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01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02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5,②为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11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葡萄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雨新晴,是夜必霜”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①减少B.②增多C.③减少D.④增多
    2.果农在葡萄园地面铺设鹅卵石的目的是( )
    A.增加太阳辐射B.增加地面辐射
    C.增加大气辐射D.增加昼夜温差
    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题。
    3.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④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B.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4.关于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水圈是既不规则也不连续的圈层D.地核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B.总体比较湿润C.冷暖干湿交替D.温暖干旱明显
    6.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2019年7月10日出现了土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A.水星B.火星C.木星D.海王星
    8.土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方向相同B.轨道近圆C.轨道共面D.安全稳定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位:米)。回答第下题。
    9.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10.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
    A.40C.5011.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海域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通常用波能流密度表示,波能流密度数值越大,波浪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几内亚湾及邻近海域1979~2020年的年均波能流密度等值线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月份中,图示北半球海区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3.导致图中虚线框内等值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海湾形态C.陆地径流D.岛屿分布
    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15.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是( )
    A.岩土变形预警B.危险岩体清除C.气象水文预报D.游客行为监管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7.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根据地层剖面特征可以推测所在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某科研小组在黄河源区某河段沿岸进行地层剖面考察,研究发现: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古洪水沉积层主要由黄河干流泥沙沉积而成,该层为水平层理,分选性好,内部呈现粗细相间的沉积特征;随着气候变化又先后形成风成黄土层和现代草甸土层。下图示意该考察,点位置及剖面地层序列。据此完成下题。
    18.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颗粒细小,以粉砂、黏土为主B.分选性好,磨圆度好
    C.层理结构不明显D.水平与垂直方向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异显著
    19.推测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的次数最可能是( )
    A.一次B.两次C.三次D.五次
    20.风成黄土层形成至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干湿冷暖的变化是( )
    A.气候由冷干转向暖湿B.气候由暖湿转向冷干
    C.气候由暖干转向冷湿D.气候由冷湿转向暖干
    如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21.关于图中各行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大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①为金星,②为火星
    2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昼夜温差相对较大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宇宙环境更安全
    23.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为地球( )
    A.变成寒冷的“冰球”B.变成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
    风与海底地形对粤东至闽南沿岸夏季上升流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夏季珠江径流对东经116°以西的上升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图示意粤闽沿海部分海底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甲处夏季形成上升流的主要原因( )
    A.西南季风的离岸风吹拂B.热带气旋的强烈搅动上升
    C.海底地形平坦利于上升D.陆地对近岸水体加热上升
    25.上升流发生时,甲、乙两处的水温温度和密度差异是( )
    A.甲处比乙处表层水温更高,密度更小
    B.乙处比甲处表层水温更低,密度更大
    C.乙处比甲处表层水温更低,密度更小
    D.甲处比乙处表层水温更低,密度更大
    26.夏季珠江口对丙处上升流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是因为( )
    A.珠江入海径流夏季流量变大,阻断北上表层海水运动
    B.珠江入海径流夏季温度较高,增高丙处表层海水温度
    C.珠江入海径流相比海水密度较小,阻碍上下海水交换
    D.珠江入海径流加大沿岸含沙量,增强了海水摩擦阻力
    地温梯度指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其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通常用深度每增加100米的温度增加值表示。地热资源量一般用储热层(含地下热水地层)厚度、地温梯度、储热层面积等指标评估。不整合地层界限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的界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据图推断,盆地区下陷的地质年代是( )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太古代
    28.据图分析,煤盆区地壳抬升的次数至少是( )
    A.3次B.4次C.5次D.6次
    29.图示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开发潜力最大的有( )
    A.①B.②C.③D.④
    某沿海山谷中的机场时有雾出现,影响飞机起降。图示意该地雾消散频率的时间分布,粗线表示该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该机场位于( )
    A.欧洲南部B.北美洲西部C.南美洲东部D.非洲南部
    31.下列时间段中该机场1月份飞机起降受雾影响较小的时段为( )
    A.4-6时B.6-8时C.8-10时D.10-12时
    32.该机场雾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沿岸寒流水温低,白天暖湿空气流经后降温
    B.夏季风携带水汽,白天谷底冷空气聚集降温
    C.副高控制晴天多,夜间山腰处水汽上升降温
    D.西风携带水汽多,夜间谷底冷空气聚集降温
    2021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一颗距地球2800万光年外的行星。该行星位于旋涡星系“梅西耶51a”,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第一颗银河系外行星。据科学家观测,该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3倍,与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行星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与地球相比,该行星( )
    A.表面获得恒星光照较多B.受外部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较小
    C.地表温度较低D.相同坡度,河水的流速较慢
    34.若该行星存在生命,则其具备的外部条件有( )
    A.有液态水存在B.所绕恒星状态稳定
    C.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D.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
    在盛行风的驱动下,大洋表层海水可以形成大规模有规律的运动(洋流),是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之一。由于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不同,南海形成了冬、夏季不同的洋流(下图),而渤海、黄海和东海却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与渤海相比,我国南海能够形成典型季风洋流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风力强B.季风的季节变化显著
    C.海域面积辽阔D.海水较深
    36.冬季风对南海南部的主要影响是( )
    A.从陆地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B.从陆地带来大量砂粒沉降
    C.促进了南海南部与大陆、南海北部海域的热量交换
    D.加强了南海南部热量向大气的蒸发、潜热输送强度
    二、读图填空题
    3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动物生存的地质年代早期称____纪,此时发生____造山运动。
    (2)从生物进化看,该图所示地质年代____动物和____植物大发展,并出现了____类。
    (3)图中表示的地质年代后期叫____纪,出现的气候特别寒冷的时期,称为____期。
    38.下面左图示意某天文台卫星捕捉到的一张太阳的照片,照片中太阳看起来像一张歪着脑袋的“笑脸”,下图示意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白色“眼睛”和黑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及各自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
    (2)根据右图说出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关系。
    (3)除了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指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其他表现。
    三、材料分析题
    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半封闭边缘海,日本海主要被三个海盆占据,其北面是水深超过3000m的日本海盆,其面积达到了日本海总面积的一半,该海盆内海底的地势比较平缓:而西南部的郁陵海盆和东南部的大和海盆以海底隆起和海槽等地形结构相连系,海底地形也相对复杂。日本海的表层环流主要由一对北上的暖流和南下的寒流构成,呈现气旋式的环流结构。其中北上的暖流主要指对马暖流流系,其携带着高温高盐水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而南下的寒流主要指日本海北部高纬度地区经鞑靼海峡流入的低温高盐的水,其中一部分沿俄罗斯海岸向西南输运形成利曼寒流。另一部分沿着朝鲜半岛海岸继续向西南流动,形成北朝鲜寒流。在40°N附近,北朝鲜寒流和对马暖流分支相遇,混合后形成亚极地锋。
    分析对马暖流的季节变化特点,若海平面下降,日本海表层洋流环流将如何变化,试解释原因。
    四、综合读图题
    40.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

    (1)图中地震波E是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
    (2)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
    (4)简述E波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③弱,故白天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夜晚温度低,水汽凝结形成霜,C正确;夜晚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而不是减少,A错误;②表示大气接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散失到宇宙中的地面辐射,②④增多,均不会直接导致霜形成,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鹅卵石比热容较小,升温和降温幅度大,铺设鹅卵石可以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葡萄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品质,D正确;铺设鹅卵石不能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还可能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A错误;夜间铺设鹅卵石的地面散热更快,不会一直增加地面辐射,B错误;铺设鹅卵石会影响昼夜温差,不会仅增加大气辐射,C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①在最上层,判断为大气圈:④在最底层,判断为岩石圈:③在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判断为水圈;②渗透至①、③、④层,判断为生物圈。故排除ABC,答案选D。
    4.答案:B
    解析: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和固体杂质等组成,A不对;岩石包括地壳和上地慢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B对:水圈是既不规则,但是连续的圈层,C不对;软流层位于上地慢的上部,是岩浆主要发源地,D不对。
    5.答案:D
    解析: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据图示可知,中生代全球平均气温较高,平均降水较少,全球温暖干旱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B
    解析: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被子植被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正确;甲时期温度比现代低,冰川融化少,海平面低于现代,C错误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没有人类出现,没有出现传统农作物歉收,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因为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所以出现冲日现象的应为地外行星。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火星、木星、海王星为地外行星,水星为地内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故A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因土星和地球都有自己的公转轨道,土星冲日时太阳、地球和土星处在同一直线,所以只有二者公转轨道在同一平面上,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性较大,与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及宇宙环境安全性关系不大。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为沙丘,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为迎风坡,所以,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B对,ACD。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图中等高距是10米,Q点的海拔高度范围在860-870米之间,P点的海拔高度在810-820米之间,两地的相对高度在40-60米之间,最大在59-60米之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该种地貌类型为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在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C对。东北地区、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多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ABD错。故选:C。
    12.答案:C
    解析:波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是盛行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几内亚湾夏季(7月)时受西南季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海洋下垫面摩擦力小,所以经过当地海域的夏季风风力较大,风浪较大,波浪能资源最丰富,C正确;其他季节风力相对较小,波浪能相对不丰富,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根据等值线判断规律中“凸高为低”可知虚线框内等值线数值相对较小,说明当地海域波浪相对较小,风力较小。据图示信息可知虚线框内有岛屿分布,岛屿会对海面上的风产生一定的阻力,加大摩擦力减小风力,D正确;影响该地区的大气环流对虚线框及其附近地区作用相似,在虚线框内部地区无特殊之处,A错误;海湾形态和陆地径流对海面上的风力影响很小,BC错误。故选D。
    14.答案:A
    解析:软岩层岩性软,更容易被侵蚀,使得软岩层上部的坚硬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崩塌,A正确;重力作用受岩层所处高度的影响,与岩性没有关系,B错误;同等外力条件下,坚硬的岩层抗侵蚀的能力更强,水土流失较软岩层更轻,C、D错误。所以选A。
    15.答案:B
    解析:岩土变形预警可以运用GPS系统完成,A不符合题意;危险岩体清除需要用工程机械,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完成,B符合题意;气象水文预报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C不符合题意;游客行为监管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D项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影响。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A项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B项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C项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项错误。故选B。
    18.答案:C
    解析:由材料“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可知,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颗粒较大;无明显水平与垂直上的颗粒分异;分选性差;磨圆度差;层理结构不明显(层理发育差)。
    19.答案:B
    解析:洪水期河流搬运作用增强,沉积物颗粒增大;古洪水沉积层中先后两次出现大颗粒物集中沉积的现象。
    20.答案:A
    解析:风成黄土层形成时期,风力作用强,气候相对干冷;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时期,植被状况较好,气候相对暖湿。
    21.答案:D
    解析:根据行星公转轨道可判断,①为火星,②为金星,D说法错误;金星、地球、火星这三颗行星,地球质量最大,它们均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A、B、C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D。
    22.答案:A
    解析:生命的存在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与火星、金星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A正确;金星的太阳辐射更强烈,B错误;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和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C、D错误。故选A。
    23.答案:B
    解析: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日地距离变小,会导致温度升高,可能变为炎热的“火球”,A错、B对;大气层的存在跟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有关,不会因日地距离的改变而改变,C错;公转方向也不会发生变化,D错。故选B。
    24.答案:A
    解析:甲海区夏季受西南季风的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吹拂,风可将沿海表层海水吹离海岸,造成该处海平面降低,附近海域深层海水从深层涌流至该处形成上升补偿流,A正确;上升流的形成和热带气旋、海底地形、陆地对近岸水体加热关系不大,BCD错误,该题选A。
    25.答案:D
    解析:甲距离海岸近,乙距离海岸远,上升流发生时,甲处表层海水主要来自底层海水上泛,底层水温较低,含有有机质多,密度较大,所以甲处水温温度低于乙处,密度高于乙处,D正确,ABC错误,该题选D。
    26.答案:C
    解析:珠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夏季珠江径流量大,在西南季风和海水运动的共同作用下,珠江水向东扩展到丙处表层,珠江水较底层海水的密度小(盐度低),海水层结稳定,海水上升不明显,C正确,珠江口径流抑制的是上升流而不是表层海水运动,A错误;上升流和水温无关,B错误;对上升流的抑制作用受含沙量影响不大,D错误,该题选C。
    2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整合地层界限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的界限”可知当出现不整合地层界限时表明在此时发生了地壳下沉。据图可知,在盆地区的第四系和新近系砂岩与太古界混合花岗岩之间缺失了寒武一奥陶,石炭一二叠、侏罗系、白垩系等地层,即缺失了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但沉积有新生代中的第四系和新近系地层,说明盆地区在新生代下陷,接受了沉积,故选A。
    28.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煤盆区共有K和J,和C-P,C-P和E-O,E-O和Asg四个不整合地层界限以及一个发生抬升的断层。每个不整合地层界限表明至少发生了一次抬升(抬升后遭受侵蚀再接受新的沉积,导致出现不整合地层界限),所以此处至少发生了5次抬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地热资源量一般用储热层(含地下热水地层)厚度、地温梯度、储热层面积等指标评估和途中观测点地温梯度的数值:①为3.5,②为4.0,③为3.5,④为4.0;图中储热层(含地下热水地层)厚度最厚的为②地区。故开发潜力最大的是②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答案:A
    解析:图中日落与日出之间的间隔为该月的平均昼长,由此可知,该地在北半球夏季昼长更长,应位于北半球,CD错误。图中3月中下旬的日出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约为4点,此时位于春分前后,当地地方时约为6点,表明该地可能位于经度30°E附近,不可能位于北美洲,而欧洲南部有这种可能,A正确,B错误。故选A。
    31.答案:D
    解析:该机场位于沿海山谷中,夜间至日出前后,山谷盛行上升气流,暖空气上升,山坡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谷地堆积,易形成逆温,大气稳定,雾气不易消散,ABC均位于该时间段;10-12时(该地比格林尼治时间早约2小时,此时当地约为12-14点,正值正午前后,对流强)随着气温升高,逆温消散,对流增强,雾气消散,对飞机起降影响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2.答案:D
    解析: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可能位于欧洲南部,受西风影响,携带水汽多,且该机场位于山谷中,夜间谷地冷空气聚集降温,水汽易凝结形成雾,D正确。该地雾多在夜间形成,AB错误。副高控制形成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C错误。故选D。
    33.答案:A
    解析:行星质量大,往往其体积和表面积也较大,因此其表面获得恒星光照较多,A正确;引力更大,对周围小行星的吸引力也更强,同等情况下,受外部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较大,B错误;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同等情况下,其地表温度应当与地球相当,C错误;行星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在行星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也更大,因此相同坡度和落差,重力越大,河流中的水流速更快,D错误。故选A。
    34.答案:B
    解析:题干限制为“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所以恒星状态稳定是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之一,B正确。液态水、体积与质量、大气成分均属行星内部条件,ACD错误。故选B。
    35.答案:C
    解析:南海和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的原因相似,一是季风显著,二是海域辽阔(且海区长轴与季风风向基本一致),有利于冬、夏季不同洋流的形成,渤海季风风力较强且季节变化显著,但没有形成冬、夏季不同洋流的主要原因是海域面积狭小,C项正确,AB 项错误;海水的深度对季风洋流的形成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C。
    36.答案:C
    解析:冬季风带来的水汽极少,且难以形成降水,A项错误:冬季风能带来细小的沙尘,但带不来较大的砂粒,B项错误:冬季风及其驱动形成的洋流分别从陆地和南海北部带来了冷空气,促进了热量交换,C项正确;冬季风使南海南部水温降低,空气对流减弱,海水蒸发减弱,潜热输送强度会降低,D项错误。故选C。
    37.
    (1)答案:古近 喜马拉雅
    解析:图中动物为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早期称古近纪,此时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2)答案:哺乳 被子 灵长(或人)
    解析:从生物进化看,其早期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并出现了灵长类。
    (3)答案:第四 第四纪冰
    解析:图中表示的地质年代后期叫第四纪,出现数次冷暖交替时期,气候特别寒冷的时期,称为第四纪冰期。
    38.答案:(1)太阳活动:太阳耀斑、太阳黑子;位置:色球层、光球层。
    (2)太阳活动强烈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太阳活动较弱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低,二者总体呈正相关性。
    (3)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无法使用,信鸽迷航;可能导致气候异常等。
    解析:
    39.答案:特点:对马暖流呈现出夏季增强而冬季减弱的特点,季节变化特征显著。
    变化:随着海平面的降低,对马暖流的季节性差异逐渐减小,利曼寒流的季节变化基本保持不变。
    原因:海平面的下降改变了对马海峡的流量,进而影响了对马暖流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对马海峡的流量具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
    解析:读图可知,对马暖流自南向北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因与夏季风向一致而增强;冬季与冬季风相反而减弱。海平面的降低,对马暖流的季节性差异将逐渐减小,利曼寒流的季节变化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是由于随着海平面下降,对马海峡变窄,对马暖流的流量减小,对马暖流的强度和范围减小,季节性差异逐渐减小;利曼寒流沿日本海西岸流动,海平面下降对其影响不大,利曼寒流的季节变化基本保持不变。
    40.
    (1)答案:横波;纵波
    解析:横波速度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图中E波速度慢,在2900km处突然消失,可判断E波为横波。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F波为纵波。
    (2)答案:莫霍面;古登堡面
    解析:横波和纵波在地下平均33km处都明显加快,对应图中分界面A是莫霍面;地下2900km处横波消失,纵波减速,B是古登堡面。
    (3)答案:地幔;外核;内核
    解析:图中圈层C是地幔,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D是外地核,H是内地核,在古登堡面以下。
    (4)答案: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
    解析: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
    相关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海亮教育仙桃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海亮教育仙桃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42度,东经122,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岩石圈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肥城市慈明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肥城市慈明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与自然路面相比,图示城市路面,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