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材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小文围绕“夏”拟写的语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任务。
    夏天的天气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它开心的时候就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它愤怒的时候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__________。
    夏天的絮语是阳光和炎热的呢喃,是雨水和草木的交响曲。当夏天聆听我们的絮语时,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能感受到夏日的热情和美好。
    1.第一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语段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3.请你在横线处再补写一句,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式。
    4.小文拍摄了下面两幅照片,想为其配一副对联放入绘本中。请你根据照片和上联,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合出下联。
    备选词语:点缀;飘零;黄;红;枫叶;梧桐;千万;一抹
    上联:竹影摇曳千重绿
    下联:__________
    5.秋天代表着成熟、丰收。请你联系学习生活,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收获秋的硕果。
    二、材料题
    下面是小语为绘本拟写的前言,请你阅读并帮她修改完善。
    亲爱的读者:
    欢迎来到“品景物之美·感四季芳华”的绘本世界!在这里,我们将一同探索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四季带来的丰盈韵味。
    每一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景色和景趣:走进春日纷烦的花海中,欣赏那一抹清新娇媚的姿态;穿梭在夏日嘹亮的虫鸣声中,感受热闹非凡的氛围;漫步在秋日晰沥的细雨中,享受________(安适;安定)惬意的时光;踏进冬日银装素裹的天地,领略________(静穆;静谧)空灵的世界。
    希望您能沉浸在这美妙的四时画卷之中,与我们一同品味自然的韵律,感受四季的芳华。
    祝您阅读愉快!
    6.请你帮她给加粗字注音。
    娇媚( )
    嘹亮( )
    7.前言中有两个词语书写有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8.请你从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处。
    9.下列对前言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惬意”的“惬”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Q”,再找音节“qiè”。
    B.“独特”“沉浸”前言中都作动词。
    C.第二段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层次分明。
    D.提取画横线句子的主干应为:我们探索美丽。
    同学想为下面这首有关冬季的诗歌录制音频并放在绘本有声区,请你和他一起给这首诗歌进行朗读设计。
    10.给这首诗歌进行朗读配乐,下面的乐曲风格中最适合的一种是( )
    A.慷慨激昂B.沉郁凝重C.凄婉伤感D.柔和舒缓
    11.下面是小蓓给画框线句子做的朗读设计,其中有一处设计有误,请你结合知识补充,找出并说明理由。
    知识补充:重音,一般用“.”标示在词语下面;停顿可以用“1”“A”标示,前者用于较短的停顿,后者用于较长的停顿。
    雪花1(A)飘飘;有几朵落在1(B)了妈妈的发梢(C)
    12.《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请你结合作品内容,从作者情感角度出发,补全下面表格。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来诗意浓
    陈爱民
    ①“立春东风回暖早”,雪雨过后,春的跫(qióng)音就已经响起。大地还是一片沉寂,随着日子的深入,积雪加速融化,溪流不断充盈,原野的萧索在悄悄隐匿,空气不断擦拭着清新。几天过去,山上那些瘦削的枝条变得柔软起来,每一棵树都在向新一轮葱茏发起冲刺。太阳的脸庞一天比一天鲜活,奶油般的光泽一天比一天饱和。雨水呢,身段已不再那么生硬,开始飘起来、舞起来,平添了几许婀娜。
    ②春寒还是料峭,禽鸟却早早收到了季节的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大清早,鸭子们就在池塘里扑腾翅膀。尽情滑翔一段,激起翻滚的水花和急速的波浪,然后,一个猛子扎下水去,再冒出灰灰绿绿的身子来。这在冬天是难得一见的。这些温驯的憨憨的鸭子,已振奋着精神,叫时光变得灵动起来。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的,草木都在萌动。一蓬蓬、一丛丛、一片片的枯草,已经在攒劲推陈出新了。过些日子,它们挤出了一茎茎的白色短芽,芽儿又匀出一点点嫩黄。远看,草地确有一种绵延的浅浅的明亮。当然,在返青的日子里,抢占先机的还是柳树。古人说“春风放胆来梳柳”,“放胆”,说的是风儿多少有些劲头,而一个“梳”字,倒是道出了春风和杨柳之间的柔意。“吹面不寒杨柳风”,风的亲和与柳的轻盈已揽在一起,真有惬意欢畅之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春光灿烂的光景了,柳树呢,已然一派翩翩的风姿。“柳无春光不精神,春无柳色减三分”,的确,柳树是对得起春天的,它们率先吐出叶蕾,一挂挂的枝条晃悠着白色的逗点,接着,叶蕾绽开,河堤上、池塘边就笼住了一团团的轻烟。这样,柳树早早发笔,画出了春意盎然的第一幅清亮的写意。
    ④早春,似无盛大的花事。但盛大只是相对的,报春迎春的花朵们顶着寒威绽放,自有其独有的秉性。“【甲】”,梅花抗争冰雪的重压,孤傲高洁,超脱洒落,吐露灼灼芳华,使春天的序章卓然不凡。迎春花在墙隅、草坪、坡地带雪冲寒,果敢亮出了一串又一串的金黄,它是春天特别称职的信使。山茶花也尤为难得,“【乙】”,盛开之后,“花繁艳红,深夺晓霞”,它的丰盈和高雅,正是春天的又一种风情。“【丙】”,杏花的报倒是稍晚一些,却嫣然含笑,把自己装扮得轻红淡粉,既繁复,又绚烂,既秾丽,又娇媚,特别叫人神摇目眩。当然,“【丁】”,一些时候,杏花也显朦胧之美。
    ⑤人勤春早,对于农家来说,春天的每一天都是不能偷懒的。还在拜年中,很多农家就忙乎起来。“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把田埂和塘坝加固好是十分必要的。要到田间多加巡看,把那些沟渠清理疏通好,可以避免使油菜等作物发生渍害。还要把稻种精选几次,选好天气再好好晒上几回。“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勤快的家庭会抢时间把粪肥还有塘泥一担担送往田间,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肥料。把农具修好,擦得干干净净、锃亮锃亮的,这也是必修课。还有,对于犁田机、插秧机等许多现代化农机,也要反复检查,确保它们大闹春耕时欢快有力。“立春栽菜,压断扁担”,无论晴天雨天,菜园里总有忙碌的身影。对于持家人来说,每天要细细照看母鸡抱窝孵仔,争取二月初二前后第一窝鸡仔能破壳而出。这样,那些嫩嫩的鸡雏可以被融融的春光普照,也可以贪吃着绿茵茵草坪里蹦蹦跳跳的虫子。
    ⑥春天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劲头。这日子打开后,便止不住奔跑的步子,一天天绿意更浓了,诗意也更浓了。
    (刊载于2024年3月14日,有删改)
    13.作者从多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致,请你阅读文章第②-④段,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
    1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诗句还原至文章第④段。(填选项即可)
    A.白白红红一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C.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D.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15.有同学认为文章最后一段颇有意蕴,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6.本文和朱自清的《春》都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场景,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下面的知识补充,简要分析两文在语言风格上有哪些相同之处。(答出两点即可)
    知识补充——语言风格的分析角度
    ①修辞手法角度②句式角度③词语角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石上松
    李天鹤
    ①一只鸟沿着怒江飞往果穴的途中,被两岸的山色所迷,一时( ),自口中遗落了一粒松子,松子恰好落在江心一个石头上。于是松子借着江涛拍石的水珠,以及一场又一场雨水,于石头缝里努力生根发芽,直至长成一棵真正的小松。无声无息间,完成一次自我拯救的壮举。——当我站在距贡山县茨开镇约十公里的观景点,隔着半条怒江水,凭栏远望江心那一处巨石和巨石上的小松时,我脑子里浮现出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②江风阵阵。五月,雨水尚未到来,怒江的江涛却隐隐有了拍岸的势头。一阵阵黄浑的江水看似平缓地淌来,到了江心的大石头处,谁也不肯退让。水流要推,石头要挡,两相较量下,江水认输,不得不被巨石一分为二,继续淌向远方。但它却仍有些不服气,拐弯前,作势扬起高高的江涛,一下一下重重地拍在巨石上,直把自己拍碎成洋洋洒洒的水滴溅落江面,也溅到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小松上。
    ③那小松并不粗壮,远远望去,似只有一指粗,从上到下总共也只有五层枝丫,立在状若窄三角体的巨石顶上,随着江风来去颤颤巍巍。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心惊,仿佛一个大浪打来,便能将小松拦腰折断。但这世间事,往往看似坚硬的反而易碎,看似柔弱的反而更有韧性。譬如刚出生的婴儿,或石上的小松。婴儿自生出来就要拼尽全力发出一生中第一声啼哭,吃下一生中第一口奶。石上的小松便是自那颗被鸟儿遗落的松子里诞生出的婴儿。与人类的婴儿不同的是,当它睁开眼睛,见四下荒芜,没有同类,没有花木,只有硬邦邦、冷冰冰的大石头时,它没有发出啼哭声,也不管周遭经过了多少风声,岸边又走过多少旅人。它只是一心遵循着古老的生存法则,自发芽开始,便做好了与天地抗争,与命运抗争的准备。没有土壤?就努力顺着石缝把根扎进去。石头留不住雨水?就珍惜每一场雨水的到来和每一次浪涛的拍打。把努力当成一种活法,努力汲取着每一滴水,由此,日复一日叠加的坚持终于让它长成了一棵小松。当有一天,它终于被人们看见时,竟还有人说,它不会挑地发芽,再不济,顺着江石滚落江水里,说不定便能被一个浪头推到只有数米之隔的江岸上,如此也能搏出几分扎根大地的可能。而如今,生在石上,缺了大地的( ),再怎么努力也是瘦弱的小松,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
    ④可那又怎么样呢?生命的成功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对于遗落了松子的鸟儿来说,半路遗落松子或许是遗憾,但飞越了怒江大峡谷便是成功。遗落的松子没有落到土壤上是遗憾,但能长成一棵小松已是壮举。【赏析式批注:_______________(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试问,倘若自己是那一颗松子,有几个能抓住那微小的契机,在那样的困境里为自己搏出一条生路?想到这里,面前被高山江流环绕着的石上小松突然就有了一种顶天立地的豪气。风把我的头发吹向水边,也把小松吹向水边,风里湿漉漉的水汽慢慢在我的发梢上结成小水珠,我与小松间仿佛有了些( )的默契,这令我由衷地欢喜。
    ⑤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曾作一首诗《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若将头两句改为“亭亭石上松,瑟瑟江中风”用在这小松上,便觉甚是贴切。
    ⑥当傍晚的最后一缕晖光在某座山头隐去,怒江两岸的山都已呈现出了深黛色,半江之隔的小松也染了茸茸的一层薄灰。这一刻,江水平静,游人喧嚣。小松依然稳稳地站在巨石上,像之前无数个日夜那般,无声无息,努力生长着。
    (刊载于2024年3月4日,有删改)
    17.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入文章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恍惚滋润隐避
    B.恍然滋养隐秘
    C.恍然滋润隐避
    D.恍惚滋养隐秘
    18.请你阅读文章,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给画横线的句子做一条赏析式批注。
    19.小益觉得文章第⑤段略显赘余,可以删去。请你向他说明不能删去的理由。
    20.有热爱古诗文的同学发现本文和《观沧海》都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并制作了下表,请你帮他完善。
    21.这篇文章哲理丰富、意味深长,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从小松身上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2.本诗首句是如何体现“景因情而生,情因景而显”这一写作特色?
    23.古人常运用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使句子富有感染力,请你分析本诗最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传达的情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以黄名,志旧迹也。昔者春申君①尝读书于此,因以名。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迤②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隆冬雨雪,云气郁然③,雪色江芦,千里一白。一年之内,致各不同。
    (节选自《游黄山记》,有删减)
    【注释】①春申君:指黄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臣。②迤(yī):斜行。③郁然:高远。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山以黄名名:____________
    (2)志旧迹也志:____________
    (3)新趣盈眸盈:____________
    (4)千里一白一:____________
    25.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昔者春申君尝读书于此,因以名。
    26.本文描写了黄山两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27.请你发挥想象,简要描绘文中“隆冬雨雪,云气郁然,雪色江芦,千里一白”的景象。
    四、默写题
    28.名句默写。
    (1)夕阳西下,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序交替,赞美新生力量的两个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何澹澹,__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__________》)。
    五、写作题
    29.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秋时节,如同繁花盛开的春天般可爱,如同骄阳似火的夏天般热情,如同白雪飘飘的冬天般迷人。有“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金秋阳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金秋之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金秋晴空……秋,也许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也许藏在红彤彤的柿子里,也许藏在绿油油的菜地间……
    请以《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答案:将破折号改为冒号。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根据“夏天的天气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它开心的时候就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它愤怒的时候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可知,后文的句子是对前文“说变就变”具体内容的阐释,应使用冒号而不是破折号,破折号在中文标点符号中,主要用于标明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意思的转换、跃进等。冒号在中文中主要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当它对后文起提示作用时,表示后面要说的话是对前面内容的说明或解释。然而,在此处,“夏天的天气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是一个总起句,用于引出后面对夏天天气变化的详细描述,故应使用冒号。
    2.答案:将“夏天”与“我们”调换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画线句主客体颠倒。“当夏天聆听我们的絮语时”主客体颠倒,“夏天”是一个季节,没有办法像人一样“聆听”,并且后文分句的主语也应是“我们”,应将“夏天”和“我们”互换位置。
    3.答案:示例:它伤心的时候就狂风呼啸、大雨倾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根据题干要求,仿写一组句子和原文构成排比句。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上要描写夏天所代表的一种心理感受及自然现象表现,形式上应满足“它……(心理感受)的时候就……(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的结构,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4.答案:枫叶点缀一抹红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根据上联“竹影摇曳千重绿”可知,其结构为:名词+动词+数量词+形容词,下联也应使用相同的结构。
    根据图片可知,图上画的是枫树,故应选择名词“枫叶”与“竹影”相对;在秋天的肃杀氛围中,枫叶的红鲜明突出,能够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点缀”有装饰的意思,与“枫叶”搭配恰当,故应使用“点缀”与“摇曳”相对;备选词语中“一抹”是数量词,一般修饰色彩,故应选用“一抹”与“千重”相对;因为枫叶是红色,故最后应选择“红”与“绿”相对;故下联为:枫叶点缀一抹红。
    5.答案:示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硕果需要经过春天的播种和夏天的耕耘,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保持耐心,不断为之投入时间和精力,辛勤耕耘,持续积累,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累累硕果,实现自己的目标。
    解析:
    6.答案:mèi;liá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媚”读作“mèi”;“嘹”读作“liá”。
    7.答案:纷烦——纷繁;晰沥——淅沥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书写的辨析。“纷烦”应作“纷繁”;“晰沥”应作“淅沥”。
    8.答案:安适;静谧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安适:安静而舒适。安定:①(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②使安定。静穆:安静庄严。静谧:安静。第一空,结合语境“漫步在秋日淅沥的细雨中”可知,句子意思是指在秋日淅沥的细雨中安静舒适的时光,故选“安适”。第二空结合语境“冬日银装素裹的天地”可知,句子意思是指冬日银装素裹的天地安静庄严,故选“静穆”。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ACD.正确。B.有误。“独特”是形容词。故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风格的设计。
    阅读这首诗歌可知,诗歌通过“雪花飘飘”这一核心意象,展开了一系列对冬日雪最的描绘。雪花落在树腰、流浪荒野海角、给岩石野草缝被、给菊花把眉指等,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雪花的轻盈和飘逸,还赋予了雪花以生命力和情感,诗歌节奏轻快,语言富有童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宁静与温馨的冬日画面,整体来说,这首诗洋溢着柔和舒缓的情感,是一幅具象而诗意的冬日风景画,因此在朗读时,适合采用柔和舒缓的配乐,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与诗歌中描绘的冬日雪景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相得益彰。同时,柔和舒缓的配乐也能够引导听众放松心情,更好地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故选D。
    11.答案:B处有误。“落在”作“雪花”谓语,“了”表示“落”的状态,“落在了”是关系紧密的词组,中间不应停顿。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节奏的设计。
    B.在诗歌朗诵中,保持句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至关重要。“落在”是“雪花”的谓语,“了”写出了雪花落的状态。这是一个关系紧密的动词短语,“落在了”连接主语“几朵雪花”和地点状语“妈妈的发梢”,使句子意思完整、连贯,B处的停顿会在落在与“了”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分离感,从而破坏了雪花轻盈落下这一连续动作的完整性。所以不应停顿;故选B。
    12.答案:(1)惊异、认为阿长有伟大的神力,并对其产生特别的敬意。
    (2)认为封建教育压制和摧残了儿童的天性。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第(1)空:在原文中,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提到了长毛攻城时让女人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抵御大炮的荒诞情节。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个故事是新鲜而奇特的,尤其是阿长严肃认真的讲述态度,让“我”在惊讶之余,也对阿长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敬意,认为她似乎有着非凡的经历和见识(虽然这种经历是基于一个荒诞的故事)。因此,“小鲁迅”的感受可以概括为“惊异,认为阿长有伟大的神力,并对阿长产生敬意”。
    第(2)空: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大鲁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他觉得,父亲的要求虽然出于好意(希望“我”能好好学习),但方式却过于简单粗暴,忽视了“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我”感到无奈和失落,更可能在无形中扼杀了“我”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因此,“大鲁迅”对这段往事的感受可以概括为“认为封建教育压制和摧残了儿童的天性”。
    13.答案:(1)鸭子振奋着精神,在池塘里扑腾翅膀、滑翔戏水
    (2)枯草攒劲推陈出新
    (3)梅花孤傲高洁,超脱洒落
    (4)山茶花丰盈高雅
    解析:
    14.答案:C;D;B;A
    解析:
    15.答案:示例: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大自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种变化使人们的心情变得明朗和欢快,所以作者说春天是一种心情。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它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奔跑、不断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变得更好,收获也会一天天变得更多,所以作者说春天是一种劲头,只要不停奔跑,就会迎来更浓的绿意和诗意。
    解析:
    16.答案:示例:①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两文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本文中“每一棵树都在向新一轮葱茏发起冲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树木在春天蓬勃生长的景象;《春》中,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花朵在春日盛开得繁复、热烈的景象。②从句式角度分析:两文都注重长短句结合,使句式既整齐和谐,又富有变化。如本文“一蓬蓬、一丛丛、一片片的枯草,已经在攒劲推陈出新了”;《春》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等句。③从词语角度分析:两文都通过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如本文中“那些嫩嫩的鸡雏可以被融融的春光普照,也可以贪吃着绿茵茵草坪里蹦蹦跳跳的虫子”;《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壮举”一词,突出了小松顽强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敬畏。
    解析:
    19.答案:内容上,该段通过对古诗的引用和改写,突出了小松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顽强生长的品质,抒发了作者对小松的赞美,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与前文对小松生长环境的描述相呼应,也与结尾对小松在江风中稳稳站立的画面的描绘相衔接。表达效果上,引用古诗也为文章增添了一种诗意和文学色彩,提升了文章的艺术价值。
    解析:
    20.答案:(1)实写小松生长环境和外在形态,虚写小松由一粒松子长成一棵真正的小松的过程。
    (2)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襟怀和宏伟的抱负。
    (3)表达了对小松顽强坚韧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解析:
    21.答案:示例:小松即使生活在环境恶劣、艰险的巨石上,也不放弃生的希望。这启示我;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应该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
    解析:
    22.答案:本诗是诗人听闻友人被贬后而作,首句中的“杨花”“子规”点明了闻讯的时令为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暗喻友人前途未卜,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诗人借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赴异地的友人。首句中的景物营造了悲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同情,体现了“景因情而生,情因景而显”这一写作特色。
    解析:本诗是诗人听闻友人被贬后而作,首句中的“杨花”“子规”点明了闻讯的时令为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暗喻友人前途未卜,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诗人借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赴异地的友人。首句中的景物营造了悲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同情,体现了“景因情而生,情因景而显”这一写作特色。
    23.答案: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愿意承担这项使命,把这些情感带给友人,同时,以明月寄情,也体现了诗人奇特的想象。
    解析: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愿意承担这项使命,把这些情感带给友人,同时,以明月寄情,也体现了诗人奇特的想象。
    24.答案:(1)命名,取名
    (2)记述,记载
    (3)满
    (4)全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山用“黄”来命名。名,命名,取名。
    (2)句意:是为了记述过去的遗迹。志,记述,记载。
    (3)句意:新鲜的景色充满眼中。盈,充满。
    (4)句意:千里一片洁白。一,全,满。
    25.答案:从前春申君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因此用(他的姓)来命名(这座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昔者,从前,过去;尝,曾经;因,于是,因此;名,命名。
    26.答案:(1)示例:生机勃勃
    (2)雪、云气、江边芦苇
    (3)示例:银装素裹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这里描写了雏燕啄花、娇莺坐柳的活泼景象,以及大江接天、沙鸟风帆的动态画面,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可以用“生机勃勃”来概婁瀚注其特点。
    第二、三空:“隆冬雨雪,云气郁然,雪色江芦,千里一白。”此句描写了隆冬时节的雪、高远的云气以及雪白色的江边芦苇,整个大地千里一片洁白,呈现出一种被雪覆盖后的纯净、洁白之态,如同银装素裹一般,可以用“银装素裹”来概括其特点。
    27.答案:示例:隆冬时节,天空中细密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降落,空中云气缭绕,雾气浓重,雪越下越大,放眼望去,江边的芦苇都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千里江面一片雪白,与天地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无瑕的冰雪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首先明确这句话所描绘的主要景物为隆冬的雨雪,云气、江边芦苇。然后分别从这些景物的特点入手进行想象和描述。云气郁然,可以想象云气浓厚,高远的样子,给人一种苍茫、宏大之感。雪色江芦,千里一白,着重描写雪覆盖下的江边芦苇和大地一片洁白的壮阔景象,可从颜色、形态等方面进行具体描绘,如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江边的芦苇被白雪覆盖,像是一个个白色的卫士,大地一片洁白,无边无际,仿佛一个纯净的童话世界。最后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隆冬雪景图。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28.答案:(1)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山岛竦峙;百草丰茂;秋风萧瑟;观沧海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生、竦峙、茂、萧瑟”等字词容易写错。
    29.答案:例文:

    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它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也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陶醉其中。
    秋天的天空格外湛蓝,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云朵洁白如雪,形态各异,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骏马,有的像花朵,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荡。偶尔有几只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天空中飞过,它们一会儿排成 “人”字形,一会儿排成 “一”字形,向着南方飞去,为秋天的天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秋天的树叶五彩斑斓。枫叶红得似火,像一个个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整个秋天。银杏叶黄得如金,像一把把小巧玲珑的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还有那依然翠绿的松柏,在秋天里显得更加挺拔苍翠,仿佛在告诉人们,无论季节如何变化,它都将保持自己的本色。一阵秋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一位位舞者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它们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秋天的果园里硕果累累。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照亮了果农们的笑脸。黄澄澄的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采摘呢。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像玛瑙似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还有那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太阳,温暖着人们的心灵。果农们忙碌地穿梭在果园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把它们装进筐里,运往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秋天的味道。
    秋天的田野里一片金黄。金黄的稻子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都压弯了腰。一阵风吹过,稻子随风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农民们挥舞着镰刀,收割着成熟的稻子,虽然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但他们的心里却充满了喜悦。他们知道,这是他们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是他们生活的希望。在田野的一角,还有那盛开的菊花,它们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如金,粉的如霞,把秋天的田野装点得更加美丽。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爱秋天,爱它的蓝天白云,爱它的五彩斑斓,爱它的硕果累累,爱它的金黄一片。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解析:
    雪花飘飘

    雪花飘飘
    有几朵落在了树腰
    倾听两只掉队的燕子
    在枝头私语拥抱

    雪花飘飘
    有几朵落在了妈妈的发梢
    白了的屋顶,篱笆小桥
    皱纹边的微笑

    雪花飘飘
    有几朵流浪荒野海角
    给岩石野草缝双被
    给菊花把眉指

    雪花飘飘
    千朵万朵还在空中逍遥
    两大排红富士,正在朝着
    阳光的方向奔跑
    人物
    人物言行
    “小鲁迅”的感受
    “大鲁迅”的感受
    阿长
    “哪里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吗?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1)________
    荒诞,觉得阿长无知
    父亲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无奈、失落,觉得父亲扫兴
    (2)_____________
    篇目
    《观沧海》
    《石上松》
    手法
    虚实结合
    具体体现
    实写诗人登上碣石山所看到的大海的具体景象,虚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
    (1)___
    情感
    (2)_____________
    (3)___
    季节
    景物
    特点
    仲春
    燕子、鲜花、黄莺、柳树、大江、沙鸟、风帆
    (1)____________
    隆冬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等两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等两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上学期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等两校联考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崇德中学、东城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月考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