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小明猜测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0.5分)
1.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朱自清观察到春天小草的变化,写下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文字。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小草能( )
A. 吸收有机物B. 生长发育
C. 进行呼吸D. 排出废物
【答案】B
【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描述了小草从无到有且状态变化的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
【详解】A.小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不是吸收有机物。一般来说,绿色植物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无机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故A错误。
B.这句话中 “从土地里钻出来” 体现了小草的体积和形态发生了变化,是生长的表现;“嫩嫩的,绿绿的” 也反映出小草在发育过程中的状态,整体体现了小草的生长发育,故B正确。
C.文中的描述并没有涉及小草进行呼吸的现象,如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等,故C错误。
D.文中没有任何关于小草排出废物的描述,如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关于显微镜结构或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转动⑦可调节亮度
B. 转动③可使物像变得清晰
C. 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⑤⑥
D. 视野较暗时应选用小光圈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包括:转换器可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和目镜可放大物像;遮光器可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可调节焦距使物像清晰;反光镜可调节光线亮度。如图所示: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详解】A.对光时转动⑦反光镜,若视野较暗可选择凹面镜,若视野较亮可选择平面镜,可调节亮度,故A正确。
B.转动③遮光器只能调节光线的强弱,而转动⑥细准焦螺旋才能使物像变得清晰,故B错误。
C.能放大物像结构是②物镜和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主要用于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⑥细准焦螺旋主要用于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故C错误。
D.视野较暗时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以增加进入显微镜的光线,而不是选用小光圈,故D错误。
故选A。
3.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列问题与解决措施不对应的是( )
A. 视野比较暗——选用大光圈
B. 视野有污点——擦拭反光镜
C. 物像比较小——换高倍物镜
D. 物像模糊——转细准焦螺旋
【答案】B
【分析】光圈可调节进光量,大光圈进光多,视野亮;小光圈进光少,视野暗。高倍物镜能放大物像,但视野范围变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准焦螺旋可小幅度调节焦距,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视野比较暗时,可以选用大光圈增加进光量,使视野变亮,故A正确。
B.视野有污点时,应依次转动目镜、移动玻片来判断污点位置,而不是擦拭反光镜,视野中的污点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故B错误。
C.物像比较小时,换用高倍物镜可使物像放大,故C正确。
D.细准焦螺旋可小幅度调节焦距,使物像更加清晰,故D正确。
故选B。
4. 小明想要知道植物体的哪些结构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用红墨水将清水染红,把百合花插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花瓣和叶的颜色变化。他采取的探究方法主要有( )
A. 观察和实验B. 调查和测量
C. 控制变量法D. 模型建构法
【答案】A
【分析】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详解】A.小明将百合花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花瓣和叶的颜色变化,这一过程既有对百合花及颜色变化的观察,又有通过将百合花插入红墨水中进行的实验,所以他采取的探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和实验,故A正确。
B.调查是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真实情况。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本题中没有涉及调查和测量,故B错误。
C.控制变量法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本题中没有体现控制变量,故C错误。
D.模型建构法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本题中没有涉及模型建构,故D错误。
故选A。
5. 播种在干旱土壤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 )
A. 水分B. 空气C. 适宜的温度D. 阳光
【答案】A
【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包括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详解】A.种子萌发首先需要吸收足够的水分,使种皮变软,胚的生命活动得以启动。在干旱土壤中,水分严重缺乏,种子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就难以萌发。所以播种在干旱土壤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缺少水分,故A正确。
B.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干旱土壤,重点指向的是水分缺乏,而不是空气不足。一般情况下,只要土壤不是过于板结等特殊情况,空气通常不是导致种子在干旱土壤中难以萌发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
C.题干中没有任何信息表明是温度不适宜导致种子难以萌发。通常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中,温度一般不会是种子在干旱土壤中难以萌发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
D.阳光一般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多数情况下,种子萌发主要受水分、空气和温度的影响,而不是阳光,故D错误。
故选A。
6. 把燕麦放在暗室中,仅留一个窗口透光。燕麦的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照是影响这一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
B.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有利于燕麦光合作用
C. 该实例说明环境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D. 该实例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答案】D
【分析】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受到光照这一非生物因素影响。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可使燕麦更好地接受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环境中的光照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详解】A.在该实验中,仅留一个窗口透光,燕麦的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现象,说明光照是影响这一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故A正确。
B.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能使燕麦更好地接受光照,有利于燕麦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
C.该实例中,燕麦在光照环境下胚芽鞘表现出向光弯曲生长,说明环境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故C正确。
D.该实例主要体现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而不是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故D错误。
故选D。
7.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时还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天气温升高,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草原上的野草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描述了野草具有生命周期,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不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不能烧尽野草,第二年春季,野草的种子又会萌发生长,长出新的野草,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小明猜测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为探究“光照与蚕豆种子萌发的关系”,他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B. 通过增加种子数量能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C. 应该把乙组的“无光”修改为“有光”
D. 甲组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应改为萌发
【答案】B
【分析】探究光照与蚕豆种子萌发的关系,实验的变量应是光照,其他条件如温度、空气、水分等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详解】A.此实验中除了光照不同,乙组还无水,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结果不可靠,故A错误。
B.通过增加种子数量能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故B正确。
C.若把乙组的 “无光” 修改为 “有光”,两组光照条件相同,无法探究光照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故C错误。
D.不能因为甲组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就改为萌发,应分析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找出问题所在,故D错误。
故选B。
9. 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 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 该探究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
D. 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答案】A
【分析】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茂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详解】A.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所以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组,故A符合题意。
B.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的植被,故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三组实验中,裸地组湿度最小,草坪组湿度较大,灌木丛组湿度最大,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小于灌木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C. 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
D. 一个池塘中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详解】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只有部分生产者,缺少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A错误。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B错误。
C.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既包括了生物部分,又包括了非生物部分,能构成生态系统,故C正确。
D.一个池塘中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D错误。
故选C。
11. 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的功能,被人们称为“地球的肾”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B. 陆地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D.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答案】C
【分析】不同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等功能。
【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等作用,但主要不是蓄洪防洪和被称为 “地球的肾”,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其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维持全球的碳氧平衡、调节气候、提供食物和资源等,故A错误。
B.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其功能主要有保持水土、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但不是蓄洪防洪和被称为 “地球的肾”,故B错误。
C.湿地生态系统在生态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气候,通过水分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影响大气湿度和温度;在洪水期能够蓄洪防洪,储存大量的水分,缓解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冲击;还可以降解污染,湿地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能够分解和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 “地球的肾”,故C正确。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等,但不是蓄洪防洪和被称为 “地球的肾”。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物种,对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2. 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是( )
A. 水域生态系统B. 陆地生态系统
C. 自然生态系统D. 生物圈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等,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
【详解】A.水域生态系统是指在水域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不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故A错误。
B.陆地生态系统是指在陆地上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不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故B错误。
C.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范围小于生物圈,故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即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故D正确。
故选D。
13.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
B. 最短的食物链是“兔→狐”
C. 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D. 若受到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草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详解】A.该食物网中包含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故A错误。
B.最短的食物链是 “草→兔→鹰” 和 “草→鼠→鹰”。“兔→狐” 不是完整的食物链,完整的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就变成了化学能,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能量也在逐级递减,但能量的最终来源都是太阳能。鹰作为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故C正确。
D.若受到重金属污染,由于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草是生产者,处于最低营养级,积累的重金属最少;鹰处于最高营养级,体内积累的重金属最多,故D错误。
故选C。
14. 施加氮肥有利于草莓植株的生长,其根尖吸收氮肥的主要部位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A.A是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A不符合题意。
B.B是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C是成熟区,也叫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如氮磷钾)的主要部位,C符合题意。
D.D是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某草原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存在食物链“草→羊→狼”,若狼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羊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别越高所获得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别越低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多,数量就越多。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当狼被大量捕杀时,羊的天敌减少,羊的数量会先增加。但随着羊数量的增加,草的数量会减少,羊又会因食物不足而数量减少,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 宣堡小馄饨是泰兴市传统名小吃,以皮薄、汤鲜、味美著称。在小麦面粉中加入适量水揉透后擀制成擀皮,将瘦肉剁碎成茸后加入多种调味品做成拌馅。对馄饨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可以用碘酒鉴定擀皮中是否有淀粉
B. 拌馅中的蛋白质是建造身体的原料
C. 擀皮和拌馅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D. 宣堡小馄饨味道鲜美,可暴饮暴食
【答案】D
【分析】小麦面粉主要成分是淀粉,瘦肉主要含蛋白质。淀粉遇碘酒变蓝,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详解】A.淀粉遇碘酒变蓝,所以可以用碘酒鉴定擀皮中是否有淀粉,故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身体的原料,故B正确。
C.擀皮中的淀粉属于糖类,拌馅中的蛋白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故C正确。
D.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即使宣堡小馄饨味道鲜美,也不可暴饮暴食,故D错误。
故选D。
17. 某药厂生产的多酶片为复方制剂,具有糖衣和肠溶衣双层包衣片,外层为胃蛋白酶、内层为胰酶,适应症为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如图为多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酶片中胃蛋白酶在胃释放,胰酶在小肠释放
B. 如果肠溶衣在胃中分解,胰酶的活性将会下降
C. 胰酶中包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
D. 吞服后药丸会经过咽、食道、胃、肝脏等器官
【答案】D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A.糖衣可以保护酶不被破坏,胃蛋白酶在胃中起作用,胰酶(含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在小肠中起作用,双层包衣和酶的分层设计,以便不同的酶在不同部位释放并发挥作用,A正确。
B.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胰酶的作用场所是小肠,小肠液的pH为7.6,故如果肠溶衣在胃中分解,胰酶的活性将会下降,B正确。
C.胰酶在小肠起作用,包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多种酶,C正确。
D.吞服后药丸会经过咽、食道、胃、小肠等消化道器官进行消化,不会经过肝脏这种消化腺,D错误。
故选D。
18. 如下表为“探究不同消化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方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唾液在37℃左右时分解能力最强,可将淀粉初步分解
B. 在90℃的条件下,能更快地出现类似37℃的实验结果
C. 胃液不能分解淀粉,滴加碘酒后,甲、丙两组溶液都变成蓝色
D. 乙、丁两组消化液都能分解淀粉,滴加碘酒后,溶液不变蓝色
【答案】B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详解】A.37℃是酶的最佳催化温度,因此,唾液在37℃左右时分解能力最强,可将淀粉初步分解麦芽糖,A正确。
B.90℃温度过高,酶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因此不会出现类似37℃的实验结果,B错误。
C.胃液不能分解淀粉,滴加碘酒后,甲、丙两组淀粉都没被分解,遇碘液变蓝,因此,甲、丙两组都变成蓝色,C正确。
D.乙组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丁组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两组消化液都能分解淀粉,滴加碘酒后,溶液不变蓝色,D正确。
故选B。
19. 下列做法中符合健康膳食观念的是( )
A. 果汁、碳酸饮料中含有水,可以代替饮水
B. 多吃含脂肪多的食物为生命活动储备能量
C. 经常食用新鲜的蔬果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
D. 膳食纤维一般不能被消化吸收,无需食用
【答案】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A.果汁、碳酸饮料中含糖分较高,而且含有防腐剂,不能经常饮用,甚至代替饮水,A不符合题意。
B.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根据中国人健康膳食宝塔,脂肪摄入量应最少,B不符合题意。
C.新鲜的蔬果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有利于人体健康,符合健康膳食观念,C符合题意。
D.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因而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十年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内种植了一棵树苗,十年后,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所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
A.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B.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C. 土壤中的有机物、水和无机盐
D. 空气中的氧、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答案】B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光合作用作用的原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树苗长成大树所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因为小树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这些无机盐来自土壤中,故ACD错误。
故选B。
21.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图中:甲代表呼吸作用,乙代表蒸腾作用,丙代表光合作用,丁代表根的吸收作用。
【详解】A.甲代表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故A错误。
B.乙代表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与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无关,故B错误。
C.丙代表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故C正确。
D.丁代表根的吸收作用,与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2. 下列图示结构不是通过增加表面积来促进其功能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分析】(1)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3)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详解】A.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面积,A不符合题意。
B.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作用是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B符合题意。
C.肺内有大量的肺泡,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C不符合题意。
D.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D不合题意。
故选B。
23.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由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B.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 光合作用消耗氧气
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答案】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黑纸片不透光,图中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对照作用,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被遮光的部分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呈棕色;未被遮光的部分能接受光照,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此实验不能得到BCD选项的结论,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4.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和光合作用相似。我们可以据此推测( )
A. 二氧化碳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原料
B. 人工合成的淀粉在白纸上留下油斑
C. 人工合成途径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D. 人类从此不再需要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A.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所以二氧化碳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原料,故A正确。
B.在白纸上留下油斑是脂肪,故B错误。
C.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
D.如果淀粉可以人工合成,不再依赖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那么人类生命活动是还需要依赖植物,因为绿色植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还为人类提供必须的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D错误。
故选A。
25. 《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意思是要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保持适当行距,以利于空气流通。该做法促进光合作用的原理是( )
A.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 延长光照时间
C. 增加叶绿体的含量D. 促进水分吸收
【答案】A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该做法的目的是要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故A符合题意。
B.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不是要延长光合作用时间,B不符合题意。
C.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增加植物体内叶绿体的含量,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但《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不是要增加叶绿体的含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合理灌溉是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水源情况进行灌溉,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适量的水取得最大的效果,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某农户由于过量施肥,导致植物萎蔫,此时如果大量浇水则能使植物恢复吸水,原因是( )
A. 过量施肥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B. 大量浇水降低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C. 过量施肥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 大量浇水使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
【答案】D
【分析】肥料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详解】施肥过量会导致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形成了高渗环境,植物根毛细胞外的水分被反渗透流出细胞,导致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此时如果大量浇水,会稀释土壤中的溶液浓度,使其低于根毛细胞内的溶液浓度,从而恢复了正常的吸水功能。因此,大量浇水使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从而使植物恢复吸水。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7. 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氧气
【答案】D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故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故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木条熄灭,故D错误。
故选D。
28. 下列生产生活的措施中,利用了促进植物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B. 晚上降低大棚的温度
C. 晒干小麦种子后入库D. 在田间进行中耕松土
【答案】D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A.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藏粮食的仓库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时间,A不符合题意。
B.温度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晚上降低大棚的温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B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
D.在田间进行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从而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帮助植物更好地吸收营养,促进生长,D符合题意。
故选D。
29.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细胞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部分转化成热能,用来维持体温
B. 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了空气中
C. 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
D. 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 ATP 中
【答案】B
【分析】人体组织细胞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会释放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维持体温;一部分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A.人体组织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用来维持体温,故A正确。
B.人体组织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并非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故B错误。
C.ATP可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故C正确。
D.人体组织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中,故D正确。
故选B。
30.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毛线、乒乓球、吸管等材料制作的肺泡模型。其中红色和蓝色毛线模拟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管连接乒乓球模拟支气管末端有很多肺泡
B. 模型的不足之处是毛线是实心的,而毛细血管是中空的
C. 两种颜色的“毛细血管”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D. 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C
【分析】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A.支气管末端的管壁的某些部位向外突出,形成肺泡。所以,吸管连接乒乓球模拟支气管末端有很多肺泡,A正确。
B.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模型的不足之处是毛线是实心的,而毛细血管是中空的,B正确。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两种颜色的“毛细血管”中氧气的含量不相等,C错误。
D.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5分)
31.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外界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时,实验变量是光,应选择____瓶与B瓶进行对照。
(2)该实验探究____(填“能”或“不能”) 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的结论。
(3)A瓶还缺少____者,不能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泥沙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大多是____者,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4)虾和螺蛳都以金鱼藻为食,两者是____关系。
(5)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瓶。该生态系统要长期维持稳定,则生产者的数量要比消费者____。
【答案】(1)C (2)能
(3)①. 生产 ②. 分解
(4)竞争 (5)①. B ②. 多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
【详解】(1)B瓶与C瓶对照,变量是光照,因此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时,实验变量是光,应选择C瓶与B瓶进行对照。
(2)B瓶与C瓶对照,变量是光照,C瓶为对照组,说明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
(3)由图可知,A瓶还缺少生产者,不能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泥沙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大多是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4)虾和螺蛳都以金鱼藻为食,所以两者是竞争关系。
(5)图中B瓶中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又有分解者,且放在阳光下,所以维持时间最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要长期维持稳定,则生产者的数量要比消费者多。
32. 小麦粉是细粮,玉米面是粗粮。粗细粮合理搭配是合理膳食的原则之一。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中老年人把多种谷物搭配成杂粮来食用。研究者用红豆、惹米等多种谷物配制成杂粮粉,对比每100g杂粮粉、小麦粉、玉米面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制成如下表。
(1)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分子小,结构简单,不需要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绝大多数__________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的蠕动,使肠道内的有害物质迅速排出,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2)杂粮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在____________中被初步分解,最终在_____________内被分解为氨基酸。
(3)杂粮中维生素C含量很低。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所以,中老年人还要增加____________等食物的摄入。
【答案】(1)①. 钙 ②. 膳食纤维
(2)①. 胃 ②. 小肠
(3)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分析】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溶于水的物质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糖类必须消化成葡萄糖、脂肪必须消化成甘油和脂肪、蛋白质必须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所吸收。
【详解】(1)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需要消化,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上表中的钙分子小,结构简单,不需要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人体肠道里没有专门消化膳食纤维的微生物,因此绝大多数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排空,使肠道内的有害物质迅速排出,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2)蛋杂粮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氨基酸。
(3)杂粮中维生素C含量很低。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所以,中老年人还要增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食物的摄入。
33.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难以被降解,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为研究微塑料对小肠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研究,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1)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的饲喂方式应该是每日饲喂等量的____。
(2)根据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微塑料导致小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受损,进而引起小鼠体重下降。研究人员将对照组小鼠的一段小肠切片后制成标本进行显微观察。如果想要将图1中圆圈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移动。如果想要进一步放大观察,还应旋转____将低倍物镜更换为高倍物镜。
(3)进一步观察发现对照组小鼠的小肠绒毛细长,排列整齐,刷状缘清晰。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进行比较(图2),推测刷状缘可能与小肠的____。(填“消化”或“吸收”)功能相适应。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变短,顶端破裂,形态不清晰。上述证据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微塑料导致小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受损,进而引起小鼠体重下降的主张。
(4)微塑料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下列关于微塑料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微塑料可能会沿着食物链不断富集
B. 微塑料对小鼠的体重增长起抑制作用
C. 对塑料垃圾分类回收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D. 在南极洲的生物体内不可能有微塑料存在
【答案】(1)(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2)①. 下(下方)②. 转换器
(3)①. 吸收 ②. 支持 (4)D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的饲喂方式应该是每日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
(2)在显微镜下看的物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方向应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如果想要将图1中下方的圆圈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标本向下方移动。
如果想要进一步放大观察,还应旋转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更换为高倍物镜。
(3)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进行比较(图2),刷状缘增大的小肠绒毛的表面积,推测刷状缘可能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变短,顶端破裂,形态不清晰。上述证据可以支持微塑料导致小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受损,进而引起小鼠体重下降的主张。
(4)A.微塑料不易被分解,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沿着食物链不断富集,故A正确。
B.分析表格可知,微塑料对小鼠的体重增长起抑制作用,故B正确。
C.为减少微塑料对生物的危害,对塑料垃圾分类回收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故C正确。
D.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在南极洲的生物体内也可能有微塑料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34. 走进黄桥现代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千亩蔬菜大棚。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犹如牢固的营帐驻扎在肥沃的土地上,甚是壮观。大棚蔬菜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棚内果蔬生机盎然长势喜人,图I中A、B、C分别表示进出植物的某些物质,图Ⅱ为农作物在晴朗的一天中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所学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I中的水是通过____管运输到叶的,图I表示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物质C表示____,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图Ⅱ中乙的活动强度始终大于零,该曲线代表____作用。
(2)比较甲、乙活动强度的大小,可以发现e点之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在____(填“增加”或“减少”)。
(3)新鲜萝卜存放时间长了会空心,这一现象与图Ⅱ中曲线____代表的生理活动有关。
【答案】(1)①. 导 ②. 有机物 ③. 叶绿体 ④. 呼吸
(2)减少 (3)乙
【分析】图Ⅰ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C代表有机物。图Ⅱ中:曲线甲只在白天进行,而曲线乙白天、黑夜都进行,可判定曲线甲代表光合作用,乙曲线代表呼吸作用。
【详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需要的水是通过输导组织的导管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图中物质C表示有机物。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图Ⅱ中乙的活动强度始终大于零,因此该曲线代表呼吸作用。
(2)据图Ⅱ可知,甲、乙活动强度的大小,可以发现e点之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在减少。
(3)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图Ⅱ中:曲线甲只在白天进行,而曲乙白天、黑夜都进行,可判定曲线甲代表光合作用,乙曲线代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新鲜萝卜存放时间长了会空心,这一现象与图Ⅱ中曲线乙代表的生理活动有关。
35. 近年来,户外徒步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健身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如图1,图中A、B、C、D、E表示血管。图2中的甲、乙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徒步运动过程中,图1所示人体从外界吸入的____,在肺泡处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骨骼肌。该气体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分解有机物释放的____为徒步运动提供动力。
(2)E血管中的氧气含量比D血管中____(填“低”或“高”)。
(3)图2中的乙模拟的是人体徒步过程中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处于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膈顶部____(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1)①. 氧气 ②. 能量
(2)低 (3)①. 吸气 ②. 收缩 ③. 下降
【分析】图1中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C肺静脉,D主动脉,E上、下腔静脉;图2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膈肌。
【详解】(1)外界吸入的氧气,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后和血红蛋白结合,经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中,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2)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E血管中的氧气含量比D血管中低。
(3)图2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膈肌。图2中乙表示膈肌收缩,此时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
实验结果
甲
1
25
有光
通风
适量
未萌发
乙
1
25
无光
通风
无水
未萌发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检验样品(2mL)
淀粉溶液
滴加试剂(2mL)
消水
唾液
胃液
胰液
实验操作
振荡混匀,37℃保温15min,冷却后滴加碘液
蛋白质/g
糖类/g
脂肪/g
钙/mg
膳食纤维/g
小麦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面
12.4
66.7
4.6
120
1.5
杂粮粉
27.9
54.7
1.4
386
6.2
组别
饲喂方式
体重增长值/g·只-1
对照组
?
7.34
实验组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0.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 下列生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