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第1页
    【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第2页
    【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用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评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分析】
    本课程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复杂的天气与气候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天气与气候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他们对身边的天气现象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对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深入认识。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来提高地理学科能力,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教学目标】
    1. 人地协调观:学生能够理解天气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天气与气候的反馈作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2. 综合思维: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区域认知:学生能够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理解区域气候差异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地理实践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如观察天气变化、收集气候数据等,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常见天气符号的含义和天气预报的阅读,我国的气候特征和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辨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判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教学评活动设计】
    【板书设计】
    4.3 天气与气候
    1、天气和气候
    (1)天气
    (2)气候
    2、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预报图
    (3)风力和风向
    (4)极端天气影晌人们生产生活
    3、中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中国的气候特点
    (3)季风气候显著
    (4)影响气候的因素
    【作业与拓展设计】
    1. 针对性作业:完成练习册后面的练习题。
    2. 拓展作业:收集并整理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风力等,并制作成图表。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并解释其形成原因。讨论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暴雨、干旱等)的报告。。
    3. 预计完成时间:课堂讲解后,给予学生1小时完成针对性作业,拓展作业作为课后作业,预计完成时间为一周。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 教学特色: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媒体技术,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天气变化。
    实际应用:
    2. 利用GIS软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3. 使用动画和视频资料,展示不同气候类型下的自然景观和天气现象。
    4. 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极端天气事件,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学习兴趣。
    【学习评价设计】
    1.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工具: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在线测试。
    3. 指向的评价内容:
    (1)学生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评价标准:
    (1)准确性:学生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是否准确无误。
    (2)完整性:作业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涵盖了所有要求的方面。
    (3)创造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展现出创新思维和独到见解。
    (4)表达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清晰、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呈现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古代战事的图片或视频,其中包含“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的场景。
    (2)提出驱动性问题:教师提问学生,“东风”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它在古代战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只欠东风”?
    (3)学习任务类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讨论和资料搜集,了解“东风”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1)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东风”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并思考它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2)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搜集与“东风”相关的天气和气候知识。
    (3)学生准备小组报告,总结“东风”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它与天气和气候的联系。
    (1)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资料搜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小组报告的准备情况来进行评价。
    (2)指向的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东风”在古代战争中作用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天气和气候知识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知识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小组合作和资料搜集,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和学习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成长。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使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环节二:天气和气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天气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兴趣。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描述最近几天的天气状况,并尝试总结本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
    (4)活动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5,分辨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并准备分享他们的发现。
    (5)复习题讨论:组织学生讨论P103的复习题,引导他们区分哪些诗句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1)观察与分享: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对最近天气变化的感受和记录。
    (2)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P95,准备在班级中分享他们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
    (4)诗句分析:学生分析P103的诗句,讨论并确定哪些诗句与天气有关,哪些与气候有关。
    (1)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对天气和气候概念的理解。
    (2)小组展示: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展示内容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诗句分析:教师评价学生对诗句分析的准确性,以及他们区分天气与气候的能力。
    (4)反馈与讨论:教师提供及时反馈,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天气观察和诗句分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天气和气候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评价活动旨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环节三:天气预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了电视和手机应用之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知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例如互联网网站、广播、报纸等。
    (2)展示卫星云图,解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观察云团的分布和颜色深浅,讨论云层厚度与天气的关系。
    (3)利用天气预报图,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天气符号,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识别和解释不同符号代表的天气情况。
    (4)讲解风力和风向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练习识别和描述风力和风向。
    (5)讨论极端天气如沙尘暴、寒潮、洪涝等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极端天气。
    (1)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他们所知道的获取天气信息的其他途径。
    (2)学生观察卫星云图,尝试描述云团的分布和预测可能的天气变化。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识别天气预报图上的不同天气符号,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
    (4)学生参与风力和风向的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或实际操作来学习如何测量和描述风力和风向。
    (5)学生讨论极端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并分享他们或家人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应对经验。
    (1)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分享的内容,评价他们对不同途径获取天气信息的了解程度。
    (2)通过学生对卫星云图的描述和预测,评价他们对云层与天气关系的理解。
    (3)通过学生识别和解释天气符号的准确性,评价他们对天气预报图的理解。
    (4)通过学生在风力和风向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风力和风向知识的掌握。
    (5)通过学生对极端天气影响的讨论和应对策略的分享,评价他们对极端天气影响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获取天气信息的途径、卫星云图的解读、天气符号的识别、风力和风向的知识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促进学生对天气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评价活动旨在通过观察和实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应对能力。
    环节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提出问题:“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2)提出问题:“我国西部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
    (3)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4)解释中国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
    (5)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读图填写表格。
    (6)提出阅读活动问题:“中国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并要求学生记笔记。
    (7)讲解季风气候的定义,并通过图示活动让学生说出夏季和冬季我国盛行风向。
    (8)讨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9)提出思考活动问题:“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在冬季启程,夏季返航?”
    (10)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方面。
    (11)讲解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
    (1)观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分析并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3)记录教师讲解的中国气候特点。
    (4)完成实践活动,填写表格。
    (5)阅读相关资料,回答教师关于气候复杂多样性的原因。
    (6)观察图示,回答夏季和冬季我国盛行风向。
    (7)讨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8)思考并讨论郑和航海的季节选择原因。
    (9)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10)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并能够举例说明。
    11.参与评价活动,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展示对气候特征的理解。
    (1)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气候类型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2)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分析和总结能力。
    (3)通过阅读活动,评价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笔记整理能力。
    (4)通过思考活动,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通过讨论影响气候的因素,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和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问题驱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活动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教案

    初中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一等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用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评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核心素养】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用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评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地形图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地形图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用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评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