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2(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2(含答案)第1页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2(含答案)第2页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2(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2(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2(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
    A.春来秋去气候变化万千 B.对人类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C.仲夏之夜蛙鸣声声,流萤点点 D.无公害绿色水果的生产
    2.风吹麦浪,稻花飘香,夏蝉低吟,鸟儿浅唱⋯⋯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诠释了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A.春日和煦 B.夏荷绽放 C.秋风送爽 D.冬雪飞舞
    3.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A.植物慢慢长大 B.流感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被碰触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4.下表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和物镜的四种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镜 5× 10× 10× 12.5×
    物镜 40× 40× 4× 10×
    5.下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其结构与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
    B.当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太暗时,可以调节⑤,选用凹面镜
    C.使视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可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D.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
    B.将10×目镜和10×物镜的镜头改为10×目镜和40×物镜的镜头后,可看到更多的细胞
    C.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方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D.实验完毕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
    8.当显微镜镜头被污染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9.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 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 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D. 科学探究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
    10.儿童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2023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要将儿童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资料分析法 D. 调查法
    11.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鼠妇数量/只 光照情况 温度/℃ 湿度
    50 阴暗 30 适宜
    50 阴暗 30 适宜
    A. 鼠妇数量 B. 光照情况 C. 温度 D. 湿度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平原相比,山中桃花开花晚的原因是。
    A. 移栽到平原后,开花时间不变 B. 地势高,温度比平原低
    C. 降水比平原多 D. 所需温度比平原高
    13.袁隆平团队种植杂交水稻特别注意合理密植,其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 水 B. 空气 C. 温度 D.阳光
    14.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mm,对这种现象起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湿度 B. 温度 C. 空气 D. 营养
    15.影响萝卜产量的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害虫
    16.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
    C. 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
    D. 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17.胡杨树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体现了。
    A. 环境能改变生物 B. 生物能适应环境C. 生物会影响环境 D. 环境会影响生物
    18.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C. 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19.将鱼从水中捞出来,不久就会死亡;如果向水中倒污水或垃圾,使水质变坏,鱼同样也难以生存。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
    A.生物的生存地点 B.自然界的阳光、水分
    C.陆地上的空气 D.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城南成子湖 B. 生态公园 C. 卢集的蔬菜基地 D. 洪泽湖里的所有鱼
    21.为推进农村生产生活向绿色低碳转型,泗阳某地建立了一种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循环式。该地通过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粪喂鱼、塘泥培桑的形式,将陆地种植与鱼塘养殖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桑树、蚕和鱼共同构成了该地完整的生态系统
    B. 桑树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该生态系统中,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D. 桑基鱼塘将蚕粪由废弃物变成鱼类饲料,实现变废为宝
    2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B.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人类可以随意利用
    C.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D. 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23.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 无刺草鱼身体呈梭形,用鳍游泳——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B. 无刺草鱼成年后以水生植物为食——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物质和能量
    C. 无刺草鱼生长速度快,但四龄左右才能产卵——生长、发育和繁殖
    D. 无刺草鱼可将无刺特征传递给后代——遗传现象
    24.我国科学家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以下成果中与生物学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亮相国庆阅兵现场
    B.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C. 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D.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极大地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25.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 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 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C. 转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26.显微镜操作对光时,眼睛注视的状态是。
    A.左睁右闭 B.左闭右睁 C.双眼睁开一侧眼睛注视目镜 D.双眼睁开,眼睛注视物镜
    27.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取镜时用两手握镜臂 B. 对光时可以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 D. 实验后直接把显微镜放入镜箱
    28.某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他将小麦种子分为等量的两组,给予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里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A. 水分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B. 光照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C. 空气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D. 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29.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①青蛙 ②蚯蚓 ③黏虫 ④田螺 ⑤蛇 ⑥黄鼬 ⑦鹰 ⑧猫头鹰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①③⑤⑦ D. ②④⑥⑧
    30.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A. 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B. 仙人掌的叶刺
    C. 变温动物的冬眠 D. 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
    31.下列能够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①骆驼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②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 ③兔子奔跑速度很快
    ④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2.下图为“稻虾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 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 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 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33.下列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者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B. 消费者有助于植物传粉、受精、种子传播
    C.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又可被植物所利用
    D. 分解者通过分解有机物,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
    34.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经过数年的治理,水质明显改善,生态得到修复。首次出现濒危植物野生水蕨,形成了鱼鸟齐飞的生态长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巴河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 野生水蕨是生产者
    C.“鱼→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D. 河底淤泥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
    35.目前在生物圈内,有些生物面临绝种的危险,其原因在于。
    A. 自然环境的改变 B. 人类的乱捕滥杀
    C. 环境污染造成生物的繁殖力下降 D. A、B、C都有可能
    3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团队构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月宫一号”,在“月宫一号”里栽培了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饲养了动物,还有微生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月宫一号”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B.“月宫一号”中的动物属于消费者
    C.“月宫一号”中缺少分解者 D.“月宫一号”相当于生物圈,成为人类的宜居家园
    37.2024年冬季哈尔滨白狐火速出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白狐全身覆毛,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夏季体毛为灰棕色或暗棕色。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白狐最不相似的是
    A.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 枯叶蝶的外形像枯叶 D. 夹竹桃茎叶有毒
    38.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 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 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 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39.如图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示生产者的是丙 B. 图中关系可构成食物链丙→甲-乙
    C. 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D. 森林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
    4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都能够得到恢复
    C.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D. 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比自然因素更大
    二、非选择题
    41.现有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两个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_______。
    A. 取镜 B. 观察 C. 安放 D. 对光 E. 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选择_______(填“高倍”或“低倍”)物镜,使物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然后调整光圈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3)观察时,利用目镜10×,物镜10×,如果视野中的物像偏在左下方,应将装片向_______移动才能将视野中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看到清晰物像,将物镜调整为40×,这时视野中的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倍。
    4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图一表示某稻田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A、B、C表示生物成分;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饼状图表示甲、乙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包含的生物成分有______________。此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以水稻为主,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较弱。
    (3)图二中包含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甲、乙和箭头表示),其中甲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_。
    (4)生态学家为研究三种蜘蛛捕食叶蝉(一种水稻害虫)的能力,用含有销元素(这种元素在生物
    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的泥土培育水稻,然后测定稻田中三种蜘蛛体内销的含量。其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你认为选择_________来治理水稻害虫叶蝉最合理。
    每百头蜘蛛鲜重中的销含量(微克):锥腹肖蛸(10.44 ) 拟水狼蛛(20.17) 食虫沟瘤蛛(3.21)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BDBC 6-10:BCDCD
    11-15:DBDBD 16-20:DBBDD
    21-25:ABAAD 26-30:CCBBD
    31-35:CBDCD 36-40:BBABC
    非选择题
    41:(1)ACDBE (2)低倍
    (3)左下方 (4)400
    42:(1)生产者、消费者 太阳能
    自我调节
    A→甲→乙 昆虫
    拟水狼蛛

    相关试卷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1(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1(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3(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卷3(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