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在植物细胞结构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是( )
A. 细胞核B. 线粒体C. 细胞膜D. 细胞壁
【答案】D
【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详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 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C. 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D. 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答案】C
【分析】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就算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3. 小帅同学在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B. 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C. 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D 物像偏左方移到视野中央——向右方移动玻片
【答案】D
【分析】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镜筒,能够使所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详解】A.在显微镜观察中,如果物像太小,为了放大物像以便更清晰地观察,我们应该选择高倍镜。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倍镜既可以是高倍目镜,也可以是高倍物镜,A正确。
B.视野较暗时,为了增加光线进入显微镜的通量,提高视野的亮度,我们可以使用凹面镜(它能会聚光线)和大光圈(它能允许更多的光线通过),B正确。
C.物像不清晰时,说明物镜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没有调整到最佳位置。此时,我们需要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来微调物镜的位置,直到物像变得清晰为止,C正确。
D.在显微镜中成倒立的物像。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的物像偏左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D
4.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 )
A. ①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起保护作用
B. ④中含有遗传物质,贮存遗传信息
C. ⑤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里面含有细胞液
D. ⑦是能量转换器,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答案】B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详解】A.①细胞壁,处在植物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故A错误。
B.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故B正确。
C.⑤是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故C错误。
D.⑦是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能把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故D错误。
故选B。
5. 小阳同学在制作枇杷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小阳同学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昏暗不易观察,应该( )
A. 移动装片B. 更换目镜
C. 更换物镜D. 调亮视野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
【详解】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不宜观察,应该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从而找到观察的对象,A符合题意。
BC.换用目镜或物镜,作用是增大或缩小物像的倍数,BC不符合题意。
D.调亮视野,不能解决需要观察的视野范围,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 干燥和湿润B. 明亮和黑暗C. 有氧和无氧D. 温度和湿度
【答案】D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作为对照性的探究实验,我们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A.干燥和湿润变量是水分,能作为一组对照,A不符合题意。
B.明亮和黑暗变量是光,能作为一组对照,B不符合题意。
C.有氧和无氧变量是氧,能作为一组对照,C不符合题意。
D.温度和湿度有两个变量,不能作为一组对照,D符合题意。
故选D。
7. 凯凯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转动物镜时异物不动,移动装片时异物仍不动。请你帮凯凯同学分析,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 反光镜上B. 装片上C. 目镜上D. 物镜上
【答案】C
【分析】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
【详解】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异物时,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不可能在反光镜上。凯凯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转动物镜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物镜上;移动装片时异物仍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因此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 吃车厘子时,车厘子中的花青素会把嘴唇染成深红色,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的( )
A. 细胞膜B. 液泡C. 细胞质D. 细胞核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如各种味道、色素等,故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其中①和③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 碘液、清水B. 清水、碘液
C. 生理盐水、碘液D. 碘液、生理盐水
【答案】D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步:1.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刮: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6.吸: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图中:①为染色,②为取材(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③为滴加液体(生理盐水),④为盖盖玻片。
【详解】由图示可知①为染色,要用滴管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③为滴加液体,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于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可见,①和③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碘液、生理盐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小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他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 3与4B. 2与5C. 1与4D. 3与5
【答案】A
【分析】可以改变物像大小的有目镜、物镜。图片1~3是目镜,图片4~5是物镜。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所观察的细胞体积越小、数量越多;反之亦然。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由于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3与4组合后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即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 葡萄被制成葡萄干后,我们吃葡萄干时仍会感到有甜味,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没有随水分到达细胞外。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质C. 细胞膜D. 细胞核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结构,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
【详解】细胞膜是细胞外部边界,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壁主要提供支持和保护,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管理中心。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杜鹃花植株叶肉细胞和杜鹃鸟细胞相比,杜鹃花植株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⑥液泡
A. ①④⑥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②④⑤
【答案】A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如下表所示:
【详解】杜鹃花是植物,杜鹃鸟属于动物。根据分析可知,动物细胞和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即杜鹃花植株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④叶绿体和⑥液泡,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⑤细胞核是二者共有的。由此可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 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正确的顺序是( )
①调节反光镜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D. ②①④③
【答案】B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结合光学显微镜的具体使用步骤分析解答。
【详解】对光时需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 夏天家里的大米米袋里,有时会出现黑色的“米虫”。大米中的米虫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
C. 制订计划D. 得出结论
【答案】A
【分析】探究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A.提出问题是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大米中的米虫是从哪里来的呢?属于提出问题,A正确。
B.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B错误。
C.制订计划是在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之后,设计实验或调查的步骤,此题未涉及此内容,C错误。
D.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的最后一步,是在进行实验或调查后,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过程,而题目中并未涉及实验或调查结果,D错误。
故选A。
15. 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 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C. 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d”
D. 选用10×目镜和40×物镜观察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答案】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和特定的原理。对光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等到达目镜,形成明亮的圆形视野;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以便光线透过;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之积。
【详解】A.对光时,要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这标志着对光完成。因为光线依次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最终在目镜中呈现出明亮的视野,A正确。
B.由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光线的透过,所以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这样才能保证光线能够顺利穿过材料,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结构,B正确。
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 “b”,看到的物像是 “q”,而不是 “d”。这是因为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成像,将物体的像反转了,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选用10×目镜和40×物镜观察时,放大倍数为10×40 = 400倍。这意味着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400倍,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中属于观察器具的是( )
A. 体温计、量筒B. 酒精灯、石棉网
C. 放大镜、显微镜D. 镊子、刀片、烧杯
【答案】C
【分析】实验室中对物质进行加热时常用到的器材有:酒精灯、石棉网(使受热均匀)、三脚架(作支架用,上面放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烧杯、试管等。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详解】生物实验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蒸发皿、玻璃棒。其中观察器具:放大镜等、解剖剪、刀片等、天平等、三角架;通用器具:烧杯、研钵、滴管、试剂瓶等、滴管,它们应该属于通用器具。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图1为实验装置图,图2为实验数据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黑纸板和湿土形成了对照实验
B. 图2中,第4次实验的数据应该舍弃
C. 分析数据可知,光对鼠妇生活分布有影响,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D. 若要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只需将玻璃板侧的土壤换成干燥的土壤即可
【答案】C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中变量是光照。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详解】A.图1中,黑纸板的作用是遮光,设置黑纸板是为了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湿土是为鼠妇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黑纸板和湿土不能形成对照实验,故A错误。
B.实验数据应如实记录,不能随意舍弃,故B错误。
C.分析图2数据可知,在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明亮环境中的鼠妇数量,说明光对鼠妇生活分布有影响,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故C正确。
D.若要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变量应是水分,除了将玻璃板侧的土壤换成干燥的土壤外,还应保证其他条件与原来实验一致,如黑纸板的设置等,故D错误。
故选C。
18.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研究团队将研究水稻抗高温新机制的成果发表在2022年世界顶尖杂志《科学》中,水稻抗高温基因等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
A. 细胞核B. 细胞质C. 叶绿体D. 液泡
【答案】A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B错误。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C错误。
D.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A。
19. 在实验室进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题图所示)。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
B. 在盖盖玻片前应先用稀碘液染色
C. 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D.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与c所滴液体相同
【答案】A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详解】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c滴、d撕、b展、a盖、染、吸,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故A正确。
B.在盖盖玻片后用稀碘液染色,故B错误。
C.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C错误。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是生理盐水,c所滴液体是清水,故D错误。
故选A。
20.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提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细胞膜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核
【答案】B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详解】A. 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A 不符合题意。
B. 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B符合题意。
C.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不符合题意。
D.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分析题(共10分,每空1分)
21. 如图表示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到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若要换用不同的物镜,应转动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如果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图乙所示步骤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填“清水”或“生理盐水”)。
(3)若将图丙中①所指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__________方移动装片。
(4)观察图丁所示细胞时,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
(5)要使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答案】(1)c (2)清水 (3)右上 (4)③
(5)细准焦螺旋
【分析】(1)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图甲中: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转换器;图丁中:②细胞质,③细胞核。
【详解】(1)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结合分析可知,在实验过程中,若要换用不同的物镜,应转动图甲中的c。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擦拭干净载玻片后,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可以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丙中①所指细胞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故若将图丙中①所指细胞向中央移,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4)为了更清晰地看到③细胞核,制作玻片标本时要进行染色。
(5)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要使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22. 为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纸盒将其底部均匀划分为两部分(如图),一侧铺一层湿土,另一侧铺一层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在两种土交界处放置6条大小相同的蚯蚓,静置一段时间后,每隔2分钟统计两侧蚯蚓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为土壤的______。
(2)设计湿土和干土两种环境是为了形成______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材料选用6条蚯蚓,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湿度 (2)①. 对照 ②. 控制单一变量
(3)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4)放回大自然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详解】(1)取纸盒将其底部均匀划分为两部分(如图),一侧铺一层湿土,另一侧铺一层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本实验的变量为土壤的湿度。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湿土和干土两种环境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3)实验材料数目太少具有偶然性。选用6条蚯蚓,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4)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大自然中(放回适合蚯蚓生活的环境中)。
相同点
不同点
动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