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期末复习散文课本重难点教考衔接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期末复习散文课本重难点教考衔接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提示
1.《故都的秋》
阅读《故都的秋》,要抓住“秋味”这个中心,慢慢读,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看看作品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现这些特点的。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再想想,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2.《荷塘月色》
阅读《荷塘月色》,应该多朗读,边读边沉浸到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中去,品味那种优雅、朦胧、幽静之美。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3.《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人生感悟是独特的,这和他承受着因残疾而导致的苦难有关,但他超越了自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包括对生与死,都有深邃的思考。学习时要深入理解,感受作者的人格力量。
技法点拨
1.《故都的秋》
反衬手法的运用: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故的“秋”外,还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参照,对比反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二、五、六、十三段,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对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抑此扬彼,表明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热爱。
2.《荷塘月色》
语言的巧妙运用: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比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
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3.《我与地坛》
①融记叙、议论、描写于抒情之中;
②双线结构:一明一暗,明线写地坛的博大、宽广以及“我”的成长、成熟;暗线写母爱的无私、伟大。通过地坛和母爱之间的相同点,突出了主题;
③生动、新奇、细腻的景物描写: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用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用以表明事物的存在即使短暂,也能创造出精彩。【卷号】36274046001807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①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②“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来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③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④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⑤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1935年12月1日,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如《故都的秋》开头概写其“清,静,悲凉”等特点一样,本文开篇先概写了江浙一带的冬天景物总体特点。
B.第五段中写芦花冬至不败、红叶三个月不落、桕子着在枝头、草色仍带绿意,表现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冬景独特。
C.本文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借助想象状物写景,浓淡适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
D.《故都的秋》叙写的基调是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而本文的基调则是明朗、闲适的,所描写的风景充满生机。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相关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读读书”“写写字”与后面句子⑤中“散散步”等,描述的动作显得轻松舒缓,所蕴含的自身感受与景物特点谐和。
B.句子②是说独自一人在江南的山野里散步,作者才真正认同了先前曾阅读过的那位诗人为江南所写诗句中蕴涵着的情感与哲理。
C.句子③属场景描写,点染出微雨寒村“悠闲境界”,与下文“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精致描写,烘托出作者轻快喜悦的心情。
D.句子④是说江南微雨寒村的景象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事,都可不顾。
3.第⑧段说“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作者是怎样组合“这几句诗”的?有何表达效果?
4.本文与《故都的秋》都采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所写地域季节的特点?请并结合本文加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来,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话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保得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散步)一词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了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道的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桠杈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围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幕了,还可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大吠,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许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多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者,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北国冬天人们蛰居家中,围炉煮茗等日常生活场景,表现出北国冬天特有的温情,给读者以美好惬意的感受。
B.文章中通过鸟雀吱叫、水汽弥漫、翁孩曝背等场景,写出了江南冬日里的温润灵动,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令人神往。
C.作者选用“芦花”“红叶”“雪白的乌柏子”等江南冬天常见的自然景物,是为了借其明艳色调表现自己内心的舒心愉悦。
D.作者巧用描述雪景的名句,通过对江南日暮、夜晚等雪景的实地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明朗、闲适的氛围。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写北国老人、孩子对冬天的怀恋是为了与下文写江南的冬天作对比,彰显江南冬景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B.文章构思巧妙,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冬天写起,宕开一笔,将江南冬天的可爱与温和表达得更为真切自然。
C.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对江南冬景进行描写,语调舒缓,语言清新雅致,与《故都的秋》所呈现的语言风格不同。
D.文章在描绘在微雨寒夜里的江南冬霖图时,用色状物,在黑白的面面上点缀红黄的亮色,给人以既古朴又优雅的感受。
7.本文对江南冬进行了多处的描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在描写景物时运用的手法。
8.作者在文末说“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写具有何种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
铁生的生命结束在离他六十周岁生日差四天。我本想那天晚上给他打个电话,以往一年将逝都跟他说上几句,祝他们新年快乐。现在,无处可跟他说话。
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工作,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从他的体格看,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硕,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史铁生?他曾说:“我现在老说我这个身体不好,剥夺了我多少时间。妻子就说我,如果我身体好,用其他的方式剥夺,一样。”
可他的身体可说是残花败絮,比古瓷更碰不得。需要母亲、父亲和妻子接力,医生和朋友相助,小心守护。小心再小心,还是一桩桩毛病添加进来。脊髓的患难引发截瘫坐上轮椅,之后肾脏萎缩导致尿毒症只能靠透析血液维持生存,其间有褥疮等威胁,之后肺部的问题来了,病危。他很早血压就高了,脑血管突然破裂,成为最后的直接死因。
即便在轮椅上,史铁生也坐不长。因下肢的神经被截瘫殃及,久坐后血液回流不畅。在朱家角水边的一个饭店,王安忆蹲下给他揉小腿,要它消肿。他的椅子和床一定要仔细清扫,被硌着不知道,失去感觉的皮肤很容易就破皮,一旦感染经久不愈。他手腕上的血管因透析伤痕累累。他们家生活俭朴,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他的几辆轮椅和助残用具。他常吃着饭汗就出来了,吃饭对他是大运动量。他也抽烟,吸两口就掐了,过会再点上。他必须节制饮水,饮白酒似的喝一小口,水进入身体要等两天后才能靠透析排出。身体积累的毒素令他昏昏然,无法思索。毒素和血液中的营养被透析强行清除,身体犹如漂在云上。水火交替,他两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阅读、写作。
他有本书的书名很真实,《病隙碎笔》,勤奋地在疾病的空隙中零碎写成,写一节是一节。家中来朋友,头天要躺着休息,攒下精神接待,然后在两个小时内耗尽。病到后来,他的手无力支撑自己上床上车。床边有架国外买来的机器,将他从轮椅上吊起,转移到床的上方再放下。有时,他也将自己悬挂起来,让受压的皮肤休息一会,以免患上褥疮。他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许多文章,出多本书,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
我最后一次见铁生是2009年的圣诞夜。我到北京开会,去看他和希米。那个晚上铁生点起许多蜡烛,桌子上有红酒和蛋糕,我们三个人举杯庆祝节日,吃饺子。我给他拍了几张照片。后来,我劝他躺床上去,看他被机器移动到床上,坐他床边说了会话后告辞。希米送我出门。我哪里想到这已是他的“晚年”,已是最后一面。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性,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是我2001年拍的,那天他五十周岁。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选自陈村《回想铁生》,有删节)
文本二: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 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9.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两段文字虽朴实平易,字里行间却隐隐透着作者对故友未及花甲溘然离世而未能最后作别的无限惋惜与沉痛之情。
B.文章第三段开头围绕“投缘”写了两人类似的经历和遭遇,而一个“但”字又将文意转向了对史铁生思想和成就的无限敬佩。
C.文章第四到六段先简写他本应健硕,再详述他的病魇之痛,一详一略,对比强烈,突出并丰富了第三段中“最好”的深刻内涵。
D.文中说《病隙碎笔》书名很真实,因它的题义与其创作历程吻合,是史铁生在疾病空隙中零碎写成的,故而本文也对其着墨最多。
10.下列对文本二相关语句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个“除去”,彰显了语言的严谨,但更多的是突出了地坛的每个角落作者几乎都去过,读来让人不禁心生同情。
B.“无论是什么……什么……什么”“有时候……有时候”,极尽百无聊赖之感,突出了作者内心悲观厌世的旷日持久。
C.从选段看,作者已在疾病中参透了生死:“生”不可辩论,“死”也是注定的结果。而“节日”则说明作者已坦然求死。
D.“起早熬夜准备考试”运用了比喻,把死比作“考试”,把死后的轻松比作“假期”,说明他已经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
11.文本一划线部分两次提到“吃豆子”,含义和作用有所不同,请分析。
12.文本二最后提到史铁生庆幸上天对自己残疾的安排,文本一对他这种乐观心态是如何刻画的?请举例分析。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地坛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取材于史铁生的同名散文)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坍圮(tān pǐ):倒塌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 亘古(gēn gǔ):远古
C.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 肆意(sì yì):由着自己的性子
D.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熨帖(yù tiē):舒服
14.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写“我”与地坛的相遇、相守,呈现了一个绝望的人寻找希望,最后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
B.文章第五段,作者描写了地坛中充满活力的昆虫,以它们的生命状态来安慰、启发病痛中的自己。
C.作者用所见的地坛之景、地坛之物告诉人们:苦难与幸运、残疾与健全是相依相存,应坦然相对。
D.《我与地坛》作为哲理散文,作者采用问答形式,将深沉的追问融入到叙事、写景中,语言清新自然。
15.根据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2)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6.史铁生在文章第七段中用了一组意象群讲述了地坛里景物的“变”与“不变”。这些“变”与“不变”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阐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节选自《荷塘月色》)
17.下列对文中相关语句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中,“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表达作者沉浸在美好的荷香月色中,感到彻底的超脱和自由。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渺茫的歌声形容荷香,用听觉来写嗅觉,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C.“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原指默默地用眼神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叶下流水无声,想象水“脉脉”有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以“静静地”修饰“泻”,表现月光如流水一般缓缓倾泻,景象幽静幽美。
18.请简要分析选文第三段荷塘景物的特点,并指出写作中把荷塘与月色结合起来的效果。
参考答案:
1.A 2.B 3.(1)以时间(从日暮到清晨或“从雪前到雪后”)顺序组合,写出了江南不同时段以及整体意境之美。(2)以虚写实,触发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语言的诗意。 4.都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1)本文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2)以闽粤之冬的极和暖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3)以搁笔去散步,侧面烘托江南冬景诱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本文开篇先概写了江浙一带的冬天景物总体特点”错误,本文开篇先具体叙写北国冬天的情景。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相关分析与鉴赏能力。
B.“作者才真正认同了……”错误,原文有“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是“最容易体会得到”,并不是“之前不够认同,如今真正认同”。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第一问,首先要阅读相关文段,概括大意,理清层次;然后抓住表明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思考其安排材料的顺序特点。解答时,阅读文章第⑧段可知,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晚来、雪夜更深、早晨”,可知作者是按的时间顺序来安排诗文的。
第二问,本文第八段写江南雪景时,引用大量诗词间接展现,属于虚写。“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柴门闻天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是雪夜梅花悄然绽放的情景。这样的方式丰富了雪景意象,写出了江南不同时段以及整体意境之美,语言简练,但意蕴丰富,触发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语言的诗意。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文与《故都的秋》都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故都的秋》表达对北平秋的喜爱,本文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北国冬天寒冷,好猫冬三个月,江南之冬则暖和的多,本文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
“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以闽粤之冬的极和暖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以搁笔去散步,侧面烘托江南冬景诱人。
5.D 6.C 7.①虚实结合。文章中“芦花”“红叶”“乌桕树”等景物是对江南冬景的实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灯光的月晕”“雪月梅的冬宵三友……在调戏酒姑娘了”等是作者想象的景物,是虚写,一实一虚表现出江南冬景意境之深远。
②点面结合。“三五人家会聚”是“点”,“冬日农村图”是“面”,点面结合凸显出冬日江南的闲适。 8.①作者被外界美景深深吸引,认为写文章“无聊”,“不再想写下去了”产生了想出门散步的念头。
②通过写杂文的无聊反衬出窗外冬景的美好,使读者感受到其内心的喜悦和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营造出了一种明朗、闲适的氛围”错误。描述雪景的名句和对雪景的实地描写营造了朦胧悠远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所呈现的语言风格不同”错误。《故都的秋》中没有过多文字的雕饰痕迹,每个词语、句式看似不经修饰,但实际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语言风格清新典雅、酣畅淋漓。故两篇语言风格相同。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保得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从植物到天气都是实地景物,是真实的江南的冬景的描绘,以此作为江南冬日的背景;由原文“你试想想,……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从“你试想想”“若再要”等提示想象描绘的词语可知,这是作者的虚写,透过诗词里的江南冬日,作者带领读者想象它的美,想象包括有自然景物和农人社会。虚实结合,一实一虚表现出江南冬景意境之深远。
由原文“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道的小村子里”“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是聚焦在一个点上写,写村庄的聚会,小酒店的酒客,类似与摄影的聚焦,模糊了背景,突出了聚焦点;由原文“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桠杈的杂木树林”“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作者的视野从点到了广阔的树林和被江南冬雨晕染的扩大的天地,像一副山水墨画一样,寥寥几笔,空间广阔,意境深远。故“三五人家会聚”是“点”,“冬日农村图”是“面”,点面结合凸显出冬日江南的闲适。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由原文“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散步)一词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者,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可知,作者在前文铺垫了与江南冬季气候类似的德国冬日适合外出散步,等说江南冬日的时候也说到天气适宜外出。窗外美景一览无余的展示着,作者被外界美景深深吸引,故而作文章也无心,认为写文章无聊,于是“不再想写下去了”,想要出门享受冬日的美景。
由原文“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作者通过窗外美景和屋里沉闷的写作,构成对比反衬,突出了江南冬日的美好,以至于让作者迫不及待的想出门欣赏一番。读者也在作者“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的念头中读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同时也只有无比热爱江南冬日美景的人才能放下写作爱好,投入其中,怡然自得。读者也深受感染,对江南冬日的美景心生期待。
9.D 10.A 11.①第一处指打的游戏,表明史铁生病痛中依然对生活兴致盎然。②第二处一语双关,既指他常打游戏,更隐喻他作品中进行的诸多思索,特别突出了其病痛中收获的人生价值。 12.①通过议论评价刻画。 如“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可见困厄没有阻止他思考人生。②通过记叙琐事刻画。如追忆最后一次去看史铁生,提到他点起很多蜡烛,一起庆祝节日。③通过正面描写刻画。如不吝笔墨写史铁生被病痛折磨,却在这种境况中写了很多文章。④通过侧面描写刻画。如妻子说如果他身体好,会通过其它方式剥夺,侧面反应了史铁生本人的心态。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故而本文也对其着墨最多” 错。原文是就这本书谈论史铁生“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并非对这本书着墨最多。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悲观厌世的旷日持久” 错,相关句子为后文对生死思考的旷日持久作了铺垫;
C.“ 求死” 错,作者参透生死,但不“求死”,而是明白了应该好好活着;
D.“把死比作‘ 考试’”错,“考试”应该是比喻自己对病痛的挑战,“假期”应该是比喻“死”。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①第一处“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里的“吃豆子”指打的游戏,史铁生病痛那么多,却也有时玩游戏,表明史铁生病痛中依然对生活兴致盎然。
②第二处“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里的“吃豆子”一语双关,既指他常打游戏,更隐喻他作品中进行的诸多思索,文中说“他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许多文章,出多本书,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作品和精神的收获就是“豆子”;而“吃下”“许多”特别突出了其病痛中收获的人生价值。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①通过议论评价刻画。如作者说“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可见困厄没有阻止他思考人生;“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可见他的思想和精神从没有停止追求。
②通过记叙琐事刻画。如“那个晚上铁生点起许多蜡烛,桌子上有红酒和蛋糕,我们三个人举杯庆祝节日,吃饺子”,追忆最后一次去看史铁生,提到他点起很多蜡烛,一起庆祝节日。“蜡烛”“红酒”“蛋糕”,史铁生对生活的热爱可见一斑。
③通过正面描写刻画。如“脊髓的患难引发截瘫坐上轮椅,之后肾脏萎缩导致尿毒症只能靠透析血液维持生存,其间有褥疮等威胁,之后肺部的问题来了,病危”“即便在轮椅上,史铁生也坐不长。因下肢的神经被截瘫殃及,久坐后血液回流不畅”“他的椅子和床一定要仔细清扫,被硌着不知道,失去感觉的皮肤很容易就破皮,一旦感染经久不愈”“他必须节制饮水,饮白酒似的喝一小口,水进入身体要等两天后才能靠透析排出。身体积累的毒素令他昏昏然,无法思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许多文章,出多本书,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作者不吝笔墨写史铁生被病痛折磨,却在这种境况中写了很多文章,这种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他的乐观和坚强。
④通过侧面描写刻画。如“他曾说:‘我现在老说我这个身体不好,剥夺了我多少时间。妻子就说我,如果我身体好,用其他的方式剥夺,一样。’”,妻子说如果他身体好,会通过其它方式剥夺,这应该也是史铁生的想法,妻子的说法侧面反应了史铁生本人的心态。
13.B 14.D 15.(1)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地坛)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到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2) “荒芜”是历史的见证,“并不衰败”则是作者眼中现在的真实。不衰败的现实使他感受到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死与生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 16.作者在十五年中看到这座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的人肆意雕琢”,但祭坛石门中每日的落日却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照得灿烂;虽然地坛已荒芜,但雨燕却能依旧高歌;在寂静的冬天,却依旧有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不管你忧郁还是欣喜,地坛里苍黑的古柏一直镇静地站在那里。这些变与不变的事物体现出一种接续轮转、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作者从中看到了生命的必然和永恒。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人生的不幸,积极坦荡地生活下来。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重点字的字音和含义的能力。
B.“亘古:远古”解释错误,“亘古”应该解释为“自古以来”。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D.“语言清新自然”错误,这部小说的语言具有简洁、形象、朴实的特点,而非“清新自然”。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1)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等”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情感上对地坛的感激、精神上对地坛的依赖以及心理上对地坛的迷恋,含蓄细致地刻画出作者与地坛的同病相怜及精神交流。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地坛是一座废弃的古园,二者是息息相通的,地坛给他以生命的启示,让他勇敢的面对生活,作者和地坛已经融合在一起。
(2)“荒芜”是指历史给地坛留下沧桑而古旧的痕迹,“并不衰败”是指地坛里的草木昆虫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作者从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虽然双腿瘫痪,但不应该颓废,应该和命运抗争。
1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变化的是“古园的形体”,不变的是六个“譬如”领起的内容。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见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作者也感悟到: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来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人生的不幸,积极乐观地活下去。
17.A 18.月光——清幽,如流水;青雾——薄如轻纱;云天——淡淡的;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整体上清幽朦胧美好。
效果:
①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
②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现景物特点,使之更生动形象;
③两种景物互相映衬,整体画面更有别样的美丽。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相关语句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A.“感到彻底的超脱和自由”错误,原文有“现在都可不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可见只是“现在”一时的“暂且”超脱,并没有彻底也不可能彻底超脱和自由。
故选A。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特点及效果的能力。
由原文“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可知,月光的特点是清幽,如流水;
由原文“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可知,青雾的特点是薄如轻纱;
由原文“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可知,云天的特点是淡淡的;
由原文“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可知,树影的特点是奇形异状,如画如乐。
月光、荷塘、云彩、薄雾、树影,构成一幅清幽朦胧、飘渺美丽的画面。
效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可见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从天而地,由云天到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月光和荷塘交织,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荷花朦胧灵动,青雾薄如轻纱,这是独有的月光下的荷塘美景;“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以树影写月色,更显其清澈、柔和。二者结合,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现景物特点,使之更生动形象;
月下的荷塘美丽朦胧,荷塘上的月色柔和清雅,两种景物互相映衬,整体画面空灵清雅,和谐宁谧,更有别样的美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期末复习课本知识清单5-文言句式文言小题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下列选项中句式全都相同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期末复习课本知识清单4-古今异义文言小题练,共7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期末复习课本知识清单3-词类活用文言小题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加点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