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卷+月考卷+期中卷+期末卷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选择正确的答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完第一、二单元,我们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欣赏了五彩缤纷的金秋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围绕“金秋·校园”一起回顾一下吧!
赏秋日美景
一、读语段,根据拼音写字词。(11分)
秋姑娘把 huāng yě( ) dǎ ban( )得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zèng sòng( )给我们的礼物。漫步在乡间 xiǎ jìng( )上, wén( )着 ní tǔ( )的清香,看路旁一丛丛 jú huā( )上挂满 liàng jīng jīng( )的 yǔ zhū( ),在 xié yáng( )的映照下格外好看,我情不自禁地张开 shuāng bì( )拥抱这美丽的秋色。3
温课堂知识
二、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1. 我憧憬着妹妹能够学会说话,期待她能叫我一声哥哥。
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句中的
“憧憬”可以用“ ”来替换。(2分)
2.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联系右图,我知道“丰收”的意思是 。(2分)
3. 快轮到我上台演讲了,我的内心忐忑不安,生怕讲不好被同学们笑话。
“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我是用“ ”的方法来理解的。(2分)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9分)
绚( )多( ) ( )忙( )乱
鸦雀( )( ) ( )( )累累
1. 再写一个与画“—”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 (1分)
2. 上面的词语中,形容色彩繁多而华丽的是 。它的近义词是 。 (2分)
3. 选词填空。 (2分)
(1) 上学要迟到了,刚上一年级的小弟弟 地收拾着书包。
(2) 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专心地写作业,教室里 。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坪坝(bà) 摔跤(suāi) 风笛(dí)
B. 罚站(fá) 抖动(dòu) 戒尺(róng)
C. 骄傲(à) 增添(zēng) 凌乱(líng)
D. 雨靴(xuē) 喇叭(nǎ) 歌韵(yún)
2.下列词语中,适合用来描写人物心理的一项是 ( )
A. 提心吊胆 B. 面红耳赤 C. 张牙舞爪 D. 口干舌燥
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项是 ( )
A.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B.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 下列对句子的朗读重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湿润的东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慢读加点部分,能感受到紧张的气氛)
B.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慢读加点词,能强调好奇的程度)
C.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重读加点词,能感受到花来得快)
D.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重读加点词,读出肯定的语气)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花的学校》一文的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
B.《不懂就要问》一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勇于提问的故事。
C.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句话写秋雨带来了秋天的香味。
D.《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边疆小学。
习作课上,老师分享了一个语段,大家展开了讨论。请你把对话补充完整。
(9分)
① 山腰上是一大片树林,松树、杨树和榆树都脱下了绿衣服,披上了黄袍子。
② 大路两旁开满了野菊花,淡淡的花香随着清风扑鼻而来。
③只有枫树的叶子变红了,待别显眼。
④ 山脚下是一片田野,黄的稻子、红的高粱、白的棉花,秋风一吹,这里变得热闹非凡。
⑤秋天的原野美丽极了!
老师:先读读这段文字,你们觉得怎么排列更合理?
丽丽: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第 句话,按照“山腰→山脚→大路两旁”的观察顺序写的,语段内容可以这样排列: 。(3分)
老师:读读句①,你们有什么发现?
文文:我发现这是一个病句,作者犯了常识性错误,我觉得句①应该这样改: 。 (2分)
老师: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什么建议吗?
亮亮:我觉得句③写“枫树”时可以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 。(2分)
玲玲:这么一说,我可以把句④中“黄的稻子”改为“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你们能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改写这句话中的“高粱”或者“棉花”吗?
丽丽:我来改! 。 (2分)
老师:太棒了,你们都是修改小能手!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杜牧秋行山中,看到满山的红叶,于是吟诵道:“ , 。”苏轼想让好友刘景文记住一年中最美的风光,于是挥笔写下:“ , 。”秋风吹动梧桐叶,诗人叶绍翁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于是他写道:“ , 。”
2. 秋天的雨,有一盒 。它把黄色给了 ,把红色给了 。金黄色是给 的,橙红色是给 的,紫红、淡黄、雪白等是给 的。
读金秋美文
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分)
【材料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
寒。”这短短的28个字,就包含了我们所说的二十四节气。2024年春节期间,四川南充《四季清晖》二十四节气实景演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融合了春节文化、嘉陵江文化、丝纲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具有南充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以创新的艺术表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材料二】
1. 材料一提到的“28个字”中,“ ”7个字是秋天的节气,其中“ ”字对应材料二第二幅图中的诗句。(2分)
2. 根据材料二图中的诗句可知,第 幅图对应的是春天的节气“谷雨”,第 幅图对应的是夏天的节气“芒种”。 (2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金色的秋天
秋风像一支神奇的画笔,一夜工夫,就把碧波荡漾的林带染成金灿灿的了。
登上山头,向远处眺望,眼前是一片金黄色,若是仔细观察,便能看到金黄中夹带着一片片红、一片片绿。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还有山下那水平如镜的池塘,倒映着眼前的美景,格外好看。
俗话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瑟瑟的秋风中透着丝丝凉意。看,路上的行人在不经意间已换上了厚厚的毛衣,穿上了夹袄,有的还穿上了羽绒服呢。
庄稼地里,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的,一片连着一片;高粱那红色的穗子,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红着脸低下了羞涩的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大豆摇摇摆摆,在风中沙沙作响。 田野里像在演奏着一首大自然的合唱曲。
果园里,鲜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高高地挂在枝头,树枝看起来像快要被折断了一样。还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挂着晶莹的露珠,像水晶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五彩斑斓的光。
啊! 我爱这丰收的、金色的秋天!
(有删改)
1. 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碧波荡漾”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运用“拆词法”,我知道“水平如镜”的意思是 。 (2分)
2.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金色的秋天的? 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
3. 第4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 、高粱和 这三种庄稼。(2分)
4. 用“—”画出文中描写玉米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2分)
5. 第5 自然段运用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秋天的 、 这两种水果。我会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描写秋天的另一种水果: (4分)
6.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 。 (2分)
写“校园人物”
九、习作。 (30分)
校园公众号正在征集“校园人物”稿件。本期稿件征集校园中的小书迷、围棋迷、街舞迷……请以“他是 迷”为题,写一写他的特别之处,并选择典型事例来体现他的特别之处。文章入选后,公众号会邀请读者猜猜你写的是谁,快来投稿吧!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书写规范;②不少于 300字。
答案:
一、荒野 打扮 赠送 小径 闻 泥土 菊花亮晶晶 雨珠 斜阳 双臂
二、1. 示例:向往 2. 收成好 3. 心神不安 示例:联系生活实际
三、丽 彩 手 脚 无声 果实 1. 示例:生机勃勃 2. 绚丽多彩 示例:五彩缤纷
3. (1) 手忙脚乱 (2) 鸦雀无声
四、 1. C 2. A 3. A 4. A 5. C
五、⑤ ⑤①③④② 山腰上是一大片树林,杨树和榆树都脱下了绿衣服,披上了黄袍子示例:枫树的叶子好像一团团火焰,特别显眼把“红的高粱”改为“高粱涨红了脸”(或:把“白的棉花”改为“雪白的棉花绽开了笑脸”)
六、1.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2. 五彩缤纷的颜料 银杏树 田野 果树 枫树 菊花仙子
七、1. 秋处露秋寒霜降 露 2. 三 一
八、1. 示例:翡翠般的湖面上波纹一起一伏 水面很平静,没有风,像一面平整的镜子 2. 色彩 庄稼地 果园 3. 玉米 大豆 4. 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的,一片连着一片 高粱那红色的穗子,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红着脸低下了羞涩的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5. 比喻 柿子 葡萄 示例:你瞧,那颜色如胭脂般的苹果,红得那么鲜艳,那么可爱,像一朵朵红云飘落在枝头。6. 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月考测试卷(一)(含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