8月海洋和大气温度相对较高,但海洋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海洋从大气吸热;9月-次年4月海洋和大气温度相对较低,但海洋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海洋通过潜热和长波辐射向大气放热,海洋冷却降温。
(3)全球变暖,海冰融化,海冰反射率下降;海冰对海一气热量交换的阻隔作用减弱,海-气热交换增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极锋”的界面性水域是由冷暖海水相遇交汇而形成,读图可知,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冷海水相遇的位置就是“极锋”的界面性水域,位置如下图所示:
海水特征可从海水温度、海水盐度等角度来分析。由于暖流流经温度较高,蒸发较多,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温度较低,盐度较低,因此,“极锋”影响下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大;寒暖流相遇导致海水扰动,海水扰动强烈,垂直方向海水混合,垂直分层减弱;寒暖流交汇导致海水扰动,地层营养物质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繁盛,渔业资源丰富;暖流和寒流相遇,海水扰动,海面不稳定,不易形成较厚的冰层。
【小问2详解】
海洋比热容大,热容量较大,升温慢,降温慢,升温降温幅度比大气小;5-8月海洋和大气温度相对较高,但海洋升温较陆地更慢,海洋温度低于大气温度,因此海洋从大气吸热:9月-次年4月海洋和大气温度相对较低,但海洋降温比陆地更慢,因此海洋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海洋通过潜热和长波辐射向大气放热,海洋热量减少,冷却降温。
【小问3详解】
近4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海冰融化,海冰反射率下降;海冰减少,海冰对海一气热量交换的阻隔作用减弱,海-气热交换增大,呈现增强的趋势。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全球大部分陆地尤其是中低纬陆地出现显著干旱化的特征,且在最近几十年都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而土壤湿度—大气相互作用引起的陆表非线性增温又是近40年全球变暖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图为土壤湿度—大气相互作用引起的“干—热”反馈循环机制示意图(小箭头向上代表增加,向下代表减少)。
注:潜热是指土壤水分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感热是指由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物质之间的热交换量。
(1)请在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对土壤湿度—大气相互作用引起的“干—热”反馈循环过程进行阐述。
(2)该“干—热”反馈循环机制在干—湿气候过渡带作用更为显著,请说明理由。
【答案】(1)温室效应使地表气温升高,导致潜在蒸散发增加,进而引起土壤变干;变干的土壤导致地表实际蒸散发减小;一方面使得近地层水汽和云量减少,从而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使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表,地表气温升高:另一方面,减少的蒸散发使得地表和大气间的热量交换更多由潜热转为感热形式,增强了陆面加热近地而大气的能力,促使地表进一步升温:升高的地表气温将进一步增大地表的潜在蒸散发,加剧土壤的变干趋势,从面形成一个“干—热”反馈循环。
(2)干-湿气候过渡带陆地与大气相互作用更剧烈,“干—热”反馈循环更强,更容易引起极端气候事件;干—湿气候过渡带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在同等程度的温度增暖背景下,在这些区域由于“干—热”反馈的作用,更易形成干旱、高温热浪、野火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将导致部分干—湿气候过渡带不可逆转的转变为干旱地区,引发区域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恶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潜热是指土壤水分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由于全球持续变暖,温室效应增强,使使地表气温升高,蒸发增多,导致潜在蒸散发增加,进而引起土壤变干;变干的土壤水分减少,导致地表实际蒸散发减小;蒸散发减少,一方面使得近地层水汽和云量减少,水汽和云量可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表,地表气温升高:另一方面,感热是指由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物质之间的热交换量,减少的蒸散发使得地表和大气间的热量交换更多由潜热转为感热形式,陆面增温更快,陆面与大气温差增大,增强了陆面加热近地面大气的能力,使大气保温作用加强,促使地表进一步升温:升高的地表气温将进一步增大地表的潜在蒸散发,蒸发加剧,土壤水分进一步减少,加剧土壤的变干趋势,从面形成一个“干—热”反馈循环。
【小问2详解】
干-湿气候过渡带陆地与大气相互作用更剧烈,土壤湿度和蒸散发剧烈变化,“干—热”反馈循环更强,更容易引起极端气候事件;干—湿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在同等程度的温度增暖背景下,在这些区域由于“干—热”反馈的作用,对自然环境影响更大,更易形成干旱、高温热浪、野火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将导致部分干—湿气候过渡带不可逆转的由半湿润半干旱转变为干旱地区,引发区域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恶化,因此该“干—热”反馈循环机制在干—湿气候过渡带作用更为显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B),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 与T5阶地相比, T1阶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B卷)地理试卷,文件包含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docx、202411高一地理B期中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B),文件包含202411高三地理B期中答案pdf、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